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洁牙套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洁牙套装.pdf(1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419568.8 (22)申请日 2016.12.22 (73)专利权人 南宁市微牙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30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 塘区高新七路2号正鑫科技园办公宿 舍楼326室 (72)发明人 张光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代理人 江娟 (51)Int.Cl. A61C 17/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洁牙套装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洁牙套装, 包括洁治针 单元、 。
2、抛光单元和固定架单元; 所述洁治针单元 包括龈左弯洁治针、 右弯洁治针和直向洁治针; 所述抛光单元包括用于对牙齿表面进行抛光的 抛光刷与抛光杯, 所述固定架单元包括圆形盒体 和可旋转盖体; 进行洁牙操作时, 先将可旋转盖 体从圆形盒体上旋开, 再分别取左弯洁治针、 直 向洁治针和右弯洁治针左侧磨牙、 前牙、 右侧磨 牙进行清洁, 以去除牙结石、 牙斑及牙尖硬物; 再 利用抛光刷进行初步抛光, 最后利用抛光杯进行 精细抛光, 以确保实现牙面的平整光滑; 本实用 新型所述洁牙套装, 不仅能够彻底清洁牙齿, 同 时实现对牙齿表面进行平整、 抛光, 并且所述的 洁牙套装使用后可实现整体放于消毒柜中进行。
3、 消毒。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6页 CN 206910408 U 2018.01.23 CN 206910408 U 1.一种洁牙套装, 其特征在于, 包括洁治针单元、 抛光单元和固定架单元; 所述洁治针单元包括用于对左侧磨牙进行洁治的左弯洁治针(1)、 用于对右侧磨牙进 行洁治的右弯洁治针(2)和用于对前牙进行洁治的直向洁治针(3); 所述左弯洁治针(1)从 底部至顶部依次设置与洁牙机手柄适配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1)、 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连 接一体的第一颈部(12)和工作时与牙齿接触的第一头部(13), 所述右弯洁治针(2)从底部 至顶部依次设置与洁牙机手柄适配连接的第二连。
4、接部(21)、 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1)连接一 体的第二颈部(22)和工作时与牙齿接触的第二头部(23), 所述直向洁治针(3)从底部至顶 部均依次设置与洁牙机手柄适配连接的第三连接部(31)、 在同一平面内与所述第三连接部 (31)连接一体的第三颈部(32)和工作时与牙齿接触的第三头部(33); 所述第一颈部(12)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下段(121)、 第一中段(122)和第一上 段(123), 所述第一下段(121)、 第一中段(122)、 第一上段(123)的长度之比为1:2-3:1, 所述 第一下段(121)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的上部竖直连接, 所述第一中段(122)相对于所。
5、述第 一下段(121)向左上方弯折角度为30-45 , 所述第一上段(123)相对于所述第一中段(122) 向右上且后方弯折, 所述第一上段(123)相对于所述第一中段(122)向右上方的弯折角度为 45-60 , 所述第一上段(123)相对于所述第一中段(122)向后方的弯折角度为15-30 , 所述 第一头部(13)与所述第一上段(123)连接后所述第一头部(13)相对于第一上段(123)继续 向右上方延伸的同时向前方弯折, 所述第一头部(13)相对于第一上段(123)向前方的弯折 角度为15-30 , 所述第一头部(13)的半径从与所述第一颈部(12)的连接端至头端逐渐减 小, 所述第一。
