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一种呼吸内科用排痰装置.pdf

  • 上传人:e2
  • 文档编号:6742205
  • 上传时间:2019-09-06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239.34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1036969.5

    申请日:

    20160824

    公开号:

    CN206745707U

    公开日:

    2017121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11/00,A61H23/00,A61M1/00

    主分类号:

    A61M11/00,A61H23/00,A61M1/00

    申请人:

    刘颖卉

    发明人:

    刘颖卉,闫忠诚,杨威

    地址:

    266700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扬州路112号

    优先权:

    CN201621036969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呼吸内科用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呼吸内科用排痰装置。包括面罩,吸痰管,雾化器,振动排痰器和集液器;吸痰管的管头为端部细,尾部粗的圆台管状结构,管头的外壁设有外螺纹;吸痰管的末端分为两支,一支与雾化器相连,一支与振动排痰器相连;吸痰管与雾化器相连的支管上设有阀门I,与振动排痰器相连的支管上设有阀门II;振动排痰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排痰管和活塞组成,排痰管分别与阀门II和集液器相连。本装置通过将雾化器、振动排痰器和吸痰装置综合在一起,排痰的时候不用更换器具,避免了更换器具期间的污染,同时添加面罩,防回流瓣等,防止痰液飞溅以及倒吸造成的污染,更加卫生便捷。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呼吸内科用排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面罩,吸痰管,雾化器,振动排痰器和集液器;面罩为贴合人体面部的结构,具有鼻部和嘴部,鼻部具有通气孔,嘴部设有活动孔,与吸痰管相连,吸痰管上套接有与活动孔相匹配的密封圈;面罩由透明防雾玻璃制成;吸痰管的管头为端部细,尾部粗的圆台管状结构,管头的外壁设有外螺纹;吸痰管的下端分为两支,一支与雾化器相连,一支与振动排痰器相连;吸痰管与雾化器相连的支管上设有阀门I,与振动排痰器相连的支管上设有阀门II;振动排痰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排痰管和活塞组成,排痰管分别与阀门II和集液器相连;活塞另一端通过弹簧与振动排痰器的振动部分的拍杆相连,拍杆杆体由弯管弹簧制成,中部设有卡件,卡件一侧为弧形咬合件,另一侧通过转轴和充气压杆与拍杆相连,充气压杆与充气球相连,挤压充气球给充气压杆反复充气,带动拍杆进行拍击动作;拍杆的另一端连接拍头;集液器通过阀门III与排痰管相连,集液器顶部设有盖,盖上设有管道与排痰管相连,盖上还设有放气管;阀门I、阀门II和阀门III处设置有防回流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内科用排痰装置,其特征在于:面罩两侧设置有挂耳系带或套脖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内科用排痰装置,其特征在于:吸痰管外套接有封闭管,封闭管管口内套有弹性橡皮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内科用排痰装置,其特征在于:集液器为透明集液器,上面标注有刻度线。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呼吸内科用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呼吸内科用排痰装置。

    背景技术

    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肺部痰液排出时,需要用到清肺排痰装置,以往在对患者进行清肺排痰时需要用到传统的清肺排痰手法和装置来共同完成对肺部痰液的排出,传统的清肺排痰装置设备不健全,需要在对患者肺部痰液排出时利用多种装置进行工作,浪费了人力物力,医务人员无法独立高效的完成肺部的清肺排痰,而且传统清肺排痰装置大都采用传统工作手段,在病人咳痰时,存在病人的痰液飞溅进入空气的可能,造成身边亲属或医务人员被传染,或引发院内感染,不利于营造一个相对安全、健康生活就医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排痰装置,排痰不彻底,在病人咳痰时,存在病人的痰液飞溅进入空气的可能,造成身边亲属或医务人员被传染,或引发院内感染,不利于营造一个相对安全、健康的生活就医环境。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排痰装置,通过将雾化器、振动排痰器和吸痰装置综合在一起,排痰的时候不用更换器具,避免了更换器具期间的污染,同时添加面罩,防回流瓣等,防止痰液飞溅以及倒吸造成的污染,更加卫生便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呼吸内科用排痰装置,包括面罩,吸痰管,雾化器,振动排痰器和集液器;面罩为贴合人体面部的结构,具有鼻部和嘴部,延伸至面部两侧的侧翼和延伸至鼻子下方的底部边缘,底部边缘为圆弧形,鼻部具有通气孔,嘴部设有活动孔,与吸痰管相连,吸痰管上套接有与活动孔相匹配的密封圈,方便在插管时后再带上面罩,密封圈防止痰液散出;面罩由透明防雾玻璃制成;吸痰管的管头为端部细,尾部粗的圆台管状结构,管头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方便插管;吸痰管的下端分为两支,一支与雾化器相连,一支与振动排痰器相连;吸痰管与雾化器相连的支管上设有阀门I,与振动排痰器相连的支管上设有阀门II;振动排痰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排痰管和活塞组成,排痰管分别与阀门II和集液器相连;活塞另一端通过弹簧与振动排痰器的振动部分的拍杆相连,拍杆杆体由弯管弹簧制成,中部设有卡件,卡件一侧为弧形咬合件,另一侧通过转轴和充气压杆与拍杆相连,充气压杆与充气球相连,通过挤压充气球给充气压杆反复充气,带动拍杆进行拍击动作;拍杆的另一端连接拍头;集液器通过阀门III与排痰管相连,集液器顶部设有盖,盖上设有管道与排痰管相连,盖上还设有放气管;阀门I、阀门II和阀门III处设置有防回流瓣,有效防止痰液回流。

