《一种球囊扩张导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球囊扩张导管.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630568.5 (22)申请日 2017.07.28 (71)申请人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地址 710061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72)发明人 蔡惠 刘超 (74)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尚睿致诚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2 代理人 梁秀敏 (51)Int.Cl. A61M 29/0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球囊扩张导管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囊扩张导管, 涉及医疗 器材, 包括中空导管, 所述中空导管上。
2、设置有若 干个结构相同且独立进气的球囊结构, 端部的第 一球囊结构包括同轴套设于中空导管外侧的第 一外套管, 第一外套管上设置有与第一外套管相 连通的球囊体, 第一外套管上设置有用于对球囊 体进气的吹嘴, 球囊体充气后, 内部设有若干便 于血流的镂空通道, 球囊体的外壁设有若干条状 气囊; 通过在球囊体中设置便于血流的镂空通 道, 当球囊体充气后, 镂空通道穿过球囊体于外 界连通, 使得血管中的血液能够顺利通过球囊体 的同时, 不影响球囊体对血管的扩增, 防止了血 液的阻短, 降低了因为血流阻断引起的器官缺血 坏死, 降低了手术风险,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
3、CN 107343981 A 2017.11.14 CN 107343981 A 1.一种球囊扩张导管,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中空导管(1), 所述中空导管(1)上设置有若干 个结构相同且独立进气的球囊结构, 端部的第一球囊结构包括同轴套设于中空导管(1)外 侧的第一外套管(2), 第一外套管(2)上设置有与第一外套管(2)相连通的球囊体(3), 第一 外套管(2)上设置有用于对球囊体(3)进气的吹嘴(4), 球囊体(3)充气后, 内部设有若干便 于血流的镂空通道(5), 球囊体(3)的外壁设有若干条状气囊(7); 所述第一外套管(2)外设 有第二外套管(8), 第二外套管(8)与条状气囊(7)。
4、相连通且设置有进气口, 条状气囊(7)之 间设置有通气通道(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囊扩张导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条状气囊(7)上设置有若干 防滑凸起(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囊扩张导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条状气囊(7)以中空导管(1) 为轴心, 轴向均匀分布于球囊体(3)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囊扩张导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镂空通道(5)以中空导管(1) 为轴心, 轴向均匀分布于中空导管(1)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囊扩张导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镂空通道(5)穿过球囊体 (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囊扩张导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空导。
5、管(1)位于球囊体(3) 内段设有显影标记贴(10)。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的球囊扩张导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空导管(1)上设置有2 个结构相同且独立进气的球囊结构, 第二球囊结构包括, 中的第三外套管(11), 所述第三外 套管(11)上设置有与第三外套管(11)相连通的第二球囊体(12), 第三外套管(11)上设置有 用于对第二球囊体(12)进气的吹嘴, 第二球囊体(12)充气后, 内部设有若干便于血流的镂 空通道, 第二球囊体(12)的外壁设有若干条状气囊。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343981 A 2 一种球囊扩张导管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
6、器材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球囊扩张导管。 背景技术 0002 心脏介入技术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 现在以及成为冠心病的治疗手段之一, 其中, 最主要的是使用球囊导管对血管进行扩张, 使得狭窄或堵塞的血管通畅, 球囊导管常用于 植入支架前的预扩张、 植入支架后的后扩张以及单纯性的血管扩张。 0003 现有技术中, 球囊导管是在球囊体上穿孔, 形成中空通道, 一方面会影响球囊的使 用性能, 耐压性差, 另一方面容易引起血流阻断, 对器官造成损坏。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上述缺陷或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囊扩张导管。 000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0006 包括中空导管, 所述中空导管。
