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用于测量生物组织电阻抗特性的装置.pdf

  • 上传人:r7
  • 文档编号:6725786
  • 上传时间:2019-09-05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408.08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007934.9

    申请日:

    20120111

    公开号:

    CN102525457B

    公开日:

    2013091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5/053

    主分类号:

    A61B5/053

    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发明人:

    刁节涛,郭靖,刘海军,聂洪山,于红旗,邢金岭,徐晖

    地址:

    410073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德雅路109号

    优先权:

    CN201210007934A

    专利代理机构:

    国防科技大学专利服务中心

    代理人:

    王文惠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用于测量生物组织电阻抗特性的装置。本装置包括一个正方体壳体。正方体壳体采用绝缘材料制成,正方体壳体的顶面可以打开。除顶面外,其他五个面中心均嵌有一个电极,电极导电一侧朝向正方体壳体内腔,并且电极导电一侧所在平面与所在正方体壳体的内侧面重合,每个电极的导线穿过其各自所在正方体壳体的面向外引出。每个电极与所在的壳体面之间紧密贴合,不留缝隙。利用本装置可以测量生物组织电阻抗特性的各向异性。本装置电极位置相对固定,排除了测量中电极位置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每次测量中电极与被测组织间的接触情况相似,减小了接触电阻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测量生物组织电阻抗特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正方体壳体采用绝缘材料制成,正方体壳体的顶面能够打开;除顶面外,其他五个面中心均嵌有一个电极,电极导电一侧朝向正方体壳体内腔,并且电极导电一侧所在平面与所在正方体壳体的内侧面重合,每个电极的导线穿过其各自所在正方体壳体的面向外引出;每个电极与所在的面之间紧密接合,不留缝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测量生物组织电阻抗特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为圆形片状电极,电极的直径小于等于正方体壳体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测量生物组织电阻抗特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方体壳体内腔的长、宽、高均为一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测量生物组织电阻抗特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方体壳体采用有机玻璃材质,厚度大于或者等于两毫米。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工程中的生物电阻抗测量领域,主要用于对生物组织的电阻抗 特性进行测量。

    背景技术

    生物电阻抗测量(Bioelectrical Impedance Measuring,BIM)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组 织的电特性(阻抗、容抗)及其变化,提取与生物体生理状况相关的生物医学信息的一 种无损伤检测技术。这种技术在被测组织周围的特定区域排布一系列电极,通过其中若 干电极施加激励信号,采集余下的若干电极的激励响应,通过一定的算法解算出生物组 织阻抗、容抗的具体数值,然后通过实验将生物组织阻抗特性与生物组织的生理信息联 系起来,最终通过对生物组织的阻抗情况进行测定推断出生物组织的生理情况。

    早在1871年,德国科学家Herman就成功地测定了骨骼肌的电阻,并发现电流沿不 同的方向通过骨骼肌时,呈现出不同的电阻值。生物组织电特性的这种强烈的各向异性 虽然众所周知,但是在目前能够查阅到的文献中,很少能够见到利用生物组织的各向异 性进行相关的研究的论著。电特性的各向异性是生物组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不同 的生物组织具有不同的各向异性,如骨骼肌的横向电阻是纵向电阻的4~9倍,而普通的 脂肪组织,如血液等基本上在各个方向都能保持较好的各向同性。同一种生物组织在不 同的生理状态下也能够表现不同的各向异性。

    中国专利200610161085.7提供了用于生物组织阻抗测量的电极,但测量中未考虑生 物组织的各向异性。中国专利200680019531.9,200680019532.3所介绍的装置或者测量 方法对生物组织进行测量时也未将各向异性作为一个影响测量结果的主要的因素进行 考虑,虽然从理论上来说利用以上三个个专利也能够进行生物组织电各向异性的测量, 但是测量的过程会比较复杂,且由于无法保证每次测量的相对位置,不同时间测量的结 果的一致性会比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用于测量生物组织电阻抗特性的装置,特别是利用本 装置可以测量生物组织电阻抗特性的各向异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测量生物组织电阻抗特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 括一个正方体壳体。正方体壳体采用绝缘材料制成,正方体壳体的顶面可以打开。除顶 面外,其他五个面中心均嵌有一个电极,电极导电一侧朝向正方体壳体内腔,并且电极 导电一侧所在平面与所在正方体壳体的内侧面重合,每个电极的导线穿过其各自所在正 方体壳体的面向外引出。每个电极与所在的壳体面之间紧密贴合,不留缝隙。

    优选的,所述电极为圆形片状电极,电极的直径小于等于正方体壳体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正方体壳体内腔的长宽高均为1厘米。

    优选的,所述正方体壳体采用有机玻璃材质,厚度大于或者等于2毫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测量生物组织电阻抗特性的装置,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地对各种 生物组织的电阻抗特性进行测量。

    1、本发明在正方体壳体的5个侧面上安装有电极,电极的排列方式具有三维空间 特征,因此可以对各向异性的情况进行检测。

    2、所述装置内的电极被固定于一个绝缘的正方体壳体上,保证了电极相对位置的 固定,排除了测量中电极位置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3、由于电极位置固定,所述装置的形状固定,使得每次测量中电极与被测组织间 的接触情况相似,减小了接触电阻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装置的某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图1所述装置的横剖面图;

    图3为图1所述装置的纵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图2、图3,本发明所述装置的某一具体实施方式除了顶面106以外,正 方体壳体的前面101、后面102、左面103、右面104、底面105五个平面紧密结合。顶 面106不含电极,可以打开;也可以盖上,盖上时与其他五个平面一起构成的正方体壳 体是密闭的。本具体实施方式的顶面106采用可拆卸方式,即顶面106与其他面独立, 可以单独拆卸下来,成为所述的打开状态。顶面106也可以通过一个转轴固定在前面 101、后面102、左面103、右面104中的某一面上,通过掀开来实现所述的打开状态。

