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甘蔗行间养鸡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甘蔗行间养鸡的方法.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10893597.1 (22)申请日 2015.12.08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545416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6.04.06 (73)专利权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 研究所 地址 530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大学 东路172号 (72)发明人 吴建明 黄杏 丘立杭 李青育 李杨瑞 谢金兰 刘昔辉 翁梦玲 陈荣发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 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代理人 胡吉科 (51。
2、)Int.Cl. A01K 67/02(2006.01) A01G 22/55(2018.01) (56)对比文件 CN 103070133 A,2013.05.01, CN 104737769 A,2015.07.01, CN 101683041 A,2010.03.31, 肖利乐 等. “王五停: 玉米地里养土鸡效益 高” . 兵团工运 .2015,第42页. 乌云塔娜. “ 鸡-玉米-小麦 互作有机种养 模式综合效益分析”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 文数据库 农业科技辑 .2010, (第10期),D050- 46. 审查员 郑琎 (54)发明名称 一种甘蔗行间养鸡的方法 (57)摘要。
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甘蔗行间养鸡的方法, 包 括以下步骤: 将鸡舍设在甘蔗地旁, 圈养鸡苗; 种 植甘蔗, 甘蔗种植行的行距为110-130厘米; 收集 鸡舍里的鸡粪,与发酵剂、 玉米面或米糠混合后 进行发酵得到发酵鸡粪, 作为甘蔗的种植肥料; 在甘蔗伸长期、 中耕大陪土后, 将鸡舍里的鸡每 亩4555只鸡的容量放养在甘蔗行间; 甘蔗收获 后, 焚烧蔗叶, 进行宿根蔗管理, 到分蘖后期进行 中耕培土, 即可以继续下一轮的种养循环。 采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充分利用甘蔗行间空间进行 养鸡, 为鸡提供了觅食、 休息、 娱乐场所, 提高土 鸡品质, 还提高了土壤肥力, 抑制杂草丛生、 减少 根部病虫。
4、害, 抑制无效分蘖, 促进次年宿根蔗的 增产收, 提高蔗地单位面积的收入。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05454164 B 2018.03.30 CN 105454164 B 1.一种甘蔗行间养鸡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 将鸡舍设在甘蔗地旁, 圈养鸡苗; 步骤B: 种植甘蔗, 甘蔗种植行的行距为110-130厘米; 收集鸡舍里的鸡粪,与发酵剂、 玉 米面或米糠混合后进行发酵得到发酵鸡粪, 作为甘蔗的种植肥料; 步骤C: 在甘蔗伸长期、 中耕培土后, 将鸡舍里的鸡每亩4555只鸡的容量放养在甘蔗行 间; 步骤D: 甘蔗收获后, 焚烧蔗叶, 进行宿根蔗管理, 到分。
5、蘖后期进行中耕培土, 即可以继 续下一轮的种养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行间养鸡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A中, 所述鸡舍的鸡棚 设在甘蔗地旁的避风向阳、 地势平坦、 排水畅通的平地上; 鸡棚宽45米, 长79米, 中间高 度2.72.8米, 两侧高1.5.1.9米; 在鸡棚的顶部以及鸡棚的两侧盖上薄膜, 并在鸡棚的 一侧设有进出口; 每1平方米鸡舍养10只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行间养鸡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A中, 3月初开始鸡苗 圈养, 所述圈养鸡苗的饲料包括75的常规颗粒饲料和25的谷、 麦、 糠麸类饲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行间养鸡的方法, 其特征。
