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2

从天然植物中药有效成分中提取清音利嗓制品药物的方法.pdf

  • 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6765865
  • 上传时间:2019-09-07
  • 格式:PDF
  • 页数:32
  • 大小:1.54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01155.3

    申请日:

    20040202

    公开号:

    CN1650903A

    公开日:

    2005081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5/78,A61K9/20,A61K9/48,A61K9/10,A61K9/08,A61P11/04

    主分类号:

    A61K35/78,A61K9/20,A61K9/48,A61K9/10,A61K9/08,A61P11/04

    申请人:

    姜伟

    发明人:

    姜伟

    地址:

    110166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长白街25号

    优先权:

    CN200410001155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从一种天然植物中药有效成分中提取清音利嗓制品药物的方法,属于天然产物药理活性和分离与提纯天然产物方法。其处方是金银花9.09%、诃子肉(制)12.13%、玄参6.06%、麦冬9.09%、北豆根6.06%、桔梗6.06%、薄荷叶6.06%、胖大海6.06%、金果榄6.06%、硼砂6.06%、黄连6.06%、射干6.06%、黄芩3.03%、栀子3.03%、锦灯笼3.03%、浙贝母3.03%、甘草3.03%;积极效果是天然植物中药有效成分中提取清音利嗓制品药物的方法采用先进的大孔树脂吸附有效成分并使用气相指痕光谱定量,保证药品的稳定性和高质量。

    权利要求书

    1.从天然植物中药有效成份中提取清音利嗓制品药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以下17味天然产物金银花、诃子肉(制)、玄参、麦冬、北豆根、桔梗、薄荷叶、胖大海、金果榄、硼砂、黄连、射干、黄芩、栀子、锦灯笼、浙贝母、甘草,采用先进的大孔树脂吸附有效成份,并使用气相指痕光谱定量。其重量百分比为由金银花9.09%、诃子肉(制)12.13%、玄参6.06%、麦冬9.09%、北豆根6.06%、桔梗6.06%、薄荷叶6.06%、胖大海6.06%、金果榄6.06%、硼砂6.06%、黄连6.06%、射干6.06%、黄芩3.03%、栀子3.03%、锦灯笼3.03%、浙贝母3.03%、甘草3.03%。将金银花、诃子肉(制)、玄参、麦冬、北豆根、桔梗、薄荷叶、胖大海、金果榄、硼砂、黄连、射干、黄芩、栀子、锦灯笼、浙贝母、甘草植物原料,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17种植物挥发油成分,将气态二氧化碳与植物成分分离、精馏后备用。再将17种植物原料,每100kg加入300kg、200kg、100kg水,在100℃条件,分别提取3小时、2小时、1小时。合并水提取的滤液,通过大孔树脂填充的柱子,用大孔树脂吸附,用65%的乙醇将吸附在大孔树脂上的成分洗脱至乙醇中,与精馏后备用的滤液合并,在85℃条件下,喷雾干燥,用气相层析测定仪器进行指痕图谱成分定量测定后,制备成原料药; 2.按照权利要求所述1从天然植物中药有效成份中提取清音利嗓制品药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药可以制备成片剂、丸剂、胶囊、口服液及针剂。

    说明书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植物中药有效成份中提取清音利嗓制品药物的方 法,属于中药提纯萃取方面技术。其商品名为“金栀”。

    (二)背景技术

    咽部急慢性炎症、粘膜糜烂、溃疡咽部损伤是社会广泛而难以治愈的 顽固性疾病,人们常用的有清音丸各类含片都不是特效药,人们迫切希望 研制一种即治标又治本,标本兼治的特效原料药问世。

    (三)发明内容

    技术方案包括处方新工艺、工艺流程图及各种毒理、药理综述。

    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发明的目的公开一种天然植物中药有效成份中提取清音利嗓制品药 物的方法。

    金银花9.09%、诃子肉(制)12.13%、玄参6.06%、麦冬9.09%、北豆 根6.06%、桔梗6.06%、薄荷叶6.06%、胖大海6.06%、金果榄6.06%、硼砂 6.06%、黄连6.06%、射干6.06%、黄芩3.03%、栀子3.03%、锦灯笼3.03%、 浙贝母3.03%、甘草3.03%复方清洁嗓音制品的药理活性和制造方法中,经 过几百次科学筛选,而使用17种植物复方,在细心、严格的条件下,应用 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萃取17种植物挥发油,通过大孔树脂吸附、洗脱、分 离、纯化植物成份,用气相层析测定仪器进行指痕图谱定量测定,以保证 制品的工艺稳定和制品的质量。对复方制品进行清音、消炎药理实验,为 临床治疗咽喉肿痛、声音嘶哑提供药效学实验依据,用巴豆油致炎后4小 时内造成豚鼠声带水肿的实验表明,复方制品有一定消炎作用,能使声音 嘶哑的豚鼠数量减少。病理切片,全镜下观察表明,复方制品可减少炎性 细胞浸润,减轻间质中血管扩张水肿,使咽部粘膜正常。对血管通透性影 响的实验结果表明,复方制品可降低小鼠血管通透性,减轻炎性分泌物透 出,复方制品两种剂量组对大鼠胸腔渗出液体积和胸腔渗出液中白细胞数 影响,均明显小于生理盐水组,表明复方制品,可抑制大鼠白细胞游走, 减少炎症渗出液。对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的实验表明,复方制品能 显著抑制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

