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生态绿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生态绿屏.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0059038.X (22)申请日 2018.01.15 (73)专利权人 银广厦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香梅路 宏浩花园裙楼103 (72)发明人 孙学柱 (51)Int.Cl. A01G 9/02(2018.01) A01G 9/12(2006.01) A01G 27/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新型生态绿屏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绿化环保技术领域, 针对现 有绿屏的植物出现枯萎不易更换的问题, 提供了 一种新。
2、型生态绿屏, 该技术方案如下: 包括支架 以及与若干栽培单元, 栽培单元包括支撑杆以及 与栽培盆, 栽培盆设置在支撑杆的底部, 支架上 设有固定栽培单元的固定组件。 通过将若干栽培 单元设置在支架上形成绿屏来满足人们生活的 需要, 人们将藤蔓植物种植于栽培盆中, 利用支 撑杆给予藤蔓植物生长的依靠, 使其能够向上攀 沿生长, 之后将栽培单元通过固定组件与支架固 定以形成屏风, 并且栽培单元将每根藤蔓植物逐 株分离, 当绿屏中的藤蔓植物出现生长不佳的情 况, 可及时将栽培单元从支架上取出, 进行更换, 该绿屏安置便捷、 占地面积小、 便于维护。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07。
3、766989 U 2018.08.28 CN 207766989 U 1.一种新型生态绿屏, 其特征是: 包括支架(1)以及与支架(1)连接的若干栽培单元 (2), 所述栽培单元(2)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杆(22)以及与支撑杆(22)连接的栽培盆(21), 所述栽培盆(21)设置在支撑杆(22)的底部, 所述支架(1)上设有与栽培盆(21)以及支撑杆 (22)配合以固定栽培单元(2)的固定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生态绿屏, 其特征是: 所述栽培盆(21)的横截面为圆 形, 所述支架(1)的底部设有供栽培盆(21)放入的圆形容纳腔(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生。
4、态绿屏, 其特征是: 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设置在 容纳腔(11)内壁的限位槽(31), 所述栽培盆(21)的外壁上设有插入限位槽(31)转动以限制 栽培盆(21)脱离容纳腔(11)的限位块(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生态绿屏, 其特征是: 所述限位槽(31)设置为 “L” 型, 所述 “L” 型限位槽(31)的一端连通容纳腔(11)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生态绿屏, 其特征是: 所述固定组件(3)还包括转动 设置于支架(1)的顶部的连接套(32), 所述连接套(32)与支撑杆(22)的顶部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生态绿屏, 其特征是: 所。
5、述支撑杆(22)的外壁上设有 若干位于不同高度的凸起(22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生态绿屏, 其特征是: 所述支架(1)位于容纳腔(11) 的下方设有蓄水箱(12), 所述容纳腔(11)的底部设有连通至蓄水箱(12)的吸水管(13), 所 述栽培盆(21)的底部设有从吸水管(13)插入蓄水箱(12)中的吸水件(2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生态绿屏, 其特征是: 所述吸水件(24)为吸水海绵。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766989 U 2 一种新型生态绿屏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绿化环保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 它涉及一种新型生态。
6、绿屏。 背景技术 0002 城市迅速发展, 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物越来越多, 但是城市的绿色越来越少, 城市环 境尤其是空气质量却越来越差。 城市绿化一般都是栽种树、 花草等植物, 而且不能移动, 灌 溉、 修剪等不方便。 0003 目前, 申请号为CN201320367103.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生态绿屏, 它包括 栽培箱、 支架和金属篱笆, 栽培箱为木质箱, 栽培箱左右两侧各固定一个木质支架, 金属篱 笆固定在两个支架之间。 0004 但是藤蔓植物生长没有规律, 使得绿屏上的藤蔓植物交缠在一起, 导致其中藤蔓 植物出现枯萎的时候, 工人难以将枯萎的植物与正常的植物分离与更换, 因此, 仍。