    进一步的,面罩两侧设置有挂耳系带或套脖带,方便固定面罩。

    进一步的,负压吸痰管外套接有封闭管,封闭管管口内套有弹性橡皮筋,在取出负压吸痰管时,用封闭管逐步套接至负压吸痰管的末端,防止痰液粘在负压吸痰管的管壁上,随管壁带出污染空气,造成传染。

    进一步的,集液器为透明集液器,上面标注有刻度线,便于统计痰液收集量。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在排痰前,打开阀门I、关闭阀门II,打开雾化器进行雾化治疗,然后关闭雾化器,关闭阀门I、阀门III,打开阀门II,然后把卡件的弧形咬合件咬合在病人躯体一侧,病人保持侧卧,拍杆弯曲到适合病人体位的位置,使拍头位于病人后背对应胸腔的位置,然后通过挤压充气球给充气压杆反复充气,带动拍杆进行拍击动作,在拍击的同时,拍杆带动活塞运动进行吸痰,排痰效果更好更彻底,排出的痰液进入排痰管;排痰结束后,可以关闭打开阀门II,打开阀门III,挤压活塞,将痰液排入集液器,方便后续检验或者集中处理痰液,避免造成交叉感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设置面罩,贴合病人的面部,通过底部边缘的圆弧状贴合集痰器,形成一个病人口鼻的保护罩,病人咳痰取样时,面罩可有效阻挡痰沫飞出,避免污染环境,避免医务人员及院内感染,使用安全、卫生。

    2.将雾化器、振动排痰器和吸痰装置综合在一起,排痰的时候不用更换器具,避免了更换器具期间的污染。

    3.设有防回流瓣,可以防止痰液回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振动排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回流瓣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吸痰管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面罩,11-通气孔,2-吸痰管,21-阀门I,22-阀门II,3-雾化器,4-振动排痰器,41-排痰管,42-活塞,43-拍杆,44-卡件,45-拍头,5-集液器,51-阀门III,52-放气管,6-防回流瓣,7-封闭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呼吸内科用排痰装置,包括面罩1,吸痰管2,雾化器3,振动排痰器4和集液器5;面罩1为贴合人体面部的结构,具有鼻部和嘴部,延伸至面部两侧的侧翼和延伸至鼻子下方的底部边缘,底部边缘为圆弧形,鼻部具有通气孔11,嘴部设有活动孔,与吸痰管2相连,吸痰管2上套接有与活动孔相匹配的密封圈,方便在插管时后再带上面罩,密封圈防止痰液散出;面罩1由透明防雾玻璃制成;吸痰管2的管头为端部细,尾部粗的圆台管状结构,管头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方便插管;吸痰管2的下端分为两支,一支与雾化器3相连,一支与振动排痰器4相连;吸痰管2与雾化器3相连的支管上设有阀门I21,与振动排痰器4相连的支管上设有阀门II22;振动排痰器4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排痰管41和活塞42组成,排痰管41分别与阀门II22和集液器5相连;活塞42另一端通过弹簧与振动排痰器4的振动部分的拍杆43相连,拍杆43杆体由弯管弹簧制成,中部设有卡件44,卡件44一侧为弧形咬合件,另一侧通过转轴和充气压杆与拍杆43相连,充气压杆与充气球相连,通过挤压充气球给充气压杆反复充气,带动拍杆进行拍击动作;拍杆43的另一端连接拍头45;集液器5通过阀门III51与排痰管41相连,集液器5顶部设有盖,盖上设有管道与排痰管41相连,盖上还设有放气管52;阀门I21、阀门II22和阀门III51处设置有防回流瓣6,有效防止痰液回流。

    吸痰管2外套接有封闭管7,封闭管7管口内套有弹性橡皮筋,在取出吸痰管2时,用封闭管7逐步套接至吸痰管2的末端,防止痰液粘在吸痰管2的管壁上,随管壁带出污染空气,造成传染。

    实施例2:

    面罩1两侧设置有挂耳系带或套脖带,方便固定面罩。

    集液器5为透明集液器,上面标注有刻度线,便于统计痰液收集量。

    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在排痰前,打开阀门I、关闭阀门II,打开雾化器进行雾化治疗,然后关闭雾化器,关闭阀门I、阀门III,打开阀门II,然后把卡件的弧形咬合件咬合在病人躯体一侧,病人保持侧卧,拍杆弯曲到适合病人体位的位置,使拍头位于病人后背对应胸腔的位置,然后通过挤压充气球给充气压杆反复充气,带动拍杆进行拍击动作,在拍击的同时,拍杆带动活塞运动进行吸痰,排痰效果更好更彻底,排出的痰液进入排痰管;排痰结束后,可以关闭打开阀门II,打开阀门III,挤压活塞,将痰液排入集液器,方便后续检验或者集中处理痰液,避免造成交叉感染。

    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其结构形式能够灵活多变,只是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等行为皆属于侵权,其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关 键  词:
    一种 呼吸 内科 用排痰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呼吸内科用排痰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74220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