    复方制剂中提取天然植物中药有效成份中提取清音利嗓制品药物的方 法采用先进的大孔树脂吸附有效成份并使用气相指痕光谱定量,保证药品 的稳定性和高质量。

    本发明的创造性通过临床毒理、药理来体现。

    (四)附图说明

    图1  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2  临床对照图I。

    图3  临床对照图II。

    图4  临床对照图III。

    图5  临床对照图IV。

    图6  临床对照图V。

    图7  临床对照图VI。

    图8  临床对照图VII。

    图9  临床对照图VIII。

    图10 临床对照图IX。

    图11 临床对照图X。

    图12 临床对照图XI。

    其工艺流程描述如下:

    (1)本发明处方:金银花129.8g、诃子肉(制)173.3g、玄参86.5g、 麦冬129.8g、北豆根86.5g、桔梗86.5g、薄荷叶86.5g、胖大海86.5g、 金果榄86.5g、硼砂86.5g、黄连86.5g、射干86.5g、黄芩43.3g、栀子 43.3g、锦灯笼43.3g、浙贝母43.3g、甘草43.3g。

    (2)溶剂:超临界萃取溶剂为二氧化碳,其余为水。

    (3)提取液:棕红色液体。

       挥发油:棕色油状物。

    (4)物理参数

    超临界萃取的压力为1~10MPa,温度为20~50℃;水提取、 树脂吸附、喷雾干燥的压力均为常压;其中,水提取的温度为100 ℃,树脂吸附的温度为常温,喷雾干燥的温度为80~85℃。

    (5)操作过程

    ①金银花、诃子肉(制)、玄参、麦冬、北豆根、桔梗、薄荷叶、胖大 海、金果榄、硼砂、黄连、射干、黄芩、栀子、锦灯笼、浙贝母、甘草药 物破碎成直径1~2cm的小块,然后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设备提取挥发油 成分,得挥发油(1)。

    ②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材加3倍量水煎煮3小时,滤过,得滤液(2); 药渣加2倍量水煎煮2小时,滤过,得滤液(3);药渣再加1倍量水煎煮1 小时,滤过,得滤液(4)。

    ③合并滤液(2)、(3)、(4),静置,取上清液,得提取液(5)。

    ④将提取液(5)用大孔树脂进行吸附。

    ⑤用65%乙醇将吸附在树脂上的化学成份洗脱至乙醇中,得洗脱液(6)。

    ⑥减压回收洗脱液(6),得浓缩液(7)。

    ⑦将浓缩液(7)进行喷雾干燥,得药粉,再加入挥发油(1),即得。

    将金银花9.09%、诃子肉(制)12.13%、玄参6.06%、麦冬9.09%、北 豆根6.06%、桔梗6.06%、薄荷叶6.06%、胖大海6.06%、金果榄6.06%、硼 砂6.06%、黄连6.06%、射干6.06%、黄芩3.03%、栀子3.03%、锦灯笼3.03%、 浙贝母3.03%、甘草3.03%植物原料,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金银花、诃 子肉(制)、玄参、麦冬、北豆根、桔梗、薄荷叶、胖大海、金果榄、硼砂、 黄连、射干、黄芩、栀子、锦灯笼、浙贝母、甘草植物挥发油成分,将气 态二氧化碳与植物成分分离、精馏后备用。再将金银花、诃子肉(制)、玄 参、麦冬、北豆根、桔梗、薄荷叶、胖大海、金果榄、硼砂、黄连、射干、 黄芩、栀子、锦灯笼、浙贝母、甘草植物原料,每100kg加入300kg、200kg、 100kg水,在100℃条件,分别提取3小时、2小时、1小时。合并水提取 的滤液,通过大孔树脂填充的柱子,用大孔树脂吸附,用65%的乙醇将吸 附在大孔树脂上的成分洗脱至乙醇中,与精馏后备用的滤液合并,在85℃ 条件下,喷雾干燥,用气相层析测定仪器进行指痕图谱成分定量测定后, 制备成原料药。

    (五)具体实施方式

    金银花129.8g、诃子肉(制)173.3g、玄参86.5g、麦冬129.8g、北 豆根86.5g、桔梗86.5g、薄荷叶86.5g、胖大海86.5g、金果榄86.5g、硼 砂86.5g、黄连86.5g、射干86.5g、黄芩43.3g、栀子43.3g、锦灯笼43.3g、 浙贝母43.3g、甘草43.3g。

