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省力抱婴凳.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省力抱婴凳.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85125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10.22 CN 203885125 U (21)申请号 201420312489.1 (22)申请日 2014.06.12 A47D 13/02(2006.01) A47D 15/00(2006.01) (73)专利权人 朱成国 地址 322000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前成小区 50 栋 5 号一楼 (72)发明人 朱成国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33214 代理人 王晓峰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省力抱婴凳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用品, 尤其是涉及 一种省力抱婴凳。。
2、 它包括腰凳和其上设有的腰带, 在腰凳上端面的外侧设有的向上延伸的靠背, 腰 带上且位于腰凳的上端面的内侧设有向上延伸的 承重片, 承重片的顶部连接有两组左右对称的上 肩带, 在承重片的两侧还设有与两组上肩带分别 连接配合的下肩带, 靠背顶部的两边角上设有可 与上肩带连接固定的上固定带, 靠背的两侧分别 设有下固定带, 且下固定带与承重片的两侧通过 卡扣连接。通过在腰带上且位于腰凳的上端面的 内侧设置向上延伸的承重片, 上肩带和下肩带与 承重片连接, 使得腰凳在受重力后不易产生下垂 前倾, 背在身上非常省力, 舒适性较好。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
3、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85125 U CN 203885125 U 1/1 页 2 1. 一种省力抱婴凳, 包括腰凳 (1) 和其上设有的腰带 (2) , 在腰凳 (1) 上端面的外侧设 有的向上延伸的靠背 (3) ,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腰带 (2) 上且位于腰凳 (1) 的上端面的内侧 设有向上延伸的承重片 (4) , 所述的承重片 (4) 的顶部连接有两组左右对称的上肩带 (5) , 在承重片 (4) 的两侧还设有与两组上肩带 (。
4、5) 分别连接配合的下肩带 (6) , 所述的靠背 (3) 顶部的两边角上设有可与上肩带 (5) 连接固定的上固定带 (7) , 所述靠背 (3) 的两侧分别设 有下固定带 (8) , 且下固定带 (8) 与承重片 (4) 的两侧通过卡扣 (9) 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省力抱婴凳,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承重片 (4) 与腰带 (2) 连接 部的长度大于腰凳 (1) 上端面的内侧边沿的长度, 且腰凳 (1) 位于承重片 (4) 底部的中间位 置。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省力抱婴凳,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上固定带 (7) 与靠背 (3) 通 过挂扣 (10) 连接固定。。
5、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885125 U 2 1/3 页 3 一种省力抱婴凳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用品, 尤其是涉及一种省力抱婴凳。 背景技术 0002 为使携带婴儿时出行方便, 人们通常选用抱婴产品, 将婴儿固定在前面, 这样即可 照看婴儿, 行走方便, 还可以空出双手提拎物品, 使携带婴儿出行更加方便。然而目前市场 上的抱婴产品仍然存在缺陷 : 1、 产品空间体积过大, 携带不方便 ; 2、 很多抱婴产品在使用 时婴儿的重量全部由肩部承担, 如果出行时间较长, 使用者会比较难受 ; 3、 很多抱婴产品使 用时婴儿与抱婴者紧贴, 长时间使用会使婴儿感到不适, 。
6、还可能造成婴儿呼吸困难。 0003 为此, 有人设计了一种名为 :“一种组合式抱婴凳”的专利 (中国专利号 : 201320356455.8) , 它包括腰凳和与腰凳可拆卸连接的腰带, 腰带的两端设有可扣合连接的 扣合装置, 腰凳上端面的外侧设有向上延伸的靠背, 腰凳与靠背采用可拆卸结构连接 ; 靠背 上活动连接有两组左右对称的上肩带和两组左右对称的下肩带, 上肩带和对应的下肩带的 自由端通过卡扣连接。使用时婴儿的重量通过腰带和肩带分配, 由使用者的肩部和腰部共 同承担, 使用者更轻松 ; 同时腰凳和靠背使乘坐的婴儿感觉舒适。 但是, 在实际使用时, 由于 上肩带和下肩带通过卡扣卡合连接后, 。
7、仅仅是套在肩膀上的, 无法做到与肩膀箍紧, 同时, 腰凳是凸出设于腰带外侧面的, 当婴儿坐在腰凳上时除了向下的力之外, 还会对靠背产生 牵拉的力, 因此, 使用该产品的婴儿的体重达到一定的重量时, 上肩带和下肩带被牵拉后沿 肩膀向前滑动, 腰凳产生下垂前倾, 人们又不得不用双手托住腰凳防止其下垂, 因此使得大 人背在身上较为吃力, 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婴儿在使用时的舒适性。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腰带上且位于腰凳的上端面的内侧设置向上延伸的承 重片而使得腰凳在使用时不易下垂前倾的省力抱婴凳 ; 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背在身上较 为吃力, 舒适性差的问题。 0005 本实用新型的。
