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海星诱捕装置.pdf

  • 上传人:大师****2
  • 文档编号:6773980
  • 上传时间:2019-09-07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185.88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1421562.3

    申请日:

    20171225

    公开号:

    CN107960384A

    公开日:

    2018042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69/08

    主分类号:

    A01K69/08

    申请人:

    大连海洋大学

    发明人:

    田涛,张继文,杨军,刘永虎,方星楠,侯瑞,陈勇

    地址:

    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黑石礁街52号

    优先权:

    CN201711421562A

    专利代理机构: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王廉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海星诱捕装置,包括框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体(1)呈立方体形,在框架体(1)外包覆有网衣(2),且所述网衣(2)的网眼直径D≤2cm,在框架体(1)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入口框架(3),这两个入口框架(3)的上边沿共同支撑有挡板(4),且所述的入口框架(3)和挡板(4)与框架体(1)等长,入口框架(3)与挡板(4)的纵向端面形成下底较短的等腰梯形,所述网衣(2)的开口边沿处均匀分布有多个沉子(5),且沉子(5)位于框架体(1)底部的内侧。这是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无需人员值守和操作,且诱捕效果好的海星诱捕装置。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海星诱捕装置,包括框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体(1)呈立方体形,在框架体(1)外包覆有网衣(2),且所述网衣(2)的网眼直径D≤2cm,在框架体(1)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入口框架(3),这两个入口框架(3)的上边沿共同支撑有挡板(4),且所述的入口框架(3)和挡板(4)与框架体(1)等长,入口框架(3)与挡板(4)的纵向端面形成下底较短的等腰梯形,所述网衣(2)的开口边沿处均匀分布有多个沉子(5),且沉子(5)位于框架体(1)底部的内侧,且与沉子(5)相配部分的网衣(2)在入口框架(3)的下边沿处形成包边(6),在挡板(4)的上方设置有通透的诱饵笼(7),诱饵笼(7)的顶部设置铰接有上盖(8),挡板(4)的两侧还设置有网带(9),网带(9)的宽度为H1,挡板(4)与框架体(1)底端面之间的距离为H2,且H1大于等于H2。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诱捕装置,特别是一种海星诱捕装置。

    背景技术

    贝类的底播增养殖过程中,避免敌害生物的摄食是保证贝类产量的条件,海星是贝类底播增养殖的主要敌害生物之一,海星摄食贝类底播幼苗,会直接影响贝类底播效果,因此如何去除海星等敌害生物是保障贝类底播增养殖成功的关键。传统的方法包括潜水员人工清除、往海星内部注射毒素、投放海星的敌害生物等方法,但上述方法或者耗时耗力,工作效率较低,或者操作成本较高,难以操作。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或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无需人员值守和操作,且诱捕效果好的海星诱捕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海星诱捕装置,包括框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体呈立方体形,在框架体外包覆有网衣,且所述网衣的网眼直径D≤2cm,在框架体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入口框架,这两个入口框架的上边沿共同支撑有挡板,且所述的入口框架和挡板与框架体等长,入口框架与挡板的纵向端面形成下底较短的等腰梯形,所述网衣的开口边沿处均匀分布有多个沉子,且沉子位于框架体底部的内侧,且与沉子相配部分的网衣在入口框架的下边沿处形成包边,在挡板的上方设置有通透的诱饵笼,诱饵笼的顶部设置铰接有上盖,挡板的两侧还设置有网带,网带的宽度为H1,挡板与框架体底端面之间的距离为H2,且H1大于等于H2。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种结构形式的海星诱捕装置,针对传统的去除海星的方式所存在的种种问题,设计出一种特殊的包覆有网衣的框架式结构,操作者只需要在其内部的诱饵笼中放置诱饵,即可在不需人工值守或操作的情况下,自动对一定区域内的海星进行诱捕,同时由于其底部开口的特殊结构设计,会让海星在进入框架体后无法找到出口,达到诱捕海星的目的。它的制作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操作简便,不需要耗费人员的劳动,且诱捕效果较好,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海星诱捕装置,包括一个作为基础的框架体1,这个框架体1由多个横梁和纵梁组成,且整体呈立方体形,在框架体1外包覆有网衣2,且网衣2的网眼直径D≤2cm,在框架体1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入口框架3,这两个入口框架3的上边沿共同支撑有挡板4,且所述的入口框架3和挡板4与框架体1等长,入口框架3与挡板4的纵向端面形成下底较短的等腰梯形,网衣2的开口边沿处均匀分布有多个沉子5,且沉子5位于框架体1底部的内侧,且与沉子5相配部分的网衣2在入口框架3的下边沿处形成包边6,在挡板4的上方设置有通透的诱饵笼7,诱饵笼7的顶部设置铰接有上盖8,挡板4的两侧还设置有网带9,网带9的宽度为H1,挡板4与框架体1底端面之间的距离为H2,且H1大于等于H2。

    本发明实施例的海星诱捕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在诱饵笼7中放置能够吸引海星的诱饵,并将上盖8扣合在诱饵笼7中,然后在框架体1外包覆网衣2,并让网衣2底部边沿的沉子5绕过入口框架3的底边沿后向内侧包边,最后将本装置放置在养殖贝类或其他海产品的海域中,由于诱饵笼7是通透的,因此诱饵会散发出吸引海星的味道,海星被吸引后会朝着诱饵的方向运动,由于网衣2已经完全将框架体1的外部包覆起来,因此海星只能够从框架体1底部横梁的下方穿过,并一直运动到两个入口框架3底部边沿之间的区域处(该区域并没有网衣2覆盖),然后经过入口框架3进入到包覆有网衣2的框架体1内部,由于网衣2是柔性的,并且在挡板4的两侧还设置有自然下垂的网带9,同时网带9的宽度H1,又大于等于挡板4与框架体1底端面之间的距离H2,即在自然下垂的状态下,网带9能够将入口框架3完全覆盖,因此海星进入到框架体1后,无法找到入口框架3的具体位置,也就无法通过入口框架3爬出,这样就起到了诱捕海星的目的。

    关 键  词:
    海星 诱捕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海星诱捕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77398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