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形茶连续压扁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扁形茶连续压扁机.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1773173 B (45)授权公告日 2012.10.24 CN 101773173 B *CN101773173B* (21)申请号 200910155834.9 (22)申请日 2009.12.28 A23F 3/06(2006.01) (73)专利权人 马文桂 地址 324000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府东街 396 号衢江交警队宿舍西单元 501 室 (72)发明人 马文桂 CN 101480207 A,2009.07.15, 全文 . CN 201167554 Y,2008.12.24, 全文 . CN 200990846 Y,2007.12.19, 全文。
2、 . 肖宏儒 等 . 步进式连续扁形茶整形机的 设计与原理分析 .中国农机化 .2007,( 第 5 期 ),78-82. 倪德江 等 . 机制扁形茶做形新工艺研 究 .茶叶机械杂志 .2002,( 第 2 期 ),17-19. (54) 发明名称 扁形茶连续压扁机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扁形茶连续压扁机。包括输 送装置、 角度调节装置、 搓揉理条装置、 电热压扁 轮、 高度调节装置、 电热压扁轮组、 抹油装置、 机 架、 传动机构等。 所述的输送装置由滚轮和输送带 组成 ; 所述的搓揉理条装置由滚轮和搓揉带等组 成 ; 所述的搓揉带是用竹丝和丝线编织制成的 ; 所述的角度调节装置用来。
3、调节输送带和搓揉带之 间的角度 ; 所述的高度调节装置用来调节搓揉理 条装置后滚轮和输送带之间的间距以及电热压扁 轮和输送带之间的间距 ; 所述的电热压扁轮, 是 由压扁轮、 轴承、 电热管、 隔热板等组成 ; 所述的 电热压扁轮外装有保温罩。所述的电热压扁轮组 是一对相向转动的电热压扁轮。本发明适合连续 化生产, 具有操作简单、 环保、 节能、 高效的特点。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齐璐璐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1 页 2 1. 。
4、一种扁形茶连续压扁机, 包括输送装置、 角度调节装置、 搓揉理条装置、 电热压扁轮、 保温罩、 高度调节装置、 电热压扁轮组、 抹油装置、 托轮组、 机架、 传动机构, 其特征在于 : 所 述的输送装置由滚轮和输送带组成 ; 所述的角度调节装置用来调节输送带和搓揉带之间的 角度 ; 所述的搓揉理条装置由滚轮和搓揉带组成, 位于输送装置的上方, 搓揉带的运行速度 快于输送带的运行速度 ; 所述的电热压扁轮, 是由压扁轮、 轴承、 电热管、 隔热板、 端盖组成, 电热管固定不动, 压扁轮转动, 使轮壁受热均匀, 位于输送装置的后上方 ; 所述的高度调节 装置用来调节搓揉理条装置后滚轮和输送带之间的。
5、间隙以及电热压扁轮和输送带之间的 间隙 ; 所述的电热压扁轮组是一对相向转动的电热压扁轮, 位于输送装置的后下方 ; 所述 的抹油装置装在电热压扁轮组的下方, 将制茶油或菜油均匀的抹在电热压扁轮上。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扁形茶连续压扁机,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搓揉带是用竹丝和丝 线编织制成的, 透气性好。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扁形茶连续压扁机,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热压扁轮外装 有保温罩。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扁形茶连续压扁机,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抹油装置装在电 热压扁轮组的下方, 将制茶油或菜油均匀的抹在电热压扁轮上。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7。
6、73173 B 2 1/3 页 3 扁形茶连续压扁机 ( 一 )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扁形茶连续压扁机。 ( 二 ) 背景技术 0002 扁形绿茶 : 多数以一芽一叶或一芽二、 三叶为原料, 经过杀青、 理条并逐步压扁炒 干而成。外形扁平光滑, 一般翠绿无茸毛, 清汤叶绿, 香气多为清香型或栗香型, 芽叶完整。 0003 当前生产中使用的扁形绿茶加工设备, 虽然基本上能满足扁形绿茶加工质量要 求, 工效也比手工作业大为提高, 但是与较精细的手工炒制相比尚有差距, 具体表现在 : 干 茶色泽深绿, 条索直且窄, 欠扁平, 光洁度较差, 汤色偏黄, 香气低欠爽, 滋味浓欠醇。 000。
7、4 当前生产中使用的扁形绿茶加工设备, 主要有多槽式扁茶炒制机 ( 也称名优茶多 功能机 ) 和长板式扁茶炒制机。 0005 多槽式扁茶炒制机的结构 : 由机架、 调速机构、 皮带传动减速机构、 偏心轮、 连杆、 摆动架、 槽锅、 滑杆、 滑套、 加热装置等组成。工作原理 : 加热装置依靠热辐射对槽锅进行加 热, 电动机通过减速机构及偏心轮、 连杆、 滑杆、 滑套, 带动摆动架上的槽锅进行往复运动。 茶叶在槽锅内受到往复运动的力, 慢慢的被理直, 放入压棍后再被压成扁平状。从上述的 结构和工作原理可以看出它存在的缺点 : 采用的滑杆、 滑套机构容易磨损和卡死, 动力损失 大 ; 往复运动产生的。
