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电接线盒的防水结构.pdf

  • 上传人:r5
  • 文档编号:677776
  • 上传时间:2018-03-04
  • 格式:PDF
  • 页数:11
  • 大小:448.20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31589.8

    申请日:

    2004.03.25

    公开号:

    CN1543030A

    公开日:

    2004.11.0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2G3/08

    主分类号:

    H02G3/08

    申请人: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竹内邦彦; 高松昌博; 高田信宏; 野村幸司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03.03.28 JP 090310/2003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李瑞海;王景刚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接线盒的防水结构。第一盖体具有由侧壁限定出的第一空间。多个突起部分的每一个都具有通孔,并从至少一个侧壁向外突出,以便限定出和第一空间和通孔连通的槽。多个保持件的每一个都设置有所述突起部分中的一个。第一盖体和第一盖体装配在一起,从而关闭第一空间,同时受保持件保持。多个突起形成在第三盖体的外周上。该第三盖体设置在第一空间中,这样,每个突起都可以配合进入所述槽,从而将所述第一空间和通孔隔离开。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电接线盒,包括: 第一盖体,其具有通过周壁限定出的第一空间; 多个突起部分,每个都具有通孔并且从所述周壁的至少一个向外突出, 以便限定出与第一空间和通孔连通的槽; 多个保持件,每个都设置有所述突起部分中的一个; 第二盖体,其和第一盖体配合,从而关闭第一空间并同时受保持件保持; 以及 第三盖体,其包括多个设置在其外周上的突起,该第三盖体设置在第一 空间中,以便使所述突起配合进入所述槽,从而将第一空间和通孔隔开。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接线盒,其中,每个所述保持件都是形成在 所述槽内的保持突起,以便向第一空间延伸。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接线盒,还包括: 第一电设备,其设置在第一盖体和第三盖体之间;以及 第二电设备,其设置在第二盖体和第三盖体之间。

    说明书


    电接线盒的防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接线盒的防水结构,其中:设置于主盖中的电路板组件被中间盖覆盖;并且,例如电子控制单元的部分安装在中间盖的外侧上并且被附盖覆盖。

        背景技术

        图4示出日本实用新型公开No.1-76123U中公开的一种传统的电接线盒防水结构(参照图2和1-2页)。

        该电接线盒41包括均由合成树脂制成的第一盖42和第二盖43,电路板组件44设置在由两个盖42、43形成的空间内,因此,可以通过盖42、43保护电路板组件44不受外部水滴45、灰尘和其他东西的影响。

        第一盖42具有从其周壁46向外延伸的保持突起47,第二盖43具有穿过其周壁48的中间部分形成的配合孔49。该保持突起47分别和配合孔49相配合。保持突起47的数量和配合孔49的数量被适当地确定。

        第二盖43的周壁48像屋檐一样伸出到第一盖42的周壁46之外(例如在50处),弧形的突起部分51整体地形成在周壁48外表面上。每个保持突起47和相关的配合孔49都设置在对应的突起部分51之内,并得到保护而不受外部水滴等的影响。外部水滴45滴落在突起部分51上,并沿着突起部分51的表面流动,从檐部50滴落到外部,从而防止水滴45经过配合孔49进入盖42、43内。

        但是,在上述结构中,当水滴被吹入突起部分51地开口52中时或当电接线盒以偏转90度的方向安装使用时,会遇到水滴从突起部分51引入,经过配合孔49进入盖42、43的内部并不利地影响内部的电路板组件44、电子元件等的问题。

        此外,在将用于外部电子控制单元的第三盖保持突起设置在每个突起部分51内的情况下,必须在突起部分51的底部53内形成开口,以便能够去除树脂模制操作中使用的模具。所以,水滴更易于经过两个开口(左右两个)进入突起部分内,这样会遇到使电接线盒的防水性能受到不利影响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接线盒的防水结构,其中,用以保持盖子的突起部分形成在盒体处,可防止水等经过突起部分进入盖(盒体)内,从而提高了防水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电接线盒,包括:

