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洲菊组培苗的生根及炼苗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非洲菊组培苗的生根及炼苗方法.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10416356.2 (22)申请日 2016.06.15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606975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6.11.09 (73)专利权人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地址 201106 上海市闵行区北翟路2901号 专利权人 上海闵行区苗圃 (72)发明人 殷丽青 孙翊 蔡友铭 张永春 陆锦明 杨柳燕 李水根 朱天华 李心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1114 代理人 费开逵 (51)Int.Cl. 。
2、A01H 4/00(2006.01) (56)对比文件 CN 101496496 A,2009.08.05,全文. CN 104396744 A,2015.03.11,全文. CN 105075860 A,2015.11.25,全文. 周锺信等.非洲菊光合微繁技术的研究. 天 津农学院学报 .2002,第9卷(第4期),第15-18 页. 王敏艳等.非洲菊优质高效有机生态栽培基 质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2005,第17卷(第5期), 第326页, 摘要. 侶彦粉等.非洲菊组培种苗的炼苗与定植. 中国花卉园艺 .2005, (第20期),第35页第1-2、 5-8段, 第36页第1-2段. 李。
3、娜等.非洲菊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北方园 艺 .2011, (第21期),第178-181页. 谢园园.多效唑对非洲菊离体保存中增殖及 生根的影响.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 库 农业科技辑 .2015, (第3期),第3.1.1、 3.1.2.5、 3.1.2.6、 3.1.2.7、 5.1.1、 5. 1. 2、 5. 1. 3节, 表3.3. 审查员 李世超 (54)发明名称 一种非洲菊组培苗的生根及炼苗方法 (57)摘要 一种非洲菊组培苗的生根及炼苗方法, 该方 法通过将非洲菊的丛生组培苗切成单芽, 在壮苗 生根培养基上进行光照培养, 诱导生根, 生根后 在温室或培养室中不开瓶盖炼苗。
4、13个月, 之后 逐步敞开瓶口炼苗, 再假植于栽培基质中。 本发 明的壮苗生根培养基既能提供充足的养分, 又能 适当延缓非洲菊组培苗的生长速度, 缩短非洲菊 组培苗在苗床上的养护管理时间, 在炎夏和寒冬 不间断非洲菊组培苗的生产, 大大节约了苗床管 理的劳动力和水电成本, 操作简单, 管理方便, 同 时, 本发明培育的非洲菊种苗植株健壮, 根系发 育良好, 假植后成活率达99以上, 种苗移栽定 植后均可成活。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06069752 B 2018.05.08 CN 106069752 B 1.一种非洲菊组培苗的生根及炼苗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1)将非洲菊的丛生组。
5、培苗切成单芽, 转入装有壮苗生根培养基的培养瓶中, 盖上瓶盖, 进行光照培养, 诱导生根, 生根培养2530d, 获得生根的非洲菊组培苗; 其中, 所述壮苗生根培养基中含有: 1/2MS改良培养基, 6-苄氨基腺嘌呤0.050.1mg/ L, 吲哚丁酸0.11.0mg/L, 萘乙酸0.050.2mg/L, 多效唑0.050.2mg/L, 蔗糖1525g/L 和琼脂粉5.56.5g/L; 其中, 所述的1/2MS改良培养基中含有无机盐: NH4NO3 815835mg/L, KNO3 840 860mg/L, CaCl22H2O 210230mg/L, MgSO47H2O 175195mg/L,。
6、 KH2PO4 8595mg/L, Na2-EDTA 37.338.3mg/L, FeSO47H2O 27.828.8mg/L, H3BO3 3.16.2mg/L, MnSO4 4H2O 11.222.3mg/L, ZnSO47H2O 4.38.6mg/L, KI 0.420.83mg/L, Na2MoO2H2O 0.120.25mg/L, CuSO45H2O 0.0120.025mg/L, CoCl26H2O 0.0120.025mg/L; 有机 物: 肌醇100120mg/L, 甘氨酸1.52.5mg/L, 烟酸0.40.6mg/L, 维生素B6 0.40.6mg/ L, 维生素B1 0.。
