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植物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植物种植装置及绿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自然环境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城市化加速扩张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难以在生活中见到绿色。
现有技术中绿化方式为:先规划出绿化带,然后将绿化植物直接种植在绿化带上。但是通过这种绿化的方式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在绿化固定在绿化带中,有时候需要更换绿化时必须将绿化植物铲除,一方面更换工程量大,另一方面铲除后的绿化植物无法再二次利用,造成非常大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植物种植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换工程量大和浪费资源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植物种植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植物种植拼接模块;
相邻的两个所述植物种植拼接模块之间可拆卸连接;
所述植物种植拼接模块包括:基础框架和设置在基础框架内的隔离层和种植层,所述种植层设置在所述隔离层的上端,所述隔离层与所述基础框架的底面形成储水槽,所述储水槽用于为种植层提供水分;
所述种植层的外部套设在有尼龙网袋;所述储水槽的侧壁上至少设置有二个通风孔和至少二个排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种植层包括土壤层和栅格,所述栅格镶嵌在所述土壤层内。
进一步地,所述基础框架内壁设置有环形卡接部,所述隔离层卡接在所述环形卡接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层包括隔离板和至少两个提拉杆;
至少两个所述提拉杆相对设置在所述隔离板上,所述隔离板与所述环形卡接部卡接。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基础框架的底面下端上设置有拼接部,所述拼接部均设置有限位槽以及与所述限位槽相配合的限位块;所述限位槽和所述限位块相对设置在所述基础框架的两端;多个所述基础框架通过所述限位槽以及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植物种植拼接模块为二个,二个所述植物种植拼接模块分别包括第一基础框架和第二基础框架;
所述第一基础框架靠近底端的一侧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基础框架靠近底端的一侧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连接孔,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和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孔相对设置,且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和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孔之间设置有连通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础框架和第二基础框架连接部的两端设置加固板,所述加固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基础框架和第二基础框架的两端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基础框架的底端设置有支撑脚。
进一步地,所述种植层包括种植板和单独或混合开设在种植板上的种植槽或T字形槽或L形槽。
一种绿化装置,包括上述的植物种植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植物种植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植物种植拼接模块;相邻的两个所述植物种植拼接模块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植物种植拼接模块包括:基础框架和设置在基础框架内的隔离层和种植层,所述种植层设置在所述隔离层的上端,所述隔离层与所述基础框架的底面形成储水槽,所述储水槽用于为种植层提供水分;所述种植层的外部套设在有尼龙网袋;所述储水槽的侧壁上至少设置有二个通风孔和至少二个排水孔。由于,植物种植在种植层上,并且种植层设置在基础框架内,同时,相邻的植物种植拼接模块之间的是可拆卸连接,只需要通过移动基础框架即可以将种植在基础框架内的植物进行移走,从而不需要直接将植物进行铲除,还能够使移走的植物继续进行对其他的土地进行绿化,从而缓解有技术中存在的换工程量大和浪费资源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植物种植装置的植物种植模块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植物种植装置的植物种植模块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植物种植装置的植物种植模块的拼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第一基础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第一基础框架;20-第二基础框架;30-加固板;11-第一储水槽;12-第一连接孔;100-基础框架;110-隔离层;120-种植层;130-尼龙网袋;140-储水槽;150-通风孔;160-排水孔;170-拼接部;171-限位槽;172-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植物种植装置的植物种植模块的主视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植物种植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植物种植拼接模块;
相邻的两个所述植物种植拼接模块之间可拆卸连接;
所述植物种植拼接模块包括:基础框架100和设置在基础框架100内的隔离层110和种植层120,所述种植层120设置在所述隔离层110的上端,所述隔离层110与所述基础框架100的底面形成储水槽140,所述储水槽140用于为种植层120提供水分;
所述种植层120的外部套设在有尼龙网袋130;所述储水槽140的侧壁上至少设置有二个通风孔150和至少二个排水孔160。
其中,通风孔150可以与排水孔160为一体孔,或通风孔150相对设置在储水槽140的侧壁上,有利于储水槽140内水质的保持,同时,排水孔160的位置可以设置在多个地方,且可在排水孔160上设置有塞堵,并在储水槽140上设置有水位测量仪器。
其中,相邻的两个植物种植拼接模块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方式有多种,例如:在植物种植拼接模块的侧壁上设置有滑槽,并在相邻的另一块植物种植拼接模块上设置有滑槽相匹配的滑道,通过滑槽和滑道之间匹配连接,以将相邻的两个植物种植拼接模块连接。
再有,在植物种植拼接模块设置有环形凹槽,并在另一植物种植拼接模块上设置有环形凸起。
