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更特别的是关于一种治 疗前列腺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前列腺疾病是男性泌尿生殖系常见病,主要包括前列腺炎、前列腺 增生及前列腺癌。男性的大多数一生都要不同程度的受到前列腺疾病的 困扰,其中尤以慢性前列腺炎为多见。在20-65岁的男性中均有发现, 22-40岁男子发病率高,发病趋势呈年轻化发展。
中医未将前列腺炎单独作为一个病症列出,而将其归入淋、浊、肾 虚腰痛等病症。一般来说,认为急性前列腺炎属于“热淋”范围,慢性 前列腺炎属于“精浊”、“淋浊”范围。《景岳全书·杂症谟·淋浊》中 写到:“有浊在精者,必由相火妄动,淫欲逆精,以至精离其位,不能 闭藏,则源流相继,淫溢而下。移热膀胱则溺孔涩痛,清浊并至,此皆 白浊之因热症也。及其久也,则有脾气下陷,土不制湿,而水道不清者。” 认为其病属精,病位在肾,初起以热症为多,湿热蕴于肝经,扰乱精室, 多为急性前列腺炎或慢性前列腺炎急性发作;久不治,则湿热蕴结于下 焦,伤及脾肾,使脾气下陷而不化湿,表现为慢性前列腺炎。故中医理 论认为,前列腺炎的发病多因湿热下注,蕴结于精室、阻于经脉,日久 必凝滞气血,血败精瘀所致;或瘀血阻滞,一旦湿热内侵,血营不畅, 使湿热蕴结瘀下焦。故多法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并举。若其病不得治, 久病入肾而致虚,以至虚实夹杂,病机为本虚标实,治则当祛邪补虚, 以收标本兼顾之效。在临床辨证施治中也认为慢性前列腺炎以湿热蕴结 症为多见。
现有治疗前列腺疾病的药物有些属于治标不治本,有些使用价格昂 贵的物质,有些在应用过程中由于疗效不确切而中断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确切、安全方便、副作用小、价格低 廉的纯中药治疗前列腺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这些以及其他目的将通过下列详细描述和说明来进一步体 现和阐述。
本发明的治疗前列腺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包括由下列原料制得的活 性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附加剂:
金钱草 300-500克 棉萆 300-500克
瞿 麦 150-300克 黄 柏 200-300克
三 七 30-55克 桃 仁 150-300克
川楝子 200-300 克乌药 150-250克
牛 膝 200-300克
共制成1000粒。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治疗前列腺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包括由下列原 料制得的活性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附加剂:
金钱草 400-450克 棉萆 350-450克
瞿 麦 180-250克 黄 柏 230-280克
三 七 35-45克 桃 仁 180-250克
川楝子 230-280 克乌药 180-250克
牛 膝 230-280克
共制成1000粒。
较好的是,本发明的治疗前列腺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包括由下列原 料制得的活性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附加剂:
金钱草 400-420克 棉萆 400-420克
瞿 麦 200-230克 黄 柏 230-260克
三 七 40-45克 桃 仁 200-220克
川楝子 230-250 克乌药 200-220克
牛 膝 230-260克
共制成1000粒。
本发明的治疗前列腺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加入常规的制药辅剂,如 淀粉、糊精或胶囊可以制成颗粒、药片、胶囊、散剂或丸剂,当然如果 有必要还可以加入矫味剂或香料。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粒”,可以是常规意义上的粒,也可以是“袋”, 或其他常规意义上的颗粒。
本发明的治疗前列腺疾病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 骤:
