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内科给药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呼吸内科给药器.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035809.7 (22)申请日 2017.01.12 (73)专利权人 吕春红 地址 277500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木石镇 兖矿鲁化医院 (72)发明人 吕春红 张驰 (51)Int.Cl. A61M 3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呼吸内科给药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呼吸内科给药器, 包 括一次性给药管、 药囊、 加压气囊和软硅胶喷头, 所述药囊内部连接有硬塑分隔板, 硬塑分隔板将 药囊内部分隔为混药腔室和匀气腔室, 所述硬。
2、塑 分隔板表面均匀开设有喷气孔, 所述混药腔室顶 部的药囊上连接加药管, 加药管顶部连接密封 盖, 所述药囊一端设有进气管接头, 药囊另一端 设有出气管接头, 所述进气管接头连接导气管, 导气管另一端连接加压气囊, 所述出气管接头连 接一次性给药管, 一次性给药管另一端连接软硅 胶喷头, 所述一种呼吸内科给药器, 药粉添加方 便, 保证混药腔室内药粉完全喷出, 喷药均匀, 仅 需拧下并更换一次性给药管, 具有较强的实用 性, 节省医疗成本。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6792795 U 2017.12.26 CN 206792795 U 1.一种呼吸内科给药器, 包括一次。
3、性给药管、 药囊、 加压气囊和软硅胶喷头, 其特征在 于, 所述药囊内部连接有硬塑分隔板, 硬塑分隔板将药囊内部分隔为混药腔室和匀气腔室, 所述硬塑分隔板表面均匀开设有喷气孔, 所述混药腔室顶部的药囊上连接加药管, 加药管 顶部连接密封盖, 所述药囊一端设有进气管接头, 药囊另一端设有出气管接头, 所述进气管 接头连接导气管, 导气管另一端连接加压气囊, 所述出气管接头连接一次性给药管, 一次性 给药管另一端连接软硅胶喷头, 所述软硅胶喷头表面设有若干喷药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给药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气孔连通混药腔室 和匀气腔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
4、给药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管接头和出气管 接头的内壁上均设有内螺纹, 进气管接头连通匀气腔室, 出气管接头连通混药腔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给药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气管的管口外壁上 设有与进气管接头内壁内螺纹向匹配的外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给药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气管上安装有单向 出气阀, 加压气囊尾部连接单向进气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给药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次性给药管与出气 管接头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管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给药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次性给药管内部设 置有给药通道, 。
5、给药通道连通混药腔室, 软硅胶喷头内部的一次性给药管上开设有若干给 药通孔。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792795 U 2 一种呼吸内科给药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具体是一种呼吸内科给药器。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咽喉肿痛或扁桃体发炎是呼吸道内科常见的一种病, 通常在治疗这种病的 时候, 都是用热水冲泡粉剂药物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来消炎止疼, 现在有些药剂使用管子 将粉剂药物吹入到咽喉部分来消炎。 由于粉剂药物吹入到咽喉部分吹力不足, 导致粉剂药 物很难达到咽喉部分或者粉剂药物分布不均匀。 因此, 人们开始采用给药管插入到喉咙部 分。
6、直接给药, 通常给药管给药时, 药物从管口喷出, 虽然相对于吹入方式更直接作用于喉咙 部分, 但是粉剂药物依据难以分散, 需要进行改进; 并且使用后的给药管及与其连接的装置 均被丢弃, 造成治疗成本增加, 实用性较差; 药剂通常给药前定量添加好的, 中途如需继续 添加药物, 需要将给药管拔出, 增加患者痛苦; 给药时, 药囊中药物容易出现死角, 不能完全 吹出, 导致治疗效果降低, 也需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内科给药器,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 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呼吸内科给药器, 。
7、包括一次性给药管、 药囊、 加压气囊和软硅胶喷头, 所述药 囊内部连接有硬塑分隔板, 硬塑分隔板将药囊内部分隔为混药腔室和匀气腔室, 所述硬塑 分隔板表面均匀开设有喷气孔, 所述混药腔室顶部的药囊上连接加药管, 加药管顶部连接 密封盖, 所述药囊一端设有进气管接头, 药囊另一端设有出气管接头, 所述进气管接头连接 导气管, 导气管另一端连接加压气囊, 所述出气管接头连接一次性给药管, 一次性给药管另 一端连接软硅胶喷头, 所述软硅胶喷头表面设有若干喷药孔。 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喷气孔连通混药腔室和匀气腔室。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进气管接头和出气管。
