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一种可动式椎间孔镜系统.pdf

  • 上传人:e2
  • 文档编号:6747583
  • 上传时间:2019-09-06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395.94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961706.9

    申请日:

    20151221

    公开号:

    CN105411519B

    公开日:

    2017111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1/317,A61B1/012,A61B1/04,A61B1/06,A61B17/00,A61B17/56

    主分类号:

    A61B1/317,A61B1/012,A61B1/04,A61B1/06,A61B17/00,A61B17/56

    申请人:

    张为

    发明人:

    张为,王亚朋,申勇,丁文元

    地址: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自强路139号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微创脊柱外科

    优先权:

    CN201510961706A

    专利代理机构:

    石家庄国域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胡澎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动式椎间孔镜系统,其结构包括工作通道和辅助系统;所述工作通道包括套管和T型万向旋钮,所述套管为器械通道,以使手术器械通过其中;所述T型万向旋钮设置在所述套管的外壁上;所述辅助系统包括载体导杆和套接在所述载体导杆外壁上的环套体,在所述环套体上开有环形槽口,所述环形槽口的中心切面与所述环套体的轴心线相垂直,所述T型万向旋钮的钉帽体卡套在所述环形槽口内;所述载体导杆开有轴向通孔,用于集成作为椎间孔镜构件的光源系统、成像系统、冲水系统、灌水系统和吸水系统。所述T型万向旋钮与所述环套体上的环形槽口相匹配,可实现工作通道与辅助系统之间的各向旋转的功能。本发明结构简单,为微创手术提供了最大的操作便利。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可动式椎间孔镜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工作通道和辅助系统;所述工作通道包括套管和T型万向旋钮,在所述套管中开有贯通的轴向孔道,作为器械通道,以使手术器械通过其中;所述T型万向旋钮设置在所述套管的外壁上,所述T型万向旋钮的钉杆体与所述套管的轴心线相垂直;所述辅助系统包括载体导杆和套接在所述载体导杆外壁上的环套体,在所述环套体上开有内腔大、外口小的环形槽口,所述环形槽口的中心切面与所述环套体的轴心线相垂直,所述T型万向旋钮的钉帽体卡套在所述环形槽口内;所述T型万向旋钮与环套体上的所述环形槽口相配合,使所述工作通道与所述辅助系统相互连接,成为两个并置的连接体,使工作通道中的所述套管可绕所述辅助系统做径向360°旋转,同时还可在所述辅助系统的旁边做轴向360°旋转;所述载体导杆开有轴向通孔,用于集成作为椎间孔镜构件的光源系统、成像系统、冲水系统、灌水系统和吸水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动式椎间孔镜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工作通道和所述辅助系统均使用2Crl3Ni2不锈钢制作成型,表面镀铬处理。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骨科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可动式椎间孔镜系统。

    背景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刺激、压迫神经根可引起腰腿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严重者往往需要手术治疗。传统开放手术虽然治疗较为彻底,但存在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术后恢复慢,遗留长期慢性腰痛等问题。随着微创脊柱外科技术的发展,椎间孔镜技术应运而生。凭借其创伤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显著优点,近年来在国内外的脊柱外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由于脊柱的椎管内缺乏像胸、腹腔或关节腔这样的自然空腔结构,同时椎管内神经血管密布,在脊柱区域实施内镜手术是困难的。在脊柱内镜发展的早期阶段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将其安全准确的置入到椎管内的目标区域,因此早期的先驱者们改变了传统的胸腹腔镜和关节镜等镜、械分离的工作模式,将内镜的成像系统、光源、灌洗系统及操作系统整合在一根直径7mm的金属管腔内,使其成为一体,这样大大简化了其在置入时的难度,使其通过狭窄的椎间孔进行椎管内的操作成为可能,也正因为如此,现代椎间孔镜技术在近20年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基于这种集成式内镜的各种外科技术如Yess 技术,Tessey技术,Tutten技术等等,其目的都是有效地将椎间孔内镜安全置入到椎管内,在可视的镜下视野下切除突出的髓核组织,并都取得了的成功。

    然而,早期的这种一体化的设计,在简化操作的同时,也造成了其固有的弊端。主要体现在:(1)工作通道与光源、成像、冲水、灌水、吸水系统集为一体,每次只能有一件工作器械进入目标区域工作,无法像胸、腹腔镜或关节镜那样同时可有多件器械在不同方向上配合工作。(2)工作通道位置固定,操作方向单一,手术器械受到工作通道的限制,不能随意倾斜或摆动,只能在一个方向上进行小范围的减压操作。(3)成像系统位置固定,视野局限,若要改变操作的方向则视野也随之改变,这在实际操作中就会造成“看得见够不着,够得着就看不见”的尴尬现象。以上这些问题,在进行单纯的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时并不会造成太大困难,但是随着镜下外科技术的发展,椎间孔镜技术已逐步应用于游离型椎间盘突出、钙化型椎间盘突出甚至椎管狭窄症的外科治疗,在这些复杂的病理环境下,就要求镜下器械有更大范围的变向和工作范围,才能实现真正有效的减压操作,这一点正是目前一体化脊柱内镜所难以实现的。正因为如此,“镜械分离式”脊柱内镜应该成为未来脊柱内镜的发展方向,成像系统与工作系统的分离,将使两个系统都能发挥出最大的自由度和活动范围,而不是相互制约和限制。同时靠设计巧妙的连接结构,又能实现两个系统的“分而不离”,在入路时作为一个相对的整体置入,对于目前的脊柱微创外科医生来说已不是什么困难的问题。现代内镜的工艺水平已经可以将成像、灌洗、光源整合在一个2-3mm的管道之内,这样一个直径尽可能大而且拥有相当活动度的工作通道必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脊柱内镜的工作模式而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动式椎间孔镜系统,以解决传统椎间孔镜系统操作困难、显露不充分和减压不彻底的难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动式椎间孔镜系统,包括工作通道和辅助系统;

