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培植物的海绵块育苗盘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培植物的海绵块育苗盘装置.pdf(12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842080.4 (22)申请日 2017.07.12 (73)专利权人 福建省中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吕岭路 1745号煜明光电6楼 (72)发明人 黎志银 王雅缘 (74)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 有限公司 35204 代理人 杨依展 张迪 (51)Int.Cl. A01G 31/02(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水培植物的海绵块育苗盘装置 (57)摘要 本实。
2、用新型提供了水培植物的海绵块育苗 盘装置, 盛水盘具有一容置槽, 容置槽底沿着垂 直于槽底的方向延伸设置有凸柱, 凸柱在容置槽 内呈阵列分布; 凸柱与凸柱之间形成营养液流通 的流道; 海绵块托盘对应放置于容置槽的上方; 海绵块托盘的表面阵列分布有多个贯穿孔; 每一 个贯穿孔的上方设置一海绵块; 海绵块具有一连 通至容置槽的让位通道; 盛水盘还具有一支撑自 动补水器的凸台; 凸台中沿着垂直于容置槽槽底 的方向设有一营养液流出通道; 营养液流出通道 的一端连通至凸台的顶端面, 营养液流出通道的 侧面贯穿凸台的侧面与容置槽连通; 述营养液流 出通道中沿着高度方向设置一顶针; 自动补水器 放置于凸台上。
3、时, 该顶针伸入自动补水器底部的 出液孔内将出液孔打开。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 CN 207054353 U 2018.03.02 CN 207054353 U 1.一种水培植物的海绵块育苗盘装置, 其特征在于包括: 海绵块托盘、 盛水盘和自动补 水器; 所述盛水盘具有具有一容置槽, 容置槽底沿着垂直于槽底的方向延伸设置有凸柱, 所 述凸柱在容置槽内呈阵列分布; 凸柱与凸柱之间形成营养液流通的流道; 所述海绵块托盘对应放置于容置槽的上方; 所述海绵块托盘的表面阵列分布有多个贯 穿孔; 每一个贯穿孔的上方设置一海绵块; 所述海绵块具有一连通至容置槽的让位通道; 所述盛水盘还具有一。
4、支撑所述自动补水器的凸台; 所述凸台中沿着垂直于容置槽槽底 的方向设有一营养液流出通道; 所述营养液流出通道的一端连通至凸台的顶端面, 所述营 养液流出通道的侧面贯穿凸台的侧面与所述容置槽连通; 所述营养液流出通道中沿着高度 方向设置一顶针; 所述自动补水器放置于凸台上时, 该顶针伸入自动补水器底部的出液孔 内将出液孔打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培植物的海绵块育苗盘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置槽 中设置有与所述海绵块托盘配合的限位件, 当海绵块托盘正向安装时, 海绵块托盘中的限 位配合件与限位件顶抵, 使得海绵块托盘位于第一高度; 当海绵块托盘沿着水平方向转动 180 逆向安装时,。
5、 所述限位配合件与限位件错开, 使得海绵块托盘位于第二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培植物的海绵块育苗盘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件 为设置于容置槽侧壁两条对边中的凸块; 并且两条对边中凸块的位置相错开; 所述限位配 合件为设置在海绵块托盘侧壁两条对边中的抵块; 当海绵块托盘正向放置时, 所述抵块与 凸块的位置一一对应; 当海绵块托盘逆向放置时, 所述抵块与凸块的位置一一错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培植物的海绵块育苗盘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柱朝 向海绵块托盘的一面具有圆弧形倒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培植物的海绵块育苗盘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营养液 流。
6、出通道与容置槽连通的连通处, 由远离容置槽的一端至另一端具有宽度逐渐增加的结 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培植物的海绵块育苗盘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台的 顶端面沿着凸台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凸筋, 每一根凸筋相互平行并沿着凸台的宽度方向 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培植物的海绵块育苗盘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让位通 道为十字形, 十字形的交叉点位于海绵块的圆心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培植物的海绵块育苗盘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液孔 处设置一圆珠; 所述自动补水器正常放置时, 该圆珠下落将出液孔密封; 所述顶针伸入出液 孔内时, 圆珠被顶针顶抵向着远离出液。
