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手执式脊柱穴位按摩器.pdf

  • 上传人:柴****2
  • 文档编号:6741211
  • 上传时间:2019-09-06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233.98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0027756.4

    申请日:

    20170110

    公开号:

    CN206761921U

    公开日:

    2017121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H39/04,A61H15/00

    主分类号:

    A61H39/04,A61H15/00

    申请人: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发明人:

    付利,潘杰

    地址: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江湾一路18号

    优先权:

    CN201720027756U

    专利代理机构: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李玲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保健理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执式脊柱穴位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按摩柱和脊突定位轮,所述脊突定位轮为两个,对称设于主体底端所在平面的中心线的两侧,所述脊突定位轮的外侧设有按摩柱,所述主体的另一端设有把手;所述脊突定位轮与主体通过销轴连接;所述两个脊突定位轮之间设有能容纳脊突的夹角。所述按摩柱在主体底端所在平面上沿中心线对称设置两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脊突定位轮结构,使按摩器能以脊突定位,始终保持滚推过程中脊柱居中,避免因走偏造成的脊柱不均衡受力的问题,这样就可保证同时对称按摩脊柱两侧的膀胱经穴位,起到通经活血的作用,对保持身体健康大有好处。

    权利要求书

    1.手执式脊柱穴位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按摩柱和脊突定位轮,所述脊突定位轮为两个,对称设于主体底端所在平面的中心线的两侧,所述脊突定位轮的外侧设有按摩柱,所述主体的另一端设有把手;所述脊突定位轮与主体通过销轴连接;所述两个脊突定位轮之间设有能容纳脊突的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执式脊柱穴位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柱在主体底端所在平面上沿中心线对称设置两排,内侧对称的两个按摩柱间距H为6~8cm,外侧对称的两个按摩柱间距H1为12~14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执式脊柱穴位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脊突定位轮上设有橡胶轮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执式脊柱穴位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柱与主体为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执式脊柱穴位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为主体上的镂空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执式脊柱穴位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柱的端部设有橡胶垫。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保健理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执式脊柱穴位按摩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保健观念的成熟,日常采用穴位按摩强身健体的方式越来越受到群众的欢迎。脊柱作为人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沿着脊柱是督脉的通路,交感神经连接五脏六腑。所以保持脊柱的健康是身体健康的大前提。

    申请号为201210340862.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轮式脊柱按摩器,它主要是由轮盘、软胶圈、轴承和与轴承两端延伸一体的握杆组成,轮盘边缘嵌套软胶圈、间距可调节。使用时,由另一人自相向或同向位置,握住两侧握杆,将两个轮盘放置脊柱棘突两侧,给予安全下压力并做往复滚动。它可缓解脊柱两侧肌群张力性疲劳,加强脊柱的功能稳定性,并可通过刺激脊柱两侧的经络与穴位,达到通经活血的功效。它使用安全、携带方便、材料低廉,便于推广,广泛适用于家庭和各类康复医疗机构。其不足之处是不能准确对准脊柱两侧的穴位,在滚推的过程中会走偏,造成脊柱不均衡受力,使身体产生不适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执式脊柱穴位按摩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采用脊突定位轮,使按摩器能始终保持沿脊柱滚推,避免因走偏造成的脊柱不均衡受力的问题,这样就可保证同时对称按摩脊柱两侧的膀胱经穴位,起到通经活血的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手执式脊柱穴位按摩器,包括主体、按摩柱和脊突定位轮,所述脊突定位轮为两个,对称设于主体底端所在平面的中心线的两侧,所述脊突定位轮的外侧设有按摩柱,所述主体的另一端设有把手;所述脊突定位轮与主体通过销轴连接;所述两个脊突定位轮之间设有能容纳脊突的夹角。

    所述按摩柱在主体底端所在平面上沿中心线对称设置两排,内侧对称的两个按摩柱间距H为6~8cm,外侧对称的两个按摩柱间距H1为12~14cm。

    所述脊突定位轮上设有橡胶轮缘。

    所述按摩柱与主体为活动连接。

    所述把手为主体上的镂空结构。

    所述按摩柱的端部设有橡胶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脊突定位轮结构,使按摩器能以脊突定位,始终保持滚推过程中脊柱居中,避免因走偏造成的脊柱不均衡受力的问题,这样就可保证同时对称按摩脊柱两侧的膀胱经穴位,起到通经活血的作用,对保持身体健康大有好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2-按摩柱,3-脊突定位轮,4-把手,5-销轴,6-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是本实用新型手执式脊柱穴位按摩器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包括主体1、按摩柱2和脊突定位轮3,脊突定位轮3为两个,对称设于主体1底端所在平面的中心线的两侧,脊突定位轮3的外侧设有按摩柱2,主体的另一端设有把手4;脊突定位轮3与主体1通过销轴5连接,使脊突定位轮3在需要时可旋转,定位快捷,且不伤皮肤;两个脊突定位轮3之间设有能容纳脊突的夹角A,按摩器沿脊柱滚推时,两个脊突定位轮始终夹住脊突两侧,保证可靠定位。

    按摩柱2在主体1底端所在平面上沿中心线对称设置两排,分别对应膀胱经的一侧线和二侧线,一般来说,内侧的两个按摩柱间距H为6~8cm,外侧的两个按摩柱间距H1为12~14cm。实施例中按摩柱2与主体1可为活动连接,方便按摩柱2损坏或磨损过多时更换,也可根据不同体型的人选择不同长短和质地的按摩柱,当然也可为固定连接。按摩柱2的端部设有橡胶垫6,防止刮伤皮肤,也可以缓冲按摩力度,以免太痛引起不适。

    脊突定位轮3上设有橡胶轮缘,或者采用全橡胶材质,是为了保护,防止刮伤皮肤。

    把手4可采用主体1上的镂空结构,为的是使按摩器外观圆滑美观,同时降低成本,方便操作,防止打滑。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而选取的具体实例,但不应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种种修改、等同替换以及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手执式 脊柱 穴位 按摩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手执式脊柱穴位按摩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74121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