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搅拌食物器具安全控制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搅拌食物器具安全控制结构.pdf(13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41566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9.24 CN 203841566 U (21)申请号 201420294827.3 (22)申请日 2014.06.04 A47J 43/046(2006.01) A47J 43/07(2006.01) (73)专利权人 浙江爱仕达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地址 314112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惠民街道 钱塘路 18 号 专利权人 浙江爱仕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陈合林 (74)专利代理机构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 普通 合伙 ) 33206 代理人 张建青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搅拌食物器具安全控制。
2、结构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搅拌食物器具安全控 制结构。目前常用的搅拌食物器具大多只有一个 微动开关, 没放杯盖时, 电机始终与强电相连接, 即使微动开关没有导通, 电机仍有可能工作, 易对 用户造成人身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 所述 安全连杆的底部与一横向设置且可复位的小连杆 配合使用, 安全连杆向下移动时推动小连杆横向 向外运动 ; 所述小连杆的外端与一可转动且能复 位的开关连杆的上部配合使用, 开关连杆的下部 同时与强电微动开关和弱电微动开关配合使用。 本实用新型将控制电路的弱电和强电分别由一个 微动开关进行控制, 通过开关连杆控制两个微动 开关同时导通或同时断开, 。
3、有效防止了电机意外 转动。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6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6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41566 U CN 203841566 U 1/2 页 2 1.一种搅拌食物器具安全控制结构, 包括底座(1)、 装配在底座上的机身盖(2)和搅拌 杯 (3), 机身盖 (2) 上形成一用于定位搅拌杯的腔体 (21), 搅拌杯 (3) 包括杯体 (31) 和杯 盖 (32), 杯体 (31) 上设有手柄 (33) 和盖。
4、上手柄上的手柄盖 (34),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杯盖 (32) 后端的底部形成一锁扣 (35), 手柄盖 (34) 的上部开有一用于锁扣旋转 进入的限位槽 (36) ; 所述的手柄(33)内形成一工作腔(37), 一纵向设置且可复位的安全连杆(4)置于工作 腔 (37) 中, 当锁扣 (35) 旋入限位槽 (36) 中时, 锁扣 (35) 的底部作用于安全连杆 (4) 的顶 部, 使安全连杆 (4) 向下移动 ; 所述安全连杆(4)的底部与一横向设置且可复位的小连杆(5)配合使用, 安全连杆(4) 向下移动时推动小连杆 (5) 横向向外运动 ; 所述小连杆 (5) 的外端与一可转动且能复位的。
5、开关连杆 (6) 的上部配合使用, 开关连 杆 (6) 的下部同时与强电微动开关 (7) 和弱电微动开关 (8) 配合使用, 小连杆 (5) 横向向 外运动时, 开关连杆 (6) 顺时针转动, 开关连杆 (6) 的下部同时与两个微动开关接触, 使两 个微动开关同时导通 ; 当锁扣 (35) 从限位槽 (36) 中旋出时, 安全连杆 (4)、 小连杆 (5) 和 开关连杆(6)均依次复位, 开关连杆(6)的下部与两个微动开关同时脱开, 两个微动开关同 时断开 ; 所述的弱电微动开关 (8) 与一电源板的弱电电路构成回路, 强电微动开关 (7) 串联一 交流电机后与所述电源板的强电电路构成回路。 。
6、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搅拌食物器具安全控制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杯体 (31) 的 底部连接一固定座 (9), 该固定座 (9) 的一侧壁外凸形成一与手柄内的工作腔相通的限位 腔 (91), 所述的小连杆 (5) 和安全连杆 (4) 的底部均位于该限位腔 (91) 中, 机身盖 (2) 的 腔体向外延伸形成一用于对限位腔 (91) 进行定位的定位槽 (22) ; 所述限位腔 (91) 的侧壁上开有一用于小连杆外端横向移动的第一通孔 (92), 位于限 位腔外侧的机身盖上开有与第一通孔贯通的第二通孔 (23), 开关连杆 (6) 的上部位于第二 通孔处与小连杆 (5) 的外端配合。 。
