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一种发酵酸豆奶及其生产方法.pdf

  • 上传人:e2
  • 文档编号:6738261
  • 上传时间:2019-09-06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260.45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076759.6

    申请日:

    20180126

    公开号:

    CN107996728A

    公开日:

    2018050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C11/10

    主分类号:

    A23C11/10

    申请人:

    厦门唯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卢华,林景新,金根升,苏冬梅,李顺,林娥钦

    地址:

    361100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西柯镇美溪道思明园30号4楼

    优先权:

    CN201810076759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陈娟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酵酸豆奶及其生产方法,包括大豆原料、水、白砂糖、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果胶复合稳定剂、小苏打等分,其生产步骤包括:(1)大豆原料烘干,脱皮,磨粉;(2)浸泡,粗磨、精磨,分离,煮浆;(3)将豆浆、蔗糖、果胶复合稳定剂溶解,调配,均质,杀菌,冷却;(4)加入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菌发酵。本发明所得酸豆奶为全植物蛋白发酵,无明显豆腥味、涩味及不良馊味,质构细腻,酸甜适口,具有浓郁的发酵风味与豆香味,富含大豆营养活性物质以及活性乳酸菌,是理想的全植物蛋白营养食品。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发酵酸豆奶,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份的组分:大豆4~10%、水70~90%、蔗糖3~11%、发酵剂2~12%、果胶复合稳定剂0.2~0.8%、小苏打0.02~0.06%;所述发酵剂为保加利亚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的混合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酸豆奶,其特征在于:优选的,所述发酵酸豆奶包括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大豆8.5%、水79.5%、蔗糖4%、发酵剂7.5%、果胶复合稳定剂0.45%、小苏打0.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酸豆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酸豆奶为全植物蛋白发酵,无添加包括奶粉、牛乳、乳清蛋白、乳糖在内的动物源成分。 4.一种发酵酸豆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大豆原料烘干,脱皮,磨粉;(2)用pH为7.3~8.0的浸泡液浸泡,浸泡时间为1.5~2.0h;(3)粗磨,精磨,浆渣分离;(4)将获得的豆奶原浆持续沸腾煮浆1.0~1.5h;(5)加入蔗糖、果胶复合稳定剂,溶解调配,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蔗糖、果胶复合稳定剂的添加量为:蔗糖3~11%、果胶复合稳定剂0.2~0.8%;(6)将调配后的混合液搅拌均匀,在65~75℃,22~25Mpa条件下均质一次;(7)95℃下灭菌5min,冷却到42~43℃;(8)按质量百分比加入接种0.03~0.06%的发酵剂,42~43℃发酵;(9)达到预定酸度后,立即搅拌冷却至4~10℃,灌装,冷藏后熟,即得到成品发酵酸豆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酵酸豆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pH为7.3~8.0的浸泡液为小苏打水溶液,且浸泡液的温度为85℃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酵酸豆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浆渣分离为过80~120目筛。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酵酸豆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的果胶复合稳定剂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果胶25~40%、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20~40%、大豆多糖8~20%、琼脂7~15%、单双甘油脂6~12%、三聚磷酸钠6~10%。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酵酸豆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所述发酵剂中,嗜热链球菌与保加利亚乳杆菌的活菌比例为1.0~20.0:1.0。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酵酸豆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9)所需发酵时间为6~8h。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酵酸豆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9)所述预定酸度为50~55°T。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豆制品及其生产方法,尤其是一种发酵酸豆奶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背景

    豆奶是以大豆等为主要原料的优质植物蛋白饮料,由于它含有极易被人体吸收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以及主要维生素,且其矿物质盐含量丰富,不含胆固醇,广受大众欢迎。目前,我国豆奶消费形式主要以豆奶粉冲泡、现磨豆浆和即饮豆奶为主,产品形式比较单一。随着大众对健康消费需求的不断提高,植物源、益生菌发酵的蛋白饮品越来越受到大众欢迎。

    目前,市场上的发酵奶主要以动物源的发酵酸牛奶为主,而全植物源的发酵酸豆奶几乎没有;其主要原因是豆奶自身的腥涩味、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馊味和发酵后质构粗糙等特性使大众难以接受。

