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一种治疗痔疮的药物.pdf

  • 上传人:a3
  • 文档编号:67498
  • 上传时间:2018-01-22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314.30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03652.X

    申请日:

    2014.08.18

    公开号:

    CN104173606A

    公开日:

    2014.12.03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6申请日:20140818|||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6; A61P9/14; A61K33/06(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86

    申请人:

    郭一卉

    发明人:

    郭一卉

    地址:

    041200 山西省临汾市蒲县蒲伊东街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4108

    代理人:

    马秦锁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痔疮的药物,将当归10-15g 、川芎4-8g、生地4-8g、白芍药4-8g、大黄4-8g、生黄芪8-12g、地丁草10-15g、蒲公英10-15g、大青叶8-10 g、 石膏4-8g、黄芩8-10g、甘草2-4g混合均匀后,提取中药的活性组分,加水煎煮3次,每次0.5~1小时,合并3次煎液,过滤,浓缩成60℃相对密度为1.25~1.3的稠膏,于50~60℃干燥后,粉碎至100目的药粉,装入胶囊中,灭菌消毒制得胶囊剂产品。本品每粒重1.5克,味微苦。本发明药物补血活血,清热消痔,治疗痔疮疗效快、疗程短、无副作用,经临床100例患者疗效观察,治愈83例、好转8例、无效9例,有效率91%,治愈率83%。服药期间,无不良反应。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痔疮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药制备获得:
    当归10-15    川芎4-8         生地4-8          白芍药4-8
    大黄4-8       生黄芪8-12    地丁草10-15     蒲公英10-15
    大青叶8-10   石膏4-8        黄芩8-10          甘草2-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痔疮的药物,其中各原料药的重量份数为:
    当归12    川芎6      生地6      白芍药6
    大黄6     生黄芪10   地丁草12   蒲公英12
    大青叶9   石膏6      黄芩9      甘草3。

