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是腔镜甲状腺手术专用的甲状腺剥离器。
背景技术
甲状腺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多发于青年女性,手术治疗是此 疾病的最终治愈手段之一,也是最常用、最有效的手段。传统开放手术需要在 颈部遗留一长约6~8cm的手术疤痕,给患者留下浓重的心理阴影,严重影响他 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腔镜甲状腺手术彻底改变这一状况,在治愈疾病的 同时,使伤口微小隐蔽,兼顾了安全切除甲状腺病变和美容的优点,目前得到 越来越广泛的开展。腔镜甲状腺手术中,分离显露甲状腺腺体是关键操作,甲 状腺成功的剥离显露,可保证手术术野清晰,避免术中出血及损伤重要神经。
现有腔镜甲状腺手术中,进行甲状腺的分离显露主要应用塑料吸引管来进 行。吸引管为塑料制品,质地较硬,重量轻,无弹性及可塑性,前端锐利,因 而操作不便,且容易损伤邻近的血管及其它组织。
专利号为CN200420098941.5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腔镜下甲状腺手术 的拉钩,该腔镜甲状腺手术拉钩为金属丝经过弯折加工而成,拉钩的拉钩体部 为一宽底的“V”字形,一端为针尖,另一端与拉钩杆相延续,拉钩杆再与拉钩 柄相接。使用时,由皮肤外用拉钩的针尖刺入皮肤,经过旋转拉钩进入甲状腺 腔内,在腔镜器械的协助下,将颈前的肌群拉向外侧,使甲状腺充分暴露,以 利于手术的操作。但是,这种拉钩结构复杂,且其一端为针尖,手术过程中如 不慎会损伤邻近的血管或其它组织,给手术带来一定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腔镜甲状腺手术用的甲状腺剥离器,使甲状腺顺 利地剥离显露,保证手术术野清晰,避免术中出血及损伤重要神经。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腔镜甲状腺手术用的甲状腺剥离器结构如下:剥 离器本体呈杆状,前端为钝头体,钝头体的根部有环形凹槽,后端与手柄相固 定连接。
为了便于加工,所述钝头体为圆球体或椭球体。
为了便于把消毒纱布固定在剥离器前端,所述环形凹槽的宽度以5~10mm为 宜。
为了便于术者操作使用,所述剥离器本体可由弯折成钝角的前段和后段组 成,弯折的角度以120°~160°为宜,前段的长度为300~400mm,后段与手柄的长 度和为90~110mm。
为了操作使用时易于掌握控制,所述剥离器本体由不锈钢制成。
本发明的甲状腺剥离器是这样使用的:把无菌纱布缠绕在剥离器前端,用 纱线系紧固定在环形凹槽上;将剥离器前端通过操作孔置入手术空间内,剥离 器前端的无菌纱布紧贴腺体表面,沿着腺体自然弧度进行各不同方向轻柔地剥 离腺体表面组织,即可完全显露甲状腺腺体及上中下极血管、神经。
本发明的甲状腺剥离器改变传统手术剥离器短柄不能应用于腔镜手术的缺 点,以长柄设计,能于腔镜甲状腺手术中抵达甲状腺较深位置。前端为钝球体, 使用时不会损伤血管;钝球体根部的环形凹槽的设计,能把无菌纱布牢固地系 紧在上面而不会脱落及产生位移。前端以无菌纱布包裹,有弹性及可塑性,紧 贴腺体操作,避免损伤周围重要血管神经,减少剥离引致神经损伤的并发症; 并且质地柔软,分离过程中避免损伤血管引起出血。剥离器前、后两段弯折成 一定角度,便于术者操作使用。不锈钢金属棒设计,增加器械重量,手感好, 容易掌握控制。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容易。
发明人成功应用本发明的甲状腺剥离器进行腔镜甲状腺手术近400例,出血 0~10ml,平均为2.4ml,术后无一例出现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等喉上喉返神经损 伤并发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甲状腺剥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甲状腺剥离器由剥离器本体1和手柄2固定连接而成, 剥离器本体1由不锈钢制成,手柄2由塑料制成。剥离器本体1的前端为钝头体3, 钝头体3的根部有环形凹槽4。钝头体3可以是为圆球体或椭球体或其它不具锐利 边角的形状。为了便于手术操作,剥离器本体1由前段和后段可弯折而成,所成 的角度A为120°~160°。前段的长度a约为300~400mm,后段与手柄的长度和b为 90~110mm。
使用时,把无菌纱布(图中未示出)缠绕在钝头体3外,并用纱线把无菌纱 布系紧在环形凹槽4上,使无菌纱布不会脱落,也不会移到剥离器本体后端。环 形凹槽的宽度为5~10mm较合适。
手术时,术者手握手柄,将剥离器前端通过操作孔置入手术空间内,剥离 器前端的无菌纱布紧贴腺体表面,沿着腺体自然弧度进行各不同方向轻柔地剥 离腺体表面组织,即可完全显露甲状腺腺体及上中下极血管、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