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信息的推送方法和装置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出行信息的推送方法和
装置。
背景技术
如今的火车票和汽车票的票面上,都会印制有条形码。人们买到车票以后,
通过扫描票面上印制的条形码,能够立即了解到手中的这张车票的真伪。由于
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扫码软件的广泛应用,这样的交互方式十分方便,因此受到
了普通大众的广泛欢迎。但是,这种交互方式也有它的不足。这种不足主要在
于,用户通过扫码能够得到的信息仅限于车票的真伪。也就是说,用户通过扫
码能够得到的信息量较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出行信息的推送方法和装置,
以提高用户通过扫描车票上条形码而获得的信息量。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出行信息的推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终端因扫描车票上的识别码而触发的出行请求信息;
根据所述出行请求信息向数据库查询出行提示信息;
将查询得到的所述出行提示信息反馈给所述用户终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出行信息的推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请求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终端因扫描车票上的条形码而触发的出行请
求信息;
提示查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出行请求信息向后台数据库查询出行提示信
息;
提示反馈模块,用于将查询得到的所述出行提示信息反馈给所述用户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出行信息的推送方法和装置通过获取用户终端因扫描
车票上的识别码而触发的出行请求信息,根据所述出行请求信息向数据库查询
出行提示信息,将查询得到的所述出行提示信息反馈给所述用户终端,从而使
得用户在扫描车票上的条形码之后,获得的信息不仅限于车票的真伪,还能够
得到此次出行的出行提示信息,提高了用户通过扫码而获得的信息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
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出行信息的推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出行信息的推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出行信息的推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出行信息的推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出行信息的推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提供的出行信息的推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七实施例提供的出行信息的推送装置的结构图;
图8是本发明第八实施例提供的车票的票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
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
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
构。
第一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出行信息的推送方法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出行信息的推
送方法由出行信息的推送装置执行,并且,所述出行信息的推送装置通常集成
在网络侧的用于提供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baseservice,LBS)的服务器中。
参见图1,所述出行信息的推送方法包括:
S11,获取用户终端因扫描车票上的识别码而触发的出行请求信息。
所述用户终端是用户手持的,具有移动通讯功能的移动计算终端。优选的,
所述用户终端可以是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智能手机、
平板电脑中的任意一种。而且,所述用户终端必须配备有摄像头、激光条形码
扫描器,或者其他可以用于条形码扫描的装置。另外,所述用户终端应该具有
无线数据通讯的功能。也就是说,所述用户终端应该通过自身的无线网络连接
与互联网之间保持连通,并能够执行上行或者下行的数据通讯。
所述用户终端的无线网络连接可以是WiFi网络连接、GPRS网络连接、
3G/4G网络连接,甚至可以是蓝牙通讯连接,或者Zigbee通讯连接。
所述车票可以是公共汽车的车票,也可以是铁路车票。无论是何种交通工
具的车票,所述车票的票面上应该印制有识别码。并且,所述识别码能够对所
述车票进行唯一标识。也就是说,在所有的车票中,不会出现两张车票上印制
的识别码是完全相同的。
所述识别码包括一维的条形码和二维条形码。更为具体的,所述识别码包
括:EAN-13条形码、Maxicode条形码、PDF417条形码、DataMatrix条形码、
QR条形码中的任意一种。而且,所述识别码并不限于上述几种数据形式,只要
