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中鼻中隔手术用具,特别是公开一种鼻中隔固位器。
背景技术
目前,鼻中隔矫正术后或鼻中隔来源鼻出血的处理均需进行鼻腔填塞,一般需要填塞48-72小时。鼻腔填塞中,患者不能经鼻正常呼吸,常伴有头胀痛、溢泪,进食困难等症状;由于张口呼吸,有口干、咽干等不适;并且长时间鼻腔填塞还会损伤鼻腔黏膜的各种正常生理功能,如黏液纤毛清除作用等,延缓鼻黏膜术后恢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保障患者鼻中隔矫正术后经鼻呼吸、减轻鼻腔填塞痛苦、有效止血、使用方便的鼻中隔固位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鼻中隔固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叶板、第二叶板、鼻小柱保护环、弹性柄,所述鼻小柱保护环由第一弧线臂、第二弧线臂组成,所述弹性柄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弧线臂的前端与所述第一叶板相连,所述第二弧线臂的前端与所述第二叶板相连,所述弹性柄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一弧线臂的尾端相连,所述弹性柄的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二弧线臂的尾端相连,所述弹性柄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靠拢时,所述第一弧线臂与第二弧线臂的前端分开。
所述弹性柄为弹性环或弹性夹。
所述鼻小柱保护环的顶部与所述第一叶板的顶部、第二叶板的顶部在同一水平面内。
所述第一叶板、第二叶板的前端为圆弧形,所述第一叶板与第二叶板分别为镂空的网板。
所述弹性柄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分开时,所述第一叶板与所述第二叶板之间的间距为2-3mm、所述第一弧线臂与第二弧线臂之间的最宽处的间距为5-7mm。
所述弹性柄自所述鼻小柱保护环的尾端起向后上方延伸弯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所述第一叶板、第二叶板保证鼻中隔矫正术后双侧鼻中隔黏膜紧密贴合,有效压迫鼻中隔出血点进行止血;并保障患者鼻中隔矫正术后经鼻呼吸、减轻鼻腔填塞痛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叶板;2、第二叶板;3、弹性柄;4、第一弧线臂;5、第二弧线臂;31、第一连接端;32、第二连接端。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叶板1、第二叶板2、弹性柄3、鼻小柱保护环;所述第一叶板1、第二叶板2的前端为圆弧形,所述第一叶板1与第二叶板2分别为镂空的网板。所述鼻小柱保护环由第一弧线臂4、第二弧线臂组成5,所述弹性柄3包括第一连接端31、第二连接端32,所述第一弧线臂4的前端与所述第一叶板1相连,所述第二弧线臂5的前端与所述第二叶板2相连,所述鼻小柱保护环的顶部与所述第一叶板的顶部1、第二叶板2的顶部在同一水平面内。所述弹性柄3的第一连接端31与所述第一弧线臂4的尾端相连,所述弹性柄3的第二连接端32与所述第二弧线臂5的尾端相连。向内挤压所述弹性柄并使所述弹性柄3的第一连接端31与所述第二连接端32靠拢时,所述第一弧线臂4与第二弧线臂5的前端分开,并带动所述第一叶板1、第二叶板2分开。所述弹性柄3的第一连接端31与所述第二连接端32分开时即释放所述弹性柄3时,所述第一叶板1与所述第二叶板2之间的间距为2-3mm、所述第一弧线臂4与第二弧线臂5之间的最宽处的间距为5-7mm。所述弹性柄3自所述鼻小柱保护环的尾端起向后上方延伸弯曲。所述弹性柄3为弹性环或弹性夹,图中为弹性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