7、40.6mg/L; 2)将步骤1)中生根的非洲菊组培苗, 不开瓶盖炼苗13月, 光照强度15003000lux, 温度为826; 3)将培养瓶的瓶口留出缝隙, 继续炼苗34d, 再完全敞开瓶口, 加入510mL水, 再炼 苗12d; 4)将步骤3)中经开瓶口炼苗后的非洲菊组培苗取出, 去除基部培养基, 将非洲菊组培 苗假植于苗床的栽培基质中, 喷水, 覆盖薄膜, 保温保湿培养710d; 5)揭开薄膜, 洒水, 保持苗床湿润, 栽培养护2540d后即可出圃移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洲菊组培苗的生根及炼苗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 光 照培养的培养温度为252, 光照时间为1214。
8、小时/天, 光照强度为15002500lux。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洲菊组培苗的生根及炼苗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炼苗 时, 温度为8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洲菊组培苗的生根及炼苗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 所 述的瓶口留出缝隙, 是指打开瓶盖, 将瓶盖放于瓶口上留出空隙, 或者拿去瓶盖, 用塑料膜 覆盖瓶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洲菊组培苗的生根及炼苗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4)中覆盖 薄膜后, 培养温度为1526, 相对湿度为758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洲菊组培苗的生根及炼苗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4)中覆盖 薄膜后, 培养温度为2024。
9、, 相对湿度为7585。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非洲菊组培苗的生根及炼苗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4)中, 所述薄膜为塑料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洲菊组培苗的生根及炼苗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5)中, 所 述移栽所需的移栽基质是砻糠灰、 珍珠岩和泥炭的混合物, 其中, 砻糠灰: 珍珠岩: 泥炭的重 量比为1: 46: 58。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069752 B 2 一种非洲菊组培苗的生根及炼苗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非洲菊组培苗的生根及炼苗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非洲菊(Gerbera jame。
10、sonii)系菊科大丁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具有花色丰富、 产 花量高、 观赏期长等优点, 是世界五大切花之一, 广泛应用于盆栽、 鲜切花等方面。 0003 随着花卉市场的不断发展, 非洲菊生产用苗量日益增大,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 非洲菊种苗的快速繁殖, 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该技术可克服常规手段繁殖种苗速度慢、 影 响新品种推广及实生苗后代会发生变异而无法保持母株优良特性等缺陷。 0004 组织培养技术是快速繁殖非洲菊种苗的重要方法, 但是, 组培苗的假植是一个从 异养到自养的过程, 还存在着管理水平要求高及移栽存活率低的问题, 更为突出的是, 受季 节影响, 在夏季和冬季进行移栽时, 非。