    将金银花、诃子肉(制)、玄参、麦冬、北豆根、桔梗、薄荷叶、胖大 海、金果榄、硼砂、黄连、射干、黄芩、栀子、锦灯笼、浙贝母、甘草植 物原料,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17种植物挥发油成分,将气态二氧化碳与 植物成分分离、精馏后备用。再将金银花、诃子肉(制)、玄参、麦冬、北 豆根、桔梗、薄荷叶、胖大海、金果榄、硼砂、黄连、射干、黄芩、栀子、 锦灯笼、浙贝母、甘草植物原料,每100kg加入300kg、200kg、100kg水, 在100℃条件,分别提取3小时、2小时、1小时。合并水提取的滤液,通 过大孔树脂填充的柱子,用大孔树脂吸附,用65%的乙醇将吸附在大孔树 脂上的成分洗脱至乙醇中,与精馏后备用的滤液合并,在85℃条件下,喷 雾干燥,用气相层析测定仪器进行指痕图谱成分定量测定后,制备成原料 药。

    本发明的创造性通过毒理、药理临床来体现,实审时补充提供现简介 如下:

                            从天然植物中药有效成份中

                       提取清音利嗓制品药物的方法药理作用

    金银花、诃子肉(制)、玄参、麦冬、北豆根、桔梗、薄荷叶、胖大海、金果榄、 硼砂、黄连、射干、黄芩、栀子、锦灯笼、浙贝母、甘草植物复方清洁嗓音制品(简称: 复方制品),对声带水肿模型豚鼠能明显减少声音嘶哑动物数,明显减少咽喉炎症所致 鼻、口腔分泌物,明显减轻声带炎性水肿的病理学改变。具有显著的抗炎、消肿作用, 能显著降低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对发热大鼠具有显著的解热作用。对复方制品进行清 音、消炎、药理实验,为临床治疗咽喉肿痛、声音嘶哑提供药效学实验依据。

    金银花、诃子肉(制)、玄参、麦冬、北豆根、桔梗、薄荷叶、胖大海、金果榄、 硼砂、黄连、射干、黄芩、栀子、锦灯笼、浙贝母、甘草植物复方清洁嗓音制品,批号: 940702。研细后配成水悬液供灌胃给药用。

    巴豆油:用20%无水乙醇、73%乙醚、5%蒸馏水混合溶媒配成2%巴豆油制剂应用。

    小鼠、大鼠、Wistar种和豚鼠

    一、对声带水肿豚鼠声音嘶哑的影响

    方法:体重420~510克豚鼠随机分组,每组雌雄近半。分别腹腔注射复方制品 0.2g/kg、0.1g/kg和同容积生理盐水每天一次,连注2天。末次给药后,每鼠均捏压颈 背部皮肤使其嘶叫,进行录音,为致炎前嘶叫声。末次药后30分钟,在不麻醉条件下, 于腹侧颈中部切开皮肤约1.5cm,分离肌肉,暴露气管,将豚鼠倒置使头部向下,用5 号针头刺入气管,向喉部方向快速注射2%巴豆油0.1ml,停留1~2分钟,其间缝合创 口。然后将豚鼠头部向上,将舌压住,开口,用小型喷雾器插入口腔,向咽喉部喷雾2% 巴豆油一次(约0.08~0.1ml)。致炎后每半小时向口腔内注药物2ml/kg。令自然吞服, 口腔给药共8次,总药量为复方制品0.2g/kg、0.1g/kg,空白对照组为同容积生理盐水。 24小时后同前方法腹腔和口腔给药。按前述方法于致炎后8、24、32小时进行嘶叫录音, 比较各组动物声音嘶哑情况,用卡方法进行统计;同时记录致炎后4、8、24、32小时 鼻、口腔分泌物,按分泌物多少以++++++±-方式记录,并相应以4、3、2、1、0分进 行记分统计。32小时后处死豚鼠,剖取喉头进行声带病理切片检查。

    结果:致炎后4小时内就有喉头水肿所致呼吸困难死亡,24小时内总死亡数占25%。 实验证明,巴豆油可致豚鼠声带水肿,造成多数豚鼠声音嘶哑。复方制品有一定消炎作 用,使声音嘶哑动物数减少(见表1),复方制品大剂量组作用明显,但仍没达到统计学 显著水平(P>0.05)。各组动物均于致炎后4小时鼻、口腔分泌物最多,而后逐渐减轻, 给药各组各时间分泌物均有减少(见表2),复方制品大剂量组较好(P>0.05)。