    所述工作通道包括套管和T型万向旋钮,在所述套管中开有贯通的轴向孔道,作为器械通道,以使手术器械通过其中;所述T型万向旋钮设置在所述套管的外壁上,所述T型万向旋钮的钉杆体与所述套管的轴心线相垂直;

    所述辅助系统包括载体导杆和套接在所述载体导杆外壁上的环套体,在所述环套体上开有内腔大、外口小的环形槽口,所述环形槽口的中心切面与所述环套体的轴心线相垂直,所述T型万向旋钮的钉帽体卡套在所述环形槽口内;所述载体导杆开有轴向通孔,用于集成作为椎间孔镜构件的光源系统、成像系统、冲水系统、灌水系统和吸水系统。所述T型万向旋钮与所述环套体上的环形槽口相匹配,可实现工作通道与辅助系统之间的各向旋转的功能。

    所述工作通道与所述辅助系统均使用优质2Crl3Ni2不锈钢制作成型,并通过镀铬等严格表面处理,力保在高温高压、腐蚀等恶劣环境中不出现变性、生锈现象,并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本发明可动式椎间孔镜系统是目前脊柱外科临床迫切需要的一种装置,该装置具有以下特点:(1)为可动式椎间孔镜装置,工作通道可随手术器械移动或摆动,器械操作不受工作通道限制,可随意倾斜或摆动;(2)工作通道与辅助系统不再固定在一起,可分别朝不同方向操作,互不干扰;(3)辅助系统中载有的成像系统,可随时调整位置和角度,手术视野也随之改变,可在不同角度显示术区的解剖结构,显露清晰、充分,进而为患者病灶部位处的神经根的彻底减压创造有利条件。本发明结构简单,为微创手术提供了最大的操作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工作通道,2、套管,3、T型万向旋钮,4、轴向孔道,5、载体导杆,6、辅助系统,7、环套体,8、环形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可动式椎间孔镜系统包括工作通道1和辅助系统6两个组成部分。

    工作通道1包括套管2和T型万向旋钮3,套管2为直通圆管体,其中的轴向孔道4是器械通道,用以在手术过程中使手术器械顺利穿过其中,进入术区进行手术操作。T型万向旋钮3通过焊接或其他常规方式固定在套管2的外壁上,T型万向旋钮3为钉状体,其钉杆体与套管2的轴心线相垂直。

    辅助系统6包括载体导杆5和环套体7,环套体7的外形为两端小、中部大的枣核型,中部有轴向芯孔,套接在载体导杆5的外壁上,在环套体7上的中部直径最大处开有一圈环形槽口8,环形槽口8的内腔大、外口小,环形槽口8的中心切面与环套体7的轴心线相垂直。T型万向旋钮3的钉帽体卡套在环形槽口8内。载体导杆5为圆柱直管体,开有轴向通孔,内部可集成作为椎间孔镜构件的光源系统、成像系统、冲水系统、灌水系统和吸水系统。T型万向旋钮3与环套体7上的环形槽口8相配合,使工作通道1与辅助系统6相互连接,成为两个并置的连接体,同时,还可使工作通道1中的套管2绕辅助系统6做径向360°旋转,或者在辅助系统6的旁边做轴向的360°旋转,从而达到使工作通道1与辅助系统6之间实现各向旋转的功能。

    本发明可动式椎间孔镜系统可实现工作通道与成像系统之间的随意移动和倾斜,视野可动,操作范围大,显露充分,视野清晰,容易在术中探查患者的椎管和神经根通道,彻底摘除患者体内神经根致压组织,使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的手术操作更为简便和有效。

    采用本发明可动式椎间孔镜系统对患有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进行椎间孔镜手术的具体操作过程为:

    (1)令患者侧卧,患肢在上,垫高腰部,采用X光机的 C型臂下定位,在患者体表确定进针路线,并做体表标记。

    (2)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成功后,按照体表标记,在C型臂引导下插入穿刺针至合适位置,穿刺过程中如引起患者下肢放射性疼痛则需调整穿刺方向及位置,拔出穿刺针的针芯,将导丝沿穿刺针的针套插入至预定位置,拔出针套,向椎间盘内注入碘海醇及亚甲蓝染色,以便于观察椎间盘突出物的形态及摘除。

    (3)在患者体表的导丝穿刺处切开约1cm大小的切口,沿导丝植入导棒及套管逐级扩张软组织,并使用环锯对椎间孔进行逐级成形扩大。

    (4)逐级扩大椎间孔后,将工作通道、辅助系统平行沿导棒植入椎间孔合适位置。根据致压物位置的不同,调整工作通道及辅助系统的方向,然后通过工作通道用不同髓核钳钳取突出变性的髓核组织,镜下观察神经根松解情况,观察到硬膜囊和神经根出现自主搏动时即为神经根松解彻底。

    (6)彻底摘除变性的髓核组织后,置入美国elezma一次性射频刀头,将能量调到24 焦耳,持续烧灼正常的髓核组织,使之回纳萎缩,成形后,封闭破裂的纤维环,彻底解除椎管内的高压力。

    (7)观察手术区域无活动性出血后,取出工作套管,缝合皮肤,手术结束。

    关 键  词:
    一种 可动式椎间孔镜 系统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可动式椎间孔镜系统.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74758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