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一种稻田养鱼生态系统.pdf

  • 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6772279
  • 上传时间:2019-09-07
  • 格式:PDF
  • 页数:9
  • 大小:482.63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1011591.8

    申请日:

    20170814

    公开号:

    CN207075332U

    公开日:

    2018030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22/22,A01K63/00,A01K63/04

    主分类号:

    A01G22/22,A01K63/00,A01K63/04

    申请人:

    玉溪市水产工作站

    发明人:

    夏黎亮,梁用本,刘蓉,张忠祥,王宝云,张员超,王立平,普云飞,封志强,罗斌,袁林聪,王春勇,王春凤,张建平,吴勇,张云,歹雁,付志勇

    地址:

    653100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凤凰路15号

    优先权:

    CN201721011591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李中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稻田养鱼生态系统,属于水产品养殖技术领域,所述的稻田养鱼生态系统主要包括稻田种植区、鱼凼、鱼沟、蓄水池、进水管、进水口、拦鱼网、遮阴网、水温控制器、进水泵、增氧泵、PH控制器、温度传感器、PH值传感器、含氧量传感器、水位传感器、鱼塘下位机、串口通讯模块、手持终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稻田养鱼生态系统,能大量减少农药、化肥等化学药剂的施用,有效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能够实时监控稻田水质情况,最大化保证水稻及鱼苗生长的最佳环境;同时,能够避免鱼凼因天气状况损坏,对鱼苗生长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稻田养鱼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稻田养鱼生态系统主要包括稻田种植区、鱼凼、鱼沟、蓄水池、进水管、进水口、拦鱼网、遮阴网、水温控制器、进水泵、增氧泵、PH控制器、温度传感器、PH值传感器、含氧量传感器、水位传感器、鱼塘下位机、串口通讯模块、手持终端,所述的鱼凼四周分别与鱼沟一端连通,鱼凼四周设有PH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含氧量传感器,鱼凼的上方设有遮阴网,鱼沟为“十”字形,鱼沟另一端与蓄水池连通,蓄水池内设有水位传感器,蓄水池的四周开设有进水口,进水口通过拦鱼网与进水管连接,进水管上设有进水泵,鱼凼、鱼沟、蓄水池连接形成稻田种植区,所述的温度传感器、PH值传感器、含氧量传感器、水位传感器分别与鱼塘下位机输入端连接,鱼塘下位机输出端分别与水温控制器、进水泵、增氧泵、PH控制器连接,所述的水温控制器、增氧泵、PH控制器设置在鱼函内,所述的拦鱼网包括压条Ⅰ、压条Ⅱ、滤网、压盖、插杆,滤网设置在上压条与下压条之间,通过压盖固定,压条Ⅰ与压条Ⅱ与插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田养鱼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鱼塘下位机包括信号采集及处理模块、ATmega模块、输出控制模块,信号采集及处理模块包括传感器、滤波器、信号放大器、A/D转换器,传感器与滤波器连接,滤波器与信号放大器连接,信号放大器与A/D转换器连接,信号采集及处理模块与ATmega模块输入端连接,ATmega模块包括时钟、复位、键盘及显示,ATmega模块输出端与输出控制模块连接,输出控制模块包括光电隔离、信号驱动、继电器及控制泵,光电隔离与信号驱动连接,信号驱动与继电器连接,继电器与控制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田养鱼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鱼凼建设面积占稻田种植总面积的5%,鱼凼深度小于2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田养鱼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拦鱼网插入蓄水池深度大于10cm,拦鱼网上端超过蓄水池2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田养鱼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水池与鱼凼、鱼沟的水面平齐,蓄水池、鱼凼深度为1.5-2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田养鱼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杆底部为锥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田养鱼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拦鱼网沿鱼沟向迎水面凸起成弧形。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稻田养鱼生态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化肥、农药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农业生态环境逐步恶化,农残现象大量出现,对人类身体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危害,在水产品养殖过程中,由于水生生物的排泄、残余饵料的分解会在水中产生大量的氨、氮、磷等物质,这些物质若不及时清除,则会污染水质,破坏水生生物的健康生长。