6、头部(13)的截面为圆形; 所述第二颈部(22)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二下段221、 第二中段(222)和第二上段 (223), 所述第二下段(221)、 第二中段(222)、 第二上段(223) 的长度之比为1:2-3:1, 所述 第二下段(22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1)的上部竖直连接, 所述第二中段(222)相对于所述第 二下段(221)向右上方的弯折角度为30-45 , 所述第二上段(223)相对于所述第二中段 (222)向左上且后方弯折, 所述第二上段(223)相对于所述第二中段(222)向左上方的弯折 角度为45-60 , 所述第二上段(223)相对于所述第二中段(222)向后方。
7、的弯折角度为15- 30 , 所述第二头部(23)与所述第二上段(223)连接后所述第二头部(23)相对于第二上段 (223)继续向左上方延伸的同时向前方弯折, 所述第二头部(23)相对于第二上段(223)向前 方的弯折角度为15-30 , 所述第二头部(23)的半径从与所述第二颈部(22)的连接端至头端 逐渐减小, 所述第二头部(23)的截面为圆形; 所述第三颈部(32)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三下段(321)、 第三中段(322)和第三上 段(323), 所述第三下段(321)、 第三中段(322)、 第三上段(323)的长度之比为1-2:1-2:1, 所 述第三下段(321)与所述第三连。
8、接部(31)的上部竖直连接, 所述第三中段(322)相对于所述 第三下段(321)向前上方的弯折角度为30-45 , 所述第三上段(323)相对于所述第三中段 (322)向后上方的弯折角度为30-45 , 所述第三头部(33)与所述第三上段(323)连接后所述 第三头部(33)继续向后上方延伸, 所述第三头部(33)的半径从与所述第三颈部(32)的连接 端至头端逐渐减小; 所述左弯洁治针(1)的内部从所述第一连接部(11)至所述第一颈部(12)贯穿设置第一 中空水路, 所述第一上段(123)设置第一出水口(124); 所述右弯洁治针(2)的内部从所述第 二连接部(21)至所述第二颈部(22)贯。
9、穿设置第二中空水路, 所述第二上段(223)设置第二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206910408 U 2 出水口(224); 所述直向洁治针(3)的内部从所述第三连接部(31)至所述第三颈部(32)贯穿 设置第三中空水路, 所述第三中段(322)设置第三出水口(324); 所述第一头部(13)、 第二头部(23)、 第三头部(33)均设置尖端, 所述尖端的表面附有金 刚砂; 所述抛光单元包括用于对牙齿表面进行抛光的抛光刷与抛光杯(6), 所述抛光刷包括 抛光刷手柄和工作时与牙齿接触的刷毛头部; 所述抛光刷包括尖头抛光刷和平头抛光刷 (4); 所述抛光杯(6)包括抛光杯手柄(6。
10、1)和工作时与牙齿接触的环状杯体头部(62); 所述固定架单元包括圆形盒体(7)和盖合于所述圆形盒体(7)上方的可旋转盖体(8), 所述圆形盒体(7)的上部侧壁相对设置两个供消毒蒸汽进入的蒸汽进入部, 所述蒸汽进入 部设置一个或多个第一蒸汽孔(71), 所述可旋转盖体(8)的侧壁上设置与所述第一蒸汽孔 (71)一一对应的第二蒸汽孔(81), 所述圆形盒体(7)内可拆卸设置隔板(9); 所述隔板(9)上 设置分别用于放置所述洁治针单元和所述抛光单元的多个安装孔(921); 所述隔板(9)包括向下弯折的第一折边(91)、 与所述第一折边(91)的顶端连接的平台 部(92)、 向下弯折的第二折边(9。
11、3), 所述第一折边(91)的底端与所述第二折边(93)的底端 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平台部(92)上设置6个所述安装孔(921), 每个所述安装孔(921)的 内壁上均设置垫圈; 所述圆形盒体(7)的中上部侧壁的内侧设置环形凹槽(72), 所述第一折边(91)和第二 折边(93)均为从所述隔板(9)的中心向所述隔板(9)的边缘弯折设置的斜折边, 且所述第一 折边(91)的底端和第二折边(93)的底端均设置用于卡入所述环形凹槽(72)的卡接部(94)。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206910408 U 3 一种洁牙套装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具。
