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

一种止咳的中药组方.pdf

  • 上传人:1520****312
  • 文档编号:6728260
  • 上传时间:2019-09-05
  • 格式:PDF
  • 页数:4
  • 大小:229.11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1323907.1

    申请日:

    20171213

    公开号:

    CN107823413A

    公开日:

    2018032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966,A61K36/8888,A61P11/14,A61K35/62,A61K33/06

    主分类号:

    A61K36/8966,A61K36/8888,A61P11/14,A61K35/62,A61K33/06

    申请人:

    陈清浩

    发明人:

    陈清浩

    地址:

    271600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老城街道曹庄社区

    优先权:

    CN201711323907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止咳的中药组方,组方为苍炙麻黄5克;炒苦杏仁10克;石膏20克;炙桑白皮15克;桔梗15克;全瓜蒌20克;川贝母10克;地龙10克;炙冬花15克;生甘草5克;鱼腥草20克;葶苈子20克;前胡15克;牛蒡15克;泰山赤芝15克。本发明治疗咳嗽、气管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变异性哮喘、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道疾病。通过开经润肺、心肺肾同治、风湿热协调、清毒养肺、滋润气道,达到止咳平喘化痰、润肺护肝键脾、安心养肾固本之功效。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止咳的中药组方,其特征于,汤剂组方为:炙麻黄3-10克;炒苦杏仁7-15克;石膏17-25克;炙桑白皮12-17克;桔梗12-17克;全瓜蒌17-25克;川贝母8-12克;地龙8-12克;炙冬花12-17克;生甘草2-8克;鱼腥草17-25克;葶苈子17-25克;前胡12-18克;牛蒡12-18克;泰山赤芝12-18克;膏药剂组方为:紫苏8-15克;前胡12-17克;荆芥12-17克;姜半夏8-15克;炙麻黄8-15克;炒苦杏仁8-15克;枯芩8-15克;炙霜桑叶12-17克;茯苓17-25克。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医中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止咳的中药组方。

    背景技术

    咳嗽,反复咳嗽是目前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它是由环境污染和多种疾病长期作用形成,通常为肺脏虚冷,肾脾肺虚寒,免疫功能低下,这类病的表现是长期反复咳嗽,目前治疗咳嗽的药物较多,各种药物都有自己的特点,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已有药物止咳的缺点,采取内服中药调剂、外敷膏药治疗方法,遵循贯之五行、疏经导气、止咳平喘、润肺固心的原则,具有内外兼治、经气通疗、循序渐进、辩证施医的特点,所治病患愈后安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止咳的中药组方,其特征于,汤剂组方为:炙麻黄3-10克;炒苦杏仁7-15克; 石膏17-25克;炙桑白皮12-17克;桔梗12-17克;全瓜蒌17-25克;川贝母8-12克;地龙8-12克;炙冬花12-17克;生甘草2-8克;鱼腥草17-25克;葶苈子17-25克;前胡12-18克;牛蒡12-18克;泰山赤芝12-18克;

    膏药剂组方为: 紫苏8-15克;前胡12-17克;荆芥12-17克;姜半夏8-15克;炙麻黄8-15克;炒苦杏仁8-15克;枯芩8-15克;炙霜桑叶12-17克;茯苓17-25克。

    本发明的治病机理为:采取内服中药调剂、外敷膏药治疗方法,遵循贯之五行、疏经导气、止咳平喘、润肺固心的原则,具有内外兼治、经气通疗、循序渐进、辩证施医的特点,所治病患愈后安康。

    本发明根据患者病情的新陈、轻重、缓急,决定施治方式,病情较轻者只服用汤药。

    煎药用药方法:用煎药机制成汤剂,一天一副,早晚两次,饭后1小时温水送服,病情较重、久治不愈者需用汤剂、膏药双管齐下。

    膏药制作方法:

    传统方法为中草药经药碾研磨,以柴火为薪,依时调控火候,熬制而成,将各种药材分别打磨成粉,然后按量配比,用特制药剂调合成糊状,置于黏贴托上,调制而成后即可贴用。

    膏剂治疗方法:

    根据病患发病特点,把准五行脉象,按摩相应的经脉,找准穴位给药。体现准、稳、拿、压四个字。即:找准穴位,稳固贴牢,拿经推脉,加压渗透。

    据调查统计,200人患轻度咳嗽症状,只服用汤药剂,服用三天后即可痊愈,治愈率100%,200人患重度咳嗽症状,汤药和膏药配合使用,三天后190人症状减轻,七天后,186人治愈,治愈率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取内服中药调剂、外敷膏药治疗方法,遵循贯之五行、疏经导气、止咳平喘、润肺固心的原则,具有内外兼治、经气通疗、循序渐进、辩证施医的特点,所治病患愈后安康。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炙麻黄3克;炒苦杏仁7克; 石膏17克;炙桑白皮12克;桔梗12克;全瓜蒌17克;川贝母8克;地龙8克;炙冬花12克;生甘草2克;鱼腥草17克;葶苈子17克;前胡12克;牛蒡12克;泰山赤芝12克;

    膏药剂组方为: 紫苏8克;前胡12克;荆芥12克;姜半夏8克;炙麻黄8克;炒苦杏仁8克;枯芩8克;炙霜桑叶12克;茯苓17克。

    实施例2

    炙麻黄10克;炒苦杏仁15克; 石膏25克;炙桑白皮17克;桔梗17克;全瓜蒌25克;川贝母12克;地龙12克;炙冬花17克;生甘草8克;鱼腥草25克;葶苈子25克;前胡18克;牛蒡18克;泰山赤芝18克;

    膏药剂组方为: 紫苏15克;前胡17克;荆芥17克;姜半夏15克;炙麻黄15克;炒苦杏仁15克;枯芩15克;炙霜桑叶17克;茯苓25克。

    实施例3

    炙麻黄 5克;炒苦杏仁10克; 石膏20克;炙桑白皮15克;桔梗15克;全瓜蒌20克;川贝母10克;地龙10克;炙冬花15克;生甘草5克;鱼腥草20克;葶苈子20克;前胡15克;牛蒡15克;泰山赤芝15克;

    紫苏10克;前胡15克;荆芥15克;姜半夏10克;炙麻黄10克;炒苦杏仁10克;枯芩10克;炙霜桑叶15克;茯苓20克。

    关 键  词:
    一种 止咳 中药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止咳的中药组方.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72826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