该数据形式具有较好的译码准确率和纠错能力,能够实际应用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在用户使用用户终端扫描车票票面上印制的识别码之后,
用户终端向服务端发送所述出行请求信息。所述出行请求信息是用户终端向服
务端发送的,用于向服务端请求各种出行提示信息的一种信息。并且,一旦所
述用户终端有对车票票面的条形码的扫描动作,这种信息的发送就被触发。
优选的,所述出行请求信息中至少应该包括从所述条形码中识别得到的,
能够对所述车票进行唯一标识的信息。这种信息可以视为所述车票的ID码。根
据这种信息,所述用户终端可以向服务端请求关于这张车票的更多相关信息。
S12,根据所述出行请求信息向数据库查询出行提示信息。
所述出行提示信息是指后台数据库能够向用户终端提供的,与该次出行有
关的提示信息。具体的,所述出行提示信息包括:用户要乘坐的列车或者汽车
的车次、用户要乘坐的列车或者汽车的出发时间、起点车站的位置信息,或者
终点车站的位置信息。
所谓车次是对不同的列车,或者不同的公共汽车给出的,能够唯一标识一
趟列车或者公共汽车的标识码。在公共交通系统中,每趟列车、每趟公共汽车,
都应该有它对应的车次信息。
为了维持公共交通系统的有序运行,每趟列车或者公共汽车都有它对应的
出发时间。如果用户能够及时了解到所述出发时间,用户就可能有针对性的安
排自己的行程。
另外,对于每次出行,无论是采用铁路的出行方式,还是采用公路的出行
方式,应该都会有一个起点车站和一个终点车站。如果用户能提前了解起点车
站和终点车站的地理位置,或者它们周边的情况,则对于用户安排自己的活动
会比较有利。例如,用户若提前了解到起点车站周边有银行网点或者ATM取款
机,则用户出行是就不必随身携带过多的现金。
对应的,根据所述出行请求信息向数据库查询出行提示信息包括下述至少
一项:根据所述出行请求信息向数据库查询用户要乘坐的车辆班次,所述车辆
包括汽车、火车;根据所述出行请求信息向数据库查询用户要乘坐的车辆的出
发时间;根据所述出行请求信息向数据库查询用户起点车站的位置信息;根据
所述出行请求信息向数据库查询用户终点车站的位置信息。
当然,所述出行提示信息不仅包括上述几种信息,还可以包括其他与此次
出行优选的信息。对应的,获取所述出行提示信息的动作也不仅包括上述几种
动作,还可以包括对其他种类的出行提示信息进行获取的动作。
S13,将查询得到的所述出行提示信息反馈给所述用户终端。
从所述后台数据库中查询到所述出行提示信息之后,通过互联网将查询到
的所述出行提示信息反馈给所述用户终端。
本实施例通过获取用户终端因扫描车票上的识别码而触发的出行请求信息,
根据所述出行请求信息向数据库查询出行提示信息,以及将查询得到的所述出
行提示信息反馈给所述用户终端,使得用户通过扫描二维码不再仅仅能够得知
自己手中车票的真伪信息,还能得知内容更为丰富的出行提示信息,提高了用
户通过扫描车票上条形码而获得的信息量。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以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为基础,进一步的提供了出行信息的推送
方法的一种技术方案。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所述出行请求信息向数据库查询
出行提示信息是根据所述出行请求信息向后台数据查询用户要乘坐的车辆的出
发时间;并且,所述出行信息的推送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出发时间对用户进
行出行计划的提醒。
参见图2,所述出行信息的推送方法包括:
S21,获取用户终端因扫描车票上的识别码而触发的出行请求信息。
S22,根据所述出行请求信息向数据查询用户要乘坐的车辆的出发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行提示信息具体是指列车或者汽车的出发时间。对
应的,获取所述出行提示信息的动作具体是向数据库查询所述列车或者汽车的
出发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出发时间是指按照预定的运行计划,列车或者汽车的
出发时间。
S23,将查询得到的所述出发时间反馈给所述用户终端。
S24,根据所述出发时间对用户进行出行计划的提醒。
举例来说,如果用户购买的车票是某天上午11:30从本市出发,则可以在
距离出发时间11:30较近的时间点,比如上午9:30,对用户进行出行计划的提
醒,防止用户错过了列车或者汽车的出发时间。
本实施例通过根据所述出行请求信息向数据查询用户要乘坐的列车或者汽
车的出发时间实现对出行提示信息的获取,并且在将查询得到的出发时间反馈
给用户终端之后,根据所述出发时间对用户进行出行计划的提醒,从而实现了
根据列车或汽车的出发时间对用户进行出行计划的提醒,有效的防止了用户延
误列车或者汽车。
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以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为基础,进一步的提供了出行信息的推送
方法的一种技术方案。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所述出行请求信息向数据库查询
出行提示信息是根据所述出行请求信息向数据库查询用户要乘坐的车辆的出发
时间;并且,所述出行信息的推送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出发时间向所述用户
终端推送出行时的天气情况。
参见图3,所述出行信息的推送方法包括:
S31,获取用户终端因扫描车票上的识别码而触发的出行请求信息。
S32,根据所述出行请求信息向数据查询用户要乘坐的车辆的出发时间。
同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行请求信息是指列车或