7、有改进的 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生态绿屏, 具有 可更换植物的优点。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新型生态绿屏, 包括支架以及与支架连接的若干栽培单元, 所述栽培单元包 括竖直设置的支撑杆以及与支撑杆连接的栽培盆, 所述栽培盆设置在支撑杆的底部, 所述 支架上设有与栽培盆以及支撑杆配合以固定栽培单元的固定组件。 0008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通过将若干栽培单元设置在支架上形成绿屏来满足人们生活 的需要, 人们将藤蔓植物种植于栽培盆中, 利用支撑杆给予藤蔓植物生长的依靠, 使其能够 。
8、向上攀沿生长, 之后将栽培单元通过固定组件与支架固定以形成屏风, 并且栽培单元将每 根藤蔓植物逐株分离, 当绿屏中的藤蔓植物出现生长不佳的情况, 可及时将栽培单元从支 架上取出, 进行更换, 该绿屏安置便捷、 占地面积小、 便于维护。 0009 优选的, 所述栽培盆的横截面为圆形, 所述支架的底部设有供栽培盆放入的圆形 容纳腔。 0010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通过栽培盆插入到支架的容纳腔中, 从而建立栽培盆与支架 之间的联系, 栽培盆设置为圆形, 可方便转动。 0011 优选的,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容纳腔内壁的限位槽, 所述栽培盆的外壁上设 有插入限位槽转动以限制栽培盆脱离容纳腔的限位块。。
9、 0012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栽培盆与支架之间的固定通过将栽培盆上的限位块插入到容 纳腔上的限位槽实现, 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0013 优选的, 所述限位槽设置为 “L” 型, 所述 “L” 型限位槽的一端连通容纳腔的顶部。 0014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限位槽设置为L型, 到栽培盆竖直进入容纳腔中时, 通过转动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7766989 U 3 栽培盆, 使得栽培盆上的限位块插入限位槽中, 栽培盆与支架在竖直方向与支架相对固定, 从而限制了栽培盆在支撑杆轴向上的移动, 实现了固定栽培盆与支架的目的。 0015 优选的, 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转动设置于支架的顶部。
10、的连接套, 所述连接套与支 撑杆的顶部螺纹连接。 0016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通过连接套与支撑杆的顶部连接, 从而使得栽培单元与支架 之间有两个固定点, 进而提高了栽培单元在支架中的稳定性, 同时连接套与支撑杆螺纹连 接方便与人们的拆装。 0017 优选的, 所述支撑杆的外壁上设有若干位于不同高度的凸起。 0018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支撑杆上的凸起可以给予藤类植物一定的支撑生长作用, 从 而提高了藤类植物生长的稳定性。 0019 优选的, 所述支架位于容纳腔的下方设有蓄水箱, 所述容纳腔的底部设有连通至 蓄水箱的吸水管, 所述栽培盆的底部设有从吸水管插入蓄水箱中的吸水件。 0020 采用上。
11、述技术方案, 栽培盆底部的吸水件可通过吸水管插入到位于支架底部的蓄 水箱中, 以满足藤蔓植物的供水需要, 为藤类植物提高良好的生长环境。 0021 优选的, 所述吸水件为吸水海绵。 0022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通过吸水海绵伸入到蓄水箱中进行吸水, 为栽培盆中的植物 提高水分, 并且吸水海绵的吸水能力强, 水分在吸水海绵中的蒸发能力弱, 从而提高了吸水 件的吸水效率。 0023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 1.栽培单元种植有藤蔓植物, 通过栽培单元安装于支架上, 形成绿屏, 放置在公 园、 学校、 医院等多种公共场合的室内外空间, 绿屏能够使人们拥有惬意的私人空间, 种。