A、按下列比例称取:
金钱草 300-500克 棉萆 300-500克
瞿 麦 150-300克 黄 柏 200-300克
三 七 30-55克 桃 仁 150-300克
川楝子 200-300克 乌 药 150-250克
牛 膝 200-300克
B、取金钱草、棉萆和黄柏加70%乙醇回流提取3-5次,每次1 -2小时,加醇量为药材量的4-7倍,过滤,合并醇提液,放置过夜, 再次过滤得乙醇溶液;
C、取瞿麦、桃仁、川楝子、乌药和牛膝,加水煎煮2-4次,每次 0.5-1.5小时,加水量为药材量的6-10倍,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 为1.15-1.20(50℃测),放凉,加酒精使含醇量达70%,冷藏过夜, 抽滤,得滤液;
D、取三七切碎烘干粉碎过100目筛,得三七粉;
E、将(C)步骤得到的滤液与(B)步骤得到的乙醇溶液合并,回收乙 醇,浓缩,减压干燥,得干浸膏,粉碎,过100目筛,加入(D)步骤 得到的三七粉及糊精或淀粉适量,甜叶菊甙15克,混匀,用乙醇制粒, 干燥,共制成颗粒剂1000粒。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治疗前列腺疾病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 括下列步骤:
A、按下列比例称取:
金钱草 300-500克 棉萆 300-500克
瞿 麦 150-300克 黄 柏 200-300克
三 七 30-55克 桃 仁 150-300克
川楝子 200-300克 乌 药 150-250克
牛 膝 200-300克
B、取金钱草、棉萆和黄柏加70%乙醇回流提取4次,每次1.5 小时,加醇量为药材量的5-7倍,过滤,合并醇提液,放置过夜,再 次过滤得乙醇溶液;
C、取瞿麦、桃仁、川楝子、乌药和牛膝,加水煎煮3次,每次1.0 小时,加水量为药材量的8-9倍,滤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 (50℃测),放凉,加酒精使含醇量达70%,冷藏过夜,抽滤,得滤液;
D、取三七切碎烘干粉碎过100目筛,得三七粉;
E、将(C)步骤得到的滤液与(B)步骤得到的乙醇溶液合并,回收乙 醇,浓缩,减压干燥,得干浸膏,粉碎,过100目筛,加入(D)步骤 得到的三七粉,混匀,干燥,装入胶囊中,共得到1000粒胶囊。
在本发明的治疗前列腺疾病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中,其中的原 料用量为:
金钱草 400-450克 棉萆 350-450克
瞿 麦 180-250克 黄 柏 230-280克
三 七 35-45克 桃 仁 180-250克
川楝子 230-280克 乌 药 180-250克
牛 膝 230-280克
共制成1000粒。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治疗前列腺疾病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中,其中的原料用量为:
金钱草 400-420克 棉萆 400-420克
瞿 麦 200-230克 黄 柏 230-260克
三 七 40-45克 桃 仁 200-220克
川楝子 230-250克 乌 药 200-220克
牛 膝 230-260克
共制成1000粒。
本发明的产品对于解除患者痛苦,保护劳动力具有具有重要和积极 的现实意义。并且疗效确切、安全方便、副作用小、价格低廉,是一种 纯中药复方药物。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所有原材料包括添加剂等均是常规使用的,可以 从市场购得。
以上组成是按重量作为配比的,在生产时可按照相应比例增大或减 小,如大规模生产可以以公斤为单位,或以吨为单位,小规模生产也可 以以毫克为单位,重量可以增大或者减小,但各组成之间的生药材重量 配比的比例不变。
以上重量配比的比例是经过科学筛选得到的,对于特殊病人,可以 相应调整组成的量的配比,增加或减少不超过100%,药效不变。
以上组成中的中药原料,尤其是臣药和佐药,也可以被适当的具有 相同药性的中药替换,替换后的中药制剂其药物作用不变。
在本发明中,如非特指,所有的量、百分比均为重量单位。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实施例仅用于说明, 并不能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A、按下列比例称取:
