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钓鱼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自动钓鱼装置.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955113.6 (22)申请日 2017.08.02 (73)专利权人 湛广璇 地址 525252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石鼓镇 丽山湛屋村169号 (72)发明人 湛广璇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44001 代理人 黄培智 (51)Int.Cl. A01K 91/0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自动钓鱼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钓鱼装置, 包括 钓鱼竿、 自动钓鱼浮漂和鱼钩, 所述自动钓鱼浮 漂包括中空。
2、浮体, 所述中空浮体外部包裹一层浮 水层, 所述中空浮体的一端设有滑动槽, 另一端 通过鱼线与钓鱼竿连接, 所述滑动槽由锁止部和 开锁部构成, 所述滑动槽上设有第一卡珠, 所述 第一卡珠一端通过弹簧和所述中空浮体另一侧 内壁连接, 另一端通过鱼线和鱼钩连接, 所述第 一卡珠在鱼钩的拉力作用下, 沿锁止部下滑, 且 在弹簧的拉力下经开锁部进入到中空浮体中。 本 实用新型的采用简单的结构, 克服需要高度集中 注意力去观察鱼漂浮沉的弊端, 把握住最佳的钓 鱼时机。 创新性的滑动装置, 避免了现有技术当 中触发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3页 CN 207070764 U 2018.03.。
3、06 CN 207070764 U 1.一种自动钓鱼装置, 包括钓鱼竿(1)、 自动钓鱼浮漂(7)和鱼钩(2), 其特征在于, 所述 自动钓鱼浮漂(7)包括中空浮体(3), 所述中空浮体(3)外部包裹一层浮水层(6), 所述中空 浮体(3)的一端设有滑动槽(4), 另一端通过鱼线与钓鱼竿(1)连接, 所述滑动槽(4)由锁止 部和开锁部构成, 所述滑动槽(4)上设有第一卡珠(5), 所述第一卡珠(5)一端通过弹簧(9) 和所述中空浮体(3)另一侧内壁连接, 另一端通过鱼线和鱼钩(2)连接, 所述第一卡珠(5)在 鱼钩(2)的拉力作用下, 沿锁止部下滑, 且在弹簧(9)的拉力下经开锁部进入到中空浮。
4、体(3) 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钓鱼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空浮体(3)另一端设有圆 槽, 所述圆槽外侧设有大于圆槽直径的第二卡珠(8), 所述第二卡珠(8)的一端通过弹簧(9) 和第一卡珠(5)弹性连接, 所述第二卡珠(8)的另一端通过鱼线与钓鱼竿(1)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070764 U 2 一种自动钓鱼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钓鱼工具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钓鱼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钓鱼爱好者在台钓时用大多数使用鱼漂, 但由于高度集中注意力去观察鱼漂的浮 沉, 容易使人疲劳, 往往容易错过了最佳钓鱼时机。 所以。
5、有必要根据长期实践积累的经验, 设计出自动钓鱼装置。 0003 现行市面上有各式各样自动钓鱼器, 其设计时一般只设有触发装置, 实际应用中, 如果将触发装置调得过于灵敏, 一定存在抛鱼竿过程中由于鱼钩的甩动大于触发器的力度 而提前触发。 如果将触发装置调得过于迟钝, 又存在鱼饵已经给鱼吃光而触发装置未启动 的情况。 所以此类自动钓鱼器, 得不到应用和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自动钓鱼装置, 以期达到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可自行 进行垂钓的技术效果。 0005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 一种自动钓鱼装置, 包括钓鱼竿、 自动钓鱼浮漂和鱼钩,。
6、 所述自动钓鱼浮漂包括中 空浮体, 所述中空浮体外部包裹一层浮水层, 所述中空浮体的一端设有滑动槽, 另一端通过 鱼线与钓鱼竿连接, 所述滑动槽由锁止部和开锁部构成, 所述滑动槽上设有第一卡珠, 所述 第一卡珠一端通过弹簧和所述中空浮体另一侧内壁连接, 另一端通过鱼线和鱼钩连接, 所 述第一卡珠在鱼钩的拉力作用下, 沿锁止部下滑, 且在弹簧的拉力下经开锁部进入到中空 浮体中。 0007 进一步地, 所述中空浮体另一端设有圆槽, 所述圆槽外侧设有大于圆槽直径的第 二卡珠, 所述第二卡珠的一端通过弹簧和第一卡珠弹性连接, 所述第二卡珠的另一端通过 鱼线与钓鱼竿连接。 0008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7、 采用简单的结构, 克服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去观察鱼漂浮 沉的弊端, 把握住最佳的钓鱼时机。 创新性的滑动装置, 避免了现有技术当中触发问题。 附图说明 000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浮漂的上视图; 0011 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浮漂的下视图; 0012 图4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浮漂使用前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5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浮漂使用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中: 1、 钓鱼竿, 2、 鱼钩, 3、 中空浮体, 4、 滑动槽, 5、 第一卡珠, 6、 浮水层, 7、 自动钓 鱼浮漂, 8、 第二卡珠, 9、 弹簧。 说 明 书 1/2 页 3 C。
8、N 207070764 U 3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实施例 0016 如图1、 图2和图3所示, 一种自动钓鱼装置, 包括钓鱼竿1、 自动钓鱼浮漂7和鱼钩2, 所述自动钓鱼浮漂7包括中空浮体3, 所述中空浮体3外部包裹一层浮水层6, 所述中空浮体3 的一端设有滑动槽4, 另一端通过鱼线与钓鱼竿1连接, 所述滑动槽4由锁止部和开锁部构 成, 所述滑动槽4上设有第一卡珠5, 所述第一卡珠5一端通过弹簧9和所述中空浮体3另一侧 内壁连接, 另一端通过鱼线和鱼钩2连接, 所述第一卡珠5在鱼钩2的拉力作用下, 沿锁止部 下滑, 且在弹簧9的拉力下经开锁部进入到中空浮体3中。 0017 其中, 所述中。
9、空浮体3另一端设有圆槽, 所述圆槽外侧设有大于圆槽直径的第二卡 珠8, 所述第二卡珠8的一端通过弹簧9和第一卡珠5弹性连接, 所述第二卡珠8的另一端通过 鱼线与钓鱼竿1连接。 0018 使用时, 可根据所钓鱼的种类更换不同规格的弹簧。 本实施例当中, 采用所述弹簧 9的线径为0.4mm,自由度为50mm,圈数30。 0019 钓鱼时, 首先将第一卡珠5放置于锁止部, 如图4所示, 将自动钓鱼浮漂7, 放入水 中, 当鱼上钩时, 所述第一卡珠5将从锁止部滑落经过开锁部, 进入中空浮体3内, 如图5所 示, 完成自动钓鱼过程。 0020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 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 均应包含于本案的 专利范围中。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7070764 U 4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5 CN 207070764 U 5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6 CN 207070764 U 6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7 CN 207070764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