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搅拌食物器具安全控制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连杆(5)的 下部设有一横向设置的定位柱 (51), 该定位柱 (51) 与限位腔 (91) 的内壁之间设有一横向 设置的用于复位的第一弹簧 (52), 小连杆内端的外侧壁抵在限位腔的腔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 2或3所述的搅拌食物器具安全控制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连杆 (5)的上部开有一用于安全连杆底部插入的插口(53), 安全连杆(4)的底部形成一斜面, 位 于插口处的小连杆上部也形成一斜面, 两个斜面配合使用, 当安全连杆底部插入时促使小 连杆向外移动。 5. 根据权利要求 1、 2 或 3 所述的搅拌食物。
8、器具安全控制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扣 (35) 底部的一侧形成一斜面, 安全连杆 (4) 顶部的一侧也形成一斜面, 两个斜面配合使用, 当锁扣的底部斜面作用于安全连杆的顶部斜面时, 促使安全连杆向下移动。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搅拌食物器具安全控制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锁扣 (35) 呈 L 形, 限位槽 (36) 的外端开口。 7. 根据权利要求 1、 2 或 3 所述的搅拌食物器具安全控制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杯盖 (32) 的前端形成一限位舌头 (38), 机身盖 (2) 上形成一用于对限位舌头 (38) 进行纵向定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841566 。
9、U 2 2/2 页 3 位的内凹腔 (24), 内凹腔 (24) 的两侧均形成用于限位舌头旋转进出的导向区域。 8. 根据权利要求 1、 2 或 3 所述的搅拌食物器具安全控制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 腔 (37) 的内壁上形成第一凸柱 (39), 安全连杆 (4) 上形成一让位孔 (41) 和位于让位孔上 方的第二凸柱 (42), 所述的第一凸柱 (39) 位于让位孔 (41) 中, 第一凸柱 (39) 与第二凸柱 (42) 之间设有一用于复位的第二弹簧 (10), 该第二弹簧 (10) 纵向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 2或3所述的搅拌食物器具安全控制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开关。
10、 连杆 (6) 通过一固定架 (11) 与机身盖 (2) 连接, 开关连杆 (6) 通过一转轴 (12) 与固定架 (11) 轴接, 转轴 (12) 上装有一扭簧 (13) 实现开关连杆的复位。 10.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搅拌食物器具安全控制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连杆 (6)的下部形成外凸的第一接触面(61)和外凸的第二接触面(62), 第一接触面的外凸程度 大于第二接触面, 第一接触面与强电微动开关配合使用, 第二接触面与弱电微动开关配合 使用 ; 强电微动开关和弱电微动开关呈上下叠加设置。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841566 U 3 1/4 页 4 一种搅拌食物器具。
11、安全控制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食物器具领域, 具体地说是一种搅拌食物器具安全控制结 构。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常用的搅拌食物器具大多只有一个微动开关, 该微动开关与电源板的弱电相 连, 起到反映杯盖的锁扣是否到位的作用, 即杯盖锁扣旋转到位后微动开关导通。 没放杯盖 时, 电机始终与强电相连接, 即使微动开关没有导通, 电机仍有可能工作, 易对用户造成人 身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提供一种能够 防止电机意外转动对人身造成伤害的搅拌食物器具安全控制结构。 0004 为此,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
12、: 一种搅拌食物器具安全控制结构, 包括底 座、 装配在底座上的机身盖和搅拌杯, 机身盖上形成一用于定位搅拌杯的腔体, 搅拌杯包括 杯体和杯盖, 杯体上设有手柄和盖上手柄上的手柄盖, 其特征在于 : 0005 所述杯盖后端的底部形成一锁扣, 手柄盖的上部开有一用于锁扣旋转进入的限位 槽 ; 0006 所述的手柄内形成一工作腔, 一纵向设置且可复位的安全连杆置于工作腔中, 当 锁扣旋入限位槽中时, 锁扣的底部作用于安全连杆的顶部, 使安全连杆向下移动 ; 0007 所述安全连杆的底部与一横向设置且可复位的小连杆配合使用, 安全连杆向下移 动时推动小连杆横向向外运动 ; 0008 所述小连杆的外端。