    各组豚鼠均进行声带病理切片,光镜下做组织学检查。复方制品小剂量组将予试的 一只豚鼠加进去,各组均为8只。结果生理盐水即模型组8只中有6只声带粘膜下有大 量炎细胞浸润,间质疏松,血管扩张充血,水肿,有的声带腔中可见炎性分泌物,另两 只粘膜亦可见炎细胞浸润。证明该方法可致豚鼠声带产生炎性水肿。从组织学上看到, 复方制品大剂量组能明显减轻炎性改变,证实了以上结果。

    从上述豚鼠产生声音嘶哑动物数、鼻、口腔分泌物及声带病理组织学变化看出,本 发明具有明显的清音消炎作用,并看出随剂量增加作用增强的量效关系。

    表1  复方制品对巴豆油所致声带水肿豚鼠声音嘶哑的影响   组别          剂量(g/kg)              声音嘶哑动物数/总动物数     腹腔注射     口腔给药     8(h)   24(h)     32(h)   生理盐水     同容积     同容积     6/8(75.0)   7/8(87.5)     6/8(75.0)   复方制品     0.2     0.2     2/9(22.2)   4/9(44.4)     3/8(37.5)   复方制品     0.1     0.1     4/9(57.1)   4/9(57.1)     3/7(42.9)

    (  )嘶哑动物比值相应的百分率(%)

    表2  复方制品对喉头、口腔致炎豚鼠鼻、口腔分泌物的影响   组别         剂量(g/kg)                                    致炎后分泌计分   腹腔注射   口腔给药     4(h)     8(h)     24(h)     32(h)   生理盐水   同容积   同容积     3.30±1.34     2.63±1.69     2.00±1.77     1.50±1.31   复方制品   0.2   0.2     2.45±1.13     1.67±1.50     1.22±0.83     0.50±0.76   复方制品   0.1   0.1     2.43±0.53     2.00±1.53     1.43±1.13     0.86±0.90

    复方制品对巴豆油所致声带炎症的影响病理组织检查,对豚鼠声带炎症的实验共分 3组:2%巴豆油加生理盐水;2%巴豆油加复方制品大剂量组;2%巴豆油加复方制品小 剂量组。每组8只豚鼠,给药32小时后取豚鼠声带,观察声带形态学变化。

    1.选择材料

    豚鼠喉及声带组织

    2.选择目的

    观察复方制品对豚鼠声带炎的形态学变化,取喉头,10%福尔马林固定,石腊切片, HE染色,光镜下观察。

    3.按不同剂量描述如下

    (1)大剂量组8只

    镜下可见有2只声带上皮下方可见少许炎性细胞浸润,间质中血管轻度扩张水肿, 其它6只声带上皮有者偶见炎性细胞浸润(图2、3、4、5、6)

    (2)小剂量组8只

    镜下可见5只声带粘膜下炎性细胞浸润,血管扩张、充血、水肿,其余3只基本正 常,粘膜下有者亦偶见炎性细胞浸润(图7、8、9、10)

    (3)生理盐水组8只

    镜下所见6只豚鼠声带粘膜下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间质疏松,血管扩张充血、水肿, 有者声带腔中可见炎性分泌物,另2只粘膜亦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图11、12)

    (4)小结

    1.生理盐水对巴豆油引起豚鼠声带炎无治疗作用。

    2.复方制品小剂量和清音丸对巴豆油引起豚鼠声带炎有一定治疗作用。

    3.复方制品大剂量对巴豆油引起豚鼠声带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二、对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小白鼠雌雄各半,体重18~22克,随机分组。给药组给予复方制品2.5g/kg和5.0g/kg, 空白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灌胃给药。于给药后1小时,腹腔注射0.7%冰醋酸 溶液0.1mg/10g,给冰醋酸后30分钟后,尾静脉注射1%伊文思兰生理盐水溶液 0.1ml/10g,给染料30分钟后处死动物,将37℃生理盐水5ml注入腹腔,轻揉1分钟, 抽取3ml腹腔液,离心3000转/分,10分钟,取上清液于721型分光光度计630nm处 测得E值,由工作曲线求出含量,计算各组抑制率,结果见表3。

    表4  复方制品对大鼠白细胞游走的影响   组别   动物数   (n)     剂量     (g/kg)     腹腔液伊文思兰浓度     (μg/ml, X±SD)   血管通透性抑制率   (%)     P值   生理盐水   10     等容量     65.8±4.2   -     -   复方制品   10     2.5     20.5±1.2   68.8     <0.05   复方制品   10     5.0     14.5±0.7   77.9     <0.01

    表3可见,复方制品两种剂量组对小鼠腹腔液伊文思兰浓度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 (P<0.05~0.01),表明复方制品可降低小鼠血管通透性。