    说明书

    一种治疗痔疮的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痔疮的药物,具体地说,是一种以中药为原料药的治疗痔疮的药物。
    背景技术
    传统治疗痔疮的方法都存在复发快、见效慢、费用高、有副作用、损伤肌体并产生后遗症等缺点。
    手术疗法虽能快速消除病灶但病人痛苦大、出血多、疗程长,常有大便失禁、肛门狭窄等后遗症发生,且术后复发患者多;内服药、外用药及贴药保守治疗不但见效慢,并且很难消除病灶,不彻底。长期用药花费高,对身体有副作用;超低温、超高温疗法比如液氮冷冻、激光、微波、电子(包括低频、射频、电容场、电离子透入以及电动振荡)等各种治疗仪器,仍属于硬化和枯痔疗法类型重复再现,同手术疗法结果是相似的;结扎、套扎疗法会使肛门部血液循环受阻,易产生淤血水肿、疼痛、排便困难等;注射疗法,痔疮容易在药物治疗之后复发,且如果注射过浅易引发黏膜脓肿,过深则易导致硬化,或者坏死,大出血;传统中医的涂红枯痔、枯痔钉疗法由于毒副作用反应大、病人痛苦较大、疗程较长,现在临床很少采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调理为主,疗效快、疗程短、无副作用的治疗痔疮的药物。
    本发明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药制备获得的:
    当归10-15   川芎4-8      生地4-8        白芍药4-8
    大黄4-8     生黄芪8-12   地丁10-15      蒲公英10-15
    大青叶8-10  石膏4-8      黄芩8-10       甘草2-4。
    所述原料药的优选重量分数为:
    当归12    川芎6      生地6     白芍药6
    大黄6     生黄芪10   地丁草12  蒲公英12
    大青叶9   石膏6      黄芩9     甘草3。
    将上述各种中药按照所述的重量份数比混合均匀后,加水煎煮3次,每次0.5~1小时,合并3次煎液,过滤,浓缩成60℃相对密度为1.25~1.3的稠膏,于50~60℃干燥后,粉碎至100目的药粉,装入胶囊中,灭菌消毒制得胶囊剂产品。本品每粒重1.5克,味微苦。
    本发明组方中以四物汤为主方,方中以生地、白芍药阴柔补血之品与当归、川芎配伍,动静相宜,补血而不滞血,行血而不伤血,补中有行,散中有收。但四物汤作为一种补剂来说具有温燥之性,故配伍蒲公英、地丁草、大青叶、石膏缓和四物汤温燥之性,使其温而不燥,且能助其清除内蕴热毒,方中大黄配伍四物汤中生地则清泄而不伤阴,逐瘀而少耗血,养阴而不腻滞,止血不留弊。方中黄芩配伍大黄协同增效止血,泻火凉血以止血,与四物汤配伍补血止血兼施治疗痔疮下血。方中生黄芪有生肌收口固表敛疮,与四物汤补益之用有很好的协同有增效作用。甘草其性缓和调和诸药。
    为进一步考察本发明药物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选择100例痔疮患者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
    临床资料:
    选择门诊病人100例,其中男40例、女60例,病程3月~5年,年龄20~60岁。
    诊断标准
    根据病史和肛门物理检查,肛管直肠指检和肛门境检,参照痔的分类作出诊断。
    痔疮分类与分期
    根据痔疮的症状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不同,可分为三期:
    Ⅰ期,无痛苦,主要以便血、分泌物多、痒为主;Ⅱ期,有便血,痔随排便脱垂,但能自行还纳;Ⅲ期(又称为晚期),内痔脱垂于肛门口外,或每次排便脱出肛门口外,不能自行还纳,必须用手托回。
    痔疮轻者给人的正常生活带来不便;重者影响健康。如便血日久,可致不同程度的贫血,甚至出血性休克,危及生命;痔疮坏死、感染严重时,可经过血液系统引起全身感染,后果严重。因此,患了痔疮,要积极应对。
    痔块脱垂:常是痔晚期症状,多先有便血后有脱垂,因晚期痔体增大,逐渐与肌层分离,排粪时被推出肛门外。
    治疗方法
    口服本发明药物,口服一次3粒,一日两次,早晚各一次,空腹温服。
    疗效标准
    (1)痊愈:症状(便血、脱出或疼痛)消失,检查痔已消失;
    (2)好转: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检查痔已明显缩小;
    (3)无效:症状及形态与治疗前无变化。
    治疗结果:
    100例患者经口服本发明药物治疗2疗程,治愈83例、好转8例、无效9例,有效率91%,治愈率83%。服药期间,无不良反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称取除去杂质,清洗干净的当归10g、川芎4g、生地4g、白芍药4g、大黄4g、生黄芪8g、地丁10g、蒲公英10g、大青叶8g、石膏4g、黄芩8g、甘草2g混合均匀后,提取中药的活性组分,加水煎煮3次,每次0.5~1小时,合并3次煎液,过滤,浓缩成60℃相对密度为1.25~1.3的稠膏,于50~60℃干燥后,粉碎至100目的药粉,装入胶囊中,灭菌消毒制得胶囊剂产品。本品每粒重1.5克,味微苦。
    使用方法:口服本发明药物,口服一次3粒,一日两次,早晚各一次,空腹温服。
    实施例2
    称取除去杂质,清洗干净的当归12g、川芎6g、生地6g、白芍药6g、大黄6g、生黄芪10g、地丁12g、蒲公英12g、大青叶9g、石膏6g、黄芩9g、甘草3g混合均匀后,提取中药的活性组分,加水煎煮3次,每次0.5~1小时,合并3次煎液,过滤,浓缩成60℃相对密度为1.25~1.3的稠膏,于50~60℃干燥后,粉碎至100目的药粉,装入胶囊中,灭菌消毒制得胶囊剂产品。本品每粒重1.5克,味微苦。
    使用方法:口服本发明药物,口服一次3粒,一日两次,早晚各一次,空腹温服。
    实施例3
    称取除去杂质,清洗干净的当归15g、川芎8g、生地8g、白芍药8g、大黄8g、生黄芪12g、地丁15g、蒲公英15g、大青叶10g、石膏8g、黄芩10g、甘草4g混合均匀后,提取中药的活性组分,加水煎煮3次,每次0.5~1小时,合并3次煎液,过滤,浓缩成60℃相对密度为1.25~1.3的稠膏,于50~60℃干燥后,粉碎至100目的药粉,装入胶囊中,灭菌消毒制得胶囊剂产品。本品每粒重1.5克,味微苦。
    使用方法:口服本发明药物,口服一次3粒,一日两次,早晚各一次,空腹温服。

    关 键  词:
    一种 治疗 痔疮 药物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治疗痔疮的药物.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749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