7、孔的方向移动, 从而将出液孔打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培植物的海绵块育苗盘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置槽 中营养液的液面高度低于所述出液孔的底端面时, 自动补水器中的营养液向容置槽中流 出; 所述容置槽中营养液的液面高度等于所述出液孔的底端面时, 自动补水器中的营养液 停止向容置槽中流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培植物的海绵块育苗盘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 补水器与容置槽垂直的侧面沿着与容置槽平行的方向设有凸条; 凸条与盛水盘之间形成一 凹槽; 所述海绵块托盘的侧边对应伸入所述凹槽中。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207054353 U 2 11.根。
8、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培植物的海绵块育苗盘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 补水器远离出液孔的顶端面, 相对于侧边向下凹陷。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207054353 U 3 水培植物的海绵块育苗盘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栽培领域, 尤其涉及植物水培。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使用矿质营养液来培育植物的无土栽培方法, 在室内使用人造光, 例如LED 灯, 的栽培技术已经越来越多的在种植工厂使用。 0003 在一种传统的栽培技术中, 在栽培设备中, 典型的是使用培养水池或培养水箱。 为 确保营养液的均匀分布, 温室中经常看到的传统浅栽培养模式通常需要一个长。
9、度超过30米 的单层培养水箱和一个具有大概15度斜坡的倾斜布置。 但是使用人造光在室内培育植物的 植物培养设备, 很少有20-30米跨度的建筑, 因此在大部分普通建筑很难实现。 因此出现了 多层植物培养系统。 0004 现有的一种多层植物培养系统, 每个培养水箱内包含液体, 比上述的浅栽培养方 式更深, 例如水深培养模式, 导致了更大的负载, 继而需要对多层植物培养系统的承载量以 及构成材料有更高的要求, 0005 为满足上述要求, 上述多层栽培系统的主要框架通常是由金属部件建成, 使用焊 接或螺丝固定安装。 这种多层栽培系统, 培养水箱是设置在主要框架的每层上, 包括一个具 有相对隔热效果好。
10、的泡沫材料和一层PE膜。 植物生长灯与培养水箱相互独立设置, 植物生 长灯设置在每层, 包括一个荧光灯或LED灯作为植物生长光源。 0006 由于有限的空间和建筑的不同尺寸, 植物生长设备的建造和安装过程中, 所有的 材料和组成都需要现场定制; 例如, 主要框架的所有的金属部件需要现场裁剪, 所有培养水 箱的膜也需要现场裁剪。 并且, 建造主要框架需要进行金属部件的焊接或螺接; 胶带、 胶水 等也需要用来布置PE膜; 安装LED灯也需要线路和悬挂结构。 0007 因此, 安装一个如上所述的传统植物培养设备的整个过程相当复杂。 上述植物培 养设备的拆装和/或维修也非常复杂并需要很高的劳动成本。 。
11、并且, 金属框架、 螺丝和其他 金属部件随时间过去很容易生锈, PE膜的寿命很短, 需要每两年左右更换一次。 更进一步, 多层植物培养设备本身超过普通建筑的地板的承载要求, 多层培养系统也很难在多层建筑 中建成。 0008 上述传统植物培养技术的这些问题限制了其实际操作中的广泛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9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培植物的海绵块育苗盘装置, 安装方便, 能够实现自动补液。 0010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培植物的海绵块育苗盘装 置, 包括: 海绵块托盘、 盛水盘和自动补水器; 0011 所述盛水盘具有具有一容置槽, 容置槽底沿着垂。
12、直于槽底的方向延伸设置有凸 柱, 所述凸柱在容置槽内呈阵列分布; 凸柱与凸柱之间形成营养液流通的流道; 说 明 书 1/4 页 4 CN 207054353 U 4 0012 所述海绵块托盘对应放置于容置槽的上方; 所述海绵块托盘的表面阵列分布有多 个贯穿孔; 每一个贯穿孔的上方设置一海绵块; 所述海绵块具有一连通至容置槽的让位通 道; 0013 所述盛水盘还具有一支撑所述自动补水器的凸台; 所述凸台中沿着垂直于容置槽 槽底的方向设有一营养液流出通道; 所述营养液流出通道的一端连通至凸台的顶端面, 所 述营养液流出通道的侧面贯穿凸台的侧面与所述容置槽连通; 述营养液流出通道中沿着高 度方向设置。
13、一顶针; 所述自动补水器放置于凸台上时, 该顶针伸入自动补水器底部的出液 孔内将出液孔打开。 0014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 所述容置槽中设置有与所述海绵块托盘配合的限位件, 当海 绵块托盘正向安装时, 海绵块托盘中的限位配合件与限位件顶抵, 使得海绵块托盘位于第 一高度; 当海绵块托盘沿着水平方向转动180 逆向安装时, 所述限位配合件与限位件错开, 使得海绵块托盘位于第二高度。 0015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 所述限位件为设置于容置槽侧壁两条对边中的凸块; 并且两 条对边中凸块的位置相错开; 所述限位配合件为设置在海绵块托盘侧壁两条对边中的抵 块; 当海绵块托盘正向放置时, 所述抵块与凸块的位。
