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炖汤盛汤机器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炖汤盛汤机器人.pdf(11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1361745.0 (22)申请日 2017.12.18 (71)申请人 宁波江北思洞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地址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白沙路1 号6-11-2房屋 (72)发明人 陈凑凑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466 代理人 马鸿杰 (51)Int.Cl. A23L 23/00(2016.01) A47J 47/01(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炖汤盛汤机器人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炖汤盛汤机器人。
2、, 包括支 架、 圆筒形炖锅、 传送带、 加热装置以及控制装 置, 炖锅底部设置有电动推杆, 电动推杆的伸缩 杆伸入炖锅底部, 伸缩杆上设置有若干隔板, 若 干隔板上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沿隔板中心向外 延伸的栏板, 隔板中部向外逐渐向下倾斜, 隔板 中部设置有通孔, 电动推杆底部设置有第一电 机, 炖锅顶部铰接有锅盖, 锅盖上设置有与栏板 配合的出汤料通道, 锅盖内侧转动设置有挡环, 挡环通过第二电机驱动旋转, 炖锅内设置有出汤 通道以及水泵, 出汤通道侧设置有传送带, 传送 带通过第三电机驱动, 传送带一侧上方竖直设置 有汤碗通道, 汤碗通道底部设置有交替夹持装 置。 该种炖汤机器人能够将炖好。
3、的汤和汤料均匀 分配, 并且盛装。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6页 CN 108125181 A 2018.06.08 CN 108125181 A 1.一种炖汤盛汤机器人, 其特征在于: 包括支架 (1) 、 圆筒形炖锅 (2) 、 传送带 (3) 、 加热 装置 (4) 以及控制装置 (5) , 所述炖锅 (2) 底部设置有电动推杆 (6) , 所述电动推杆 (6) 的伸缩 杆 (61) 伸入所述炖锅 (2) 底部, 所述伸缩杆 (61) 上设置有若干隔板 (7) , 若干所述隔板 (7) 上 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沿隔板 (7) 中心向外延伸的栏板 (71) , 所述隔板 (7) 中部。
4、向外逐渐向下 倾斜, 所述隔板 (7) 中部设置有通孔 (72) , 所述电动推杆 (6) 底部设置有第一电机 (81) , 所述 炖锅 (2) 顶部铰接有锅盖 (21) , 所述锅盖 (21) 上设置有与所述栏板 (71) 配合的出汤料通道 (22) , 所述锅盖 (21) 内侧转动设置有挡环 (23) , 所述挡环 (23) 通过第二电机 (82) 驱动旋转, 所述炖锅 (2) 内设置有出汤通道 (24) 以及水泵 (25) , 所述出汤料通道 (22) 与所述出汤通道 (24) 位于同一侧, 所述出汤通道 (24) 侧设置有所述传送带 (3) , 所述传送带 (3) 通过第三电 机 (8。
5、3) 驱动, 所述传送带 (3) 一侧上方竖直设置有汤碗通道 (9) , 所述汤碗通道 (9) 底部设置 有交替夹持装置 (10) , 所述交替夹持装置 (10) 包括定位框 (101) , 所述定位框 (101) 内设置 有第一转轴 (102) 和第二转轴 (103) , 所述第一转轴 (102) 上设置有第一齿轮 (104) 和第一转 动块 (105) , 所述第二转轴 (103) 上设置有第二齿轮 (106) 和第二转动块 (107) , 所述第一齿 轮 (104) 与所述第二齿轮 (106) 啮合, 所述定位框 (101) 上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有两对夹持环 (108) , 所述第一转动块。
6、 (105) 和所述第二转动块 (107) 均由两个正方体拼合而成, 两所述正 方体贴合的面上其中一个面的对角线与另一个面的边平行且两个贴合的面的中心位置重 叠, 所述夹持环 (108) 上均设置有拨杆 (109) , 所述拨杆 (109) 由所述扭簧驱动分别与所述第 一转动块 (105) 和所述第二转动块 (107) 贴合, 一对所述夹持环 (108) 设置于最底下的汤碗 下方, 另一对所述夹持环 (108) 设置于上往下倒数第二个汤碗下方, 所述第一转轴 (102) 通 过第四电机 (84) 驱动, 所述第一电机 (81) 、 所述第二电机 (82) 、 所述第三电机 (83) 、 所述第。