    三、对白细胞游走的影响

    大白鼠雌雄兼用,体重240~260克,随机分组。给药组给予复方制品1.25g/kg和 2.5g/kg,空白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灌胃给予。给药后1小时,乙醚麻醉,向右 侧胸腔内注射0.5%角叉菜胶液0.4ml/只,5小时后处死动物,抽取胸腔液,测体积,计 数胸腔白细胞数,结果见表4。

    表3  复方制品对小白鼠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组别     动物数     (n)     剂量     (g/kg)     胸腔液体     (ml/只, X±SD)     胸腔液WBC     (个×106, X±SD)   生理盐水     6     等容量     0.90±0.33     33.9±6.1   复方制品     5     1.25     0.45±0.21**     20.5±7.4**   复方制品     5     2.50     0.43±0.33**     17.2±9.2***

    **P<0.05  ***P<0.01,与生理盐水组比较

    表4可见,复方制品两种剂量组对大鼠胸腔渗出液体积和胸腔渗出液中白细胞数均 明显小于生理盐水组(P<0.25-0.01),表明复方制品可抑制大鼠白细胞游走,减少炎症 渗出液。

    四、对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体重200-250克Wistar种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组,每组12只。分别灌服复方 制品0.6g/kg、0.3g/kg和同容积生理盐水,每天一次,连续给药3天,末次给药后1 小时,背部用电推去毛,皮内注射50μg/ml磷酸组织胺(PH7.4)0.1ml/只,同时股静 脉注射1%伊文思兰生理盐水溶液5ml/kg,30分钟后处死大鼠,剥取兰染皮肤,用21mm 打孔器取兰染区皮片,剪碎,放入5ml丙酮生理盐水(7∶3)溶液中,浸泡提取24小 时(多次振摇),离心,取上清液,补加丙酮生理盐水至5ml,用721分光光度计,于 620nm处测定染料吸收度,以吸收度值来比较各组大鼠皮片兰染程度。

    结果:生理盐水组皮片染料吸收度为0.339,复方制品组吸收度值均显著(P<0.05) 降低(见表5)。表明复方制品能显著抑制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

    表5  复方制品对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组别     剂量(g/kg)     动物数     吸收度( X±SD)     生理盐水     同容积     12     0.339±0.110     复方制品     0.6     12     0.238±0.066*     复方制品     0.3     12     0.257±0.056*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5

                                    讨论与小结

    一般咽喉炎症具有咽喉肿痛,声带水肿而致声音嘶哑,并常伴有发烧等症。用嘶叫 声音尖脆的豚鼠,经气管向喉头注射和向咽喉喷雾巴豆油,造成声带水肿和咽部炎症。 在致炎后32小时内,生理盐水组(模型组)可致75%以上豚鼠声音嘶哑,鼻、口腔分泌 物增多,声带呈炎性水肿的病理学改变。复方制品大剂量组使产生声音嘶哑动物数明显 减少22.2%和44.4%,鼻、口腔分泌物减少,声带炎性水肿的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证明 复方制品具有清音消炎作用,有一定量效关系。实验还证明:复方制品具有显著降低大 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其复方制品的消炎作用与此作用有关。

    复方清洁嗓音制品的临床验证:用于咽喉肿痛、音哑声嘶,临床观察急性喉炎100 例,验证结果如下。

    诊断标准:

    病史:起病急,常有感冒、疲劳,发声不当,各种物理和化学刺激,外伤等诱因。

    症状:声嘶,喉痛,咳嗽,咽痒并伴有发热恶风,全身不适等。

    检查:喉粘膜弥漫性充血,肿胀,声带呈红色,发声时闭合不紧,其表面或有少许 分泌物。

    诊断时须有急性病史,声嘶,喉粘膜充血肿胀等,方可诊断。

    病标准:根据上述诊断标准,凡诊断为急性喉炎,体温37.5℃以下(含37.5℃)。 发病2天以内(包括2天)。年龄18-65岁之间病例。

    疗效判定标准:

    1.临床痊愈:用药3天以内症状减轻,5天以内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

    2.显效:用药5天以内症状减轻,部分体征消失。

    3.有效:用药5天以内症状及体征减轻。

    4.无效:用药5天以内症状及体征未能消失。

    观察结果:

    (一)总疗效

    1.两组总体疗效比较(见表6)

    表6  总疗效表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显效率      总有效率     例     %     例   %   例   %   例   %   例   %   例   %   治疗组     100     20     (20.0)     35   (35.0)   29   (29.0)   16   (16.0)   55   (55.0)   84   (84.0)   对照组     90     9     (10.0)     27   (30.0)   33   (36.7)   21   (23.3)   36   (40.0)   69   (76.7)

    由表1可见,复方制品组总显效率为55.0%,对照组为40.0%,复方制品组总有效 率为84.0%,对照组为76.7%,两组总疗效经Ridit检验,差异显著(P<0.05),说明复 方制品组优于对照组。

    2.两组除开放病例疗效比较(见表7)