金钱草320克, 棉萆320克, 瞿 麦160克,
黄 柏220克, 三 七35克, 桃 仁160克,
川楝子220克, 乌 药160克, 牛 膝200克;
B、取金钱草、棉萆和黄柏加浓度为70%的乙醇回流提取4次, 每次1.5小时,加醇量为药材量的5.5倍,过滤,合并醇提液,放置过 夜,再次过滤得乙醇溶液;
C、取瞿麦、桃仁、川楝子、乌药和牛膝,加水煎煮3次,每次1.0 小时,加水量为药材量的8倍,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 (50℃测),放凉,加酒精使溶液含乙醇量达70%,冷藏过夜,抽滤, 得滤液;
D、取三七切碎烘干粉碎过100目筛,得三七粉;
E、将(C)步骤得到的滤液与(B)步骤得到的乙醇溶液合并,回收乙 醇,浓缩,减压干燥,得干浸膏,粉碎,过100目筛,加入(D)步骤 得到的三七粉及糊精或淀粉适量,甜叶菊甙15克,混匀,用乙醇制粒, 干燥,共制成颗粒剂1000粒。
实施例2
A、按下列比例称取:
金钱草480克, 棉萆480克, 瞿 麦280克,
黄 柏280克, 三 七50克, 桃 仁280克,
川楝子280克, 乌 药220克, 牛 膝280克;
B、取金钱草、棉萆和黄柏加浓度为70%的乙醇回流提取5次, 每次1小时,加醇量为药材量的6.5倍,过滤,合并醇提液,放置过夜, 再次过滤得乙醇溶液;
C、取瞿麦、桃仁、川楝子、乌药和牛膝,加水煎煮2-4次,每次 0.5-1.5小时,加水量为药材量的6-10倍,滤过,浓缩至相对密度 为1.15-1.20(50℃测),放凉,加酒精使含乙醇含量达70%,冷藏过 夜,抽滤,得滤液;
D、取三七切碎烘干粉碎过100目筛,得三七粉;
E、将(C)步骤得到的滤液与(B)步骤得到的乙醇溶液合并,回收 乙醇,浓缩,减压干燥,得干浸膏,粉碎,过100目筛,加入(D)步 骤得到的三七粉,混匀,干燥,装入胶囊中,共得到1000粒胶囊。
实施例3
A、按下列比例称取:
金钱草420克, 棉萆420克, 瞿 麦210克,
黄 柏250克, 三 七42克, 桃 仁210克,
川楝子250克, 乌 药210克, 牛 膝250克;
B、取金钱草、棉萆和黄柏加70%乙醇回流提取4次,每次1.5 小时,加醇量为药材量的6倍,过滤,合并醇提液,放置过夜,再次过 滤得乙醇溶液;
C、取瞿麦、桃仁、川楝子、乌药和牛膝,加水煎煮3次,每次1.5 小时,加水量为药材量的8倍,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 (50℃测),放凉,加酒精使含乙醇含量达70%,冷藏过夜,抽滤,得 滤液;
D、取三七切碎烘干粉碎过100目筛,得三七粉;
E、将(C)步骤得到的滤液与(B)步骤得到的乙醇溶液合并,回收乙 醇,浓缩,减压干燥,得干浸膏,粉碎,过100目筛,加入(D)步骤 得到的三七粉及淀粉,甜叶菊甙15克,混匀,用乙醇制粒,干燥,共 得到1000粒颗粒。
实施例4
A、按下列比例称取:
金钱草400克, 棉萆400克, 瞿 麦230克,
黄 柏220克, 三 七40克, 桃 仁240克,
川楝子260克, 乌 药230克, 牛 膝220克;
B、取金钱草、棉萆和黄柏加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0 小时,加醇量为药材量的7倍,过滤,合并醇提液,放置过夜,再次过 滤得乙醇溶液;
C、取瞿麦、桃仁、川楝子、乌药和牛膝,加水煎煮2次,每次2.0 小时,加水量为药材量的8倍,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 (50℃测),放凉,加酒精使含乙醇含量达70%,冷藏过夜,抽滤,得 滤液;
D、取三七切碎烘干粉碎过100目筛,得三七粉;
E、将(C)步骤得到的滤液与(B)步骤得到的乙醇溶液合并,回收乙 醇,浓缩,减压干燥,得干浸膏,粉碎,过100目筛,加入(D)步骤 得到的三七粉及淀粉,甜叶菊甙15克,混匀,用乙醇制粒,干燥,共 得到1000粒颗粒。
实施例5
受试药物:消浊通淋颗粒,由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提供, 批号20040910,8克颗粒/袋,含2.25克生药/克颗粒。
剂量设计:人临床用量为一次一袋,每日三次,共计24克颗粒54 克生药/天,按60公斤计算,用药量为0.9克生药/千克。
消浊通淋颗粒小鼠剂量为20.0、10.0、5.0克生药/千克;大鼠剂 量为10.0、5.0、2.5克生药/千克;家兔剂量为6.0、3.0、1.5克生药 /千克三个剂量组。按动物与人公斤体重折算,中剂量约相当于临床等 效剂量,高剂量为中剂量的一倍,小剂量为中剂量的1/2。