12、体涉及一种洁牙套装。 背景技术 0002 口腔是食物进入人体的首个通道, 多项国外研究表明, 牙齿的好坏与全身健康密 切相关。 有数据显示, 我国口腔健康问题现状堪忧, 约八成人面临牙病的侵扰, 亟需引起重 视。 第三次 “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 数据显示, 我国80-97的成年人有不同程度的 牙周问题, 35-44岁的人群中, 牙龈出血的比例高达77.3。 0003 牙石和菌斑是引起牙周病和龋齿的主要原因。 因此, 为了治疗或预防牙齿相关疾 病, 去除附着在牙齿表面、 牙根表面、 修复性材料和假体材料、 或人工牙根材料上的牙石和 菌斑是很重要的。 在这样的牙科治疗中, 以使牙根表面平滑和。
13、光滑而进行的牙齿表面牙石 的去除、 牙周袋内的清创术、 及牙根表面的解毒是很重要的基础治疗。 0004 现有的洁牙用具和洁牙方法无统一的标准或规范。 医生通常采用一枚工作尖完成 了患者整口牙齿的洁牙操作; 或是由于选择了不适宜的工作尖对牙齿的部位进行洁牙操 作, 疼痛度高, 并容易导致牙齿损伤或洁牙不彻底的问题, 此外, 现有的洁牙用具进行消毒 时, 多个患者用过的洁牙用具一起放置在托盘中, 之后将托盘直接放于消毒柜中进行消毒, 由于托盘中放置多个患者用过的洁牙用具, 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现有的洁牙操作方法, 未规 定进行抛光步骤, 导致不能有效彻底清除菌斑、 不能使牙齿表面平整光滑, 从而留。
14、下患者牙 齿更易生上菌斑与患者上牙周炎。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洁牙套装, 所述洁牙 套装, 不仅能实现无痛洁牙, 而且能彻底清洁牙齿的同时实现对牙齿表面 进行平整和抛 光。 进一步所述的洁牙套装可作为个人专属的洁牙套装, 使用后整体放于消毒柜中进行消 毒, 更安全、 更卫生, 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的洁牙用具使用托盘消毒容易导致交叉感染的问 题发生。 0006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 一种洁牙套装, 包括洁治针单元、 抛光单元和固定架单元; 0008 所述洁治针单元包括用于对左侧磨牙进行洁治的左弯洁治针、 用于对右侧磨牙进 行。
15、洁治的右弯洁治针和用于对前牙进行洁治的直向洁治针; 所述左弯洁治针从底部至顶部 依次设置与洁牙机手柄适配连接的第一连接部、 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一体的第一颈部和 工作时与牙齿接触的第一头部, 所述右弯洁治针从底部至顶部依次设置与洁牙机手柄适配 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一体的第二颈部和工作时与牙齿接触的第二头 部, 所述直向洁治针从底部至顶部均依次设置与洁牙机手柄适配连接的第三连接部、 在同 一平面内与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一体的第三颈部和工作时与牙齿接触的第三头部; 0009 所述第一颈部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下段、 第一中段和第一上段, 所述第 说 明 书 1/7 页 4 C。
16、N 206910408 U 4 一下段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上部竖直连接, 所述第一中段相对于所述第一下段向左上方弯 折, 所述第一上段相对于所述第一中段向右上且后方弯折, 所述第一头部与所述第一上段 连接后所述第一头部相对于第一上段继续向右上方延伸的同时向前方弯折, 所述第一头部 的半径从与所述第一颈部的连接端至头端逐渐减小, 所述第一头部的截面为圆形; 0010 所述第二颈部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二下段、 第二中段和第二上段, 所述第 二下段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上部竖直连接, 所述第二中段相对于所述第二下段向右上方弯 折, 所述第二上段相对于所述第二中段向左上且后方弯折, 所述第二头部与所述第。
