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一种甘蔗行间养鸡的方法.pdf

  • 上传人:奻奴
  • 文档编号:6774409
  • 上传时间:2019-09-07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329.60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893597.1

    申请日:

    20151208

    公开号:

    CN105454164B

    公开日:

    2018033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67/02,A01G22/55

    主分类号:

    A01K67/02,A01G22/55

    申请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发明人:

    吴建明,黄杏,丘立杭,李青育,李杨瑞,谢金兰,刘昔辉,翁梦玲,陈荣发

    地址:

    530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大学东路172号

    优先权:

    CN201510893597A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胡吉科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甘蔗行间养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鸡舍设在甘蔗地旁,圈养鸡苗;种植甘蔗,甘蔗种植行的行距为110‑130厘米;收集鸡舍里的鸡粪,与发酵剂、玉米面或米糠混合后进行发酵得到发酵鸡粪,作为甘蔗的种植肥料;在甘蔗伸长期、中耕大陪土后,将鸡舍里的鸡每亩45~55只鸡的容量放养在甘蔗行间;甘蔗收获后,焚烧蔗叶,进行宿根蔗管理,到分蘖后期进行中耕培土,即可以继续下一轮的种养循环。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充分利用甘蔗行间空间进行养鸡,为鸡提供了觅食、休息、娱乐场所,提高土鸡品质,还提高了土壤肥力,抑制杂草丛生、减少根部病虫害,抑制无效分蘖,促进次年宿根蔗的增产收,提高蔗地单位面积的收入。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甘蔗行间养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将鸡舍设在甘蔗地旁,圈养鸡苗;步骤B:种植甘蔗,甘蔗种植行的行距为110-130厘米;收集鸡舍里的鸡粪,与发酵剂、玉米面或米糠混合后进行发酵得到发酵鸡粪,作为甘蔗的种植肥料;步骤C:在甘蔗伸长期、中耕培土后,将鸡舍里的鸡每亩45~55只鸡的容量放养在甘蔗行间;步骤D:甘蔗收获后,焚烧蔗叶,进行宿根蔗管理,到分蘖后期进行中耕培土,即可以继续下一轮的种养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行间养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鸡舍的鸡棚设在甘蔗地旁的避风向阳、地势平坦、排水畅通的平地上;鸡棚宽4~5米,长7~9米,中间高度2.7~2.8米,两侧高1.5.~1.9米;在鸡棚的顶部以及鸡棚的两侧盖上薄膜,并在鸡棚的一侧设有进出口;每1平方米鸡舍养10只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行间养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3月初开始鸡苗圈养,所述圈养鸡苗的饲料包括75%的常规颗粒饲料和25%的谷、麦、糠麸类饲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行间养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在2月中旬到3月份初种植甘蔗,种植甘蔗的整地耕深为30cm以上,耕作层达到深、松、碎、平,地块坡度在15度以下,种茎以品字形双行排放,芽向两侧,蔗种要与土壤紧密接触,不架空,下种后随即用碎土覆盖种茎并覆膜,每亩7000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甘蔗行间养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在甘蔗中耕培土之前揭膜,结合中耕追施尿素每公顷150~225kg及钾肥,并培土;在甘蔗伸长中、后期,剥叶,便于通风、透光和鸡的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行间养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宿根蔗管理的方法为:焚烧蔗叶,进行破垄松蔸后覆盖地膜,当外界温度在20℃以上、每米有蔗苗8株以上时,按每亩发酵鸡粪100kg和75kg复合肥进行埋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行间养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鸡粪的制作方法为:将复合发酵剂200克、3公斤玉米面或米糠搅拌均匀做成菌种混合物,然后均匀撒在1吨收集的鸡粪上面,并混合搅拌均匀,堆积到1米高度,水分调到50%-60%,然后用薄膜履盖7-10天后鸡粪腐熟完成,常温度下鸡粪无味并有白色菌丝出现即得到发酵鸡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甘蔗行间养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发酵剂所包含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枯草芽孢杆菌28-33%、黑曲霉20-25%、绿色木霉20-25%、酵母菌20-25%、植物乳酸杆菌2-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行间养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在甘蔗种植的间苗期,拔出多余的甘蔗苗以及甘蔗行间杂草,将其粉碎后用于喂食鸡苗。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甘蔗行间养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甘蔗的品种为桂糖37号或桂糖43号。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立体种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甘蔗行间养鸡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食物的安全性越来越重视。对于家禽目前大多数仍然是采用大型的饲养场进行批量圈养,通过喂食一些含有激素类饲料,加速家禽的生长速度,同时又为了避免批量圈养带来的弊端——病毒容易传染,所以会定期给家禽注射抗生素,这种方式饲养的家禽的口感、营养性和食品安全性已经不能人们的需求。另一方面,我国耕地面积在逐渐减少,如何使每一平方米的余地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面临的新课题。目前我国甘蔗种植面积达100多万hm2,如何充分利用这庞大的面积进行合是利用使得效益最大化对我国蔗糖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有关林下养鸡的技术主要还是林地下面养鸡,未见利用甘蔗地养鸡的研究报道。在不影响甘蔗生长的情况下,如何充分利用甘蔗行间空间并与放养土鸡技术结合,成为了难点。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蔗行间养鸡的方法,采用甘蔗地实施放养与舍饲相结合,在甘蔗大培土后,充分利用甘蔗行间空间进行放养土鸡,不影响甘蔗产量,并为鸡提供了觅食、休息、娱乐场所,提高土鸡品质,还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丛生、减少根部病虫害,抑制无效分蘖,促进次年宿根蔗的增产收,提高蔗地单位面积的收入。