    表7  两组除开放病例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显效率      总有效率     例     %     例   %   例   %   例   %   例   %   例   % 治疗组     90     18     (20.0)     33   (36.7)   26   (28.9)   13   (14.4)   51   (56.7)   77   (85.6) 对照组     90     9     (10.0)     27   (30.0)   33   (36.7)   21   (23.3)   36   (40.0)   69   (76.7)

    由表7可见,两组除开放病例后,治疗组总显效率为56.7%,总有效率为85.6%。 对照组总显效率为40.0%,总有效率为76.7%,两组疗效经Ridi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 (P<0.05),说明复方制品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二)两组起效时间的比较(见表8)

    表8  两组起效时间的比较     组别     例数     起效时间(天) X±SD     治疗组     100     1.61±0.85     对照组     90     2.56±0.95

    两组起效时间经t检验,P<0.01,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复方制品组明显优于对 照组。

    (三)主要症状体征缓解情况

    1.两组主要症状疗效比较(见表9)

    表9  两组主要症状疗效的比较     症状     组别              疗前             疗后            消退率(%)              组间比较     轻   中     重   轻     中   重   轻   中   重   轻   中   重     声嘶     治疗组     192   220     48   48     108   28   75.0   50.9   41.7   <0.001   >0.05   >0.05     对照组     192   160     60   84     94   32   56.3   41.3   46.7     喉痛     治疗组     152   180     90   28     87   48   81.6   51.7   46.7   <0.001   >0.05   >0.05     对照组     164   150     60   58     73   36   64.6   51.3   40.0     咽干     治疗组     41   70     39   17     22   20   58.5   68.6   48.7   <0.05   <0.05   >0.05     对照组     35   86     24   24     41   13   31.4   52.3   45.8     咽痒     治疗组     40   70     27   18     17   7   55.0   75.7   74.1   >0.05   >0.05   >0.05     对照组     41   64     21   17     24   8   58.5   62.5   61.9

    由表9可见,经统计学X2检验,复方制品组对轻型声嘶、喉痛、咽干的消退作用明 显优于或优于对照组,P<0.001或P<0.05。

    两组对其它症状的改善作用相近,提示复方制品对轻度声嘶、喉痛、咽干的治疗作 用优于对照组。

    2.两组体征疗效的比较(见表10)

    表10  两组主要体征疗效的比较   症状     组别           疗前            疗后           消退率(%)               组间比较   轻   中   重   轻   中   重   轻   中   重 轻 中 重   喉粘膜红肿、   声带充血     治疗组   378   238   24   132   137   14   65.1   42.4   41.7 <0.001 <0.05 <0.05     对照组   390   140   40   198   97   33   49.2   30.7   17.5

    由表10可见,经统计学X2检验,复方制品组对轻、中、重度喉粘膜红肿、声带充 血的消退作用均明显优于或优于对照组,P<0.001或P<0.05。提示复方制品对体征具有 良好的改善作用。

    理化检查结果:

    1.白细胞增高病例治疗前后比较(见表11)

    表11  白细胞增高病例治疗前后均数     N     X±SD     治疗前     24     12.87±2.94     P<0.05     治疗后     24     9.71±3.10

    表11、表12白细胞增高病例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2.体温疗前、疗后变化比较

    表12  两组体温疗效比较     组别     N       白细胞        体温     组内     组间     正常     异常     正常     异常     治疗组(例)     100     78     22     92     8     P<0.01     P>0.05     对照组(例)     90     73     17     81     9     P>0.05

    由表12可见,治疗组疗前、疗后体温变化经统计学处理,P<0.01,有非常显著性 差异,说明复方制品组对体温的疗效显著。

    3.安全性检测结果

    表13  安全性检测结果     组别         肝功       尿素氮       尿常规       血常规     正常     异常     正常     异常     正常     异常     正常     异常     治疗前     30     0     30     0     30     0     76     24     对照后     30     0     30     0     30     0     95     5

    从表13肝功、尿素氮、尿常规检查结果看,治疗前与治疗后均正常。血常规治疗 前WBC增高例数24例,治疗后增高例数降至5例。

    临床对心脏不良反应进行了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方面观察,结果表明无1例出 现上述症状,提示复方制品对心脏无不良影响。

    (四)副作用与不良反应

    应用复方制品期间,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讨论与结论

    1.总疗效:总显效率55.0%,总有效率84.0%。

    2.复方制品对急性喉炎之轻度声嘶、喉痛、咽干及体征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3.复方制品治疗急性喉炎病情程度与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但从显效率或总有效率 来看,病情轻型优于中、重型。

    4.从治疗时间与疗效关系看,治疗5天的疗效明显优于3天的疗效(P<0.05)。

    5.理化检查结果证实,服食复方制品患者治疗前后肝功、尿素氮、尿常规无变化, 提示临床用药安全。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增高例数)均值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 降低,经统计学t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