17、二上段 连接后所述第二头部相对于第二上段继续向左上方延伸的同时向前方弯折, 所述第二头部 的半径从与所述第二颈部的连接端至头端逐渐减小, 所述第二头部的截面为圆形; 0011 所述第三颈部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三下段、 第三中段和第三上段, 所述第 三下段与所述第三连接部的上部竖直连接, 所述第三中段相对于所述第三下段向前上方弯 折, 所述第三上段相对于所述第三中段向后上方弯折, 所述第三头部与所述第三上段连接 后所述第三头部继续向后上方延伸, 所述第三头部的半径从与所述第三颈部的连接端至头 端逐渐减小; 0012 所述左弯洁治针的内部从所述第一连接部至所述第一颈部贯穿设置第一中空水 路, 。
18、所述第一上段设置第一出水口; 所述右弯洁治针的内部从所述第二连接部至所述第二 颈部贯穿设置第二中空水路, 所述第二上段设置第二出水口; 所述直向洁治针的内部从所 述第三连接部至所述第三颈部贯穿设置第三中空水路, 所述第三中段设置第三出水口; 0013 所述抛光单元包括用于对牙齿表面进行抛光的抛光刷与抛光杯, 所述抛光刷包括 抛光刷手柄和工作时与牙齿接触的刷毛头部; 所述抛光杯包括抛光杯手柄和工作时与牙齿 接触的环状杯体头部; 0014 所述固定架单元包括圆形盒体和盖合于所述圆形盒体上方的可旋转盖体, 所述圆 形盒体的上部侧壁相对设置两个供消毒蒸汽进入的蒸汽进入部, 所述蒸汽进入部设置一个 或多。
19、个第一蒸汽孔, 所述可旋转盖体的侧壁上设置与所述第一蒸汽孔一一对应的第二蒸汽 孔, 所述圆形盒体内可拆卸设置隔板; 所述隔板上设置分别用于放置所述洁治针单元和所 述抛光单元的多个安装孔。 0015 所述第一下段、 第一中段、 第一上段的长度之比为1:2-3:1。 0016 所述第一中段相对于所述第一下段向左上方的弯折角度为30-45 , 所述第一上段 相对于所述第一中段向右上方的弯折角度为45-60 , 所述第一上段相对于所述第一中段向 后方的弯折角度为15-30 , 所述第一头部相对于第一上段向前方的弯折角度为15-30 。 0017 所述第二下段、 第二中段、 第二上段的长度之比为1:2-。
20、3:1。 0018 所述第二中段相对于所述第二下段向右上方的弯折角度为30-45 , 所述第二上段 相对于所述第二中段向左上方的弯折角度为45-60 , 所述第二上段相对于所述第二中段向 后方的弯折角度为15-30 , 所述第二头部相对于第二上段向 前方的弯折角度为15-30 。 0019 所述第三下段、 第三中段、 第三上段的长度之比为1-2:1-2:1。 0020 所述第三中段相对于所述第三下段向前上方的弯折角度为30-45 , 所述第三上段 相对于所述第三中段向后上方的弯折角度为30-45 。 0021 所述第一头部、 第二头部、 第三头部均设置尖端, 所述尖端的表面附有金刚砂。 002。
21、2 所述抛光刷包括尖头抛光刷和平头抛光刷。 说 明 书 2/7 页 5 CN 206910408 U 5 0023 所述隔板包括向下弯折的第一折边、 与所述第一折边的顶端连接的平台部、 向下 弯折的第二折边, 所述第一折边的底端与所述第二折边的底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平 台部上设置6个所述安装孔, 每个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上均设置垫圈; 0024 所述圆形盒体的中上部侧壁的内侧设置环形凹槽, 所述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均为 从所述隔板的中心向所述隔板的边缘弯折设置的斜折边, 且所述第一折边的底端和第二折 边的底端均设置用于卡入所述环形凹槽的卡接部。 002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26 本。
22、实用新型所述的洁牙套装, 包括洁治针单元、 抛光单元和固定架单元; 进一步通 过设置所述洁治针单元包括左弯洁治针、 右弯洁治针和直向洁治针; 所述抛光单元包括用 于对牙齿表面进行抛光的抛光刷与抛光杯, 所述固定架单元包括圆形盒体和可旋转盖体; 进行洁牙操作时, 第一步: 先将可旋转盖体从圆形盒体上旋开, 之后针对左侧磨牙、 前牙、 右 侧磨牙的清洁, 分别从隔板上取左弯洁治针、 直向洁治针和右弯洁治针, 并将洁治针安装到 洁牙机手柄上, 利用洁治针头部去除牙结石、 牙斑及牙尖硬物; 第二步: 从隔板上取抛光刷, 利用抛光刷的刷毛头部蘸抛光粉剂或抛光糊剂对洁牙后的牙面进行初步抛光, 以初步平整 。