13、与一可转动且能复位的开关连杆的上部配合使用, 开关连杆的 下部同时与强电微动开关和弱电微动开关配合使用, 小连杆横向向外运动时, 开关连杆顺 时针转动, 开关连杆的下部同时与两个微动开关接触, 使两个微动开关同时导通 ; 当锁扣从 限位槽中旋出时, 安全连杆、 小连杆和开关连杆均依次复位, 开关连杆的下部与两个微动开 关同时脱开, 两个微动开关同时断开 ; 0009 所述的弱电微动开关与一电源板的弱电电路构成回路, 强电微动开关串联一交流 电机后与所述电源板的强电电路构成回路。 0010 本实用新型将控制电路的弱电和强电分别由一个微动开关进行控制, 通过开关连 杆控制两个微动开关同时导通或同时。
14、断开。当杯盖的锁扣没有旋转到位时, 弱电微动开关 不导通, 此时强电微动开关也不导通, 即使搅拌食物器具的控制系统出现故障, 发送错误信 号给电机, 电机也无法工作。 只有当杯盖的锁扣旋转到位时, 两个微动开关处于同时导通的 状态, 此时搅拌食物器具的控制系统发送信号给电机, 电机才能工作, 有效防止了电机意外 转动。 0011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 说 明 书 CN 203841566 U 4 2/4 页 5 0012 所述杯体的底部连接一固定座, 该固定座的一侧壁外凸形成一与手柄内的工作腔 相通的限位腔, 所述的小连杆和安全连杆的底部均位于。
15、该限位腔中, 机身盖的腔体向外延 伸形成一用于对限位腔进行定位的定位槽 ; 0013 所述限位腔的侧壁上开有一用于小连杆外端横向移动的第一通孔, 位于限位腔外 侧的机身盖上开有与第一通孔贯通的第二通孔, 开关连杆的上部位于第二通孔处与小连杆 的外端配合。 0014 所述小连杆的下部设有一横向设置的定位柱, 该定位柱与限位腔的内壁之间设有 一横向设置的用于复位的第一弹簧, 小连杆内端的外侧壁抵在限位腔的腔壁上。第一弹簧 用于小连杆的复位。 0015 所述小连杆的上部开有一用于安全连杆底部插入的插口, 安全连杆的底部形成一 斜面, 位于插口处的小连杆上部也形成一斜面, 两个斜面配合使用, 当安全连。
16、杆底部插入时 促使小连杆向外移动。 0016 所述锁扣底部的一侧形成一斜面, 安全连杆顶部的一侧也形成一斜面, 两个斜面 配合使用, 当锁扣的底部斜面作用于安全连杆的顶部斜面时, 促使安全连杆向下移动。 0017 所述的锁扣呈 L 形, 限位槽的外端开口, 方便锁扣的旋入或旋出。 0018 所述杯盖的前端形成一限位舌头, 机身盖上形成一用于对限位舌头进行纵向定位 的内凹腔, 内凹腔的两侧均形成用于限位舌头旋转进出的导向区域。 0019 所述工作腔的内壁上形成第一凸柱, 安全连杆上形成一让位孔和位于让位孔上方 的第二凸柱, 所述的第一凸柱位于让位孔中, 第一凸柱与第二凸柱之间设有一用于复位的 第。
17、二弹簧, 该第二弹簧纵向设置。第二弹簧用于安全连杆的复位。 0020 所述的开关连杆通过一固定架与机身盖连接, 开关连杆通过一转轴与固定架轴 接, 转轴上装有一扭簧实现开关连杆的复位。 0021 所述开关连杆的下部形成外凸的第一接触面和外凸的第二接触面, 第一接触面的 外凸程度大于第二接触面, 第一接触面与强电微动开关配合使用, 第二接触面与弱电微动 开关配合使用 ; 强电微动开关和弱电微动开关呈上下叠加设置。 0022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 将控制电路的弱电和强电分别由一个微动开关 进行控制, 通过开关连杆控制两个微动开关同时导通或同时断开, 有效防止了电机意外转 动, 搅拌食物。
18、器具使用时更安全。 附图说明 0023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0024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锁扣未旋入限位槽中时的结构示意图 (未装底座) 。 0025 图 3 为图 2 的俯视图。 0026 图 4 为图 2 中小连杆处的放大图。 0027 图 5 为本实用新型锁扣旋入限位槽中时的结构示意图 (未装底座) 。 0028 图 6 为图 5 的俯视图。 0029 图 7 为图 5 中小连杆处的放大图。 0030 图 8-9 为本实用新型杯盖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 10 为图 9 的右侧视图。 说 明 书 CN 203841566 U 5 3/4 页 6 0032 图 11-1。
19、2 为本实用新型安全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 12 为图 11 的 A-A 剖视图) 。 0033 图 13-14 为本实用新型小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 15-16 为本实用新型开关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 17 为本实用新型手柄盖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 18 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0037 图中所示 : 1- 底座 ; 2- 机身盖, 21- 腔体, 22- 定位槽, 23- 第二通孔, 24- 内凹腔, 3- 搅拌杯, 31- 杯体, 32- 杯盖, 33- 手柄, 34- 手柄盖, 35- 锁扣, 36- 限位槽, 37- 工作腔, 38- 限位舌头, 39-。