8、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 一种省力抱 婴凳, 包括腰凳和其上设有的腰带, 在腰凳上端面的外侧设有的向上延伸的靠背, 其特征在 于 : 所述的腰带上且位于腰凳的上端面的内侧设有向上延伸的承重片, 所述的承重片的顶 部连接有两组左右对称的上肩带, 在承重片的两侧还设有与两组上肩带分别连接配合的下 肩带, 所述的靠背顶部的两边角上设有可与上肩带连接固定的上固定带, 所述靠背的两侧 分别设有下固定带, 且下固定带与承重片的两侧通过卡扣连接。通过在腰凳上端面的内侧 设置承重片, 承重片与上肩带连接, 在使用时, 由于承重片设置在腰凳上端面的内侧, 因此, 承重片在使用中对应于背的。
9、人的肚子部位贴合的, 在人站直的情况下, 承重片处于直立的 状态, 承重片上方的上肩带与承重片两侧的下肩带配合后套在肩膀上, 因此, 当婴儿坐在腰 凳上时, 腰凳受重力后给承重片一个贴近人的身体表面向下牵拉的力, 承重片传递给上肩 带的力是向下的, 同时下肩带设置在承重片的两侧, 因此当上肩带和下肩带连接后套在肩 说 明 书 CN 203885125 U 3 2/3 页 4 膀上受到向下的力后不易向前滑动, 同时, 婴儿坐在腰凳上时对靠背也会产生一个牵拉的 力, 靠背通过上固定带对上肩带进行牵拉, 由于下肩带设置在承重片的两侧, 靠背在对上固 定带进行牵拉时也会对下肩带产生作用力, 但由于承重。
10、片是与腰带固定, 而腰带是固定在 人的腰部位置, 使得靠背对也无法对上肩带过多地拉动, 因此, 婴儿坐在腰凳上时腰凳不会 下垂前倾, 背在身上非常省力, 舒适性较好。 0006 作为优选, 所述的承重片与腰带连接部的长度大于腰凳上端面的内侧边沿的长 度, 且腰凳位于承重片底部的中间位置。 腰凳位于承重片底部的中间位置, 使得承重片左右 两侧受力均匀, 使用时不易向左右方向倾斜, 对腰凳的支撑牵拉效果较好。 0007 作为优选, 所述的上固定带与靠背通过挂扣连接固定。靠背与上固定带通过挂扣 形成可拆卸连接, 使用方便。 0008 因此,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 1. 通过在腰带上。
11、且位于腰凳的上 端面的内侧设置向上延伸的承重片, 上肩带和下肩带与承重片连接, 使得腰凳在受重力后 不易产生下垂前倾, 背在身上非常省力, 舒适性较好。 附图说明 0009 附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 0010 附图 2 是本实用新型去除了靠背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下面通过实施例, 并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12 实施例 1 : 见图 1、 图 2, 一种省力抱婴凳, 包括腰凳 1 和其上设有的腰带 2, 腰带采 用可拆卸连接, 在腰带的两端可采用绑带进行固定, 或者是卡扣卡合, 在腰凳 1 上端面的外 侧设有的向上延伸的。
12、靠背 3, 靠背通过拉链与腰凳形成可拆卸连接, 腰带 2 上且位于腰凳 1 的上端面的内侧设有向上延伸的承重片 4, 承重片 4 由布料缝制而成, 承重片 4 的顶部连接 有两组左右对称的上肩带 5, 在承重片 4 的两侧还设有与两组上肩带 5 分别连接配合的下 肩带 6, 下肩带与上肩带采用调节带扣连接配合, 通过调节下肩带与上肩带的连接长度与不 同身材的人的肩部形成配合, 靠背 3 顶部的两边角上设有可与上肩带 5 连接固定的上固定 带 7, 靠背 3 的两侧分别设有下固定带 8, 且下固定带 8 与承重片 4 的两侧通过卡扣 9 连接。 通过在腰凳上端面的内侧设置承重片, 承重片与上肩带。
13、连接, 在使用时, 由于承重片设置在 腰凳上端面的内侧, 因此, 承重片在使用中对应于背的人的肚子部位贴合的, 在人站直的情 况下, 承重片处于直立的状态, 承重片上方的上肩带与承重片两侧的下肩带配合后套在肩 膀上, 因此, 当婴儿坐在腰凳上时, 腰凳受重力后给承重片一个贴近人的身体表面向下牵拉 的力, 承重片传递给上肩带的力是向下的, 同时下肩带设置在承重片的两侧, 因此当上肩带 和下肩带连接后套在肩膀上受到向下的力后不易向前滑动, 同时, 婴儿坐在腰凳上时对靠 背也会产生一个牵拉的力, 靠背通过上固定带对上肩带进行牵拉, 由于下肩带设置在承重 片的两侧, 靠背在对上固定带进行牵拉时也会对下。
14、肩带产生作用力, 但由于承重片是与腰 带固定, 而腰带是固定在人的腰部位置, 使得靠背对也无法对上肩带过多地拉动, 因此, 婴 儿坐在腰凳上时腰凳不会下垂前倾, 背在身上非常省力, 舒适性较好。 0013 见图 2, 承重片 4 与腰带 2 连接部的长度大于腰凳 1 上端面的内侧边沿的长度, 且 说 明 书 CN 203885125 U 4 3/3 页 5 腰凳 1 位于承重片 4 底部的中间位置。腰凳位于承重片底部的中间位置, 使得承重片左右 两侧受力均匀, 使用时不易向左右方向倾斜, 对腰凳的支撑牵拉效果较好。上固定带 7 与靠 背 3 通过挂扣 10 连接固定。靠背与上固定带通过挂扣形成可拆卸连接, 使用方便。 0014 本实用新型可改变为多种方式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 这样的改变不 认为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所有这样的对所述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修改将包括在本 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203885125 U 5 1/2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885125 U 6 2/2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885125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