    对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甘蔗行间养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鸡舍设在甘蔗地旁,圈养鸡苗;

    步骤B:种植甘蔗,甘蔗种植行的行距为110-130厘米;收集鸡舍里的鸡粪,与发酵剂、玉米面或米糠混合后进行发酵得到发酵鸡粪,作为甘蔗的种植肥料;

    步骤C:在甘蔗伸长期、中耕陪土后,将鸡舍里的鸡每亩45~55只鸡的容量放养在甘蔗行间;

    步骤D:甘蔗收获后,焚烧蔗叶,进行宿根蔗管理,到分蘖后期后进行中耕培土,即可以继续下一轮的种养循环。

    采用此技术方案,到甘蔗大培土后放养鸡,甘蔗已经不用进行田间管理,因为鸡可以抑制杂草生长,还可以啄食甘蔗虫子和无效分蘖;放养鸡还可以使得鸡粪自由撒在甘蔗地行间,使得土壤有机质得以提高,对次年宿根蔗起到增产增收效果。

    次年1月份即可收获甘蔗,收获后还可以继续放养鸡到春节前即可上市;鸡上市后,焚烧蔗叶,进行宿根蔗管理,到分蘖后期后进行中耕培土,即可以继续下一轮的种养循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A中,所述鸡舍的鸡棚设在甘蔗地旁的避风向阳、地势平坦、排水畅通的平地上;鸡棚宽4~5米,长7~9米,中间高度2.7~2.8米,两侧高1.5.~1.9米;在鸡棚的顶部以及鸡棚的两侧盖上薄膜,并在鸡棚的一侧设有进出口,以利饲养人员及鸡群出入,也便于通风换气;每1平米鸡舍养10只鸡。

    采用此技术方案,找一避风向阳、地势较平坦、排水畅通的平地,旁边还要有一片开阔的蔗地,以便鸡群在太阳强烈时到甘蔗下乘凉,让鸡自由栖息和啄食;优选的,鸡舍附近设有水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A中,3月初开始鸡苗圈养,所述圈养鸡苗的饲料包括75%的常规颗粒饲料和25%的谷、麦、糠麸类饲料。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B中,在2月中到3月份初种植甘蔗,种植甘蔗的整地耕深为30cm以上,耕作层达到深、松、碎、平,地块坡度在15度以下,种茎以品字形双行排放,芽向两侧,蔗种要与土壤紧密接触,不架空,下种后随即用碎土覆盖种茎并覆膜,每亩7000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C中,在甘蔗中耕培土之前揭膜,结合中耕追施尿素每公顷150~225kg及钾肥,并培土;在甘蔗伸长中、后期,剥叶,便于通风、透光和土鸡活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D中,所述宿根蔗管理的方法为:焚烧蔗叶,进行破垄松蔸后覆盖地膜,当外界温度在20℃以上、每米有蔗苗8株以上时,按每亩发酵鸡粪100kg和75kg复合肥进行埋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酵鸡粪的制作方法为:将复合发酵剂200克、3公斤玉米面或米糠搅拌均匀做成菌种混合物,然后均匀撒在1吨收集的鸡粪上面,并混合搅拌均匀,堆积到1米高度,水分调到50%-60%,然后用薄膜履盖7-10天后鸡粪腐熟完成,常温度下鸡粪无味并有白色菌丝出现即得到发酵鸡粪。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复合发酵剂所包含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枯草芽孢杆菌28-33%、黑曲霉20-25%、绿色木霉20-25%、酵母菌20-25%、植物乳酸杆菌2-5%。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B中,在甘蔗种植的间苗期,将拔出的多余的甘蔗苗以及甘蔗行间杂草,将其粉碎后用于喂食鸡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甘蔗采用抗倒伏品种;优选的,所述甘蔗的品种为桂糖37号或桂糖43号。采用此技术方案,可以让鸡能在行间更自由地活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第一,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在甘蔗地实施放养与舍饲相结合的养鸡方法,在不影响甘蔗产量下,为土鸡提供觅食、休息、娱乐场所,提高土鸡品质,还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丛生、减少根部病虫害,抑制无效分蘖,促进次年宿根蔗的增产收,提高蔗地单位面积的收入。