6、在于: 步骤B中, 在2月中旬到3月 份初种植甘蔗, 种植甘蔗的整地耕深为30 cm以上, 耕作层达到深、 松、 碎、 平, 地块坡度在15 度以下, 种茎以品字形双行排放, 芽向两侧, 蔗种要与土壤紧密接触, 不架空, 下种后随即用 碎土覆盖种茎并覆膜, 每亩7000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甘蔗行间养鸡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C中, 在甘蔗中耕培土 之前揭膜, 结合中耕追施尿素每公顷150225 kg及钾肥, 并培土; 在甘蔗伸长中、 后期, 剥 叶, 便于通风、 透光和鸡的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行间养鸡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D中, 所述宿根蔗管理 的方法为: 。
7、焚烧蔗叶, 进行破垄松蔸后覆盖地膜, 当外界温度在20以上、 每米有蔗苗8株以 上时, 按每亩发酵鸡粪100kg和75 kg复合肥进行埋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行间养鸡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酵鸡粪的制作方法 为: 将复合发酵剂200克、 3公斤玉米面或米糠搅拌均匀做成菌种混合物, 然后均匀撒在1吨 收集的鸡粪上面, 并混合搅拌均匀, 堆积到1米高度, 水分调到50%-60%, 然后用薄膜履盖7- 10天后鸡粪腐熟完成, 常温度下鸡粪无味并有白色菌丝出现即得到发酵鸡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甘蔗行间养鸡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合发酵剂所包含的 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 。
8、枯草芽孢杆菌28-33%、 黑曲霉20-25%、 绿色木霉20-25%、 酵母菌20- 25%、 植物乳酸杆菌2-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行间养鸡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B中, 在甘蔗种植的间 苗期, 拔出多余的甘蔗苗以及甘蔗行间杂草, 将其粉碎后用于喂食鸡苗。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甘蔗行间养鸡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甘蔗的 品种为桂糖37号或桂糖43号。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5454164 B 2 一种甘蔗行间养鸡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立体种养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甘蔗行间养鸡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人。
9、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人们对食物的安全性越来越重视。 对于家禽目前大 多数仍然是采用大型的饲养场进行批量圈养, 通过喂食一些含有激素类饲料, 加速家禽的 生长速度, 同时又为了避免批量圈养带来的弊端病毒容易传染, 所以会定期给家禽注 射抗生素, 这种方式饲养的家禽的口感、 营养性和食品安全性已经不能人们的需求。 另一方 面, 我国耕地面积在逐渐减少, 如何使每一平方米的余地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已经成为广 大人民群众面临的新课题。 目前我国甘蔗种植面积达100多万hm2, 如何充分利用这庞大的 面积进行合是利用使得效益最大化对我国蔗糖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有关林下养鸡的 技术主要还是林地下。
10、面养鸡, 未见利用甘蔗地养鸡的研究报道。 在不影响甘蔗生长的情况 下, 如何充分利用甘蔗行间空间并与放养土鸡技术结合, 成为了难点。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蔗行间养鸡的方法, 采用甘蔗地实施放 养与舍饲相结合, 在甘蔗大培土后, 充分利用甘蔗行间空间进行放养土鸡, 不影响甘蔗产 量, 并为鸡提供了觅食、 休息、 娱乐场所, 提高土鸡品质, 还可以提高土壤肥力, 抑制杂草丛 生、 减少根部病虫害, 抑制无效分蘖, 促进次年宿根蔗的增产收, 提高蔗地单位面积的收入。 0004 对此,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 一种甘蔗行间养鸡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11、0006 步骤A: 将鸡舍设在甘蔗地旁, 圈养鸡苗; 0007 步骤B: 种植甘蔗, 甘蔗种植行的行距为110-130厘米; 收集鸡舍里的鸡粪,与发酵 剂、 玉米面或米糠混合后进行发酵得到发酵鸡粪, 作为甘蔗的种植肥料; 0008 步骤C: 在甘蔗伸长期、 中耕陪土后, 将鸡舍里的鸡每亩4555只鸡的容量放养在 甘蔗行间; 0009 步骤D: 甘蔗收获后, 焚烧蔗叶, 进行宿根蔗管理, 到分蘖后期后进行中耕培土, 即 可以继续下一轮的种养循环。 0010 采用此技术方案, 到甘蔗大培土后放养鸡, 甘蔗已经不用进行田间管理, 因为鸡可 以抑制杂草生长, 还可以啄食甘蔗虫子和无效分蘖; 放养鸡还可。