    从图1、图2、图3中可以看到,前面101、后面102、左面103、右面104、底面 105的内侧正中央分别镶嵌着电极201、电极202、电极203、电极204、电极205,电 极导电一面与电极所在正方体壳体的内侧面重合,电极与正方体壳体之间紧密结合,若 存在空隙部分,则用玻璃胶等绝缘胶填充。每个电极的导线301、302、303、304、305 穿过其各自所在正方体壳体的面向外引出,外接激励源或者测量装置。

    采用所述装置进行生物电阻抗特性测量的方法如下:

    第一步,采样。若被测组织为固体,取与所述正方体壳体的内腔相同形状的被测组 织样本置于所述装置中。若被测组织为液体或者胶体,取与所述正方体壳体的内腔同样 体积的被测物置于所述装置中。

    第二步,测量。闭合正方形壳体,使顶面106与与前面101、后面102、左面103、 右面104紧密结合。将激励电流从任意两对电极加入,测量其他任意两对电极之间的电 势。

    为描述统一,假设在下面的十个测量步骤中激励源发出的激励电流均从编号较小的 电极流入,从编号较大的电极流出,测量时将编号较小的电极作为电势的参考点。

    第2.1)步,将电流激励源接在201、202两个电极上,即激励电流从编号较小的电 极201流入,从编号较大的电极202流出,测量203、204,203、205,204、205三组 电极间的电势,记录这三个电极数据分别为A1,A2,A3。

    第2.2)步,将电流激励源接在201、203两个电极上,测量202、204,202、205, 204、205三组电极间的电势,记录这三个电极数据分别为B1,B2,B3。

    第2.3)将电流激励源接在201、204两个电极上,测量202、203,202、205,203、 205三组电极间的电势,记录这三个电极数据分别为C1,C2,C3。

    第2.4)将电流激励源接在201、205两个电极上,测量202、203,202、204,203、 204三组电极间的电势,记录这三个电极数据分别为D1,D2,D3。

    第2.5)将电流激励源接在202、203两个电极上,测量201、204,201、205,204、 205三组电极间的电势,记录这三个电极数据分别为E1,E2,E3。

    第2.6)将电流激励源接在202、204两个电极上,测量201、203,201、205,203、 205三组电极间的电势,记录这三个电极数据分别为F1,F2,F3。

    第2.7)将电流激励源接在202、205两个电极上,测量201、203,201、204,203、 204三组电极间的电势,记录这三个电极数据分别为G1,G2,G3。

    第2.8)将电流激励源接在203、204两个电极上,测量201、202,201、205,202、 205三组电极间的电势,记录这三个电极数据分别为H1,H2,H3。

    第2.9)将电流激励源接在203、205两个电极上,测量201、202,201、204,202、 204三组电极间的电势,记录这三个电极数据分别为I1,I2,I3。

    第2.20)将电流激励源接在204、205两个电极上,测量201、202,201、203,202、 203三组电极间的电势,记录这三个电极数据分别为J1,J2,J3。整个测量过程结束。

    以上的2.1)至2.10)每一个步骤使用了一种激励方式,总共有10种激励方式,每种 激励方式有3个测量数据,整个测量总共得到30个数据,将结果记在一个矩阵中,作 为该组织的电特征矩阵,如公式一。

    A 1 B 1 C 1 D 1 E 1 F 1 G 1 H 1 I 1 J 1 A 2 B 2 C 2 D 2 E 2 F 2 G 2 H 2 I 2 J 2 A 3 B 3 C 3 D 3 E 3 F 3 G 3 H 3 I 3 J 3 ]]>(公式一)

    公式一已经包含了生物组织电各向异性的信息,对其进行进一步处理可以提取出更 简单明了的数据。

    例如,对公式一,可进行以下分析:

    1.假如采用本发明所述装置及所述方法测得的电特征矩阵具备特性:A1=0, A2=A3,B2=B3,C2=C3,D1=D2,D3=0,E2=E3,F2=F3,G1=G2,G3=0,H1=0, H2=H3,I1=0,I2=I3,J1=0,J2=J3。则说明被测组织的电特性具备严格的各向同性。

    2.定义一参数“W”表征组织的电特性的各向异性,W的定义见公式二。

    W=(A1)2+(A2-A3)2+(B2-B3)2+(C2-C3)2+(D1-D2)2

    +(D3)2+(E2-E3)2+(F2-F3)2+(G1-G2)2+(G3)2+      (公式二)

    (H1)2+(H2-H3)2+(I1)2+(I2-I3)2+(J1)2+(J2-J3)2

    对任意一种生物组织,通过采用所述装置和测量方法测出其特征矩阵如公式,再按 公式二计算W值。W值越大说明组织的电各向异性越强,如果W值近似为0说明组织 近似各向同性。

    以上介绍了对于使用所述装置和所述测量方法测量得到的组织的电特征矩阵进行 进一步处理与使用的方法。使用所述装置和所述方法对于一种组织进行一次测量能够得 到一组共30个数据,可以使用更多更灵活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以更好地发挥所述装 置和所述测量方法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仅局限于人体组织的应用,还可用 于对动物组织、植物组织、甚至是各种胶体、液体的阻抗测量。

    关 键  词:
    用于 测量 生物 组织 阻抗 特性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用于测量生物组织电阻抗特性的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72578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