阳性对照药:前列通片,广州众胜药厂产品,批号:980108-3L。
临床用量为18片,0.5克/片,18片为9克,按60公斤计算,用 药量为0.15克/千克,按动物与人公斤体重计算,小鼠用量为1.6克/ 千克,大鼠用量为0.8克/千克,家兔0.6克/千克相当于临床等效剂量, 使用时以蒸馏水稀释至所需浓度。
特美力环丙沙星注射液,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分装,德国拜 尔公司制造,批号960711,实验时用注射用水配制到所需浓度。
给药体积:小鼠用量为0.2毫升/10克体重,大鼠用量为1.0毫升 /100克体重,家兔用量为4.0毫升/1000克体重
试剂:消痔灵注射液,北京第四制药厂产品,批号:97101401;巴 豆油、角叉菜胶均系日本和光株式会社产品,批号分别为DCCL7737、45F -0427;高分子右旋糖酐,Sigma公司,D-5251,分子量为580000。
细菌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变性 杆菌均为临床上分离的菌株,购自北京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培养基:肉汤,英国产。
动物:小鼠,瑞士种,雄性,体重20±1克;大鼠,Wistar系,140 ±10克体重或200-400克,雄性,均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 所提供,动物合格证号分别为<医动字>01-3008、01-3001。大耳白 家兔,由军事医学科学院301医院提供,动物合格证号为军医动字第 B98014号。
仪器:UV-754连续式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制造。WX -753B显微镜录相系统,徐州光学仪器厂,JEOLJEM2000EX(电镜观察)。
试验方法和结果
一、对大鼠前列腺炎的影响
(一)对大鼠无菌性前列腺炎的影响
方法:将200-250克大鼠按体重随机分组,灌胃给药,每天2次, 连续7天,对照组给予相同容积的蒸馏水,第6天第1次给药后1小时, 乙醚麻醉下无菌操作进行手术,在前列腺头叶上的精囊腺注入1%角叉 菜胶生理盐水溶液0.1毫升/只,术后缝合,正常对照组在相同部位注 射无菌生理盐水0.1毫升/只,于术后24小时将全部大鼠麻醉剖腹,各 取前列腺液10微升,用显微镜检查单位体积前列腺液的白细胞总数, 结果见表1;再各另取前列腺液1滴涂片,镜下观察卵磷质小体密度, 根据卵磷质小体密度判断结果,用秩和检验比较给药组与对照组有无显 著性差异。结果见表2。
卵磷质小体密度分级标准:
“++++”:卵磷质小体密度呈灶簇状;
“+++”:卵磷质小体密度密集;
“++”:卵磷质小体密度散在;
“+”:卵磷质小体密度可见;
“±”:卵磷质小体密度偶见。
表1对大鼠无菌性前列腺炎的影响 组别 剂量(克 /千克) 鼠数 (只) 白细胞总数 (个/10μl) 抑制率 (%) P值 模型对照 -- 10 3620±640 正常对照 -- 6 400±141 89.0 <0.01 消浊通淋颗粒 10.0 5.0 2.5 10 10 10 1830±434 2250±450 2370±559 19.4 37.8 34.5 <0.01 <0.01 <0.01 前列通片 0.8 10 2600±512 28.2 <0.01
表1结果可见,模型对照组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消浊 通淋颗粒三个剂量组白细胞总数明显降低,阳性对照药前列通片亦有相 同的作用。
表2.消浊通淋颗粒对大鼠实验性前列腺炎的影响 组别 剂量 (克/千克) 鼠数 (只 ) 卵磷质小体密度(级) P值 ± + ++ +++ ++++ 模型对照 -- 10 1 5 4 正常对照 -- 5 1 5 <0.01 消浊通淋颗粒 10.0 5.0 2.5 10 10 10 2 4 5 4 4 4 4 2 1 <0.01 <0.01 <0.05 前列通片 0.8 10 2 3 4 1 <0.05
表2可见,正常前列腺液中含有大量的卵磷质(+++、++++),前列 腺炎时巨噬细胞吞噬大量脂类,使前列腺液内卵磷质小体减少或消失 (±、+),模型对照组前列腺液中卵磷质小体密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 显降低,消浊通淋颗粒三个剂量组对卵磷质小体密度与模型对照组相比 明显升高,阳性对照药前列通片亦有相同。
(二)消浊通淋颗粒对大鼠慢性前列腺炎的影响