    6.服食复方制品期间,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从天然植物中药有效成份中提取清音利嗓制品药物的方法

                           治疗急性咽炎30例临床小结

                                 沈阳医学院

    治疗组与对照组病例均为随机选择患有急性咽炎的门诊或病房住院患者。治疗组 (本发明)30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21例,年龄在18~65岁之间,平均年龄32.87 ±14.95岁,平均病程1.87±0.35天。病情总平均积分17.93±3.18。对照组(清音丸) 30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20例,年龄在18~65岁之间,平均年龄39.43±13.75, 平均病程1.90±0.31天。病情总平均积分18.90±2.58。

    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均衡 性和可比性。

    表14  两组病例均衡性比较   组别     例数       性别   平均年龄   (岁)   平均病程   (天)     病情     (症状总平均积分)   治疗组     30     9     21   32.87±14.95   1.87±0.35     17.93±3.18   对照组     30     10     20   39.43±13.75   1.90±0.31     18.90±2.58

    由表15可见,治疗组痊显率73.3%,总有效率为93.3%。对照丸组痊显率为66.7%, 总有效率为90.0%。两组临床疗效经Ridit分析,u=0.7758,P>0.05无显著性差异,提 示两组总体疗效相近。

    表15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   痊愈例   (%)   显效例   (%)   有效例   (%)   无效例   (%)   痊显率例   (%)   总有效率例   (%)   治疗组     30   13(43.3)   9(30.0)   6(20.0)   2(6.7)   22(73.3)   28(93.3)   对照组     30   10(33.3)   10(33.3)   7(23.3)   3(10.0)   20(66.7)   27(90.0)

    Ridit分析:u=0.7758   P>0.05

    两组临床主要症状疗效比较治疗组咽痛、吞咽后疼痛、咽干及咽部灼热等4个主 要症状治疗前平均积分与治疗后平均积分比较,经T检验,T值分别为9.042、11.452、 8.803和9.062,P值均小于0.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提示治疗组对上述4个症状有 非常显著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经T检验,咽痛症状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对吞 咽后疼痛、咽干和咽部灼热3个症状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本发明对咽痛症状的 疗效优于清音丸。

    两组主要体征疗效的比较  治疗组咽粘膜、淋巴滤泡、咽侧索及软腭等4个主要咽 峡部体征治疗前平均积分与治疗后平均积分比较,经T检验,T值分别为12.833、13.210、 14.718、7.509,P值均小于0.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提示治疗组药物对上述4个咽 部体征有非常显著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咽粘膜、淋巴滤泡,P值小于0.05,有显著 性差异外,其它P值均大于0.05。提示治疗组药物对咽粘膜、淋巴滤泡的疗效优于对照 组,对其它体征的疗效与对照组相近。

    两组药物对体温和白细胞的影响  通过对体温和白细胞升高患者治疗前后平均值 比较,经T检验,T值分别为6.071、9.556,P值均小于0.001,有非常显著差异。提 示治疗组有明显降低体温和白细胞作用。与对照药比较,经T检验,白细胞项,T值为 3.286,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而体温项,P>0.05,无显著性差异。提示治疗组 药物降低白细胞作用优于对照组,对体温的改善作用与对照组相近。

    表16  两组药物对体温、白细胞的影响   组别                      体温(℃)                  白细胞(×109/L)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组     12     37.63±0.34     36.71±0.40***     14     11.94±1.17     8.17±0.90***Δ   对照组     15     37.13±0.22     36.78±0.25     15     10.62±0.58     9.25±0.87

    注:治疗前后比较***P<0.001,治疗组间比较ΔP<0.01

    两组疗程与疗效的关系  治疗组治疗3天后总有效率为73.3%,治疗5天后总有效 率达93.3%,治疗组不同治疗时间疗效经Ridit分析,u=3.9436,P<0.001,有非常显著 差异,提示治疗组治急性咽炎5天后的疗效明显优于治疗3天的疗效。两组组间治疗3 天的疗效,经Ridit分析,P值<0.05,有显著差异,提示本发明对急性咽炎3天的疗效 优于清音丸。两组治疗5天的疗效,经Ridit分析,P值>0.05,无显著性差异。提示治 疗组与对照组对急性咽炎5天的疗效两者相近。

    表17  两组疗程与疗效的关系   组别                                     治疗3天后                                         治疗5天后   痊愈   (例%)   显效例   (例%)   有效例   (例%)   无效例   (例%)   总有效率   (例%)   痊愈   (例%)   显效例   (例%)   有效例   (例%)   无效例   (例%)   总有效率   (例%)   治疗组   (n=60)   0(0.0)   9(30.0)   13(43.3)   8(26.7)   22(73.3)   Δ   13(43.3)   9(30.0)   6(20.0)   2(6.7)   28(93.3)   *   对照组   (n=30)   0(0.0)   (16.7)   14(46)   1(36.7)   19(63.3)   10(33.3)   10(33.3)   7(23.3)   3(10.0)   27(90.0)