23、前一步洁牙后可能带来的牙面的微小坑点, 同时去前一步洁牙无法去除的细微余斑; 第三 步: 从隔板上取抛光杯, 利用抛光杯的环状杯体头部蘸抛光粉剂或抛光糊剂对初步抛光后 的牙面进行精细抛光, 以确保实现牙面的平 整光滑; 0027 清洁完牙齿后, 先将所述洁治针单元和抛光单元清洗干净, 再将所述洁治针单元 和抛光单元重新放置于隔板上的安装孔内, 之后将可旋转盖体盖合于所述圆形盒体上, 旋 转所述可旋转盖体, 使得可旋转盖体侧壁上的第二蒸汽孔与圆形盒体上的第一蒸汽孔一一 对齐, 之后将所述消毒盒放入消毒柜, 使得消毒蒸汽依次通过第二蒸汽孔和第一蒸汽孔后 进入圆形盒体内部, 对隔板上放置的洁治针单元。
24、和抛光单元进行消毒; 0028 综上所述,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洁牙套装进行洁牙处理时, 针对牙齿的不同部位 采用不同的洁治针, 以确保安全、 有效完成洁牙操作, 不仅能够彻底清洁牙齿, 同时实现对 牙齿表面进行平整、 抛光。 此外,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洁牙套装可作为个人专属的洁牙套装, 使用后整体放于消毒柜中进行消毒, 更安全、 更卫生, 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的洁牙用具容易 导致病患交叉感染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
25、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0 图1A和图1B分别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左弯洁治针从不同视角观察到 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2A和图2B分别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右弯洁治针从不同视角观察到 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直向洁治针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平头抛光刷的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 3/7 页 6 CN 206910408 U 6 0034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尖头抛光刷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
26、实施例提供的抛光杯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8是所述固定架单元的俯视图; 0038 图9是所述固定架单元的侧视图; 0039 图10是图9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0040 图11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洁治针单元、 抛光单元和固定架单元进行组合的局部 结构示意图。 0041 图中1-左弯洁治针, 11-第一连接部, 12-第一颈部, 121-第一下段, 122-第一中段, 123-第一上段, 124-第一出水口, 13-第一头部, 2-右弯洁治针, 21-第二连接部, 22-第二颈 部, 221-第二下段, 222-第二中段, 。
27、223-第二上段, 224-第二出水口, 23-第二头部, 3-直向洁 治针, 31-第三连接部, 32-第三颈部, 321-第三下段, 322-第三中段, 323-第三上段, 324-第 三出水口, 33-第三头部, 4-平头抛光刷, 41-第一抛光刷手柄, 42-第一刷毛头部, 5-尖头抛 光刷, 51-第二抛光刷手柄, 52-第二刷毛头部, 6-抛光杯, 61-抛光杯手柄, 62-环状杯体头 部, 7-圆形盒体, 71-第一蒸汽孔, 72-环形凹槽, 8-可旋转盖体, 81-第二蒸汽孔, 9-隔板, 91- 第一折边, 92-平台部, 921-安装孔, 922-硅胶垫圈, 93-第二折边。
28、, 94-卡接部, 10-把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 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 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 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0043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洁牙套装, 包括洁治针单元、 抛光单元和固定架单元。 0044 所述洁治针单元包括用于对左侧磨牙进行洁治的左弯洁治针1、 用于对右侧磨牙 进行洁治的右弯洁治针2和用于对前牙进行洁治的直向洁治针3; 本。
