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鼻中隔固位器.pdf

  • 上传人:罗明
  • 文档编号:6742195
  • 上传时间:2019-09-06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233.6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20149067.1

    申请日:

    20150317

    公开号:

    CN204542296U

    公开日:

    2015081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17/24,A61B17/12

    主分类号:

    A61B17/24,A61B17/12

    申请人:

    上海市东方医院

    发明人:

    王卫华

    地址: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即墨路150号

    优先权:

    CN201520149067U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潘志龙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鼻中隔固位器。它包括第一叶板、第二叶板、鼻小柱保护环、弹性柄,所述鼻小柱保护环由第一弧线臂、第二弧线臂组成,所述弹性柄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弧线臂的前端与所述第一叶板相连,所述第二弧线臂的前端与所述第二叶板相连,所述弹性柄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一弧线臂的尾端相连,所述弹性柄的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二弧线臂的尾端相连,所述弹性柄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靠拢时,所述第一弧线臂与第二弧线臂的前端分开。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所述第一叶板、第二叶板保证鼻中隔矫正术后双侧鼻中隔黏膜紧密贴合,有效压迫鼻中隔出血点;并保障患者鼻中隔矫正术后经鼻呼吸、减轻鼻腔填塞痛苦。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鼻中隔固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叶板、第二叶板、鼻小柱保护环、弹性柄,所述鼻小柱保护环由第一弧线臂、第二弧线臂组成,所述弹性柄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弧线臂的前端与所述第一叶板相连,所述第二弧线臂的前端与所述第二叶板相连,所述弹性柄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一弧线臂的尾端相连,所述弹性柄的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二弧线臂的尾端相连,所述弹性柄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靠拢时,所述第一弧线臂与第二弧线臂的前端分开。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鼻中隔固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柄为弹性环或弹性夹。 3.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鼻中隔固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鼻小柱保护环的顶部与所述第一叶板的顶部、第二叶板的顶部在同一水平面内。 4.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鼻中隔固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板、第二叶板的前端为圆弧形,所述第一叶板与第二叶板分别为镂空的网板。 5.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鼻中隔固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柄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分开时,所述第一叶板与所述第二叶板之间的间距为2-3mm、所述第一弧线臂与第二弧线臂之间的最宽处的间距为5-7mm。 6.根据权利要求 1 或2所述的鼻中隔固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柄自所述鼻小柱保护环的尾端起向后上方延伸弯曲。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中鼻中隔手术用具,特别是公开一种鼻中隔固位器。

    背景技术

    目前,鼻中隔矫正术后或鼻中隔来源鼻出血的处理均需进行鼻腔填塞,一般需要填塞48-72小时。鼻腔填塞中,患者不能经鼻正常呼吸,常伴有头胀痛、溢泪,进食困难等症状;由于张口呼吸,有口干、咽干等不适;并且长时间鼻腔填塞还会损伤鼻腔黏膜的各种正常生理功能,如黏液纤毛清除作用等,延缓鼻黏膜术后恢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保障患者鼻中隔矫正术后经鼻呼吸、减轻鼻腔填塞痛苦、有效止血、使用方便的鼻中隔固位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鼻中隔固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叶板、第二叶板、鼻小柱保护环、弹性柄,所述鼻小柱保护环由第一弧线臂、第二弧线臂组成,所述弹性柄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弧线臂的前端与所述第一叶板相连,所述第二弧线臂的前端与所述第二叶板相连,所述弹性柄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一弧线臂的尾端相连,所述弹性柄的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二弧线臂的尾端相连,所述弹性柄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靠拢时,所述第一弧线臂与第二弧线臂的前端分开。

    所述弹性柄为弹性环或弹性夹。

    所述鼻小柱保护环的顶部与所述第一叶板的顶部、第二叶板的顶部在同一水平面内。

    所述第一叶板、第二叶板的前端为圆弧形,所述第一叶板与第二叶板分别为镂空的网板。

    所述弹性柄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分开时,所述第一叶板与所述第二叶板之间的间距为2-3mm、所述第一弧线臂与第二弧线臂之间的最宽处的间距为5-7mm。

    所述弹性柄自所述鼻小柱保护环的尾端起向后上方延伸弯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所述第一叶板、第二叶板保证鼻中隔矫正术后双侧鼻中隔黏膜紧密贴合,有效压迫鼻中隔出血点进行止血;并保障患者鼻中隔矫正术后经鼻呼吸、减轻鼻腔填塞痛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叶板;2、第二叶板;3、弹性柄;4、第一弧线臂;5、第二弧线臂;31、第一连接端;32、第二连接端。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叶板1、第二叶板2、弹性柄3、鼻小柱保护环;所述第一叶板1、第二叶板2的前端为圆弧形,所述第一叶板1与第二叶板2分别为镂空的网板。所述鼻小柱保护环由第一弧线臂4、第二弧线臂组成5,所述弹性柄3包括第一连接端31、第二连接端32,所述第一弧线臂4的前端与所述第一叶板1相连,所述第二弧线臂5的前端与所述第二叶板2相连,所述鼻小柱保护环的顶部与所述第一叶板的顶部1、第二叶板2的顶部在同一水平面内。所述弹性柄3的第一连接端31与所述第一弧线臂4的尾端相连,所述弹性柄3的第二连接端32与所述第二弧线臂5的尾端相连。向内挤压所述弹性柄并使所述弹性柄3的第一连接端31与所述第二连接端32靠拢时,所述第一弧线臂4与第二弧线臂5的前端分开,并带动所述第一叶板1、第二叶板2分开。所述弹性柄3的第一连接端31与所述第二连接端32分开时即释放所述弹性柄3时,所述第一叶板1与所述第二叶板2之间的间距为2-3mm、所述第一弧线臂4与第二弧线臂5之间的最宽处的间距为5-7mm。所述弹性柄3自所述鼻小柱保护环的尾端起向后上方延伸弯曲。所述弹性柄3为弹性环或弹性夹,图中为弹性环。

    关 键  词:
    鼻中隔 固位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鼻中隔固位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74219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