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微型自动钓鱼器.pdf

  • 上传人:111****112
  • 文档编号:6735530
  • 上传时间:2019-09-06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813.31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314350.0

    申请日:

    20140613

    公开号:

    CN203897091U

    公开日:

    2014102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91/06

    主分类号:

    A01K91/06

    申请人:

    刘佳庆

    发明人:

    刘佳庆

    地址:

    200085 上海市山西北路9弄10号1601室

    优先权:

    201420206088.8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卢海洋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微型自动钓鱼器,包括外壳、壳盖、伸缩元件和固定元件,所述外壳和壳盖相互配合,所述伸缩元件通过中心轴活动固定于外壳和壳盖之间的腔体内,所述伸缩元件包括收卷弹簧、帘子层和鱼线,所述鱼线绕于帘子层圆周外围,所述外壳底部设有小孔,所述固定元件一端穿过外壳底部的小孔,另一端留在外壳和壳盖之间的腔体内,所述鱼线贯穿于固定元件内部向外延伸。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本装置小巧简练,携带方便,无杆无浮标,无竹捎等辅助装置;(2)依靠鱼咬钩时产生的拉力自动解除锁定将鱼线缩回,实现鱼儿自动扎钩,无需依赖钓鱼者经验,也无需钓鱼者看护,是真正的自动钓鱼器。

    权利要求书

    1.微型自动钓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壳盖、伸缩元件和固定元件,所述外壳和壳盖相互配合,所述伸缩元件通过中心轴活动固定于外壳和壳盖之间的腔体内,所述伸缩元件包括收卷弹簧、帘子层和鱼线,所述鱼线绕于帘子层圆周外围,所述外壳底部设有小孔,所述固定元件一端穿过外壳底部的小孔,另一端留在外壳和壳盖之间的腔体内,所述鱼线贯穿于固定元件内部向外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自动钓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元件呈Y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自动钓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顶部设有提环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自动钓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有锁定柱。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钓鱼器,尤其涉及一种微型自动钓鱼器。

    背景技术

    钓鱼活动,既是文化娱乐,又是综合性的体育锻炼活动,陶冶性情,增进身心健康。加之工具简单,老少皆宜,受到人们的喜爱。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钓鱼活动大有蓬勃发展之势。据估计,我国目前已有 1 亿以上人爱好垂钓。

    现有的钓鱼器一般都必须结合鱼竿,体积庞大,携带不方便,且鱼儿不能自动扎钩,钓鱼时必须要凭借钓鱼者的经验关注鱼漂,并适时拉动鱼线才能将鱼钓起。

    因此,急需一种改进的技术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这一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依靠鱼咬钩时产生的拉力自动解除锁定将鱼线缩回的微型自动钓鱼器。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微型自动钓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壳盖、伸缩元件和固定元件,所述外壳和壳盖相互配合,所述伸缩元件通过中心轴活动固定于外壳和壳盖之间的腔体内,所述伸缩元件包括收卷弹簧、帘子层和鱼线,所述鱼线绕于帘子层圆周外围,所述外壳底部设有小孔,所述固定元件一端穿过外壳底部的小孔,另一端留在外壳和壳盖之间的腔体内,所述鱼线贯穿于固定元件内部向外延伸。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元件呈Y形。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外壳顶部设有提环套。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外壳上设有锁定柱。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本装置小巧简练,携带方便,无杆无浮标,无竹捎等辅助装置;(2)依靠鱼咬钩时产生的拉力自动解除锁定将鱼线缩回,实现鱼儿自动扎钩,无需依赖钓鱼者经验,也无需钓鱼者看护,是真正的自动钓鱼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 B-B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C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A向示意图。