    现目前的稻田养鱼技术还不完善,结构较为简单,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及精力管理,对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对于鱼苗的投放量过大,农药施放不合理,导致水稻缺氧烂根,鱼类营养物质不良,饥饿或死亡,对养殖者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同时,现有的稻田养鱼不能实现对稻田内养殖环境的实时监控,导致稻田内水质变差或水量不足,影响稻谷及鱼苗的生长;同时,现有的稻田养鱼生态系统针对不同的天气状况不能做出合理的改变,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稻田养鱼生态系统进行改进,使得稻田养鱼生态系统的结构更为完善,在不增加大量生产成本的前提下,最大化提高养殖效率,使其具有更高的实用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稻田养鱼生态系统,能大量减少农药、化肥等化学药剂的施用,有效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能够实时监控稻田水质情况,最大化保证水稻及鱼苗生长的最佳环境;同时,能够避免鱼凼因天气状况损坏,对鱼苗生长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所述的稻田养鱼生态系统主要包括稻田种植区、鱼凼、鱼沟、蓄水池、进水管、进水口、拦鱼网、遮阴网、水温控制器、进水泵、增氧泵、PH控制器、温度传感器、PH值传感器、含氧量传感器、水位传感器、鱼塘下位机、串口通讯模块、手持终端,所述的鱼凼四周分别与鱼沟一端连通,鱼凼周向设有PH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含氧量传感器,鱼凼的上方设有遮阴网,鱼沟为“十”字形,鱼沟另一端与蓄水池连通,蓄水池内设有水位传感器,蓄水池的四周开设有进水口,进水口通过拦鱼网与进水管连接,进水管上设有进水泵,鱼凼、鱼沟、蓄水池连接形成稻田种植区,所述的温度传感器、PH值传感器、含氧量传感器、水位传感器分别与鱼塘下位机输入端连接,鱼塘下位机输出端分别与水温控制器、进水泵、增氧泵、PH控制器连接,所述的水温控制器、增氧泵、PH控制器设置在鱼函内,所述的拦鱼网包括压条Ⅰ、压条Ⅱ、滤网、压盖、插杆,滤网设置在上压条与下压条之间,通过压盖固定,压条Ⅰ与压条Ⅱ与插杆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鱼塘下位机包括信号采集及处理模块、ATmega模块、输出控制模块,信号采集及处理模块包括传感器、滤波器、信号放大器、A/D转换器,传感器与滤波器连接,滤波器与信号放大器连接,信号放大器与A/D转换器连接,信号采集及处理模块与ATmega模块输入端连接,ATmega模块包括时钟、复位、键盘及显示,ATmega模块输出端与输出控制模块连接,输出控制模块包括光电隔离、信号驱动、继电器及控制泵,光电隔离与信号驱动连接,信号驱动与继电器连接,继电器与控制泵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鱼凼建设面积占稻田种植总面积的5%,鱼凼深度小于2m。

    进一步,所述的拦鱼网插入蓄水池深度大于10cm,拦鱼网上端超过蓄水池20cm。

    进一步,所述的蓄水池与鱼凼、鱼沟的水面平齐,蓄水池、鱼凼深度为1.5-2m。

    进一步,所述的插杆底部为锥形。

    进一步,所述的拦鱼网沿鱼沟向迎水面凸起成弧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稻田养鱼能大量减少农药、化肥等化学药剂的施用,由于鱼在田间造成水流的循环流动,更是对残留在稻田里的化肥起到了降解作用,有效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使得稻田产出的农产品也相对安全,同时,稻田养鱼能进一步有效利用水土资源;通过采用自动化实时监控,能够实时掌握稻田内水质状况,并及时针对不同的水质状况进行处理,保持水质的优良,并一定程度上节省大量人力资源的浪费;同时,通过采用拦鱼网结构设计,能够避免鱼苗逃跑或游散度较大,不利于集中化管理,还可方便捕捞季节对成品鱼类的捕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无遮荫网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有遮荫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拦鱼网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拦鱼网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结构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鱼塘下位机控制系统结构框图;

    图中,1-稻田种植区、2-鱼凼、3-鱼沟、4-蓄水池、5-进水管、6-进水口、7-拦鱼网、8-压条Ⅰ、9-压条Ⅱ、10-滤网、11-压盖、12-插杆、13-遮阴网、14-水温控制器、15-进水泵、16-增氧泵、17-PH控制器、18-温度传感器、19-PH值传感器、20-含氧量传感器、21-水位传感器、22-鱼塘下位机、23-信号采集及处理模块、24-ATmega模块、25-输出控制模块、26-串口通讯模块、27-手持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如图1-6所示,所述的稻田养鱼生态系统主要包括稻田种植区1、鱼凼2、鱼沟3、蓄水池4、进水管5、进水口6、拦鱼网7、遮阴网13、水温控制器14、进水泵15、增氧泵16、PH控制器17、温度传感器18、PH值传感器19、含氧量传感器20、水位传感器21、鱼塘下位机22、串口通讯模块26、手持终端27。