8、噪声大 ; 用槽锅加工出的扁形茶, 条索直且窄, 欠扁平, 碎茶率高。 0006 长板式扁茶炒制机的结构 : 由槽锅、 炒手、 机架、 传动机构等组成。工作原理 : 传动 机构带动长板式炒手在槽锅内进行圆周运动, 炒手上装有软质的帆布, 模仿人的手掌在槽 锅中对茶叶进行推压摩擦, 使茶叶变扁磨光。 从上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可以看出 : 该机适合 辉锅 ( 对茶叶进行整形 ), 但用来青锅 ( 杀青做形 ) 则容易结块。 ( 三 )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适合连续化生产, 操作简单、 环保、 节 能、 高效的扁形茶连续压扁机。 0008 所述的扁形茶连续压扁机, 。
9、包括输送装置、 角度调节装置、 搓揉理条装置、 电热压 扁轮、 保温罩、 高度调节装置、 电热压扁轮组、 抹油装置、 托轮组、 机架、 传动机构等。 0009 所述的输送装置由滚轮和输送带等组成 ; 0010 进一步所述的搓揉理条装置由滚轮和搓揉带等组成 ; 位于输送装置的上方 ; 搓揉 带的运行速度快于输送带的运行速度 ; 0011 进一步所述的搓揉带是用竹丝和丝线编织制成的, 透气性好, 具有环保卫生的意 义 ; 0012 进一步所述的角度调节装置用来调节输送带和搓揉带之间的角度 ; 0013 进一步所述的高度调节装置用来调节搓揉理条装置后滚轮和输送带之间的间距 以及电热压扁轮和输送带之间。
10、的间距 ; 0014 进一步所述的电热压扁轮, 是由压扁轮、 轴承、 电热管、 隔热板等组成, 电热管固定 说 明 书 CN 101773173 B 3 2/3 页 4 不动, 压扁轮转动, 使轮壁受热均匀。位于输送装置的后上方 ; 0015 进一步所述的电热压扁轮外装有保温罩, 有节约能源的效果 ; 0016 进一步所述的电热压扁轮组是一对相向转动的电热压扁轮 ; 位于输送装置的后下 方 ; 0017 进一步所述的抹油装置装在电热压扁轮组的下方, 将制茶油或菜油均匀的抹在电 热压扁轮上。 0018 茶叶经滚筒杀青机杀青后, 落入扁形茶连续压扁机输送带上, 输送带将茶叶送到 与搓揉带之间的空间。
11、。 在输送带与搓揉带之间的间隙里, 搓揉带的运行速度比输送带快, 因 运行速度的差异使输送带和搓揉带产生相对运动, 茶叶因而被搓揉卷成叶包芽的圆茶条, 随后茶条被送到电热压扁轮与输送带之间, 茶叶被初次压扁, 然后茶叶在自然重力作用下 落入电热压扁轮组之间, 茶叶被再次压扁。为形成扁形茶扁平尖滑的外形和优良的品质打 下了基础。 001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 生产效率高, 符合制茶工艺, 适合流水线生产。 ( 四 ) 附图说明 0020 图 1 为实施例所述扁形茶连续压扁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 2 为实施例所述的电热压 扁轮的结构示意图。 ( 五 )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
12、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0022 参照图 1, 一种扁形茶连续压扁机, 包括输送装置 1、 角度调节装置 3、 搓揉理条装 置 4、 高度调节装置 6、 保温罩 7、 电热压扁轮 8、 电热压扁轮组 9、 抹油装置 10、 机架 11、 传动 机构 12、 托轮组 13 等 . 0023 所述的输送装置 1 由滚轮和输送带 2 等组成 ; 0024 所述的角度调节装置 3 用来调节输送带和搓揉带 5 之间的角度 ; 0025 所述的搓揉理条装置 4 由滚轮和搓揉带 5 等组成 ; 位于输送装置的上方 ; 搓揉带 的运行速度快于输送带的运行速度 ; 0026 所述的搓。
13、揉带 5 是用竹丝和丝线编织制成的, 透气性好, 具有环保卫生的意义 ; 0027 所述的高度调节装置 6 用来调节搓揉理条装置 4 后滚轮和输送带 2 之间的间距以 及电热压扁轮 8 和输送带 2 之间的间距 ; 0028 所述的电热压扁轮 8, 是由压扁轮 14、 电热管 15、 轴承 16、 端盖 17、 轴座 18、 隔热板 19、 轴承座 20 等组成, 电热管 15 固定不动, 压扁轮 14 转动, 使轮壁受热均匀。位于输送装 置的后上方 ; 0029 所述的电热压扁轮 8 外装有保温罩 7, 有节约能源的效果 ; 0030 所述的电热压扁轮组 9 是一对相向转动的电热压扁轮 ; 。
14、位于输送装置的后下方 ; 0031 所述的抹油装置10装在电热压扁轮组9的下方, 将制茶油或菜油均匀的抹在电热 压扁轮 8 上。 0032 茶叶经滚筒杀青机杀青后, 落入扁形茶连续压扁机输送带2上, 输送带2将茶叶送 到与搓揉带 5 之间的空间。在输送带 2 与搓揉带 5 之间的间隙里, 搓揉带 5 的运行速度比 说 明 书 CN 101773173 B 4 3/3 页 5 输送带 2 快, 因运行速度的差异使输送带 2 和搓揉带 5 产生相对运动, 茶叶因而被搓揉卷成 叶包芽的圆茶条, 随后茶条被送到电热压扁轮 8 与输送带 2 之间, 茶叶被初次压扁, 然后茶 叶在自然重力作用下落入一对电热压扁轮 8 之间, 茶叶被再次压扁。为形成扁形茶扁平尖 滑的外形和优良的品质打下了基础。 说 明 书 CN 101773173 B 5 1/1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773173 B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