20、 第一凸柱 ; 4- 安全连杆, 41- 让位孔, 42- 第二凸柱, 5- 小连杆, 51- 定位 柱, 52- 第一弹簧, 53- 插口, 6- 开关连杆, 61- 第一接触面, 62- 第二接触面, 7- 强电微动 开关, 8- 弱电微动开关, 9- 固定座, 91- 限位腔, 92- 第一通孔, 10- 第二弹簧, 11- 固定架, 12- 转轴, 13- 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39 如图所示的搅拌食物器具安全控制结构, 搅拌食物器具主要由底座 1、 装配在底座 上的机身盖 2 和搅拌杯 3 组成。机身盖 2 上。
21、形成用于定位搅拌杯的腔体 21, 搅拌杯 3 由杯 体 31 和杯盖 32 组成, 杯体 31 上设有手柄 33 和盖上手柄上的手柄盖 34, 杯盖 32 后端的底 部形成 L 形锁扣 35, 手柄盖 34 的上部开有用于锁扣旋转进入的限位槽 36, 限位槽 36 的外 端开口。杯盖 32 的前端形成限位舌头 38, 机身盖 2 上形成用于对限位舌头 38 进行纵向定 位的内凹腔 24, 内凹腔 24 的两侧均形成用于限位舌头旋转进出的导向区域。 0040 杯体 31 的底部连接固定座 9, 该固定座 9 的一侧壁外凸形成与手柄内的工作腔相 通的限位腔 91, 小连杆 5 和安全连杆 4 的底。
22、部均位于该限位腔 91 中, 机身盖 2 的腔体向外 延伸形成用于对限位腔 91 进行定位的定位槽 22。 0041 所述的手柄 33 内形成工作腔 37, 纵向设置且可复位的安全连杆 4 置于工作腔 37 中, 当锁扣 35 旋入限位槽 36 中时, 锁扣 35 底部的一侧形成一斜面, 安全连杆 4 顶部的一侧 也形成一斜面, 两个斜面配合使用, 当锁扣的底部斜面作用于安全连杆的顶部斜面时, 促使 安全连杆向下移动。 0042 所述限位腔 91 的侧壁上开有用于小连杆外端横向移动的第一通孔 92, 位于限位 腔外侧的机身盖上开有与第一通孔贯通的第二通孔 23, 开关连杆 6 的上部位于第二通。
23、孔处 与小连杆 5 的外端配合使用。 0043 所述小连杆 5 的上部开有用于安全连杆底部插入的插口 53, 安全连杆 4 的底部形 成一斜面, 位于插口处的小连杆上部也形成一斜面, 两个斜面配合使用, 当安全连杆底部插 入时促使小连杆向外横向移动。 小连杆5的下部设有横向设置的定位柱51, 该定位柱51与 限位腔 91 的内壁之间设有横向设置的第一弹簧 52, 小连杆内端的外侧壁抵在限位腔的腔 壁上, 第一弹簧 52 用于小连杆的复位。 0044 所述工作腔 37 的内壁上形成第一凸柱 39, 安全连杆 4 上形成让位孔 41 和位于让 位孔上方的第二凸柱 42, 所述的第一凸柱 39 位于。
24、让位孔 41 中, 第一凸柱 39 与第二凸柱 42 之间设有第二弹簧 10, 该第二弹簧 10 纵向设置, 用于安全连杆的复位。 0045 所述的开关连杆 6 通过固定架 11 与机身盖 2 连接, 开关连杆 6 通过转轴 12 与固 说 明 书 CN 203841566 U 6 4/4 页 7 定架 11 轴接, 转轴 12 上装有扭簧 13, 实现开关连杆的复位。 0046 所述开关连杆6的下部形成外凸的第一接触面61和外凸的第二接触面62, 第一接 触面的外凸程度大于第二接触面, 第一接触面与强电微动开关配合使用, 第二接触面与弱 电微动开关配合使用 ; 强电微动开关和弱电微动开关呈上。
25、下叠加设置。 0047 开关连杆 6 的下部同时与强电微动开关 7 和弱电微动开关 8 配合使用, 小连杆 5 横向向外运动时, 开关连杆 6 顺时针转动, 开关连杆 6 的下部同时与两个微动开关接触, 使 两个微动开关同时导通。当锁扣 35 从限位槽 36 中旋出时, 安全连杆 4、 小连杆 5 和开关连 杆 6 均依次复位, 开关连杆 6 的下部与两个微动开关同时脱开, 两个微动开关同时断开。所 述的弱电微动开关与电源板的弱电电路构成回路, 强电微动开关串联交流电机后与所述电 源板的强电电路构成回路。电源板与控制板连接, 控制板装有搅拌食物器具的控制系统。 0048 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较佳。
26、的实施例作了说明, 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 制。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 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权 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203841566 U 7 1/6 页 8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841566 U 8 2/6 页 9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841566 U 9 3/6 页 10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841566 U 10 4/6 页 11 图 7 图 8 图 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841566 U 11 5/6 页 12 图 10 图 11 图 12 图 13 图 14 图 15 图 16 图 1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841566 U 12 6/6 页 13 图 1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841566 U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