使用者将尼龙网袋130套设在种植层120的外面,在保证透水的情况下,保护了植物根部的土壤。同时,可在尼龙网套的外侧可以与提拉机构连接,在尼龙网套设置有与提拉机构连接的连接部,提拉机构可以包括尼龙绳和卷绳机,尼龙绳的一端与尼龙网套的连接部连接,尼龙绳的另一端与卷绳机连接,当需要用将植物取出时,通过至少两个卷绳机同时工作将尼龙绳收短。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植物种植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植物种植拼接模块;相邻的两个所述植物种植拼接模块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植物种植拼接模块包括:基础框架100和设置在基础框架100内的隔离层110和种植层120,所述种植层120设置在所述隔离层110的上端,所述隔离层110与所述基础框架100的底面形成储水槽140,所述储水槽140用于为种植层120提供水分;所述种植层120的外部套设在有尼龙网袋130;所述储水槽140的侧壁上至少设置有二个通风孔150和至少二个排水孔160。由于,植物种植在种植层120上,并且种植层120设置在基础框架100内,同时,相邻的植物种植拼接模块之间的是可拆卸连接,只需要通过移动基础框架100即可以将种植在基础框架100内的植物进行移走,从而不需要直接将植物进行铲除,还能够使移走的植物继续进行对其他的土地进行绿化,从而缓解有技术中存在的换工程量大和浪费资源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种植层120包括土壤层和栅格,所述栅格镶嵌在所述土壤层内。
其中,通过调节栅格的大小,以适用于不同大小的植物。
本实施例中,栅格的设置土壤层,将植物种植在栅格的土壤层内,以使植物能够均匀的设置在植物拼接模块内。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基础框架100内壁设置有环形卡接部,所述隔离层110卡接在所述环形卡接部上。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隔离层110卡接在基础框架100内,由于,种植层120色黄在在隔离层110的上方,这样,通过将隔离层110从基础框架100内取下,即可以将植物从基础框架100内取出。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隔离层110包括隔离板和至少两个提拉杆;
至少两个所述提拉杆相对设置在所述隔离板上,所述隔离板与所述环形卡接部卡接。
本实施例中,隔离板卡接在环形卡接部上,并在隔离板上至少两个提拉杆,在需要将隔离板从基础框架100内取出时,即通过提升提拉杆可将隔离板从基础框架100上取出,以便于对隔离板的维护和检修,且有利于对植物的更换。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植物种植装置的植物种植模块的拼接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基础框架100的底面下端上设置有拼接部170,所述拼接部170均设置有限位槽171以及与所述限位槽171相配合的限位块172;所述限位槽171和所述限位块172相对设置在所述基础框架100的两端;多个所述基础框架100通过所述限位槽171以及所述限位块172固定连接。
其中,较佳地,限位块172的截面呈倒L形,L形的上端与连接部上端面连接,L形的底边朝下。限位槽171开口朝上,限位槽171远离拼接部170的侧壁的高度与L形的底边的长度相等,从而可使L形的底边刚好卡合在限位槽171内。优选地,限位块172的上表面与拼接部170的上表面平齐,限位槽171远离拼接部170的侧壁的高度与L形的侧壁的厚度之和等于拼接部170的厚度,从而可在限位块172卡合在限位槽171内后,两个拼接部170之间的连接处的上表面与拼接部170的上表面平齐。这种设置能够令种植部更加平整,且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当多个拼接部170在并列设置时,其中一个拼接部170上的限位槽171与相邻拼接部170上的限位块172配合,从而将相邻两个拼接部170固定连接。多个拼接部170依次通过限位槽171和限位块172配合进行固定连接。拼接部170的设置能够方便使用者针对部分破损的拼接部170进行更换,降低使用的成本。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植物种植装置的植物种植模块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4为图2的第一基础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和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植物种植拼接模块为二个,二个所述植物种植拼接模块分别包括第一基础框架10和第二基础框架20;
所述第一基础框架10靠近底端的一侧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孔12,所述第二基础框架20靠近底端的一侧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连接孔,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12和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孔相对设置,且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12和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孔之间设置有连通管。
其中,还可以在第一基础框架10和第二基础框架20之间设置有通水管,通水管分别与第一基础框架10内的第一储水槽11和第二基础框架20内的第二储水槽连接通。
本实施例中,第一基础框架10靠近底端的一侧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孔12,所述第二基础框架20靠近底端的一侧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连接孔,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12和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孔相对设置,且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12和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孔之间设置有连通管。这样可以使相邻的储水槽140之间连通,即可在其中一个植物种植拼接模块内的储水槽140中注水,即可将植物需要的水流通至所有的植物种植拼接模块内。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础框架10和第二基础框架20连接部的两端设置加固板30,所述加固板3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基础框架10和第二基础框架20的两端通过螺栓连接。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基础框架10和第二基础框架20的抵接部设置有加固板30,加固板3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基础框架10和第二基础框架20连接,在第一基础框架10和第二基础框架20上分别设置有螺纹孔,通过螺栓将加固板30将第一基础框架10和第二基础框架20连接,以使第一基础框架10和第二基础框架20连接,以提高相邻的两个植物种植拼接模块连接的稳定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基础框架100的底端设置有支撑脚。
其中,基础框架100的底端还可设置有导向轮,并在导向轮上设置有锁紧装置。
本实施例中,在基础框架的底端设置有支撑脚,支撑脚用于将基础框架支撑,以便于基础框架的移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种植层120包括种植板和单独或混合开设在种植板上的种植槽或T字形槽或L形槽。
本实施例中,种植层120包括种植板和单独或混合开设在种植板上的种植槽或T字形槽或L形槽,通过在种植板上设置有不同形状的槽体,从而可使种植板上可种植不同种类的植物,提高种植板种植植物以后的美观性。
一种绿化装置,包括上述的植物种植装置。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绿化装置的有益效果与植物种植装置的有益效果相同,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