12、植 自然魅力的常青屏障保护、 美化环境; 0025 2.栽培单元与支架可拆卸连接, 植物出现生长不佳的情况的时候可将栽培单元从 支架上取下, 对植物进行更换, 方便工人的维护; 0026 3.栽培单元中的植物的供水可通过蓄水箱提供, 以提供给植物较好的生长环境。 附图说明 0027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图; 0029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示意蓄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中: 1、 支架; 11、 容纳腔; 12、 蓄水箱; 13、 吸水管; 2、 栽培单元; 21、 栽培盆; 22、 支 撑杆; 221、 凸起; 222、 外螺纹;。
13、 23、 限位块; 24、 吸水件; 3、 固定组件; 31、 限位槽; 32、 连接套; 321、 内螺纹; 33、 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0032 一种新型生态绿屏, 参见图1和图2, 包括支架1以及与支架1连接的若干栽培单元 2, 每个栽培单元2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杆22以及与支撑杆22固定连接的栽培盆21, 栽培盆 21设置为圆盆, 支撑杆22位于栽培盆21的轴线处, 栽培盆21设置在支撑杆22的底部, 支撑杆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7766989 U 4 22的外壁上设有若干位于不同高度位置的凸起221, 支。
14、架1上设有与栽培盆21以及支撑杆22 配合以固定栽培单元2的固定组件3。 0033 支架1的底部设有供栽培盆21放置的圆形容纳腔11, 固定组件3包括设置在容纳腔 11内壁的限位槽31, 限位槽31设置为 “L” 型, 限位槽31的其中一条侧边垂直于容纳腔11的顶 边并且与容纳腔11的顶部连通, 栽培盆21的外壁上设有插入限位槽31中转动以限制栽培盆 21脱离容纳腔11的限位块23, 限位块23的竖直方向上的厚度等于限位槽31平行于容纳腔11 顶边的部分的高度。 0034 固定组件3还包括设置于支架1顶部的连接套32, 连接套32的轴线与容纳腔11的轴 线一致, 并且连接套32与支架1活动连接。
15、, 并且连接套32的顶部设有凸台33以限制连接套32 向下脱离支架1, 连接套32内设有内螺纹321, 支撑杆22远离栽培盆21的一端设有外螺纹 222, 连接套32与支撑杆22通过螺纹连接固定。 0035 参见图2和图3, 支架1位于容纳腔11的下方设有蓄水箱12, 容纳腔11的底部设有连 通容纳腔11与蓄水箱12的吸水管13, 同时在栽培盆21的底部设有从吸水管13插入到蓄水箱 12中的吸水件24, 吸水件24设置为吸水海绵。 0036 具体工作过程: 人们可通过在栽培盆21中填入栽培土, 并在栽培盆21种植藤类植 物, 藤类植物优选为爱尔兰常青藤、 沃纳螺旋常青藤、 螺旋常青藤、 格拉希。
16、尔螺旋常青藤、 欧 洲鹅耳枥苗榆、 多花篮果树毛榉、 沃纳螺旋常青藤、 欧洲鹅耳枥苗榆、 多花篮果树毛榉和红 火棘等, 并使得藤类植物沿着支撑杆22向上生长, 支撑杆22上的凸起221能够给予藤类植物 一定的支撑生长作用。 0037 将栽培盆21放入支架1上的容纳腔11中, 在安放的过程中, 使栽培盆21上的限位块 23插入到限位槽31中, 之后转动栽培盆21, 使得限位块23插入到限位槽31的水平部分, 并且 限位块23的厚度等于限位槽31水平部分的高度, 使得限位块23插入到限位槽31中受到限位 槽31的摩擦, 从而能够限制栽培盆21的上下运动, 接着将连接套32插入支架1顶部并使得连 接。
17、套32转动与支撑杆22配合, 从而通过栽培单元2的顶部以及底部限制栽培单元2, 提高了 栽培单元2安装在支架1上的稳定性。 0038 在栽培盆21放入容纳腔11的时候, 可将栽培盆21底部的吸水件24插入到蓄水箱12 中, 以补充藤类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 0039 通过将若干栽培单元2安装在支架1上形成生态绿屏, 放置在公园、 学校、 医院等多 种公共场合的室内外空间, 绿屏能够使人们拥有惬意的私人空间, 种植自然魅力的常青屏 障保护、 美化环境, 当绿屏中的植物出现枯萎的情况, 可及时对栽培单元2进行更换, 该绿屏 安置便捷、 占地面积小、 便于维护。 0040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 上述实施例, 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应当指 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 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7766989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6 CN 207766989 U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7 CN 207766989 U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8 CN 207766989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