    所述的鱼凼2四周分别与鱼沟3一端连通,鱼凼2建设面积占稻田种植总面积的5%,鱼凼2深度小于2m,鱼凼2周向设有PH传感器、温度传感器18、含氧量传感器20,鱼凼2的上方设有遮阴网13,鱼沟3为“十”字形,鱼沟3另一端与蓄水池4连通,蓄水池4内设有水位传感器21,蓄水池4的四周开设有进水口6,进水口6通过拦鱼网7与进水管5连接,进水管5上设有进水泵15,鱼凼2、鱼沟3、蓄水池4连接形成稻田种植区1,蓄水池4与鱼凼2、鱼沟3的水面平齐,蓄水池4、鱼凼2深度为鱼沟3深度的2倍,通过稻田养鱼能大量减少农药、化肥等化学药剂的施用,由于鱼在田间造成水流的循环流动,更是对残留在稻田里的化肥起到了降解作用,有效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使得稻田产出的农产品也相对安全。

    所述的温度传感器18、PH值传感器19、含氧量传感器20、水位传感器21分别与鱼塘下位机22输入端连接,鱼塘下位机22输出端分别与水温控制器14、进水泵15、增氧泵16、PH控制器17连接,所述的鱼塘下位机22包括信号采集及处理模块23、ATmega模块24、输出控制模块25,信号采集及处理模块23包括传感器、滤波器、信号放大器、A/D转换器,传感器与滤波器连接,滤波器与信号放大器连接,信号放大器与A/D转换器连接,信号采集及处理模块23与ATmega模块24输入端连接,ATmega模块24包括时钟、复位、键盘及显示,ATmega模块24输出端与输出控制模块25连接,输出控制模块25包括光电隔离、信号驱动、继电器及控制泵,光电隔离与信号驱动连接,信号驱动与继电器连接,继电器与控制泵连接,本监控系统是由手机为手持终端27,AVR单片机ATmega化作为下位机组成的水产养殖多环境因子集散控制系统,PC机的串行通信接口为RS485,RS485的数据最高传输速率为10Mbps,而RS485接口是采用平衡驱动器和差分接收器的组合,抗共模干抚能力增强,即抗噪声干扰性好;灵敏度高,能检测到低达200mV的电压,RS485最大的通信距离约为1219m,最大传输速率为10Mb/s,通过温度传感器18、PH值传感器19、含氧量传感器20、水位传感器21采集水位,温度,溶解氧,PH的信号,信号经过各个部分的处理后送入单片机内进行分析,单片机会根据输入算法对信号进行分析后,发出相应的按制指令,送到输出控制电路,从而控制系的启停,稻田养鱼能进一步有效利用水土资源;通过采用自动化实时监控,能够实时掌握稻田内水质状况,并及时针对不同的水质状况进行处理,保持水质的优良,并一定程度上节省大量人力资源的浪费。

    所述的水温控制器14、增氧泵16、PH控制器17设置在鱼函内,所述的拦鱼网7包括压条Ⅰ8、压条Ⅱ9、滤网10、压盖11、插杆12,滤网10设置在上压条与下压条之间,通过压盖11固定,压条Ⅰ8与压条Ⅱ9与插杆12连接,插杆12底部为锥形,拦鱼网7插入蓄水池4深度大于10cm,拦鱼网7上端超过蓄水池420cm,通过采用拦鱼网7结构设计,拦鱼网7沿鱼沟3方向向内凹陷,能够避免鱼苗丢失或游散度较大,不利于集中化管理,还可方便捕捞季节对成品鱼类的捕捞。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通过进水泵15向鱼塘内加合适的水量,将拦鱼网7插入蓄水池4中,并按比例投放合适品种的鱼苗,通过鱼塘下位机22对整个鱼塘的养殖环境参数进行检测与控制,将温度传感器18、PH值传感器19、含氧量传感器20、水位传感器21采集的有关参量如温度、含氧量、PH、水位等模拟量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把这些数据暂存起来,然后与给定值进行比较,经优化的控制算法后,给出相应的控制信号,同时经过串行通信模块将数据送至手持终端27,手持终端27主要对历史数据进行显示、编辑、存储、打印输出,可供管理人员进行查询、管理、以及做出决策,手持终端27还对鱼塘下位机22拥有优先控制权,管理人员可根据天气的变化而发出控制信号,再由鱼塘下位机22控制继电器,从而能控制水温控制器14、进水泵15、增氧泵16、PH控制器17的启停。

    本实用新型通过稻田养鱼能大量减少农药、化肥等化学药剂的施用,由于鱼在田间造成水流的循环流动,更是对残留在稻田里的化肥起到了降解作用,有效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使得稻田产出的农产品也相对安全,同时,稻田养鱼能进一步有效利用水土资源;通过采用自动化实时监控,能够实时掌握稻田内水质状况,并及时针对不同的水质状况进行处理,保持水质的优良,并一定程度上节省大量人力资源的浪费;同时,通过采用拦鱼网结构设计,能够避免鱼苗逃跑或游散度较大,不利于集中化管理,还可方便捕捞季节对成品鱼类的捕捞。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做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

    关 键  词:
    一种 稻田 养鱼 生态系统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稻田养鱼生态系统.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77227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