14、置一一对应; 当海绵块托盘逆向放置 时, 所述抵块与凸块的位置一一错开。 0016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 所述凸柱朝向海绵块托盘的一面具有圆弧形倒角。 0017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 所述营养液流出通道与容置槽连通的连通处, 由远离容置槽 的一端至另一端具有宽度逐渐增加的结构。 0018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 所述凸台的顶端面沿着凸台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凸筋, 每 一根凸筋相互平行并沿着凸台的宽度方向延伸。 0019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 所述让位通道为十字形, 十字形的交叉点位于海绵块的圆心 处。 0020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 所述出液孔处设置一圆珠; 所述自动补水器正常放置时, 该圆 珠下落将出液。
15、孔密封; 所述顶针伸入出液孔内时, 圆珠被顶针顶抵向着远离出液孔的方向 移动, 从而将出液孔打开。 0021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 所述自动补水器与容置槽垂直的侧面沿着与容置槽平行的方 向设有凸条; 凸条与盛水盘之间形成一凹槽; 所述海绵块托盘的侧边对应伸入所述凹槽中。 0022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 所述自动补水器远离出液孔的顶端面, 相对于侧边向下凹陷。 0023 相较于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通过一种水培植物的海绵块育苗盘装置, 当自动补水器放置在 凸台上时, 顶针将出液孔打开, 自动补水器中的营养液从出液孔中流入营养液流出通道, 再 从。
16、营养液流出通道流入容置槽内。 由于营养液流出通道的侧壁连通容置槽, 因此营养液流 出通道中营养液的高度与容置槽内营养液的高度相同; 因此, 所述容置槽中营养液的液面 高度低于所述出液孔的底端面时, 自动补水器中的营养液向容置槽中流出; 所述容置槽中 营养液的液面高度等于所述出液孔的底端面时, 自动补水器中的营养液停止向容置槽中流 出。 因此就实现了自动补水器根据容置槽中营养液的高度实现自动补水的目的。 附图说明 说 明 书 2/4 页 5 CN 207054353 U 5 0025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海绵块育苗盘装置的立体图; 0026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海绵块育苗盘装置的。
17、爆炸图; 0027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盛水盘的结构图; 0028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营养液流向示意图; 0029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海绵块托盘的结构图; 0030 图6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自动补水器的结构图; 0031 图7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自动补水器的剖视图; 0032 图8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海绵块托盘正向放置时的位置剖视图; 0033 图9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海绵块托盘逆向放置时的位置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5 参考图1-9, 一种水培植物的海绵块育苗盘装置, 其特征在于。
18、包括: 海绵块托盘1、 盛水盘2和自动补水器3; 0036 所述盛水盘2具有具有一容置槽21, 容置槽21底沿着垂直于槽底的方向延伸设置 有凸柱22, 所述凸柱22在容置槽21内呈阵列分布; 凸柱22与凸柱22之间形成营养液流通的 流道; 0037 所述海绵块托盘1对应放置于容置槽21的上方; 所述海绵块托盘1的表面阵列分布 有多个贯穿孔11; 每一个贯穿孔11的上方设置一海绵块; 所述海绵块具有一连通至容置槽 21的让位通道; 0038 所述盛水盘2还具有一支撑所述自动补水器3的凸台23; 所述凸台23中沿着垂直于 容置槽21槽底的方向设有一营养液流出通道24; 所述营养液流出通道24的一端。
19、连通至凸台 23的顶端面, 所述营养液流出通道24的侧面贯穿凸台23的侧面与所述容置槽21连通; 述营 养液流出通道24中沿着高度方向设置一顶针25; 所述自动补水器3放置于凸台23上时, 该顶 针25伸入自动补水器3底部的出液孔31内将出液孔31打开。 0039 通过上述的设置后, 当自动补水器3放置在凸台23上时, 顶针25将出液孔31打开, 自动补水器3中的营养液从出液孔31中流入营养液流出通道24, 再从营养液流出通道24流 入容置槽21内。 由于营养液流出通道24的侧壁连通容置槽21, 因此营养液流出通道24中营 养液的高度与容置槽21内营养液的高度相同; 0040 所述容置槽21中。