    第二,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鸡粪作为甘蔗有机肥料,解决了粪便污染,减少了化肥用量;鸡粪中含有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物质,可为改善土壤结构;鸡在蔗地中能捕虫食草,替代了化学除草、除虫,减少了农药用量;甘蔗的无效分蘖是一种蛋白质含量很高的营养物质,使鸡的肉质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口感好;蔗下养鸡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的潜能,使得单位面积土地上产生利益更大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在甘蔗大培土后,充分利用甘蔗行间空间进行放养土鸡,应用本发明方法进行一种甘蔗下养鸡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找一避风向阳、地势较平坦、排水畅通的平地,旁边还要有一片比较开阔蔗地,以便鸡群在太阳强烈时到甘蔗下乘凉,让鸡自由栖息和啄食,附近设有水源,搭建棚舍应,一般棚宽4~5米,长7~9米,中间高度2.7~2.8米,两侧高1.5~1.9米;在棚顶的两侧及其一头用沙土砖石把薄膜油毡压住,棚的另一头开一个出口,以利饲养人员及鸡群出入,也便于通风换气;对棚的主要支架用铁丝分四个方向拉牢,以防暴风雨把大棚掀翻;棚舍内搭2~3层栖息架供鸡只栖息;依据鸡群放养数量来决定建棚舍的数量,甘蔗下养鸡可按每1平米鸡舍养10只鸡;在3月初开始引进鸡苗进行圈养,饲料为75%的常规颗粒饲料、25%的谷、麦、糠麸类饲料;其他按常规方法管理;

    步骤B:新种植甘蔗,甘蔗品种为桂糖37号;在2月中到3月份初种植甘蔗,种植甘蔗的整地耕深为30cm以上,耕作层达到深、松、碎、平,地块坡度在15度以下,甘蔗种植行的行距为120厘米,种茎以品字形双行排放,芽向两侧,蔗种要与土壤紧密接触,不架空,下种后随即用碎土覆盖种茎,每亩7000芽;在中耕培土之前揭膜,结合中耕追施尿素每公顷150~225kg(每亩10~15kg)及适量钾肥并培土,氮肥施用量比常规施肥量低20-30%;优选的,使用中耕施肥培土机一次性完成此作业;在甘蔗伸长中、后期,剥叶,便于通风、透光和土鸡活动。

    对于鸡舍里的鸡粪处理:将鸡棚里的鸡粪收集,把强兴堆肥复合发酵剂1包(200克)和3公斤玉米面或米糠搅拌均匀做成菌种混合物,均匀撒在1吨收集的鸡粪上面并混合搅拌均匀,堆积到1米高度,水分调到50%-60%,然后用薄膜履盖7-10天后鸡粪腐熟完成,常温度下鸡粪无味并有白色菌丝出现即得到发酵鸡粪。其中,所述复合发酵剂所包含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枯草芽孢杆菌28-33%、黑曲霉20-25%、绿色木霉20-25%、酵母菌20-25%、植物乳酸杆菌2-5%。

    种植甘蔗期间,在甘蔗的间苗期拔出的甘蔗苗以及甘蔗行间杂草,粉碎后拿来喂食鸡,充分利用资源,减少鸡放养后的应激反应。

    步骤C:在甘蔗伸长期、中耕陪土后,将鸡舍里的鸡每亩50只鸡的容量放养在甘蔗行间。

    步骤D:到次年1月份即可收获甘蔗;甘蔗收获后,焚烧蔗叶,进行宿根蔗管理,到分蘖后期后进行中耕培土,即可以继续下一轮的种养循环。

    砍收甘蔗后,焚烧蔗叶,进行破垄松蔸后覆盖地膜,当外界温度稳定在20℃以上,每米有蔗苗8株以上时,按每亩发酵鸡粪100kg+75kg复合肥,复合肥施肥量减少50%,即可埋垄。甘蔗收获后还可以继续放养鸡到春节前即可上市。

    以常规种植为对照,按照上述方法进行甘蔗行间养鸡与常规甘蔗种植相比,一亩可以多收50条土鸡,增加纯收入1000元以上,当年甘蔗产量增加2%以上,次年宿根蔗产量增加5%以上,详见表1和表2所示。

    表1 实施例1新植蔗试验

    处理 茎长(cm) 茎径(cm) 单茎重(kg) 产量(kg) 锤度(°Bx) 蔗下养鸡 308 2.19 1.23 6719.35 21.69 常规种植对照 305 2.15 1.2 6228.67 21.33 增加% 0.98% 1.86% 2.50% 7.88% 1.69%

    表2 实施例1的宿根蔗试验

    处理 茎长(cm) 茎径(cm) 单茎重(kg) 产量(kg) 锤度(°Bx) 蔗下养鸡 323 2.35 1.33 7523.53 22.27 常规种植对照 317 2.28 1.28 6673.72 22.05 增加% 1.89% 3.07% 3.91% 12.73% 1.00%

    通过表1和表2的比较可见,新植蔗和宿根蔗的蔗下养鸡的甘蔗的茎长、茎径、单茎重均比常规种植对照的更长、更粗、更重,锤度也更大;特别是在宿根蔗的蔗下养鸡的,增长效果更好。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关 键  词:
    一种 甘蔗 行间 养鸡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甘蔗行间养鸡的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77440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