11、洲菊组培苗的移栽存活率大大降低。 0005 为了克服夏季高温或冬季低温对移栽后的非洲菊幼苗造成存活率低的缺陷, 通常 需要将苗床设在温室中, 但是, 苗床容量小, 运转费用高, 单苗的培养成本大幅上升, 有时设 备条件不好时, 在炎夏和寒冬来临前便停止非洲菊组培苗的增殖、 生根, 以避开在炎夏和寒 冬进行组培苗的假植, 由此, 每年大约停产34个月左右, 并且, 利用现有非洲菊组培苗的 生根及炼苗方法, 排除季节影响, 非洲菊组培苗的假植成活率在90左右。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洲菊组培苗的生根及炼苗方法, 该方法能有效缩短 组培苗在苗床上的养护管理时间, 在炎热的夏季。
12、和寒冷的冬季可持续不间断地进行非洲菊 组培苗的生产, 还大大节约了苗床管理的劳动力成本和水电成本, 操作简单, 管理方便, 成 本低, 种苗根系发育良好, 假植后植株成活率可达到99以上, 恢复生长快。 0007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 一种非洲菊组培苗的生根及炼苗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09 1)将非洲菊的丛生组培苗切成单芽, 转入装有壮苗生根培养基的培养瓶中, 盖上 瓶盖, 进行光照培养, 诱导生根, 获得生根的非洲菊组培苗; 其中, 所述的壮苗生根培养基中 含有: 1/2MS改良培养基, 6-苄氨基腺嘌呤, 吲哚丁酸, 萘乙酸, 多效唑, 蔗糖和琼脂粉。
13、; 0010 2)将步骤1)中生根的非洲菊组培苗, 不开瓶盖炼苗13月, 光照强度1500 3000lux, 温度为826; 0011 3)培养瓶的瓶口留出缝隙, 继续炼苗34d, 再完全敞开瓶口, 加入510mL水, 再 炼苗12d; 0012 4)将步骤3)中经敞开瓶口炼苗后的非洲菊组培苗取出, 去除基部的培养基, 将非 洲菊组培苗假植于苗床的栽培基质中, 喷水, 覆盖薄膜, 保温保湿培养710d; 0013 5)揭开薄膜, 洒水, 保持苗床湿润, 栽培养护25-40d后即可出圃移栽。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6069752 B 3 0014 优选地, 步骤1)中所述壮苗生根。
14、培养基中含有: 1/2MS改良培养基, 6-苄氨基腺嘌 呤(6-BA)0.050.1mg/L, 吲哚丁酸(IBA)0.11.0mg/L, 萘乙酸(NAA)0.050.2mg/L, 多效 唑(pp333)0.050.2mg/L, 蔗糖1525g/L和琼脂粉5.56.5g/L。 0015 进一步, 所述步骤1)中, 光照培养的培养温度为252, 光照时间为1214小时/ 天, 光照强度为15002500lux。 0016 优选地, 步骤2)中炼苗时, 温度为818。 0017 进一步, 步骤3)中, 瓶口留出缝隙, 是指打开瓶盖, 将瓶盖放于瓶口上留出空隙, 或 者拿去瓶盖, 用塑料膜覆盖瓶口。 。
15、0018 进一步, 步骤4)中覆盖薄膜后, 培养温度为1526, 相对湿度为7585, 优选 培养温度为2024。 0019 进一步, 步骤4)中的薄膜为塑料膜。 0020 进一步, 步骤5)中, 所述移栽基质是砻糠灰、 泥炭和珍珠岩的混合物, 其中, 砻糠 灰: 珍珠岩: 泥炭的重量比为1: 46: 58。 0021 本发明延长了非洲菊组培苗在壮苗生根培养基上的保持时间, 克服了非洲菊组培 苗生产中受季节影响较大的问题, 利用本发明, 在炎夏和寒冬季节到来前, 不需停止对非洲 菊组培苗的增殖或生根培养, 非洲菊组培苗可不间断增殖培养或诱导生根培养, 获得生根 组培苗后继续保持于生根培养基上。。
16、 0022 本发明在壮苗与生根培养基中添加了多种植物生长激素, 如6-苄氨基腺嘌呤、 吲 哚丁酸、 萘乙酸和多效唑, 添加6-苄氨基腺嘌呤的作用是使非洲菊组培苗在较长时间的生 根培养中保持生长活力, 避免衰落; 而多效唑通常较多应用于田间, 使作物矮化, 本发明添 加多效唑可以延缓非洲菊组培苗在生根培养时的生长速度, 具有壮苗的作用。 0023 本发明添加的多种植物生长激素之间互相配合, 为非洲菊组培苗提供了良好的生 长环境, 本发明所述壮苗与生根培养基既能提供充足的养分, 又能适当延缓非洲菊组培苗 的生长速度, 使其在壮苗与生根培养基上的生长时间延长, 避免生根后在炼苗过程中发生 衰落迹象,。
17、 缩短在苗床上的炼苗时间。 本发明的非洲菊组培苗在生根的同时, 生长的更加健 壮, 种苗质量得到提高, 进一步提高非洲菊种苗的移栽成活率。 0024 本发明延长了非洲菊组培苗在壮苗生根培养基上的保持时间, 缩短了组培苗在苗 床上的炼苗时间, 不但能增加产出, 降低成本, 而且能增强种苗素质, 缩短组培苗恢复生长 时间, 提高种苗假植的移栽成活率, 对提高企业的组培苗生产力具有积极意义。 0025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6 1)本发明的壮苗与生根培养基中添加的多种植物生长激素互相配合, 延长了非洲 菊组培苗在壮苗生根培养基上的保持时间, 同时, 避免了非洲菊组培苗在炼。