    其中:1、外壳,2、壳盖,3、伸缩元件,4、中心轴,5、腔体,6、帘子层,7、鱼线,8、固定元件,9、提环套,10、锁定柱。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微型自动钓鱼器,包括外壳1、壳盖2、伸缩元件3和固定元件8,所述外壳1和壳盖2相互配合,所述伸缩元件3通过中心轴4活动固定于外壳1和壳盖2之间的腔体5内,所述伸缩元件3包括收卷弹簧、帘子层6和鱼线7,收卷弹簧位于伸缩元件3内部(图示未画出),其结构与常规的卷尺相同,通过收卷弹簧实现鱼线解锁之后的弹回。所述鱼线7绕于帘子层6圆周外围,所述外壳1底部设有小孔,所述固定元件8一端穿过外壳1底部的小孔,另一端留在外壳1和壳盖2之间的腔体5内,所述鱼线7贯穿于固定元件8内部向外延伸。

    如图3所示,所述固定元件8呈Y形。底端呈圆柱形空腔,穿过外壳1底部的小孔,另一端呈两片叉脚,轻轻下插固定元件8与帘子层7卡牢固定中心轴的相对位置,进而固定鱼线7的拉伸长度。帘子层7为具有网眼结构的材料。固定元件8与外壳1的小孔活动连接,拉动鱼线7引起固定元件8松动,进而固定元件8与帘子层6脱离,实现解除锁定,鱼线自动缩回。

    如图1所示,外壳1顶部设有提环套9,方便固定本钓鱼器。

    如图1所示,外壳1上设有锁定柱10。待鱼线7拉至合适位置时,为防止鱼线7由于拉动解锁而导致自动缩回,先将鱼线7卡在锁定柱10内,再进行装鱼饵等操作。

    本装置的伸缩元件和固定元件组成的固定和自动解锁结构可以用于其他需要自动解锁的装置。

    使用方法:

        在垂钩现场,根据水情和鱼情做好各种准备工作之后,取出本器具和鱼饵。第一步一手握住本器具,并用拇指按住鱼线7及其固定元件8,一手抓鱼线7向外拉出。当一手向外拉出时,另一手拇指必须松开,让固定元件8向上运动。待拉出鱼线7至臂长极限时,另一手拇指向下按住带线固定元件8后,另一手倒过手来,第二次再将鱼线7拉出来至臂长极限时,重复第一次操作。如此反复直至拉出来的鱼线7达到你所需要长度为止。这时拉鱼线之手将靠近固定元件8的鱼线7压(嵌)入旁边锁定柱10的夹缝内作固定保险。随后把本器具平方在地面上,鱼线7出孔朝向装饵钩准备投掷方向。取杆子穿过提环套9牢固插入岸地中。接下来就将鱼饵装钩。

    装饵钩投出后,回头将鱼线从锁定柱10上拉出来,通过固定元件8调整好鱼线7松紧度。调整时既不要让鱼线7绷得太紧,又不要让鱼线7太松驰。调整操作方法是,不按固定元件8,拉动鱼线7,多余鱼线7就会回缩,按住固定元件8,鱼线7停止回缩。反之要放长一些,不按固定元件8拉动鱼线7就会放出来,按住固定元件8鱼线7就停止放出来。待鱼线7松紧度调整合适后,鱼线就不再用锁定柱10作固定保险了。使本器具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操作者应及时离开此现场,以防意外。

        若装饵钩投出后鱼线7松紧度较合可乘之机不做调整时,想把鱼线7从锁定柱10夹缝内拉出来解除保险的时候,必须用另一手拇指按压住带线固定元件8,不能让固定元件8向上运动。以免影响本器具正常工作状态。

    若没有鱼儿咬钩收线观察鱼饵状态,或不想再钓时千万不要拽鱼线7让本器具完全自动回缩收线,避免意外,应将第一步放鱼线7反做,使鱼线7逐步慢速回缩到器具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比如本装置的伸缩元件和固定元件组成的固定和自动解锁结构可以用于其他需要自动解锁的装置,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关 键  词:
    微型 自动 钓鱼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微型自动钓鱼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73553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