方法:将350-400克大鼠造模后,按体重随机分组,灌胃给药, 每天2次,连续30天,对照组给予相同容积的蒸馏水,30天后处死大 鼠取前列腺组织标本观察。
模型制作:用戊巴比妥钠100毫克/千克腹腔注射,麻醉成功后, 在无菌条件下腹正中切口,直达腹腔,提出膀胱及两侧精囊,暴露附于 精囊内侧的前列腺背叶,分别注入25%消痔灵注射液0.2毫升,对照 组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缝合肌肉、皮肤。
观察方法
1.解剖观察:前列腺形状、色泽及周围粘连情况。
2.显微镜观察:10%福尔马林液固定标本,乙醇系列脱水,二甲苯 透明,石蜡包埋。切片厚度4-5微米,HE染色,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 前列腺组织形态学变化。
3.电镜观察: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电子显微镜室观察。
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分级标准:
重度:炎症细胞呈灶簇状;
中度:炎症细胞密集;
轻度:炎细胞散在;
基本正常:炎细胞可见;
正常:炎细胞偶见。
根据以上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判断结果,用秩和检验比较给药组与对 照组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见表3。
结果
1.解剖所见:正常前列腺组织柔软、红润,有光泽。模型对照组70% 的腺组织与周围组织有不同程度粘连,组织表面缺少光泽,个别腺组织 表面有灰白色点状结节。给药组腺组织与周围组织粘连程度轻,组织表 面光泽多正常,未见到灰白色结节。
2.显微镜观察:
正常对照组前列腺上皮为立方或柱状,表面有不规则绒毛,腺腔形 态不一,皱壁多,内有许多分泌物,腺体外有平滑肌细胞,属正常组织 结构。
模型对照组腺上皮呈乳头样增生,管内有渗出物,间质有大量的中 性白细胞浸润,纤维组织明显增生;少数腺腔变小,腺细胞破坏,腺腔 内分泌物减少或无。
消浊通淋颗粒大剂量组腺上皮未见有增生,间质炎症明显好转,替 代炎症细胞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纤维母细胞有所增加,肌组织有所增 多。
消浊通淋颗粒中剂量组腺上皮形态基本同大剂量组。
消浊通淋颗粒小剂量组腺上皮有少量乳头样增生,周边有中等量纤 维母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质炎症细胞明显减少。
阳性药前列通片腺上皮增生明显好转,间质内有大量毛细血管内皮 细胞和纤维母细胞增生、炎症趋向好转。
表3消浊通淋颗粒对大鼠慢性前列腺炎的影响 组别 剂量 (克/千 克) 鼠数 (只 ) 炎细胞浸润 P值 重度 中度 轻度 基本正常 正常 模型对照 -- 10 6 2 1 1 正常对照 -- 5 1 4 <0.01 消浊通淋颗粒 10.0 5.0 2.5 10 10 10 1 2 3 5 4 5 3 3 1 1 1 1 <0.01 <0.01 <0.05 前列通片 0.8 10 1 2 4 3 <0.05
表3结果可见,模型对照组慢性前列腺炎程度明显加重,给药后炎 症细胞浸润明显减轻。提示消浊通淋颗粒对慢性前列腺炎有明显的治疗 作用。
3.电镜观察:
正常对照组:上皮细胞结构清晰,细胞交界处可见紧密连接,细胞 浆均匀,有丰富的内质网呈多层排列,少数有轻度扩张,高尔基复合体 结构正常,线粒体轻度肿胀,上皮细胞形成腺腔,腔面有较丰富的微绒 毛,肌层较厚,毛细血管丰富。
模型对照组:上皮细胞大部分崩解,无完整细胞,只见颗粒及破碎 的膜结构,少数未破碎的细胞中有极度扩张的内质网,变性线粒体和溶 酶体,细胞核肿胀,部分呈溶解性病变。
消浊通淋颗粒组:上皮细胞形成腺腔,腔面有排列不规则的微绒毛, 细胞浆基质较均匀,有较丰富的内质网,少数有轻度扩张,线粒体结构 基本正常,部分轻度肿胀,肌层发育较好,毛细血管丰富。随剂量的增 加,病变程度减轻。
阳性药前列通片组:上皮细胞浆均匀致密,有丰富的内质网呈多层 排列,部分呈轻度扩张。
二、消浊通淋颗粒的抗炎作用
1.对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影响
方法:小鼠按体重随机分组后,一次灌胃不同剂量的消浊通淋颗粒 及阳性对照药前列通片,对照组给予药液相同体积的蒸馏水,1小时后, 尾静脉注射0.5%依文思兰液0.2毫升/10克,立即于去毛腹部皮肤上 滴二甲苯40微升,15分钟后处死动物,取兰染皮肤剪碎,放于蒸馏水: 丙酮(3∶7)溶液中,20小时后离心取上清,在波长590纳米下测光 密度值,进行统计学处理。