18、苗过程中发生 衰落的现象, 可在炎夏或寒冬进行组培苗的假植, 克服了非洲菊组培苗的增殖或生根培养 时所受到的季节影响, 降低成本, 增加产出, 节省组培苗的苗床管理的人工成本和水电成 本, 还可提高苗床利用率, 节约假植空间。 0027 2)本发明延长了非洲菊组培苗在壮苗生根培养基上的生长时间, 此过程中, 组培 苗也在缓慢生长, 不断粗壮, 更适应外界的环境, 经过逐步炼苗, 提高种苗的适应性, 再假植 于苗床中, 种苗在苗床上恢复快, 植株健壮, 假植成活率高, 可达到99以上。 还大大缩短返 苗时间, 更容易培育壮苗, 提高种苗素质, 种苗根系发育良好, 也有利于后续非洲菊种苗定 说 明。
19、 书 2/4 页 4 CN 106069752 B 4 植。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9 本发明的1/2MS改良培养基配方如下表1所示, mg/L表示每升培养基中含各成分的 毫克数。 0030 表1 0031 0032 0033 实施例1在夏季进行非洲菊组培苗的生根及炼苗, 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0034 1)7月中下旬, 将来源于增殖培养非洲菊的丛生组培苗切成单芽, 转入装有壮苗生 根培养基的培养瓶中, 盖上瓶盖, 进行光照培养, 诱导生根, 温度为252、 光照强度为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6069752 B 5 2500lux。
20、左右, 生根培养2530d, 100组培苗生根, 获得生根的非洲菊组培苗; 0035 其中, 所述的壮苗生根培养基为: 1/2MS+6-BA 0.1mg/L+IBA0.3mg/L+NAA 0.1mg/L +pp333 0.1mg/L+蔗糖20g/L+琼脂粉6.0g/L; 0036 2)将步骤1)中生根的非洲菊组培苗不开瓶盖, 置于培养室保持2个月, 光照强度 15002000lux, 温度为242; 0037 3)10月中下旬, 打开培养瓶的瓶盖, 将瓶盖放于瓶口上, 留有1/3左右空隙, 保持通 风, 炼苗34d, 再完全敞开瓶口, 加入510mL水, 炼苗1d; 0038 4)取出步骤3)。
21、中炼苗后的非洲菊组培苗, 洗净非洲菊组培苗基部的培养基, 将其 假植于苗床, 苗床的栽培基质为砻糠灰: 珍珠岩: 泥炭按重量比为1: 4: 5的比例混合, 及时浇 水, 用塑料膜覆盖假植有非洲菊组培苗的苗床, 保持温度1826, 湿度80左右, 养护 10d; 0039 5)揭开薄膜, 洒水, 保持苗床湿润, 之后按常规方法管理, 非洲菊组培苗的假植成 活率达99, 且种苗粗壮, 生长良好, 25d左右即可出圃定植。 0040 实施例2在冬季进行非洲菊组培苗的生根及炼苗, 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0041 1)11月中旬, 将来源于增殖培养非洲菊的丛生组培苗切成单芽, 转入装有壮苗生 根培养基的培。
22、养瓶中, 盖上瓶盖, 进行光照培养, 诱导生根, 温度为252、 光照强度为 2500lux左右, 生根培养2530d, 100组培苗生根, 获得生根的非洲菊组培苗; 0042 其中, 所述的壮苗生根培养基为: 1/2MS+6-BA 0 .05mg/L+IBA0 .5mg/L+NAA 0.05mg/L+pp333 0.1mg/L+蔗糖20g/L+琼脂粉6.0g/L; 0043 2)将步骤1)中生根的非洲菊组培苗不开瓶盖置于温室炼苗2.5个月, 光照强度 3000lux左右, 温度为10-26; 0044 3)翌年3月初, 打开培养瓶的瓶盖, 用塑料膜覆盖瓶口, 留通风口, 炼苗34d, 揭去 塑料膜, 加入510mL蒸馏水, 炼苗1d; 0045 4)揭去塑料膜的第2天, 用镊子取出组培苗, 洗净其基部的培养基, 将其假植于苗 床, 苗床的栽培基质为砻糠灰: 珍珠岩: 泥炭按重量比为1: 6: 8的比例混合, 及时浇水, 用塑 料膜覆盖假植有非洲菊组培苗的苗床, 保持温度1826, 湿度80以上, 养护10d; 0046 5)揭开薄膜, 洒水, 保持苗床湿润, 之后按常规方法管理, 培育25d后, 假植成活率 在99以上, 种苗粗壮, 生长良好, 即可出圃。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6069752 B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