20、营养液的液面高度低于所述出液孔31的底端面时, 自动补水器3 中的营养液向容置槽21中流出; 所述容置槽21中营养液的液面高度等于所述出液孔31的底 端面时, 自动补水器3中的营养液停止向容置槽21中流出。 因此就实现了自动补水器3根据 容置槽21中营养液的高度实现自动补水的目的。 0041 为了实现上述的结构, 出液孔31采用如下结构实际, 所述出液孔31处设置一圆珠 311; 所述自动补水器3正常放置时, 该圆珠311下落将出液孔31密封; 所述顶针25伸入出液 孔31内时, 圆珠311被顶针25顶抵向着远离出液孔31的方向移动, 从而将出液孔31打开。 0042 由于植物生长到不同阶段时。
21、, 其根系需要浸泡至营养液的深度不同。 具体来说, 当 植物处于生长初期时, 植物根系比较短, 为了让根系能够浸泡到营养液, 海绵块托盘1与盛 水盘2之间的距离需要设置得比较短。 而植物生长到中期时, 植物根系比较长, 此时就需要 说 明 书 3/4 页 6 CN 207054353 U 6 将海绵块托盘1与盛水盘2之间的距离设置得比较长, 利于植物生长, 减少营养液蒸发。 因此 海绵块托盘1与盛水盘2之间的距离需要随着植物处于不同的生长阶段进行灵活调整, 为了 达到简易调节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 所述容置槽21中设置有与所述海绵块托盘1配合的限位 件211, 当海绵块托盘1正向安装时, 海绵。
22、块托盘1中的限位配合件12与限位件211顶抵, 使得 海绵块托盘1位于第一高度; 当海绵块托盘1沿着水平方向转动180 逆向安装时, 所述限位 配合件12与限位件211错开, 使得海绵块托盘1位于第二高度。 0043 所述限位件211为设置于容置槽21侧壁两条长对边中的凸块; 并且两条对边中凸 块的位置相错开; 具体来说, 其中一条长边设置三个凸块, 另一条长边设置两个凸块。 所述 限位配合件12为设置在海绵块托盘1侧壁两条对边中的抵块; 当海绵块托盘1正向放置时, 所述抵块与凸块的位置一一对应; 当海绵块托盘1逆向放置时, 所述抵块与凸块的位置一一 错开。 因此, 当抵块与凸块的位置一一错开。
23、时, 海绵块托盘1与容置槽21之间的距离比较短, 而当所述抵块与凸块的位置一一对应时, 海绵块托盘1与容置槽21之间的距离比较远。 这样 就实现了便捷调整海绵块托盘与盛水盘之间的距离的目的。 0044 本实施例中, 所述凸柱22朝向海绵块托盘1的一面具有圆弧形倒角。 这种形状能够 有效避免植物的根系在凸柱22上缠绕。 0045 所述营养液流出通道24与容置槽21连通的连通处, 由远离容置槽21的一端至另一 端具有宽度逐渐增加的结构。 具体来说, 营养液流出通道24与容置槽21连通的连通处呈V字 形, 这样能够加快营养液从营养液流出通道24流入容置槽21中的流速, 并使得营养液在容 置槽21中能。
24、够快速扩散开, 使得整个容置槽21内的营养液能够快速达到平衡状态。 0046 进一步的, 所述凸台23的顶端面沿着凸台23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凸筋231, 每一 根凸筋231相互平行并沿着凸台23的宽度方向延伸。 凸筋231与自动补水器3的底部顶抵支 撑, 使得自动补水器3安装更加稳固, 拿取自动补水器时, 容置槽21部分不会受到自动补水 器3过大的压力。 并且移动盛水盘2的过程中, 自动补水器3的重力也大部分都集中在凸筋 231上, 避免盛水盘2的其他部分受力过大而发生变形或扭曲。 0047 所述让位通道为十字形, 十字形的交叉点位于海绵块的圆心处。 让位通道的设置 使得植物幼苗的根系长出后。
25、能够顺利通过让位通道伸出海绵块外, 从而与营养液充分接 触。 0048 所述自动补水器3与容置槽21垂直的侧面沿着与容置槽21平行的方向设有凸条 32; 凸条与盛水盘2之间形成一凹槽; 所述海绵块托盘1的侧边对应伸入所述凹槽中。 这样海 绵块托盘1能够将盛水盘2的容置槽21完全遮盖, 避免了容置槽21与阳光接触后, 营养液内 生长青苔的情况发生。 0049 所述自动补水器3远离出液孔31的顶端面, 相对于侧边向下凹陷。 这样当自动补水 器3需要补充营养液时, 将自动补水器3倒立放置, 顶端面的设计能够增加自动补水器3倒立 放置时的稳定度。 0050 以上所述, 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26、 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 任何限制, 本实施例意在说明该实用新型的想法和工作原理, 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 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任何形状和结构的细微修改、 等同变化与修饰, 均仍属于本实用 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说 明 书 4/4 页 7 CN 207054353 U 7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5 页 8 CN 207054353 U 8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5 页 9 CN 207054353 U 9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3/5 页 10 CN 207054353 U 10 图7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 4/5 页 11 CN 207054353 U 11 图9 说 明 书 附 图 5/5 页 12 CN 207054353 U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