7、 四电机 (84) 、 所述加热装置 (4) 以及所述电磁阀 (241) 均与所述控制装置 (5) 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炖汤盛汤机器人,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送带 (3) 远离所述汤 碗通道 (9) 的一端设置有红外传感器 (11) , 所述红外传感器 (11) 与所述控制装置 (5) 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炖汤盛汤机器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炖锅 (2) 内设置有两层 滤网 (26) , 所述水泵 (25) 位于两所述滤网 (26) 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炖汤盛汤机器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装置 (4) 为电热丝。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8、 CN 108125181 A 2 一种炖汤盛汤机器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 特别是一种炖汤盛汤机器人。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人们对餐饮要求也越来越精致。 餐桌上有碗热气腾腾 的鲜汤, 常使人垂涎欲滴, 特别是在冬春季, 汤既能助人取暖, 又能使人的胃口大开。 0003 现在快餐店的餐厅的汤一般都是整锅一起炖的, 而在盛汤的时候由于汤料都在锅 底, 而汤都在表面, 导致在盛汤时难以把控, 如果前面的汤在盛出是全是汤料, 会导致后面 的汤盛出来没有汤料, 汤料和汤难以均匀分配。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 提供一种炖汤盛汤机器。
9、人, 该种炖汤机器人能够将炖 好的汤和汤料均匀分配, 并且实现盛装。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炖汤盛汤机器 人, 包括支架、 圆筒形炖锅、 传送带、 加热装置以及控制装置, 所述炖锅底部设置有电动推 杆, 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杆伸入所述炖锅底部, 所述伸缩杆上设置有若干隔板, 若干所述隔 板上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沿隔板中心向外延伸的栏板, 所述隔板中部向外逐渐向下倾斜, 所述隔板中部设置有通孔, 所述电动推杆底部设置有第一电机, 所述炖锅顶部铰接有锅盖, 所述锅盖上设置有与所述栏板配合的出汤料通道, 所述锅盖内侧转动设置有挡环, 所述挡 环通过第二电。
10、机驱动旋转, 所述炖锅上设置有出汤通道以及水泵, 所述出汤料通道与所述 出汤通道位于同一侧, 所述出汤通道侧设置有所述传送带, 所述传送带通过第三电机驱动, 所述传送带一侧上方竖直设置有汤碗通道, 所述汤碗通道底部设置有交替夹持装置, 所述 交替夹持装置包括定位框, 所述定位框内设置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 所述第一转轴上设 置有第一齿轮和第一转动块, 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有第二齿轮和第二转动块, 所述第一齿 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所述定位框上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有两对夹持环, 所述第一转动块 和所述第二转动块均由两个正方体拼合而成, 两所述正方体贴合的面上其中一个面的对角 线与另一个面的边平行且两。
11、个贴合的面的中心位置重叠, 所述夹持环上均设置有拨杆, 所 述拨杆由所述扭簧驱动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动块和所述第二转动块贴合, 一对所述夹持环设 置于最底下的汤碗下方, 另一对所述夹持环设置于上往下倒数第二个汤碗下方, 所述第一 转轴通过第四电机驱动, 所述第一电机、 所述第二电机、 所述第三电机、 所述第四电机、 所述 加热装置以及所述电磁阀均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采用该炖汤机器人可以在各个隔板上放 上汤料, 然后在炖锅内加入水炖汤, 在炖汤完成后, 电动推杆上升使得汤经过通孔向下流 动, 此时汤料向具有通孔处均匀汇聚, 在汤全部流到隔板下方时, 汤料沿着隔板向外均匀分 散, 之后再通过第二电机。
12、驱动挡环转动使得汤料通道与栏板之间的间隙连通, 汤料从汤料 通道滑出, 此时水泵开启将汤也从出汤通道泵出, 从而使得汤和汤料能够均匀分配。 此时交 替夹持装置控制汤碗单个下落, 传送带将汤碗传送到出汤通道处接住落下的汤和汤料, 实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8125181 A 3 现盛装。 0006 上述技术方案中, 优选的, 所述传送带远离所述汤碗通道的一端设置有红外传感 器, 所述红外传感器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采用该结构在红外传感器感应到汤碗时停止装 汤, 实现控制。 0007 上述技术方案中, 优选的, 所述炖锅内设置有两层滤网, 所述水泵位于两所述滤网 之间。 采用该结构。
13、使得出来的汤更加清澈。 0008 上述技术方案中, 优选的, 所述加热装置为电热丝。 0009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 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该炖汤机器人可以在各个隔板 上放上汤料, 然后在炖锅内加入水炖汤, 在炖汤完成后, 电动推杆上升使得汤经过通孔向下 流动, 此时汤料向具有通孔处均匀汇聚, 在汤全部流到隔板下方时, 汤料沿着隔板向外均匀 分散, 之后再通过第二电机驱动挡环转动使得汤料通道与栏板之间的间隙连通, 汤料从汤 料通道滑出, 此时水泵开启将汤也从出汤通道泵出, 从而使得汤和汤料能够均匀分配。 此时 交替夹持装置控制汤碗单个下落, 传送带将汤碗传送到出汤通道处接住落下的汤和汤料,。