7、上设置有若干个结构相同且独立进气的球囊结构, 端部的第一球囊结构包括同轴套设于中空导管外侧的第一外套管, 第一外套管上设置有与 第一外套管相连通的球囊体, 第一外套管上设置有用于对球囊体进气的吹嘴, 球囊体充气 后, 内部设有若干便于血流的镂空通道, 球囊体的外壁设有若干条状气囊; 所述第一外套管 外设有第二外套管, 第二外套管与条状气囊相连通且设置有进气口, 条状气囊之间设置有 通气通道。 0007 所述条状气囊上设置有若干防滑凸起。 0008 所述条状气囊以中空导管为轴心, 轴向均匀分布于球囊体外侧。 0009 所述镂空通道以中空导管为轴心, 轴向均匀分布于中空导管外侧。 0010 所述镂。
8、空通道穿过球囊体。 0011 所述中空导管位于球囊体内段设有显影标记贴。 0012 所述中空导管上设置有2个结构相同且独立进气的球囊结构, 第二球囊结构包括, 中的第三外套管, 所述第三外套管上设置有与第三外套管相连通的第二球囊体, 第三外套 管上设置有用于对球囊体进气的吹嘴, 第二球囊体充气后, 内部设有若干便于血流的镂空 通道, 第二球囊体的外壁设有若干条状气囊。 0013 与现有技术比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1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球囊扩张导管, 通过设置多个球囊结构, 能够实现对个部位的 扩张, 提高效率和适用性; 并且在球囊体中设置便于血流的镂空通道, 当球囊体充气后, 镂 空。
9、通道穿过球囊体于外界连通, 使得血管中的血液能够顺利通过球囊体的同时, 不影响球 囊体对血管的扩增, 防止了血液的阻短, 降低了因为血流阻断引起的器官缺血坏死, 降低了 手术风险,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另外, 球囊体的外壁设有若干条状气囊, 当扩张器进入血管 后, 条状气囊最先接触病变部位, 使得病变部位受到压强增大, 容易顶碎或挤开病变部位, 改善病人的病情。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7343981 A 3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本发明球囊扩张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是本发明球囊扩张导管球囊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其中, 1为中空导管, 2为第一外套管, 3为。
10、球囊体, 4为吹嘴, 5为镂空通道, 6为防滑 凸起, 7为条状气囊, 8为第二外套管, 9为通气通道, 10为显影标记贴, 11为第三外套管, 12为 第二球囊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 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 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19 如图1所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球囊扩张导管, 所述中空导管1上设置有若干个结 构相同且独立进气的球囊结构, 能够实现对个部位的扩张, 提高效率和适用性, 端部的第一 。
11、球囊结构包括同轴套设于中空导管1外侧的第一外套管2, 第一外套管2上设置有与第一外 套管2相连通的球囊体3, 第一外套管2上设置有用于对球囊体3进气的吹嘴4, 球囊体3充气 后, 内部设有若干便于血流的镂空通道5, 球囊体3的外壁设有若干条状气囊7, 当扩张器进 入血管后, 条状气囊7最先接触病变部位, 使得病变部位受到压强增大, 容易顶碎或挤开病 变部位, 改善病人的病情。 所述条状气囊7上设置有若干防滑凸起6, 防止球囊体移位, 另外, 防滑凸起6还能与血管壁之间产生空隙, 增大血流量, 防止血流阻断, 并且, 所述中空导管1 位于球囊体3内段设有显影标记贴10。 0020 如图2所示, 。
12、所述第一外套管2外套设有第二外套管8, 第二外套管8与条状气囊7相 连通且设置有进气口, 条状气囊7之间设置有通气通道9, 所述条状气囊7以中空导管1为轴 心, 轴向均匀分布于球囊体3外侧; 所述镂空通道5以中空导管1为轴心, 轴向均匀分布于中 空导管1外侧, 所述镂空通道5穿过球囊体3。 0021 示例性的, 所述中空导管1上设置有2个结构相同且独立进气的球囊结构, 第二球 囊结构包括, 中的第三外套管11, 所述第三外套管11上设置有与第三外套管11相连通的第 二球囊体12, 第三外套管11上设置有用于对第二球囊体12进气的吹嘴, 第二球囊体12充气 后, 内部设有若干便于血流的镂空通道,。
13、 第二球囊体12的外壁设有若干条状气囊。 0022 本发明中的球囊体以及条状气囊均由医用级别的高分子材料尼龙制成, 能够承受 一定的扩张压力。 中空导管能够选用丙烯单腔导管, 外导管能够选用聚氯乙烯单腔导管。 0023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 0024 当球囊体充气后, 镂空通道5穿过球囊体3于外界连通, 使得血管中的血液能够顺 利通过球囊体3, 并且不影响球囊体3对血管的扩增, 防止了血液的阻短, 降低了因为血流阻 断引起的器官缺血坏死, 降低了手术风险,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条状气囊7可以为充好气体 的气囊, 也可以根据需要, 通过第二外套管8进行充气, 当扩张器进入血管后, 条状气囊7最 先接触病变部位, 使得病变部位受到压强增大, 容易顶碎或挤开病变部位。 0025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 显然能了解到上述具体事实例只是本发明的优选方 案,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中的某些部分所可能作出的改进、 变动, 体现的仍是本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7343981 A 4 发明的原理, 实现的仍是本发明的目的, 均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7343981 A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107343981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