者汽车的出发时间。对应的,获取所述出行提示信息的动作就是获取所述出发
时间的动作。
S33,将查询得到的所述出发时间反馈给所述用户终端。
S34,根据所述出发时间向所述用户终端推送出行时的天气情况。
给定了所述出发时间,则可以查询到列车或者汽车出发时的天气情况。具
体的,可以根据所述出发时间向相关的服务器发起查询请求,来获取出发时的
天气情况。并且,在获取到所述天气情况之后,将获取到的天气情况推送给所
述用户终端。
用户终端在获知所述天气情况之后,用户可以根据天气情况安排自己去到
起点车站应采取的交通方式。比如,如果遇到雷阵雨的情况,用户就可以选择
乘坐地铁去到起点车站,以避免采用地面交通方式出行时可能遇到的拥堵的情
况。
本实施例通过根据所述出行请求信息向数据查询用户要乘坐的列车或者汽
车的出发时间实现对出行提示信息的获取,并且在将查询得到的出发时间反馈
给用户终端之后,根据所述出发时间向所述用户终端推送出行时的天气情况,
从而方便了用户根据当时的天气情况选择不同的去到起点车站的交通方式。
第四实施例
本实施例以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为基础,进一步的提供了出行信息的推送
方法的一种技术方案。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所述出行请求信息向数据库查询
出行提示信息是根据所述出行请求信息向数据库查询用户起点车站的位置信息;
并且,所述出行信息的推送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起点车站的位置信息,发起
对从用户位置到所述起点车站的路径规划,并将规划的路径推送给所述用户终
端。
参见图4,所述出行信息的推送方法包括:
S41,获取用户终端因扫描车票上的识别码而触发的出行请求信息。
S42,根据所述出行请求信息向数据库查询用户起点车站的位置信息。
所述起点车站的位置信息是指所述起点车站的地理位置。通常情况下,它
是由经度及纬度数据组成的地理位置坐标点,或者有不同的经度及纬度数据组
成的一组地理位置坐标点。
可以理解的是,每一张车票都对应有一个确定的起点车站。而这个起点车
载在电子地图上有确定的地理位置。所述后台数据库保存有不同的起点车站的
地理位置信息。在获取到所述出行请求信息之后,根据所述出行情况信息查询
所述后台数据库,可以得到所述起点车站的位置信息。
S43,将查询得到的所述起点车站的位置信息反馈给所述用户终端。
S44,根据所述起点车站的位置信息,发起对从用户位置到所述起点车站的
路径规划,并将规划的路径推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可以理解的是,用户要乘坐列车或者汽车出行时,需要到起点车站才能够
乘坐自己的列车或者汽车。而要到达所述起点车站,通常需要经过一段路程。
典型的情况是,用户会选择和自己在同一座城市的车站作为起点车站。而从用
户的家或者公司,到所述起点车站,通常会有多条路径可以到达。为了能够更
为方便、快捷的到达所述起点车站,需要对用户到达所述起点车站的路径进行
路径规划。
可以理解的是,对到达所述起点车站的路径进行规划可以采取多种规划策
略,比如用时最少策略,或者换乘最少策略。在进行路径规划时,可以根据用
户的需求,具体的选择一种规划策略。
根据确定的规划策略,完成对路径的规划之后,将规划后的路径推送给所
述用户终端。
本实施例通过根据所述出行请求信息向数据库查询用户起点车站的位置信
息来实现对出行提示信息的获取,并且在将查询得到的所述起点车站的位置信
息反馈给用户终端之后,根据所述起点车站的位置信息,发起从用户位置到所
述起点车站的路径规划,并将规划的路径推送给所述用户终端,从而大大方便
了用户去到起点车站的出行。
第五实施例
本实施例以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为基础,进一步的提供了出行信息的推送
方法的一种技术方案。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所述出行请求信息向数据库查询
出行提示信息是根据所述出行请求信息向数据库查询用户终点车站的位置信息;
并且,所述出行信息的推送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终点车站的位置信息向用户
推荐酒店。
参见图5,所述出行信息的推送方法包括:
S51,获取用户终端因扫描车票上的识别码而触发的出行请求信息。
S52,根据所述出行请求信息向数据库查询用户终点车站的位置信息。
一般来讲,用户的终点车站在用户需要去到的目的城市。如果能够提前了
解终点车站的位置信息,将有助于用户安排在目的城市中的各种活动。
与起点车站的位置信息相同,所述终点车站的位置信息也是由经度及纬度
数据组成的地理位置坐标点,或者有不同的经度及纬度数据组成的一组地理位
置坐标点。
S53,将查询得到的所述出行提示信息反馈给所述用户终端。
S54,根据所述终点车站的位置信息向用户推荐酒店。
优选的,可以选择目的城市中距离所述终点车站的位置较近的酒店,向用
户推荐。另外,也可以选择与所述终点车站之间有便捷的交通工具可以乘坐的
酒店,向用户进行推荐。
本实施例通过根据所述出行请求信息向数据库查询用户终点车站的位置信
息来实现对出行提示信息的获取,并且在将查询得到的所述起点车站的位置信
息反馈给用户终端之后,根据所述终点车站的位置信息向用户推荐酒店,从而
大大方便了用户去到起点车站的出行。
第六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出行信息的推送方法的一种技术方案。参见图6,在该技
术方案中,所述出行信息的推送方法包括:
S61,对用户终端扫描的二维码进行识别,以获取所述二维码中包含的车票
标识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识别码不再包括一维条形码,而仅仅包括二维条形码,简
