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星诱捕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星诱捕装置.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1421562.3 (22)申请日 2017.12.25 (71)申请人 大连海洋大学 地址 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黑石 礁街52号 (72)发明人 田涛 张继文 杨军 刘永虎 方星楠 侯瑞 陈勇 (74)专利代理机构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代理人 王廉 (51)Int.Cl. A01K 69/08(2006.01) (54)发明名称 海星诱捕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海星诱捕装置, 包括框架体 (1) ,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框架体 (1。
2、) 呈立方体形, 在框架体 (1) 外包覆有网衣 (2) , 且所述网衣 (2) 的网眼直径D2cm, 在框架体 (1) 的底部设置有 两个对称的入口框架 (3) , 这两个入口框架 (3) 的 上边沿共同支撑有挡板 (4) , 且所述的入口框架 (3) 和挡板 (4) 与框架体 (1) 等长, 入口框架 (3) 与 挡板 (4) 的纵向端面形成下底较短的等腰梯形, 所述网衣 (2) 的开口边沿处均匀分布有多个沉子 (5) , 且沉子 (5) 位于框架体 (1) 底部的内侧。 这是 一种结构简单, 设计巧妙, 无需人员值守和操作, 且诱捕效果好的海星诱捕装置。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
3、1页 CN 107960384 A 2018.04.27 CN 107960384 A 1.一种海星诱捕装置, 包括框架体 (1) ,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框架体 (1) 呈立方体形, 在 框架体 (1) 外包覆有网衣 (2) , 且所述网衣 (2) 的网眼直径D2cm, 在框架体 (1) 的底部设置 有两个对称的入口框架 (3) , 这两个入口框架 (3) 的上边沿共同支撑有挡板 (4) , 且所述的入 口框架 (3) 和挡板 (4) 与框架体 (1) 等长, 入口框架 (3) 与挡板 (4) 的纵向端面形成下底较短 的等腰梯形, 所述网衣 (2) 的开口边沿处均匀分布有多个沉子 (5) ,。
4、 且沉子 (5) 位于框架体 (1) 底部的内侧, 且与沉子 (5) 相配部分的网衣 (2) 在入口框架 (3) 的下边沿处形成包边 (6) , 在挡板 (4) 的上方设置有通透的诱饵笼 (7) , 诱饵笼 (7) 的顶部设置铰接有上盖 (8) , 挡板 (4) 的两侧还设置有网带 (9) , 网带 (9) 的宽度为H1, 挡板 (4) 与框架体 (1) 底端面之间的距离为 H2, 且H1大于等于H2。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960384 A 2 海星诱捕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诱捕装置, 特别是一种海星诱捕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贝类的底播增养殖。
5、过程中, 避免敌害生物的摄食是保证贝类产量的条件, 海星是 贝类底播增养殖的主要敌害生物之一, 海星摄食贝类底播幼苗, 会直接影响贝类底播效果, 因此如何去除海星等敌害生物是保障贝类底播增养殖成功的关键。 传统的方法包括潜水员 人工清除、 往海星内部注射毒素、 投放海星的敌害生物等方法, 但上述方法或者耗时耗力, 工作效率较低, 或者操作成本较高, 难以操作。 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 或装置。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 提出一种结构简单, 设计巧妙, 无 需人员值守和操作, 且诱捕效果好的海星诱捕装置。 0004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
6、一种海星诱捕装置, 包括框架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 框架体呈立方体形, 在框架体外包覆有网衣, 且所述网衣的网眼直径D2cm, 在框架体的底 部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入口框架, 这两个入口框架的上边沿共同支撑有挡板, 且所述的入口 框架和挡板与框架体等长, 入口框架与挡板的纵向端面形成下底较短的等腰梯形, 所述网 衣的开口边沿处均匀分布有多个沉子, 且沉子位于框架体底部的内侧, 且与沉子相配部分 的网衣在入口框架的下边沿处形成包边, 在挡板的上方设置有通透的诱饵笼, 诱饵笼的顶 部设置铰接有上盖, 挡板的两侧还设置有网带, 网带的宽度为H1, 挡板与框架体底端面之间 的距离为H2, 且H1大于等。
7、于H2。 0005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 具有如下优点: 本种结构形式的海星诱捕装置, 针对传统的去除海星的方式所存在的种种问题, 设计 出一种特殊的包覆有网衣的框架式结构, 操作者只需要在其内部的诱饵笼中放置诱饵, 即 可在不需人工值守或操作的情况下, 自动对一定区域内的海星进行诱捕, 同时由于其底部 开口的特殊结构设计, 会让海星在进入框架体后无法找到出口, 达到诱捕海星的目的。 它的 制作工艺简单, 制造成本低廉, 操作简便, 不需要耗费人员的劳动, 且诱捕效果较好, 因此可 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 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 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0006 图1是本发明。
8、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 一种海星诱捕装置, 包 括一个作为基础的框架体1, 这个框架体1由多个横梁和纵梁组成, 且整体呈立方体形, 在框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107960384 A 3 架体1外包覆有网衣2, 且网衣2的网眼直径D2cm, 在框架体1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入 口框架3, 这两个入口框架3的上边沿共同支撑有挡板4, 且所述的入口框架3和挡板4与框架 体1等长, 入口框架3与挡板4的纵向端面形成下底较短的等腰梯形, 网衣2的开口边沿处均 匀分布有多个沉子5, 且沉子5位于框架体1底部的内侧,。
9、 且与沉子5相配部分的网衣2在入口 框架3的下边沿处形成包边6, 在挡板4的上方设置有通透的诱饵笼7, 诱饵笼7的顶部设置铰 接有上盖8, 挡板4的两侧还设置有网带9, 网带9的宽度为H1, 挡板4与框架体1底端面之间的 距离为H2, 且H1大于等于H2。 0008 本发明实施例的海星诱捕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在诱饵笼7中放置能够吸引海星 的诱饵, 并将上盖8扣合在诱饵笼7中, 然后在框架体1外包覆网衣2, 并让网衣2底部边沿的 沉子5绕过入口框架3的底边沿后向内侧包边, 最后将本装置放置在养殖贝类或其他海产品 的海域中, 由于诱饵笼7是通透的, 因此诱饵会散发出吸引海星的味道, 海星被吸引后。
10、会朝 着诱饵的方向运动, 由于网衣2已经完全将框架体1的外部包覆起来, 因此海星只能够从框 架体1底部横梁的下方穿过, 并一直运动到两个入口框架3底部边沿之间的区域处 (该区域 并没有网衣2覆盖) , 然后经过入口框架3进入到包覆有网衣2的框架体1内部, 由于网衣2是 柔性的, 并且在挡板4的两侧还设置有自然下垂的网带9, 同时网带9的宽度H1, 又大于等于 挡板4与框架体1底端面之间的距离H2, 即在自然下垂的状态下, 网带9能够将入口框架3完 全覆盖, 因此海星进入到框架体1后, 无法找到入口框架3的具体位置, 也就无法通过入口框 架3爬出, 这样就起到了诱捕海星的目的。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107960384 A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107960384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