8、接头的内壁上均设有内 螺纹, 进气管接头连通匀气腔室, 出气管接头连通混药腔室。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导气管的管口外壁上设有与进气管接头内壁 内螺纹向匹配的外螺纹。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导气管上安装有单向出气阀, 加压气囊尾部 连接单向进气阀。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一次性给药管与出气管接头连接的一端设置 有外螺纹管口。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一次性给药管内部设置有给药通道, 给药通 道连通混药腔室, 软硅胶喷头内部的一次性给药管上开设有若干给药通孔。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 所述一种呼吸内科给药器, 结构简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792795 U 3 单, 组装方便, 药粉添加方便, 即便给药中途, 依旧可以继续添加补充药粉, 无需拔出一次性 给药管, 保证给药时药粉的按需添加; 保证喷气孔喷出气流与混药腔室内药粉充分混合, 避 免混药腔室出现混合死角, 保证混药腔室内药粉完全喷出; 喷药均匀; 仅需拧下并更换一次 性给药管, 加压气囊和药囊可多次使用, 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节省医疗成本。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药囊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软硅胶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
10、0016 图中: 1-给药通孔、 2-给药通道、 3-一次性给药管、 4-混药腔室、 5-药囊、 6-喷气孔、 7-进气管接头、 8-单向出气阀、 9-加压气囊、 10-单向进气阀、 11-导气管、 12-匀气腔室、 13- 硬塑分隔板、 14-加药管、 15-密封盖、 16-出气管接头、 17-软硅胶喷头、 18-喷药孔、 19-外螺 纹管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
11、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8 请参阅图1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一种呼吸内科给药器, 包括一次性给药管3、 药囊5、 加压气囊9和软硅胶喷头17, 所述药囊5内部连接有硬塑分隔板13, 硬塑分隔板13将 药囊5内部分隔为混药腔室4和匀气腔室12, 所述硬塑分隔板13表面均匀开设有喷气孔6, 喷 气孔6连通混药腔室4和匀气腔室12, 所述混药腔室4顶部的药囊5上连接加药管14, 加药管 14顶部连接密封盖15, 所述药囊5一端设有进气管接头7, 药囊5另一端设有出气管接头16, 进气管接头7和出气管接头16的内壁上均设有内螺纹, 进气。
12、管接头7连通匀气腔室12, 出气 管接头16连通混药腔室4。 0019 所述进气管接头7连接导气管11, 导气管11的管口外壁上设有与进气管接头7内壁 内螺纹向匹配的外螺纹, 导气管11另一端连接加压气囊9, 导气管11上安装有单向出气阀8, 加压气囊9尾部连接单向进气阀10。 0020 所述出气管接头16连接一次性给药管3, 一次性给药管3与出气管接头16连接的一 端设置有外螺纹管口19, 一次性给药管3另一端连接软硅胶喷头17, 一次性给药管3内部设 置有给药通道2, 给药通道2连通混药腔室4, 软硅胶喷头17内部的一次性给药管3上开设有 若干给药通孔1, 所述软硅胶喷头17表面设有若干喷。
13、药孔18。 002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所述一种呼吸内科给药器, 结构简单, 组装方便, 打开 密封盖15通过加药管14便于将呼吸内科治疗药粉添加到药囊5内, 药粉添加方便, 即便给药 中途, 暂停按压加压气囊9, 打开密封盖15依旧可以继续添加补充药粉, 无需拔出一次性给 药管3, 保证给药时药粉的按需添加; 按压加压气囊9, 空气通过导气管11进入匀气腔室12, 然后由硬塑分隔板13上若干喷气孔6喷向混药腔室4, 保证喷气孔6喷出气流与混药腔室4内 药粉充分混合, 避免混药腔室4出现混合死角, 保证混药腔室4内药粉完全喷出; 喷出的药粉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679。
14、2795 U 4 从一次性给药管3端部若干给药通孔1进入软硅胶喷头17, 然后从若干喷药孔18喷向一次性 给药管3插入的软硅胶喷头17外侧病患处, 喷药均匀; 使用完毕后, 仅需拧下并更换一次性 给药管3, 加压气囊9和药囊5可多次使用, 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节省医疗成本。 0022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 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 而 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 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 型。 因此, 无论从哪一点来看, 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 而且是非限制性的, 本实用新 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 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 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3 此外, 应当理解, 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 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 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 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 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 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 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 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792795 U 5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6792795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