    发酵酸豆奶的上述特性,阻碍了发酵酸豆奶的大规模规范化生产。多数酸豆奶为了克服缺陷,往往是通过添加牛乳类、果汁类、香精等来掩盖发酵酸豆奶的腥涩味、馊味以及质构粗糙等特点,然而其效果不尽满意,无法取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如何控制豆奶生产发酵过程中不良风味的问题,在生产技术上依然没有找到好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发酵酸豆奶存在的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全植物蛋白发酵酸豆奶产品及其生产方法,旨在通过工艺手段控制豆自身的腥涩味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馊味,同时克服发酵后质构粗糙的问题。采用本发明方法生产出的发酵酸豆奶营养价值丰富,口感细腻,豆香浓郁,无动物蛋白成分,无明显的豆腥涩味以及发酵产生的馊味,适合广大人群食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酵酸豆奶,按照质量百分比的组成:

    大豆4~10%、水70~90%、蔗糖3~11%、发酵剂2~12%、果胶复合稳定剂0.2~0.8%、小苏打0.02~0.06%;其中,所属发酵剂为嗜热链球菌与保加利亚乳杆菌混合菌。

    优选的,所述发酵酸豆奶包括下列百分比的组分:大豆8.5%、水79.5%、蔗糖4%、发酵剂7.5%、果胶复合稳定剂0.45%、小苏打0.05%。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发酵酸豆奶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精选的大豆原料烘干,脱皮,磨粉;

    (2)用pH为7.3~8.0的浸泡液浸泡,浸泡时间为1.5~2.0h;

    (3)粗磨,精磨,浆渣分离;

    (4)将获得的豆奶原浆持续沸腾煮浆1.0~1.5h;

    (5)加入蔗糖、果胶复合稳定剂,溶解调配,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蔗糖、果胶复合稳定剂的添加量为:蔗糖3~11%、果胶复合稳定剂0.2~0.8%;

    (6)将调配后的混合液搅拌均匀,在65~75℃,22~25Mpa条件为下均质一次;

    (7)95℃下灭菌5min,冷却到42~43℃;

    (8)按质量百分比接种0.03~0.06%的发酵剂,42~43℃发酵;

    (9)达到预定酸度后,立即搅拌冷却至4~10℃,灌装,冷藏后熟,即得到成品发酵酸豆奶。

    优选的,步骤(1)所述大豆原料经烘干脱皮后,进行磨粉。

    优选的,步骤(2)所述pH为7.3~8.0的浸泡液为小苏打水溶液,且浸泡液的温度为85℃以上。

    优选的,步骤(3)所述浆渣分离为过80~120目筛。

    优选的,步骤(5)所述的果胶复合稳定剂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果胶25~40%、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20~40%、大豆多糖8~20%、琼脂7~15%、单双甘油脂6~12%、三聚磷酸钠6~10%。

    优选的,步骤(8)所述发酵剂中,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活菌比例为1.0~20.0:1.0。

    优选的,步骤(9)所需发酵时间为6~8h。

    优选的,步骤(9)所述发酵终止酸度为50~55°T。

    本发明将烘干脱皮后的豆磨粉,热水浸泡进行磨浆,不仅有效提高蛋白提取率,除去了豆的腥涩味及发酵后的馊味,更大大缩短了传统制浆时间;降低传统浆渣分离筛的目数,大豆所含膳食纤维几乎全部进入产品中,提高了酸豆奶的固形物含量以及改善了产品细腻度。本发明延长了传统工艺的煮浆时间,有效杜绝了抗营养因子可能引起的安全隐患,同时提高了豆奶的香味。本发明所述发酵酸豆奶产品还加入了0.2%~0.8%果胶复合稳定剂,避免了酸豆奶的乳清析出,改善了酸豆奶的细腻度。本发明工艺简单易于操作,所制得的酸豆奶口感清爽纯正,酸甜可口,豆香浓郁,无明显豆腥涩味和发酵后的馊味;该酸豆奶保留了大豆中富含的各类营养物质,同时还含有大量的活性乳酸菌,能有效提高人体肠道健康水平。本发明所述发酵算豆奶为全植物蛋白发酵,是理想的营养健康食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发酵酸豆奶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大豆原料烘干,脱皮,磨粉;