29、实施例中, 所述左弯洁 治针1、 右弯洁治针2和直向洁治针3的材质均为钛金属、 钛合金或不锈钢。 0045 所述左弯洁治针1从底部至顶部均依次设置与洁牙机手柄适配连接的第一 连接 部11、 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连接一体的第一颈部12和工作时与牙齿接触的第一头部13, 所 述右弯洁治针2从底部至顶部均依次设置与洁牙机手柄适配连接的第二连接部21、 与所述 第二连接部21连接一体的第二颈部22和工作时与牙齿接触的第二头部23, 所述直向洁治针 3从底部至顶部均依次设置与洁牙机手柄适配连接的第三连接部31、 在同一平面内与所述 第三连接部31连接一体的第三颈部32和工作时与牙齿接触的第三头部33。 。
30、0046 如图1A和图1B所示, 所述左弯洁治针1的结构中, 所述第一颈部12包括由下至上依 次设置的第一下段121、 第一中段122和第一上段123, 所述第一下段121与所述第一连接部 11的上部竖直连接, 所述第一中段122相对于所述第一下段121向左上方弯折, 所述第一上 段123相对于所述第一中段122向右上且后方弯折, 所述第一头部13与所述第一上段123连 接后所述第一头部13相对于第一上段123继续向右上方延伸的同时向前方弯折(需要说明 的是, 这里涉及的左上方、 右上均是指人面向图1A时, 图1A所示的方向, 其中远离人体的方 向为后, 靠近人体的方向为前), 所述第一下段1。
31、21、 第一中段122和第一上段123位于不同的 说 明 书 4/7 页 7 CN 206910408 U 7 平面上; 所述第一头部13的半径从与所述第一颈部12的连接端至头端逐渐减小, 所述第一 头部13的截面为圆形; 所述左弯洁治针1的内部从所述第一连接部11至所述第一颈部12贯 穿设置第一中空水路(图中未示出), 所述第一中段122设置第一出水口124(图1B为图1A以 第一连接部11的中心轴线为轴、 从上往下看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 后得到的示意图), 所述 第一中空水路内部通水用于对洁牙后的污垢进行冲洗清洁; 作为可以选择的实施方式, 本 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下段121、 第一中段1。
32、22、 第一上段123的长度之比为1:2-3:1, 所述第一 中段122相对于所述第一下段121向左上方的弯折角度 1为30-45 , 所述第一上段123相对 于所述第一中段122向右上方的弯折角度 1为45-60 , 所述第一上段123相对于所述第一中 段122向后方的弯折角度为 1为15-30 , 所述第一头部13相对于第一上段123向前方的弯折 角度 1为15-30 ; 进一步作为可以选择的实施方式, 所述第一头部13设置尖端, 所述尖端的 表面附有金刚砂。 0047 如图2A和图2B所示, 所述右弯洁治针2的结构中, 所述第二颈部22包括由下至上依 次设置的第二下段221、 第二中段2。
33、22和第二上段223, 所述第二下段22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 21的上部竖直连接, 所述第二中段222相对于所述第二下段221向右上方弯折, 所述第二上 段223相对于所述第二中段222向左上且后方弯折, 所述第二头部23与所述第二上段223连 接后所述第二头部(23)相对于第二上段223继续向左上方延伸的同时向前方弯折(需要说 明的是, 这里涉及的右上方、 左上均是指人面向图2A时, 图2A所示的方向, 其中远离人体的 方向为后, 靠近人体的方向为前), 所述第二下段221、 第二中段222和第二上段223位于不同 的平面上; 所述第二头部23的半径从与所述第二颈部22的连接端至头端逐渐减小,。
34、 所述第 二头部23的截面为圆形; 所述右弯洁治针2的内部从所述第二连接部21至所述第二颈部22 贯穿设置第二中空水路(图中未示出), 所述第二中段222设置第二出水口224(图2B为图2A 以第二连接部21的中心轴线为轴、 从上往下看沿逆时针方向旋转90 后得到的示意图), 所 述第二中空水路内部通水用于对洁牙后的污垢进行冲洗清洁; 作为可以选择的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 所述第二下段221、 第二中段222、 第二上段223的长度之比为1:2-3:1; 所述第 二中段222相对于所述第二下段221向右上方的弯折角度 2为30-45 , 所述第二上段223相 对于所述第二中段222向左上方的。