表4消浊通淋颗粒对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影响 组别 剂量 (克/千克) 鼠数 (只) 光密度值(OD) (X±SD) 抑制率 (%) P值 对照组 -- 10 0.307±0.085 消浊通淋颗 粒 20.0 10 0.140±0.034* 54.39 <0.01 10.0 10 0.141±0.033* 54.07 <0.01 5.0 10 0.144±0.034 53.09 <0.01 前列通片 1.6 10 0.183±0.052 40.39 <0.01
注:于前列通片相比 *P<0.05
表4结果可见,消浊通淋颗粒和前列通片均能显著抑制二甲苯引起 的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消浊通淋颗粒的抗炎作用明显优于 阳性对照药前列通片。
2.对大鼠角叉菜胶性足肿胀的影响
方法:大鼠随机分组,用自制软尺测量制炎前后大鼠踝关节周长(毫米)。 灌胃给药,药后1小时于每只大鼠右踝关节注射1%角叉菜胶制炎剂0.01 毫升,制炎后1、2、3、4小时分别测量大鼠踝关节周长,计算出肿胀 值(制炎后周长与制炎前周长之差)。
消浊通淋颗粒一次灌胃大鼠,对角叉菜胶性足肿胀有显著的抑制作 用(见表5)。
表5消浊通淋颗粒对大鼠角叉菜胶性足肿胀的影响 剂量 (克/千克) 鼠数 (只) 制炎后肿胀值(cm,X±SD)(抑制率%) 1h 2h 4h 对照组 -- 10 0.49±0.12 0.64±0.11 0.56±0.13 消浊通 淋颗粒 10.0 5.0 2.5 10 10 10 0.39±0.09* (20.4) 0.35±0.07** (28.6) 0.38±0.08* (22.4) 0.45± 0.07** (29.7) 0.47± 0.05** (26.6) 0.50±0.13* (21.9) 0.45±0.08* (19.6) 0.43±0.07* (23.2) 0.43±0.08* (23.2) 前列通 片 0.8 10 0.38±0.04* (22.4) 0.53±0.12* (17.2) 0.48±0.09 (14.3)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1
3.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
方法:大鼠在乙醚浅麻醉无菌条件下作腹部切口,将20毫克的灭 菌棉球植入两侧腹股沟皮下。术后按体重随机分组,手术当天开始给药, 每天二次,连续7天,第8天先称体重,药后1小时将大鼠断头处死, 剥离并取出棉球肉芽组织,于60℃烘箱内干燥12小时后称重,减去棉 球重量,即为肉芽肿干重,比较各组肉芽肿重量,进行统计学处理。
表6消浊通淋颗粒对大鼠棉球肉芽肿增生的影响(X±SD) 组别 剂量 (克/千克) 鼠数 (只) 肉芽肿干重 (毫克) 抑制率 (%) P值 对照组 -- 10 57.05±13.29 消浊通淋颗 粒 20.0 10.0 5.0 10 10 10 42.55±8.84 45.20±9.48 46.60±12.94 25.42 20.77 18.32 <0.01 <0.01 <0.05 前列通片 0.8 10 46.15±10.96 19.11 <0.01
由表6可见,消浊通淋颗粒大、中、小三个剂量组对肉芽组织增生 均由显著的抑制作用,阳性对照药前列通片也由相似的作用。
三、消浊通淋颗粒的抑菌实验
1.体外抑菌实验
按试管内药液二倍稀释法:用肉汤将消浊通淋颗粒(125毫克毫升)、 前列通片(62.5毫克/毫升)做二倍倍比稀释,每个稀释度各设2管, 每管加入含不同药液浓度的培养基1毫升,再加入105个菌/毫升.0.1 毫升菌液,于37℃温箱中培养18小时,观察各管中有无细菌生长。
由表7可见,培养18小时后,细菌对照管均有细菌生长。消浊通 淋颗粒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3种细菌(7 种菌株)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从最低抑菌浓度来看,对乙 型溶血性链球菌作用最为显著,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次之,前列 通片也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
