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双特异性磷酸酶12在制备治疗脂肪肝及相关疾病药物中的应用.pdf

  • 上传人:zhu****69
  • 文档编号:6719287
  • 上传时间:2019-09-05
  • 格式:PDF
  • 页数:10
  • 大小:453.87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027508.9

    申请日:

    20180111

    公开号:

    CN107998380A

    公开日:

    2018050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8/46,A61K48/00,A61P1/16,A61P3/04,A61P3/06,A61P3/10,A61P5/50,A61P35/00,G01N33/573

    主分类号:

    A61K38/46,A61K48/00,A61P1/16,A61P3/04,A61P3/06,A61P3/10,A61P5/50,A61P35/00,G01N33/573

    申请人:

    武汉大学

    发明人:

    李红良

    地址:

    430072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

    优先权:

    CN201810027508A

    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代理人:

    彭劲松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双特异性磷酸酶12在制备治疗脂肪肝及相关疾病药物中的应用。属于DUSP12的新用途。本发明以人正常肝脏L02细胞系及DUSP12过表达L02细胞系为研究对象,通过棕榈酸酯(PA)及油酸(OA)联合刺激诱导肝脏细胞脂质堆积模型研究DUSP12基因的功能,发现DUSP12过表达能够显著改善肝脏细胞内脂质堆积,说明DUSP12能够保护肝脏细胞免受脂肪样变性。由于DUSP12是机体内源性蛋白质,因此作为药物的安全性很高。

    权利要求书

    1.双特异性磷酸酶12在制备保护肝脏的药物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具有抑制肝脏脂质蓄积的功能。 3.双特异性磷酸酶12在制备预防、缓解和/或治疗脂肪肝及相关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脂肪肝及相关疾病包括但不限于: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肥胖、糖尿病、高血糖、高血脂症、单纯性肝脏脂肪变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等。 5.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的活性成分是双特异性磷酸酶12。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应用是双特异性磷酸酶12作为药物靶点筛选预防、缓解和/或治疗脂肪肝及相关疾病的药物,所述药物是提高双特异性磷酸酶12表达量的试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高双特异性磷酸酶12表达量的试剂,给药方式为直接裸DNA注射法、脂质体包裹DNA直接注射法、金包被DNA基因枪轰击法、繁殖缺陷细菌携带质粒DNA法、复制缺陷腺病毒携带目的DNA法、PEG修饰蛋白药物注射法、脂质体包裹蛋白静脉注射法,或蛋白微球制剂皮下注射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的功能与应用领域,特别涉及DUSP12在治疗脂肪肝中的功能及应用,以及以DUSP12作为靶基因在制备预防、缓解和/或治疗脂肪肝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以及环境的改变,肥胖、脂质异常及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重大疾病,严重威胁公众的健康及生活质量。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为一种无过量饮酒史,以肝细胞脂肪堆积及变性为病理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病因素包括肥胖、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及代谢综合征等[1-3]。NAFLD是最为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根据全球大范围统计,NAFLD的发病率大约为25%,其中10-20%的患者最终发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而约三分之一的NASH患者逐步演化为肝硬化,甚至肝癌[4][5]。此外,伴随着NAFLD及NASH的出现同时,机体也会产生一系列的代谢紊乱综合征,如血脂代谢异常,糖尿病等等。然而,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及治疗手段攻克这一临床难题,鉴于此,寻找制备预防、缓解和/或治疗脂肪肝疾病的药物的新靶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葡萄糖激酶相关双特异性磷酸酶12(DUSP12)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表达于肝脏,能够与葡萄糖激酶特异性结合并且催化其磷酸化的磷酸酶。葡萄糖激酶在纷繁复杂的肝脏代谢通路网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肝脏糖酵解的限速酶,无论是有氧氧化还是无氧酵解,都首先需通过葡萄糖激酶催化葡萄糖成为具有活性的6-磷酸葡萄糖,继而进入代谢通路产生ATP,确保其它代谢的能量需求。编码DUSP12的基因位于染色体1q21-23区域内,有研究表明该区域有与Ⅱ型糖尿病密切相关的遗传关联位点[6]。双特异性蛋白磷酸酶(DUSPs)是蛋白磷酸酶家族中的一类,它对磷酸丝氨酸/苏氨酸和磷酸酪氨酸的去磷酸化作用在免疫激活、大脑功能和细胞生长信号中发挥重要作用[7]。DUSPs使酪氨酸和苏氨酸残基去磷酸化,从而对MAPK激活的强度和持续时间进行负调控。DUSP12是DUSPs家族中一种非典型的、缺乏MAPK结合域的成员。有文献报道DUSP12能与MAPKs通路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JNK和p38相互作用[8]。DUSP12是一种致癌基因,过表达此基因能增强细胞运动性及对凋亡的抵抗力[7]。DUSP12的锌结合c端侧翼区参与细胞周期调节和氧化还原调节活动[9]。DUSP12可以使葡萄糖激酶去磷酸化,调节细胞周期,并参与到压力诱导的细胞死亡和癌症中[10-12]。但DUSP12在脂肪肝中的作用目前暂未报道。