    组间比较*P<0.001,组间比较ΔP<0.05

    治疗组(本发明)性别与疗效的关系  治疗组(本发明)男性总有效率为88.9%, 女性总有效率为95.2%,经Ridit分析,u=2.4242,P<0.05,有显著性差异。提示本发 明对女性患者疗效优于男性。

    表18  治疗组(本发明)不同性别与疗效的关系   组别 性 别 例 数   临床痊愈例   (%)   显效例   (%)     有效例     (%)   无效例   (%)     总有效率例     (%)   治疗组 男 9   6(66.7)   1(11.1)     1(11.1)   1(11.1)     8(88.9) 女 21   7(33.3)   8(38.1)     5(23.8)   1(4.8)     20(95.2)*

    Ridit分析:*P<0.05

    毒副反应:治疗组药物在观察治疗期间,根据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心电 图等安全性检查和患者主诉未发现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讨论与小结:

    1.本发明经30例临床观察并与清音丸对照比较,结果显示两种药物的总有效率分 别为93.3%、90.0%;痊显率分别为73.3%、66.7%,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 说明两药总体疗效基本相同。

    2.本发明对咽痛、吞咽后疼痛、咽干及咽部灼热等症状有非常明显的疗效,且对 咽痛的疗效还优于清音丸。

    3.本发明对咽粘膜、淋巴滤泡增生、咽侧索、软腭等咽峡部的炎性体征亦有非常 明显的疗效。其中对咽粘膜、淋巴滤泡增生的改善作用优于清音丸。

    4.本发明有较为明显的降低体温和白细胞的作用,且降低白细胞的作用优于清音 丸,提示有较好的抗炎解热作用。

    5.本发明服用3天后即有较好的疗效,5天的疗效优于3天的疗效,其中3天时间 的疗效优于清音丸。

    6.本发明对女性的疗效优于男性,此结果可能与男性病例过少有关。

    7.本发明经30例临床观察,初步证明其对急性咽炎有较好的疗效。既能改善其症 状和体征,又有一定的抗炎作用,是一种无毒副作用、无不良反应,服用方便的治疗急 性咽炎的有效中药制剂。

                           从天然植物中药有效成份中

                      提取清音利嗓制品药物的方法研究综述

    本发明采用目前比较先进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与大孔树脂吸附技术,工艺先 进,能使有效物质最大限度的提取出来,又能排除掉无效物质的干扰,从而使原料药的 纯度大大的提高,相对其它制备工艺而言,发挥出更好的疗效。

    (一)制备工艺的研究

    (二)制剂的稳定性研究

    通过我们对本品二年的稳定性考察,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制剂稳定性方面的要求。

    (三)主要药效学研究

    1.对声带水肿豚鼠声音嘶哑的影响:本品明显的清音消炎作用,使声音嘶哑动物 数减少,鼻、口腔分泌物减少,以大剂量组作用明显。

    2.对卡拉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有显著抑制肿胀的作用,表明有显著的消 炎作用。

    3.对烫伤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给药组肿胀程度明显减小,24小时后对肿胀 的消退作用更为明显。作用强于清音丸。

    4.对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抑制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

    5.对鲜啤酒酵母所致发热大鼠的解热降温作用:给药组体温明显降低,本品降温 作用强于清音丸,且有明显量效关系。

    6.对小鼠热板致痛的镇痛作用:使小鼠痛阈明显增加,表明本品有明显镇痛作用, 本发明略强于清音丸。

    7.对化学物质致痛作用(扭体法),减少小鼠扭体次数,表明有明显镇痛作用,作 用强度与清音丸相近。

    8.另外做了对白细胞游走的影响及抑菌作用。

    (四)动物毒理学研究

    采用常规急性毒性试验方法,未能测出LD50,而测得小鼠灌胃一次最大耐受量为 30g/kg,相当于临床成人一次用量的1250倍以上,提示临床用药安全。

    (五)临床研究

    先后由辽宁省卫生厅批定的辽宁省中医研究院和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牵头,由沈 阳军区总医院、沈阳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临床医院参加,进行了本 发明治疗急性咽炎100例和急性喉炎100例的临床观察,并以清音丸为对照。

    本发明治疗急性咽炎有效率为94%,显效以上率为76%,疗效与清音丸相同,但就 改变临床症状(特别是咽痛)方面,本发明明显优于清音丸。

    本发明治疗急性喉炎有效率为84%,总疗效优于清音丸。

    用药期间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关 键  词:
    天然 植物 中药 有效成分 提取 清音 制品 药物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从天然植物中药有效成分中提取清音利嗓制品药物的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76586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