12、以使得鸡粪自由撒在甘蔗 地行间, 使得土壤有机质得以提高, 对次年宿根蔗起到增产增收效果。 0011 次年1月份即可收获甘蔗, 收获后还可以继续放养鸡到春节前即可上市; 鸡上市 后, 焚烧蔗叶, 进行宿根蔗管理, 到分蘖后期后进行中耕培土, 即可以继续下一轮的种养循 环。 0012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步骤A中, 所述鸡舍的鸡棚设在甘蔗地旁的避风向阳、 地势平坦、 排水畅通的平地上; 鸡棚宽45米, 长79米, 中间高度2.72.8米, 两侧高1.5.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5454164 B 3 1.9米; 在鸡棚的顶部以及鸡棚的两侧盖上薄膜, 并在鸡棚的一侧设有进出口。
13、, 以利饲养 人员及鸡群出入, 也便于通风换气; 每1平米鸡舍养10只鸡。 0013 采用此技术方案, 找一避风向阳、 地势较平坦、 排水畅通的平地, 旁边还要有一片 开阔的蔗地, 以便鸡群在太阳强烈时到甘蔗下乘凉, 让鸡自由栖息和啄食; 优选的, 鸡舍附 近设有水源。 0014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步骤A中, 3月初开始鸡苗圈养, 所述圈养鸡苗的饲料包 括75的常规颗粒饲料和25的谷、 麦、 糠麸类饲料。 0015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步骤B中, 在2月中到3月份初种植甘蔗, 种植甘蔗的整 地耕深为30cm以上, 耕作层达到深、 松、 碎、 平, 地块坡度在15度以下, 种茎以品。
14、字形双行排 放, 芽向两侧, 蔗种要与土壤紧密接触, 不架空, 下种后随即用碎土覆盖种茎并覆膜, 每亩 7000芽。 0016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步骤C中, 在甘蔗中耕培土之前揭膜, 结合中耕追施尿 素每公顷150225kg及钾肥, 并培土; 在甘蔗伸长中、 后期, 剥叶, 便于通风、 透光和土鸡活 动。 0017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步骤D中, 所述宿根蔗管理的方法为: 焚烧蔗叶, 进行破 垄松蔸后覆盖地膜, 当外界温度在20以上、 每米有蔗苗8株以上时, 按每亩发酵鸡粪100kg 和75kg复合肥进行埋垄。 0018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发酵鸡粪的制作方法为: 将复。
15、合发酵剂200克、 3公 斤玉米面或米糠搅拌均匀做成菌种混合物, 然后均匀撒在1吨收集的鸡粪上面, 并混合搅拌 均匀, 堆积到1米高度, 水分调到50-60, 然后用薄膜履盖7-10天后鸡粪腐熟完成, 常温 度下鸡粪无味并有白色菌丝出现即得到发酵鸡粪。 0019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复合发酵剂所包含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 枯 草芽孢杆菌28-33、 黑曲霉20-25、 绿色木霉20-25、 酵母菌20-25、 植物乳酸杆菌2- 5。 002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步骤B中, 在甘蔗种植的间苗期, 将拔出的多余的甘蔗 苗以及甘蔗行间杂草, 将其粉碎后用于喂食鸡苗。 0021 作。
16、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甘蔗采用抗倒伏品种; 优选的, 所述甘蔗的品种为 桂糖37号或桂糖43号。 采用此技术方案, 可以让鸡能在行间更自由地活动。 002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23 第一,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采用在甘蔗地实施放养与舍饲相结合的养鸡方法, 在不影响甘蔗产量下, 为土鸡提供觅食、 休息、 娱乐场所, 提高土鸡品质, 还可以提高土壤肥 力, 抑制杂草丛生、 减少根部病虫害, 抑制无效分蘖, 促进次年宿根蔗的增产收, 提高蔗地单 位面积的收入。 0024 第二,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采用鸡粪作为甘蔗有机肥料, 解决了粪便污染, 减 少了化肥用量; 鸡粪中含有蛋白。