    (2)用pH 7.5、温度85℃浸泡液浸泡,时间为2.0h;所述浸泡液为小苏打水溶液,所述大豆、水、小苏打重量百分比为:大豆5%、水89.28%、小苏打0.03%。

    (3)粗磨,精磨,浆渣分离;

    (4)将获得的豆奶原浆持续沸腾煮浆1.0h;

    (5)加入蔗糖、果胶复合稳定剂,溶解调配,所述蔗糖、果胶复合稳定剂的重量百分比为:蔗糖5%、果胶复合稳定剂0.65%;其中,果胶复合稳定剂按质量百分比包含以下组分:果胶30%、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35%、大豆多糖10%、琼脂11%、单双甘油脂8%、三聚磷酸钠6%。

    (6)将调配后的混合液搅拌均匀,在条件为70℃、22Mpa下均质一遍;

    (7)95℃/5min杀菌,冷却到43℃;

    (8)按质量百分比加入0.04%的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混合菌,43℃发酵;其中,0.035%wt为嗜热链球菌,0.005%wt为保加利亚乳杆菌。

    (9)达到预定酸度后,立即搅拌冷却至10℃以下,灌装,冷藏后熟,即得到成品发酵酸豆奶。

    实施例2

    一种发酵酸豆奶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精选的大豆原料烘干,脱皮,磨粉;

    (2)用pH 7.6、温度90℃浸泡液浸泡,时间为2.0h;所述浸泡液为小苏打水溶液,所述大豆、水、小苏打重量百分比为:大豆8%、水83.56%、小苏打0.04%。

    (3)粗磨,精磨,浆渣分离;

    (4)将获得的豆奶原浆持续沸腾煮浆1.5h;

    (5)加入蔗糖、果胶复合稳定剂,溶解调配,所述蔗糖、果胶复合稳定剂的重量百分比为:蔗糖8%、果胶复合稳定剂0.36%;其中,果胶复合稳定剂按质量百分比包含以下组分:果胶35%、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25%、大豆多糖15%、琼脂8%、单双甘油脂10%、三聚磷酸钠7%。

    (6)将调配后的混合液搅拌均匀,在条件为70℃/22Mpa下均质一遍;

    (7)95℃/5min杀菌,冷却到43℃;

    (8)按质量百分比接种0.04%的嗜热链球菌混合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43℃发酵;其中,0.028%wt为嗜热链球菌,0.012%wt为保加利亚乳杆菌。

    (9)达到预定酸度后,立即搅拌冷却至10℃以下,灌装,冷藏后熟,即得到成品发酵酸豆奶。

    实施例3

    一种发酵酸豆奶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精选的大豆原料烘干,脱皮,磨粉;

    (2)用pH 7.8、温度95℃水浸泡,时间为2.0h;所述浸泡液为小苏打水溶液,所述大豆、水、小苏打重量百分比为:大豆9.5%、水80.18%、小苏打0.06%。

    (3)粗磨,精磨,浆渣分离;

    (4)将获得的豆奶原浆持续沸腾煮浆1.5h;

    (5)加入蔗糖、果胶复合稳定剂,溶解调配,所述蔗糖、果胶复合稳定剂的重量百分比为:蔗糖10%、果胶复合稳定剂0.22%;其中,果胶复合稳定剂按质量百分比包含以下组分:果胶38%、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21%、大豆多糖16%、琼脂7%、单双甘油脂12%、三聚磷酸钠7%。

    (6)将调配后的混合液搅拌均匀,在条件为70℃/22Mpa下均质一遍;

    (7)95℃/5min杀菌,冷却到43℃;

    (8)按质量百分比加入0.04%的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混合菌,43℃发酵;其中,0.024%wt为嗜热链球菌,0.016%wt为保加利亚乳杆菌。

    (9)达到预定酸度后,立即搅拌冷却至10℃以下,灌装,冷藏后熟,即得到成品发酵酸豆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做的改变、替代、组合、交换、修饰、简化等,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一种 发酵 酸豆 及其 生产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发酵酸豆奶及其生产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73826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