        第一盖体,其具有通过周壁限定出的第一空间;

        多个突起部分,每个都具有通孔并且从所述周壁的至少一个向外突出,以便限定出与第一空间和通孔连通的槽;

        多个保持件,每个都设置有所述突起部分中的一个;

        第二盖体,其和第一盖体配合,从而关闭第一空间并同时受保持件保持;以及

        第三盖体,其包括多个设置在其外周上的突起,该第三盖体设置在第一空间中,以便使所述突起配合进入所述槽,从而将第一空间和通孔隔开。

        在这种结构配置中,通过第三盖体的突起防止水滴沿第一盖体的突起部分进入。因此,例如短路和生锈的负面影响不会出现在设置于电接线盒内的电气元件上,这样,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提高电接线盒的电气连接的可靠性。

        此外,由于第三盖体的突起还用作相对第一盖体的定位件,因此,可以容易且顺利地执行第三盖体的安装操作。

        优选地,每个所述保持件都是形成在所述槽内的保持突起,以便向第一空间延伸。

        在这种结构配置中,当第三盖体安装在第一盖体中时,第三盖体的每个突起均向外推动保持突起,从而使突起部分相应地向外挠曲变形。所以,有助于第三盖体的安装操作。当第二盖体和第一盖体配合时,或者当第二盖体和第三盖体从第一盖体上移除时,可以得到类似的好处。

        优选地,电接线盒还包括:第一电设备,其设置在第一盖体和第三盖体之间;以及第二电设备,其设置在第二盖体和第三盖体之间。

        在这种结构配置中,通过第三盖体及其突起保护第一电设备不受外来物的影响。而且,第一电设备还受到第二和第三盖体的双重保护。第二电设备受到第二盖体的保护。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示例性优选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优点将更明了,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接线盒的主体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将要安装在图1所述主体中的中间盖的透视图;

        图3是示出电接线盒的防水结构的透视图;以及

        图4是示出现有技术电接线盒的防水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该实施例中,电接线盒1包括:由合成树脂模制而成的主盖2(盒体);设置在主盖2中的电路板组件3和保险丝块4;由合成树脂模制形成、设置在由电路板组件3和保险丝块4形成的子组件上的中间盖5(参见图2、3);安装在中间盖5上的电子控制单元6(如图3中虚线所示);以及,覆盖电子控制单元6的附盖7(如图3中虚线所示)。

        如图1所示,主盖2包括由三个侧壁8-10(左、右和后壁)限定出的周壁和与侧壁8-10垂直相连的基壁11。具有矩形横截面的突起部分12形成在三个侧壁8-10上,保持突起14整体地形成在每个突起部分12中,其与附盖7(下述)等的相关配合部分13配合。

        每个突起部分12由一对从侧壁(8-10)垂直延伸的短边壁部分12a和与短边壁部分12a相交的、宽度更大的长边部分12b限定出。该突起部分12限定出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贯穿的、具有矩形横截面的内部空间15,从而限定出上下开口16、17。

        保持突起14形成在上开口16处。更具体的,保持突起14形成在突起部分12的宽壁部分12b的内表面上,并由此向主盖2的内部内向突出,保持突起14的相对侧边缘分别垂直地延伸到突起部分12的短边壁部12a。由于保持突起14指向内部,可以通过突起部分12的向外弹性变形容易地执行中间盖5和附盖7相对主盖2的安装和拆卸操作。

        除了突起部分12之外,在左右壁8、10靠近主盖2前端设置的部分上形成用于滑动中间盖5的一对左右突起部分18。每个突起部分18都形成有具有T形横截面并平行于侧壁8、10延伸的槽19。突起部分12、18的长度和保持突起14的位置等根据电子控制单元6的尺寸、形状等适当地确定。