    参考文献

    [1].Reccia I,Kumar J,Akladios C,Virdis F,Pai M,Habib N,et al.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A sign of systemic disease.Metabolism: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2017Jul;72:94-108.

    [2].Machado MV,Diehl AM.Pathogenesis of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Gastroenterology 2016Jun;150(8):1769-1777.

    [3].Mota M,Banini BA,Cazanave SC,Sanyal AJ.Molecular mechanisms of lipotoxicity and glucotoxicity i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Metabolism 2016 Aug;65(8):1049-1061.

    [4].Dyson J,Jaques B,Chattopadyhay D,Lochan R,Graham J,Das D,et al.Hepatocellular cancer:the impact of obesity,type 2 diabetes and a multidisciplinary team.J Hepatol 2014Jan;60(1):110-117.

    [5].Gaggini M,Morelli M,Buzzigoli E,DeFronzo RA,Bugianesi E,Gastaldelli A.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and its connection with insulin resistance,dyslipidemia,atherosclerosis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Nutrients 2013 May 10;5(5):1544-1560.

    [6].Das SK,Chu WS,Hale TC,et al.Polymorphisms in the glucokinase-associated,dual-specificity phosphatase 12(DUSP12)geneunder chromosome 1q21 linkage peak are associated with type 2diabetes.Diabetes.2006;55(9):2631-9.

    [7].Jeong DG,Wei CH,Ku B,et al.The family-wid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human dual-specificity protein phosphatases.Acta Crystallogr D Biol Crystallogr.2014;70(Pt 2):421-35.

    [8].Cho SSL,Han J,James SJ,et al.Dual-Specificity Phosphatase 12 Targets p38 MAP Kinase to Regulate Macrophage Response to Intracellular Bacterial Infection.Front Immunol.2017;8:1259.

    [9].Kozarova A,Hudson JW,Vacratsis PO.The dual-specificity phosphatase hYVH1(DUSP12)is a novel modulator of cellular DNA content.Cell Cycle.2011;10(10):1669-78.

    [10].MJ,Guillemain G,Kassis N,et al.A novel cytosolic dual specificity phosphatase,interacting with glucokinase,increases glucose phosphorylation rate.J Biol Chem.2000;275(42):32406–12.

    [11].Sharda PR,Bonham CA,Mucaki EJ,et al.The dual-specificity phosphatase hYVH1interacts with Hsp70 and prevents heat-shock-induced cell death.Biochem J.2009;418(2):391–401.

    [12].Cain EL,Braun SE,Beeser A.Characterization of a human cell line stably over-expressing the candidate oncogene,dual specificity phosphatase 12.PLoSOne.2011;6(4):e18677.

    发明内容

    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DUSP12基因的表达与脂肪肝之间的相互关系,提供一个用于治疗脂肪肝的靶基因DUSP12的新用途,进而把DUSP12基因应用于脂肪肝的治疗。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DUSP12基因的表达与脂肪肝之间的相互关系,提供一个用于治疗脂肪肝的靶基因DUSP12的新用途,进而把DUSP12基因应用于脂肪肝的治疗。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双特异性磷酸酶12在制备保护肝脏的药物中的应用。

    优选地,所述药物具有抑制肝脏脂质堆积的功能。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双特异性磷酸酶12在制备预防、缓解和/或治疗脂肪肝及相关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的双特异性磷酸酶12在制备预防、缓解和/或治疗脂肪肝及相关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药物的活性成分是双特异性磷酸酶12。