称二维码。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用户终端仅负责提供采集到的条形码图像。对
条形码图像,也就是二维码图像的识别交由服务端进行。可以理解的是,根据
所述二维码的类型的不同,服务端采用不同类型的二维码识别算法。
S62,根据所述车票标识信息查询出行查询平台,以获取出行提示信息。
所述出行提示信息包括:列车或者汽车的车次及出发时间、起点车站的位
置信息,以及终点车站的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出行查询平台包含一个后台关系型数据库。可以通过对所述
后台关系型数据库的查询,实现对所述出行提示信息的获取。
S63,向用户展示所述出行提示信息。
在查询得到所述出行提示信息之后,向用户展示所述出行提示信息。优选
的,可以通过文字或者图标的形式向用户展示所述出行提示信息。
S64,根据所述出行提示信息,向用户提供行程提醒服务。
具体的,可以根据所述出行提示信息中的出发时间信息,向用户提供形成
提醒服务。
S65,根据所述出行提示信息,向用户提供路径规划服务。
具体的,可以根据所述出行提示信息中包含的起点车站或者终点车站的地
理位置信息,向用户提供路径规划服务,使得用户能够更为快捷的到达起点车
站,或者终点车站周边的酒店。
S66,根据所述出行提示信息,向用户提供天气推送服务。
具体的可以根据所述出行提示信息中包含的出发时间,向用户提供天气推
送服务。
本实施例通过扫描用户终端采集到的二维码图像,查询出行查询平台,获
取出行提示信息,向用户展示所述出行提示信息,以及根据所述出行提示信息,
向用户提供行程提醒服务、路径规划服务和天气推送服务,提高了用户通过扫
描车票上条形码而获得的信息量。
第七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出行信息的推送装置的一种技术方案。参见图7,在该技
术方案中,所述出行信息的推送装置包括:请求获取模块71、提示查询模块72
以及提示反馈模块73。
所述请求获取模块71用于获取用户终端因扫描车票上的识别码而触发的
出行请求信息。
所述提示查询模块72用于根据所述出行请求信息向数据库查询出行提示
信息。
所述提示反馈模块73用于将查询得到的所述出行提示信息反馈给所述用
户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提示查询模块72包括下述至少一项:车次查询单元、时间
查询单元、起点位置查询单元以及终点位置查询单元。
所述车次查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出行请求信息向数据库查询用户要乘坐的
车辆班次,所述车辆包括汽车、火车。
所述时间查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出行请求信息向数据库查询用户要乘坐的
车辆的出发时间。
所述起点位置查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出行请求信息向数据库查询用户起点
车站的位置信息。
所述终点位置查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出行请求信息向数据库查询用户终点
车站的位置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出行信息的推送装置还包括:计划提醒模块74。
所述计划提醒模块74用于如果所述提示查询模块包括所述时间查询单元,
根据所述出发时间对用户进行出行计划的提醒。
进一步的,所述出行信息的推送装置还包括:天气推送模块75。
所述天气推送模块75用于如果所述提示查询模块包括所述时间查询单元,
根据所述出发时间向所述用户终端推送出行时的天气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出行信息的推送装置还包括:路径规划模块76。
所述路径规划模块76用于如果所述提示查询模块包括所述起点位置查询
单元,根据所述起点车站的位置信息,发起从用户位置到所述起点车站的路径
规划,并将规划的路径推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出行信息的推送装置还包括:酒店推荐模块77。
所述酒店推荐模块77用于如果所述提示查询模块包括所述终点位置查询
单元,根据所述终点车站的位置信息向用户推荐酒店。
第八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车票的一种技术方案。在该技术方案中,所述车票上除了
印制起点车站名称、终点车站名称、车次、开车时间等常规信息以外,还印制
有条形码81。所述条形码81可以是一维条形码,还可以是二维条形码。所述
条形码81携带有所述车票的标识以及用于触发出行请求信息的指令信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
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
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他们可以用计算机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
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
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
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
术人员而言,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
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