17、质及其他营养物质, 可为改善土壤结构; 鸡在蔗地中能捕虫 食草, 替代了化学除草、 除虫, 减少了农药用量; 甘蔗的无效分蘖是一种蛋白质含量很高的 营养物质, 使鸡的肉质风味独特, 营养价值高, 口感好; 蔗下养鸡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的潜 能, 使得单位面积土地上产生利益更大化。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5454164 B 4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6 实施例1 0027 在甘蔗大培土后, 充分利用甘蔗行间空间进行放养土鸡, 应用本发明方法进行一 种甘蔗下养鸡的方法,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8 步骤A: 找一避风向阳、 地。
18、势较平坦、 排水畅通的平地, 旁边还要有一片比较开阔蔗 地, 以便鸡群在太阳强烈时到甘蔗下乘凉, 让鸡自由栖息和啄食, 附近设有水源, 搭建棚舍 应, 一般棚宽45米, 长79米, 中间高度2.72.8米, 两侧高1.51.9米; 在棚顶的两侧及 其一头用沙土砖石把薄膜油毡压住, 棚的另一头开一个出口, 以利饲养人员及鸡群出入, 也 便于通风换气; 对棚的主要支架用铁丝分四个方向拉牢, 以防暴风雨把大棚掀翻; 棚舍内搭 23层栖息架供鸡只栖息; 依据鸡群放养数量来决定建棚舍的数量, 甘蔗下养鸡可按每1平 米鸡舍养10只鸡; 在3月初开始引进鸡苗进行圈养, 饲料为75的常规颗粒饲料、 25的谷、。
19、 麦、 糠麸类饲料; 其他按常规方法管理; 0029 步骤B: 新种植甘蔗, 甘蔗品种为桂糖37号; 在2月中到3月份初种植甘蔗, 种植甘蔗 的整地耕深为30cm以上, 耕作层达到深、 松、 碎、 平, 地块坡度在15度以下, 甘蔗种植行的行 距为120厘米, 种茎以品字形双行排放, 芽向两侧, 蔗种要与土壤紧密接触, 不架空, 下种后 随即用碎土覆盖种茎, 每亩7000芽; 在中耕培土之前揭膜, 结合中耕追施尿素每公顷150 225kg(每亩1015kg)及适量钾肥并培土, 氮肥施用量比常规施肥量低20-30; 优选的, 使 用中耕施肥培土机一次性完成此作业; 在甘蔗伸长中、 后期, 剥叶,。
20、 便于通风、 透光和土鸡活 动。 0030 对于鸡舍里的鸡粪处理: 将鸡棚里的鸡粪收集, 把强兴堆肥复合发酵剂1包(200 克)和3公斤玉米面或米糠搅拌均匀做成菌种混合物, 均匀撒在1吨收集的鸡粪上面并混合 搅拌均匀, 堆积到1米高度, 水分调到50-60, 然后用薄膜履盖7-10天后鸡粪腐熟完成, 常温度下鸡粪无味并有白色菌丝出现即得到发酵鸡粪。 其中, 所述复合发酵剂所包含的组 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 枯草芽孢杆菌28-33、 黑曲霉20-25、 绿色木霉20-25、 酵母菌 20-25、 植物乳酸杆菌2-5。 0031 种植甘蔗期间, 在甘蔗的间苗期拔出的甘蔗苗以及甘蔗行间杂草, 粉碎后拿。
21、来喂 食鸡, 充分利用资源, 减少鸡放养后的应激反应。 0032 步骤C: 在甘蔗伸长期、 中耕陪土后, 将鸡舍里的鸡每亩50只鸡的容量放养在甘蔗 行间。 0033 步骤D: 到次年1月份即可收获甘蔗; 甘蔗收获后, 焚烧蔗叶, 进行宿根蔗管理, 到分 蘖后期后进行中耕培土, 即可以继续下一轮的种养循环。 0034 砍收甘蔗后, 焚烧蔗叶, 进行破垄松蔸后覆盖地膜, 当外界温度稳定在20以上, 每米有蔗苗8株以上时, 按每亩发酵鸡粪100kg+75kg复合肥, 复合肥施肥量减少50, 即可 埋垄。 甘蔗收获后还可以继续放养鸡到春节前即可上市。 0035 以常规种植为对照, 按照上述方法进行甘蔗。
22、行间养鸡与常规甘蔗种植相比, 一亩 可以多收50条土鸡, 增加纯收入1000元以上, 当年甘蔗产量增加2以上, 次年宿根蔗产量 增加5以上, 详见表1和表2所示。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5454164 B 5 0036 表1 实施例1新植蔗试验 0037 处理茎长(cm)茎径(cm)单茎重(kg)产量(kg)锤度( Bx) 蔗下养鸡3082.191.236719.3521.69 常规种植对照3052.151.26228.6721.33 增加0.981.862.507.881.69 0038 表2 实施例1的宿根蔗试验 0039 处理茎长(cm)茎径(cm)单茎重(kg)产量(k。
23、g)锤度( Bx) 蔗下养鸡3232.351.337523.5322.27 常规种植对照3172.281.286673.7222.05 增加1.893.073.9112.731.00 0040 通过表1和表2的比较可见, 新植蔗和宿根蔗的蔗下养鸡的甘蔗的茎长、 茎径、 单茎 重均比常规种植对照的更长、 更粗、 更重, 锤度也更大; 特别是在宿根蔗的蔗下养鸡的, 增长 效果更好。 0041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 不能认定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 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 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5454164 B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