35、弯折角度 2为45-60 , 所述第二上段223相对于所述第二 中段222向后方的弯折角度 2为15-30 , 所述第二头部23相对于第二上段223向前方的弯折 角度 2为15-30 ; 进一步作为可以选择的实施方式, 所述第二头部23设置尖端, 所述尖端的 表面附有金刚砂。 0048 如图3所示, 所述直向洁治针3的的结构中, 所述第三颈部32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 置的第三下段321、 第三中段322和第三上段323, 所述第三下段321与所述第三连接部31的 上部竖直连接, 所述第三中段322相对于所述第三下段321向前上方弯折, 所述第三上段323 相对于所述第三中段322向后上方弯折, 。
36、所述第三头部33与第三上段323连接后所述第三头 部33继续向后上方延伸(需要说明的是, 这里涉及的前上方、 后上方是指: 手拿直向洁治针 3, 第三连接 部31位于最下方并使得第三头部33的头端远离人体时的方位, 其中靠近人体 的方位为前方, 远离人体的方位为后方, 即图3中的右侧为前方, 左侧为后方), 所述第三下 段321、 第三中段322和第三上段323位于同一个平面上; 所述第三头部33的半径从与所述第 三颈部32的连接端至头端逐渐减小, 所述直向洁治针3的内部从所述第三连接部31至所述 所述第三颈部32贯穿设置第三中空水路(图中未示出), 所述第三中段322设置第三出水口 说 明 。
37、书 5/7 页 8 CN 206910408 U 8 324(如图3所示), 所述第三中空水路内部通水用于对洁牙后的污垢进行冲洗清洁; 作为可 以选择的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 所述第三下段321、 第三中段322、 第三上段323的长度之比 为1-2:1-2:1, 所述第三中段322相对于所述第三下段321向前上方的弯折角度 3为30-45 , 所述第三上段323相对于所述第三中段322向后上方的弯折角度 3为30-45 ; 进一步作为可 以选择的实施方式, 所述第三头部33设置尖端, 所述尖端的表面附有金刚砂。 0049 所述抛光单元包括用于对牙齿表面进行抛光的抛光刷与抛光杯6, 所述抛光。
38、刷包 括抛光刷手柄和工作时与牙齿接触的刷毛头部; 所述抛光杯6包括抛光杯手柄61和工作时 与牙齿接触的环状杯体头部62(见图6); 作为可以选择的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 所述抛光 刷包括尖头抛光刷和平头抛光刷4, 所述平头抛光刷4的结构如图4所示, 包括第一抛光刷手 柄41和第一刷毛头部42; 所述尖头抛光刷的结构如图5所示, 包括第二抛光刷手柄51和第二 刷毛头部52。 进一步作为可以选择的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刷毛头部42和第二刷 毛头部52的材质均为尼龙, 所述环状杯体头部62的材质为橡胶或硅胶。 0050 如图7-图10所示, 所述固定架单元包括圆形盒体7和盖合于所述圆形。
39、盒体7上方的 可旋转盖体8, 所述圆形盒体7的上部侧壁相对设置两个供消毒蒸汽进入的蒸汽进入部, 所 述蒸汽进入部设置一个或多个第一蒸汽孔71, 所述可旋转盖体8的侧壁上设置与所述第一 蒸汽孔71一一对应的第二蒸汽孔81, 所述圆形盒体7内可拆卸设置隔板9; 所述隔板9上设置 分别用于放置所述洁治针单元和所述抛光单元的多个安装孔921。 在使用时, 先旋转所述可 旋转盖体8, 使得可旋转盖体8侧壁上的第二蒸汽孔81与圆形盒体7上的第一蒸汽孔71一 一 对齐, 之后将所述固定架单元放入消毒柜, 使得消毒蒸汽依次通过第二蒸汽孔81和第一蒸 汽孔71后进入圆形盒体7内部, 对隔板9上放置的工作尖、 抛。
40、光刷、 抛光杯进行消毒; 消毒完 成后, 将所述隔板9取出, 进行彻底清洗, 并且由于所述固定架单元对工作尖、 抛光刷、 抛光 杯进行分类放置, 结构合理, 固定架单元的体积较小, 适合作为个人专属洁牙套装使用, 可 杜绝交叉感染, 安全性高。 0051 如图9所示, 所述隔板9包括向下弯折的第一折边91、 与所述第一折边91的顶端连 接的平台部92、 向下弯折的第二折边93, 所述第一折边91的底端与所述第二折边93的底端 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平台部92上设置6个所述安装孔921, 6个所述安装孔921分别用于 放置左弯洁治针、 右弯洁治针、 直向洁治针、 尖头抛光刷、 平头抛光刷4和抛。