        本发明主要旨在提高用以保持附盖7的突起部分12的性能。图1中,电接线盒1的方向(上下前后左右侧)和电接线盒1的安装方向没有关系,并且,会出现电接线盒在上下颠倒或以90度翻转的条件下使用的情况。在本说明书中,方便起见,使用图1所示的方向(上下左右侧)来解释不同部分的结构。

        每个用于保持附盖7的突起部分12从相应侧壁(8-10)的上端垂直延伸到所述壁的高度的几乎中间部分,并且具有形成在其上端处的保持突起14。该突起部分12具有位于其下端处的开口17,在模制过程中,模具通过该开口取出。所以,担心水滴、灰尘等会通过分别形成保持突起14下方的空间15进入主盖2的内部(即,电接线盒1的内部)。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将至少一个突起部分12的保持突起14省略。

        在该实施例中,突起20形成在中间盖5的周边处。当把中间盖安装在主盖2中时,每个突起20都配合进入所述突起部分12的一个的空间15中。结果,突起20将空间15和外部隔离开,从而防止水滴等通过开口16、17进入主体2中。

        每个突起20的突起长度L(参见图2)不需要总是和空间15的凹陷深度W相等,即使当突起20的长度L小于空间15的深度W时,也可以获得足够的防水和防潮效果。如果突起20基本关闭内部空间15,可以在突起20的远端20a和空间15的底面之间形成间隙。突起20的长度L需要至少足够长,以重叠覆盖保持突起14(即,突起20位于保持突起14之下)。

        中间盖15包括:水平板部分21,用于覆盖设置在主盖2中的电路板组件3的大部分;以及,块部分22,其从所述板部分21延伸以便覆盖电路板组件3和保险丝块4的前端部。上述突起20整体地形成在板部分21的相对侧边(左右边)和后边处。

        具体的,在板部分21的左右侧边的每一个上形成两个突起20,在其后边上形成一个突起20。突起20的位置和数量根据主盖2的突起部分12的位置、数量等适当地确定(即,根据用于电子控制单元6(ECU)的附盖7的保持部分14的位置、数量等)。如图1所示,形成贯穿板部分21的孔24,这样,从电路板组件3伸出的销形终端23分别穿过这些孔24,以和电子控制单元6相连。

        块部分22向上突起到高于板部分21的水平位置,并且其具有与其整体形成的凹连接器壳体25。该块部分22的两侧面上形成有一对突起26,该突起具有对应于突起部分18的槽19的形状的T形横截面。当中间盖5安装在主盖2中时,该突起26被滑动地装配进入槽19,从而防止水滴等经过突起部分18进入主盖2。这种结构有助于中间盖5的安装操作。

        如图1所示,电路板组件3包括布线电路板28和汇流条电路板29。安装在布线电路板28上的布线30和设置在汇流条电路板29上的汇流条31的直立的按压接触终端32相连。叉形终端(未示出)水平地从每个汇流条31的前端伸出,并装配进入保险丝块4的保险丝接收室33中,以便和保险丝34的条终端相连(图3)。连接器壳体、继电器安装部分等(未示出)整体地安装在主盖2的底壁11上。电路板组件3的终端(未示出)设置在这些连接器壳体和继电器安装部分中,并和外部布线组的连接器和继电器相连。

        可以将本发明的防水结构应用于任何合适的电接线盒,该结构包括:主盖;包括至少一个或多个电路板并设置在所述主盖内的电路板组件;覆盖电路板组件的中间盖;例如电子控制单元的电子设备,其设置在中间盖的外部上;以及,覆盖所述电子设备的附盖。在使用一个电路板的情况下,该电路板和其他电子部分等相连,以形成一个电路板组件。

        尽管参照具体的优选实施例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其教导下可以对其作出各种改进和变形。这种改进和变形应被认为落在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范围和延伸内。

    关 键  词:
    接线 防水 结构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电接线盒的防水结构.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7777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