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滑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捷制动轮滑鞋。
背景技术
随着轮滑运动的普及,很多人期望轮滑鞋能够更加的人性化设计,期望更加轻便、能适合不同的路面、能够方便地上下楼梯或台阶等。通过设置制动装置可以满足在不具备滑行路段使用的需求,初学者则可以通过控制轮子转动的灵活性满足安全需求。但现有的制动装置对轮滑鞋带来了制造和使用上的复杂性以及使用舒适度的下降。例如专利号为ZL201320646561.X的方案中制动片为片状,存在不同部位压力不均的情况,制动效率有待提高;为了在轮滑支架的内部上方设置制动片,在加工生产中需要额外增加一块钢板且增加了滑轮支架的高度,为使用者带来了额外的重量和重心的增高。
故对原有专利技术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加工简单、实用方便的具有便捷制动系统的轮滑鞋。轮滑鞋的支架内侧上方是矩形或类矩形,与圆形的轮子间具有间隙;支架后端鞋跟处与前端脚掌处原有的高度差存在间隙。本实用新型的制动装置利用了这种间隙进行设置,更进一步地通过将制动扳手直接固定在滑轮支架处,从而避免了加工用料和操作的增加、避免了重量增加和重心增高,可节约成本、利于使用者舒适安全。本实用新型的制动装置通过直接卡在相邻两个滑轮之间的V形缝隙里,制动效率高,且设置了通过自带的弹簧使制动装置复位的机构,使用起来简单便捷。本实用新型的制动装置可根据轮子的磨损程度进行活动范围的微调,也可改变轮子所受压力的大小,符合了制动的人性化定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捷制动轮滑鞋,包括鞋身,滑轮支架,滑轮,隐藏在滑轮支架内部上方的制动装置;所述制动装置由以下部件组成:1.U型拉杆,2.挂在U型拉杆上的可活动短臂,3.短臂末端的制动棒或X型制动叉,4.拉动U型拉杆前后运动的可旋转扳手,5.连接扳手和U型拉杆、可伸缩、可相对运动的连接杆,6.套在连接杆周围的弹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对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是不含上鞋身的整体外观图。
图2是除去滑轮支架后的制动装置和滑轮的侧视图。
图3是除去滑轮支架后的制动装置和滑轮的俯视图。
图4是除去滑轮支架后的制动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扳手、连接杆、U型拉杆的连接结构的俯视图。
图6是扳手、连接杆、U型拉杆的连接结构的仰视图。
图7是去掉弹簧的扳手、连接件、U型拉杆的连接结构仰视图。
图8是扳手结构图。
图9是扳手工作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扳手;2、连接杆;3、U型拉杆;4、滑轮支架;5、短臂;6、轮子;7、制动棒;8、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一:扳动扳手通过连接杆拉动U型拉杆在滑轮支架内由前向后运动,悬挂在U型拉杆下面的短臂在重力和前方轮子的阻挡下,短臂末端的制动棒向下插入相邻两个轮子之间的V型缝隙,当向下运动到一定的距离,就会紧紧的卡在两个轮子之间的缝隙里,同时也把相邻的两个轮子紧紧的卡死无法转动,从而达到制动的效果;扳动扳手向相反方向旋转时,则在弹簧的推动下U型扳手向后运动,带动短臂和制动棒回位,从而解除制动。
实施例二:扳动扳手通过连接杆拉动U型拉杆在滑轮支架内由前向后运动,悬挂在U型拉杆下面水平放置的X型制动叉在受到拉力的情况下夹角变小,从而分别将相邻的前后轮夹住,拉力足够大时,轮子将被夹住无法转动,扳手反向旋转时,则同实施例一解除制动。
实施例三:本方案与方案二的原理相同,只是X型制动叉是垂直安置在相邻两轮之间,此方案X型制动叉上端两头通过钢绳连接到U型拉杆上,当收到U型拉杆的拉力时制动叉改变夹角垂直夹在相邻两个轮子之间的缝隙里,达到制动效果,解除制动原理同方案二。
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以上实施例,故凡以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