表7消浊通淋颗粒体外抑菌作用(试管内药液稀释法) 菌种 名称 菌种 编号 最低抑菌浓度 细菌对 照 自身对 照 消浊通淋颗 粒 前列通片 环丙杀星 金黄色葡 萄球菌 2-18 2-19 2-20 125 + 125 + + 62.5 0.2 0.2 0.2 + -- 变形杆菌 1 2 12 + + + + + + 0.2 0.2 0.2 + -- 乙型溶血 性链球菌 10 11 12 63 63 63 62.5 31.25 62.5 0.2 0.2 0.2 + -- 大肠杆菌 23 24 25 125 125 + + + + 0.2 0.2 0.2 + --
注:细菌菌株均为临床分离株,“--”表示无细菌生长,“+”表 示有细菌生长。
2.体内抑菌试验
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致小鼠死亡的影响
方法将小鼠按体重随机分组,给药,细菌感染对照组给予与药液 同容积的蒸馏水。每天灌胃给药2次,连续五天。第四天,取已增菌18 小时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11株)菌液(2亿/毫升),每只小鼠腹腔注 射0.5毫升(1亿/毫升),作致死性攻击,攻击后72小时记录动物死 亡数,计算死亡率,以X2进行组间比较。
表8可见,小鼠感染细菌后72小时,细菌感染对照组的动物70% 死亡,而消浊通淋颗粒大剂量组小鼠死亡率为22%,与细菌感染对照 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表示对小鼠感染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有显著的保 护作用。
表8消浊通淋颗粒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致小鼠死亡的影响 组别 剂量 (克/千克) 鼠数 (只) 死亡数 P值 (只) (死亡率%) 细菌对照组 -- 20 14 70.00 消浊通淋颗 粒 20.0 10.0 5.0 18 18 18 4 5 9 22.22 33.33 52.94 <0.01 <0.1 前列通片 1.6 18 8 44.44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P<0.01
四、镇痛作用
采用小鼠扭体法:取18-20克小鼠,按体重随机分组,灌胃给药, 药后1小时小鼠腹腔注射0.8%醋酸0.2毫升/只,5分钟后观察20分 钟内典型的扭体发生次数
表9消浊通淋颗粒对小鼠的镇痛作用 组别 剂量 (克/千克) 鼠数 (只) 扭体次数 (X±SD) 抑制率 (%) P值 对照组 -- 10 18.2±3.01 消浊通淋颗粒 20.0 10.0 5.0 10 10 10 6.9±4.23## 8.4±3.37# 9.6±2.91 62.09 53.85 47.25 <0.01 <0.01 <0.01 前列通片 1.6 10 11.9±2.51 34.62 <0.01
注:与前列通片相比#P<0.05,##P<0.01
由表9结果可见,消浊通淋颗粒三个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小鼠因醋 酸刺激引起扭体的发生频率,其作用明显优于阳性对照药前列通片。
五、活血作用
对家兔球结膜微循环的影响
方法:家兔按体重随机分组,给药,连续10天,试验当天给药后 1小时,用20%乌拉坦5毫升/千克静脉麻醉,将其置于显微镜载物台 上,侧卧固定,用聚光灯斜照球结膜,观察左眼球微循环,选择同一部 位血流较稳定的微小动、静脉作观察视野,然后自兔耳缘静脉快速推注 10%高分子右旋糖酐(分子量微580,00)生理盐水溶液6毫升/千克, 造成急性微循环障碍(血流缓慢,血细胞聚集)。造模后1小时,观察 球结膜微循环变化情况。
观察指标:血流速度、血细胞聚集和基本恢复正常者家兔数。
流速判断标准(采用记分法)
线流:流速快,呈光滑条索状,毫无颗粒感,记为“0”;粒线流: 血流较慢,虽连续成线,但有明显颗粒感,记为“1”;粒流:血流慢, 如泥沙样,记为“2”;粒缓流:血流呈泥沙样,连续缓缓流动,记为“3”; 粒摆流:血流呈泥沙样,明显泥沙团块,进进停停,前后摆动,记为“4”; 停滞:血流完全停止,记为“5”。
血细胞聚集:
无聚“0”,轻聚“1”,中聚“2”,重聚“3”,车厢状“4”,停滞“5”。
表10消浊通淋颗粒对家兔球结膜微循环的影响(X±SD) 组别 剂量 (克/千克) 动物数 (只) 微障后1小时 血流速度 血细胞聚集 对照组 -- 10 6.45±1.36 6.51±1.74 消浊通淋颗 粒 12.0 6 1.58±0.49**## 1.75±0.99**## 6.0 6 1.67±0.52**## 2.17±1.17**## 3.0 6 1.92±0.92**## 2.50±1.61**# 前列通片 0.6 6 4.00±1.67** 4.50±0.84**