14、 实现盛装。 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汤碗通道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隔板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交替夹持装置的俯视图。 0015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交替夹持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至图6, 一 种炖汤盛汤机器人, 包括支架1、 圆筒形炖锅2、 传送带3、 加热装置4以及控制装置5, 所述炖 锅2底部设置有电动推杆6, 所述电动推杆6的伸缩杆61伸入所。
15、述炖锅2底部, 所述伸缩杆61 上设置有若干隔板7, 若干所述隔板7上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沿隔板7中心向外延伸的栏板 71, 所述隔板7中部向外逐渐向下倾斜, 所述隔板7中部设置有通孔72, 所述电动推杆6底部 设置有第一电机81, 所述炖锅2顶部铰接有锅盖21, 所述锅盖21上设置有与所述栏板71配合 的出汤料通道22, 所述锅盖21内侧转动设置有挡环23, 所述挡环23通过第二电机82驱动旋 转, 所述炖锅2上设置有出汤通道24以及水泵25, 所述出汤料通道22与所述出汤通道24位于 同一侧, 所述出汤通道24侧设置有所述传送带3, 所述传送带3通过第三电机83驱动, 所述传 送带3一侧上方。
16、竖直设置有汤碗通道9, 所述汤碗通道9底部设置有交替夹持装置10, 所述交 替夹持装置10包括定位框101, 所述定位框101内设置有第一转轴102和第二转轴103, 所述 第一转轴102上设置有第一齿轮104和第一转动块105, 所述第二转轴103上设置有第二齿轮 106和第二转动块107, 所述第一齿轮104与所述第二齿轮106啮合, 所述定位框101上通过扭 簧转动连接有两对夹持环108, 所述第一转动块105和所述第二转动块107均由两个正方体 拼合而成, 两所述正方体贴合的面上其中一个面的对角线与另一个面的边平行且两个贴合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8125181 A 4。
17、 的面的中心位置重叠, 所述夹持环108上均设置有拨杆109, 所述拨杆109由所述扭簧驱动分 别与所述第一转动块105和所述第二转动块107贴合, 一对所述夹持环108设置于最底下的 汤碗下方, 另一对所述夹持环108设置于上往下倒数第二个汤碗下方, 所述第一转轴102通 过第四电机84驱动, 所述第一电机81、 所述第二电机82、 所述第三电机83、 所述第四电机84、 所述加热装置4以及所述电磁阀241均与所述控制装置5连接。 采用该炖汤机器人可以在各 个隔板7上放上汤料, 然后在炖锅内加入水炖汤, 在炖汤完成后, 电动推杆上升使得汤经过 通孔向下流动, 此时汤料向具有通孔处均匀汇聚, 。
18、在汤全部流到隔板下方时, 汤料沿着隔板 向外均匀分散, 之后再通过第二电机驱动挡环转动使得汤料通道与栏板之间的间隙连通, 汤料从汤料通道滑出, 此时水泵开启将汤也从出汤通道泵出, 从而使得汤和汤料能够均匀 分配。 此时交替夹持装置控制汤碗单个下落, 传送带将汤碗传送到出汤通道处接住落下的 汤和汤料, 实现盛装。 0017 该交替夹持装置的操作过程是: 第四电机转动转使得上方的一对夹持环夹紧, 下 方的一对夹持环松开, 从而使得最底下的一个汤碗下落, 然后第四电机继续转动上方的一 对夹持环松开, 下方的一对夹持环夹, 使得上方的所有汤碗都掉落到下方的一对夹持环上, 从而控制汤碗的单个掉落。 00。
19、18 所述隔板7上转动设置有若干转环73, 每个所述转环73上均匀设置有若干栏板71, 通过转动转环73使得栏板71能够将隔板7上方均匀分隔成若干份。 0019 所述传送带3远离所述汤碗通道9的一端设置有红外传感器11, 所述红外传感器11 与所述控制装置5连接。 采用该结构在红外传感器感应到汤碗时停止装汤, 实现控制。 0020 所述炖锅2内设置有两层滤网26, 所述水泵25位于两所述滤网26之间。 采用该结构 使得出来的汤更加清澈。 0021 本实施例中, 所述加热装置4为电热丝。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8125181 A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6 页 6 CN 108125181 A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6 页 7 CN 108125181 A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6 页 8 CN 108125181 A 8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6 页 9 CN 108125181 A 9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5/6 页 10 CN 108125181 A 10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6/6 页 11 CN 108125181 A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