41、光杯6(见图11)。 0052 进一步作为可以选择的实施方式, 每个所述安装孔921的内壁上均设置垫圈。 本实 施例中, 所述垫圈为硅胶垫圈922, 通过设置所述硅胶垫圈922, 能够对工作尖、 抛光刷、 抛光 杯等洁牙器具进行有效固定和保护, 防止消毒过程中由于外力碰撞作用可能对上述洁牙器 具造成的损坏, 此外, 所述硅胶垫圈922采用的硅胶材质能够耐受135的消毒温度。 0053 作为可以选择的实施方式, 两个蒸汽进入部的第一蒸汽孔71关于圆形盒体7的纵 切面呈对称设置, 从而进行消毒时, 消毒蒸汽的流通性更好, 消毒蒸汽依次通过第二蒸汽孔 81和第一蒸汽孔71后可以快速扩充到消毒盒内部,。
42、 对消毒盒内的各部件进行彻底消毒, 保 证洁牙器的卫生。 作为可以选择的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 每个蒸汽进入部设置3个第一蒸 汽孔71。 0054 作为可以选择的实施方式, 所述圆形盒体7的中上部侧壁的内侧设置环形凹槽72, 所述第一折边91和第二折边93均为从所述隔板9的中心向所述隔板9的边缘弯折设置的斜 折边, 且所述第一折边91的底端和第二折边93的底端均设置用于卡入所述环形凹槽72的卡 说 明 书 6/7 页 9 CN 206910408 U 9 接部94(见图10); 使用时, 将所述隔板9的卡接部94卡入所述盒体侧壁内侧的环形凹槽72内 达到稳固, 使隔板9 与圆形盒体7的底部形。
43、成空间, 供消毒蒸汽回旋, 实现充分消毒。 0055 作为可以选择的实施方式, 所述平台部92的面积小于所述圆形盒体7的横截面面 积, 且所述平台部92的两侧均向内凹陷形成把持部10(见图8); 当需要对消毒盒进行彻底清 洗时, 从把持部10处伸入手指, 就能够方便将隔板9从圆形盒体7内取出, 操作非常方便。 此 外, 由于所述把持部10与所述圆形盒体7内壁之间存在间隙, 消毒蒸汽依次通过第二蒸汽孔 81和第一蒸汽孔71后可以快速从该间隙处向下扩充到消毒盒内部, 对消毒盒内的各部件进 行彻底消毒, 保证洁牙器的卫生。 0056 进一步作为可以选择的实施方式, 所述第一折边91的顶端与底端之间的。
44、垂直距离 小于所述圆形盒体7顶端与所述环形凹槽72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二折边93顶端与底端之间 的垂直距离小于所述圆形盒体7顶端与所述环形凹槽72之间的距离; 从而将所述隔板9的卡 接部94卡入所述盒体侧壁内侧的环形凹槽72内后, 隔板9的平台部92与所述圆形盒体7的顶 端或盖体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 有效避免平台部92上的工作尖、 抛光杯、 抛光刷碰到盖体内 壁后容易造成损伤的问题发生。 0057 以上所述, 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 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可轻易想到变化 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45、围之内。 因此,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 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说 明 书 7/7 页 10 CN 206910408 U 10 图1A 图1B 说 明 书 附 图 1/6 页 11 CN 206910408 U 11 图2A 图2B 说 明 书 附 图 2/6 页 12 CN 206910408 U 12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6 页 13 CN 206910408 U 13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4/6 页 14 CN 206910408 U 14 图7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 5/6 页 15 CN 206910408 U 15 图9 图10 图11 说 明 书 附 图 6/6 页 16 CN 206910408 U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