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1
与前列通片相比#P<0.05,##P<0.01
结果:静脉注射高分子右旋糖酐后,血流明显减慢,微动脉、微静 脉、毛细血管口径增大,呈淤滞状态,血流缓慢,绝大部分呈粒缓流, 重度聚集,各别动物出现粒摆流,车厢状。微障后1小时,对照组流态 基本不变,而所有给药组均可看到流态、流速、聚集等现象均有不同程 度的改善,血流速度明显加快,红细胞聚集明显减轻(表10),大部分 都已恢复正常。阳性对照药前列通片对家兔微循环障碍也有明显的改善 作用,但作用明显不如消浊通淋颗粒组。提示消浊通淋颗粒对10%高 分子右旋糖酐所致家兔微循环障碍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六、消浊通淋颗粒的对大鼠的利尿作用
方法:选180-200克雄性大鼠,按体重随机分组,试验前禁食18 小时,不禁水,各鼠按2毫升/100克灌胃给予蒸馏水(给药组的药物 加入水负荷中),轻压大鼠下腹部使膀胱排空。立即将大鼠放入代谢笼, 每笼1只,2、4小时收集尿液,以尿量值进行统计学处理。
表11消浊通淋颗粒对大鼠的利尿作用 组别 剂量 (克/千克) 鼠数 (只) 给药后不同时间尿量(小时) 2 4 对照组 -- 10 1.65±0.80 3.87±1.09 消浊通淋颗粒 10.0 10 2.75±0.86** 5.21±0.79** 5.0 10 2.67±0.96* 5.15±0.94* 2.5 10 2.46±0.78* 4.45±0.84 前列通片 0.8 10 2.43±0.62* 5.06±0.85*
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1
表11结果可见,消浊通淋颗粒对水负荷大鼠有明显的利尿作用, 大剂量组利尿作用,大剂量组利尿作用最强,前列通片也有相似的利尿 作用。
通过以上试验证明,消浊通淋颗粒具有:
1、对大鼠无菌性前列腺炎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前列腺液中卵磷 质小体密度明显升高,白细胞总数明显降低;使大鼠慢性前列腺炎腺上 皮增生明显好转,间质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轻,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2、对小鼠和大鼠急性、慢性炎症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巴豆油 引起的小鼠耳水肿明显减轻,降低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抑制角 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踝关节肿胀及棉球肉芽肿的形成。
3、体外3肿细菌(7种菌株)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对小鼠感染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所致死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4、小鼠扭体试验证明该药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5、对10%高分子右旋糖酐所致家兔微循环障碍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6、对负荷大鼠有一定的利尿作用。
消浊通淋颗粒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取得明显疗效,我们的试验证明 该药对急性(无菌性)、慢性前列腺炎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并在清热、 活血、镇痛、利尿等方面有明显得药理作用,为临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提供了一定的药效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