    本发明涉及的双特异性磷酸酶12在制备预防、缓解和/或治疗脂肪肝及相关疾病药物中的应用,具体的是双特异性磷酸酶12作为药物靶点筛选预防、缓解和/或治疗脂肪肝及相关疾病的药物,所述药物是提高双特异性磷酸酶12表达量的试剂。

    优选地,提高双特异性磷酸酶12表达量的试剂,给药方式为直接裸DNA注射法、脂质体包裹DNA直接注射法、金包被DNA基因枪轰击法、繁殖缺陷细菌携带质粒DNA法、复制缺陷腺病毒携带目的DNA法、PEG修饰蛋白药物注射法、脂质体包裹蛋白静脉注射法,或蛋白微球制剂皮下注射法。

    所述的双特异性磷酸酶12或DUSP12,包括基因或蛋白。所述的DUSP12基因在对象体内经转录翻译为双特异性磷酸酶12蛋白产物。

    所述脂肪肝及相关疾病包括但不限于: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肥胖、糖尿病、高血糖、高血脂症、单纯性肝脏脂肪变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等。

    本发明通过试验确定了双特异性磷酸酶12的表达与脂肪肝及相关疾病之间的关系:

    本发明以人正常肝脏L02细胞系及DUSP12过表达L02细胞系为研究对象,通过棕榈酸酯(PA)及油酸(OA)刺激诱导肝脏细胞脂质堆积模型研究DUSP12基因的功能,发现DUSP12过表达能够显著改善肝脏细胞内脂质堆积,说明DUSP12能够保护肝脏细胞免受脂肪样变性。由此说明DUSP12在肝脏脂质代谢性疾病中起着保护作用,过表达DUSP12基因治疗肝脏脂质代谢性疾病具有潜在的治疗及应用价值。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本发明发现DUSP12基因的新功能,即DUSP12基因具有能够保护脂肪肝疾病的作用。

    (2)基于DUSP12在保护脂肪肝疾病中的作用,其可以用于制备预防、缓解和/或治疗脂肪肝的药物。由于DUSP12是机体内源性蛋白质,因此作为药物的安全性很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两种L02细胞株中DUSP12蛋白表达量的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图2为L02细胞经PA(0.4mM)和OA(0.8mM)刺激后油红O染色结果(×400)。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以下详细说明结合附图可以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特点和优点。所提供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方法的说明,而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揭示的其余内容。

    本发明中的试验所涉及的试剂在国内外市场购买,或按照说明书中的配方自行配制;未做特殊说明的实验方法都是采用本领域已知的常规方法。

    实验用细胞及培养

    人肝细胞系L02购自中国科学院细胞库(目录号GNHu6),人胚肾HEK293T细胞购自美国菌种保藏中心(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ATCC)。上述细胞采用DMEM高糖培养基(含10%FBS,1%青霉素-链霉素)于5%CO2的37℃恒温细胞专用培养箱培养,实验用细胞培养时间不超过三个月,每三个月进行一次支原体检测。细胞冻存采用含10%DMSO的FBS冻存。

    DUSP12过表达质粒构建

    1)PCR扩增DUSP12基因,引物为:

    正向:5’-TCGGGTTTAAACGGATCCATGTTGGAGGCTCCGGGCCCGAG-3’

    反向:5’-GGGCCCTCTAGACTCGAGTCATATTTTTCCTGTTTGTGATCCC-3’;

    2)PCR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随后使用DNA凝胶回收试剂盒(天根)进行DNA片段的回收;

    3)将所得DNA产物和限制性内切核酸酶、buffer orGreen buffer、ddH2O混合均匀(50μl体系),置于37℃条件下反应。使用AxyPrepTMPCR Clean-Up Kit(Axygen)回收酶切产物;

    4)使用PCR一步定向克隆试剂盒(Novoprotein)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重组反应;

    5)制作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将上述连接产物进行转化实验,涂板,置于37℃培养箱,过夜培养;

    6)从37℃培养箱中取出过夜培养的平板,挑克隆摇菌,并检测菌落PCR阳性克隆;

    7)将PCR鉴定为阳性的菌液吸取5-10μl接种至5ml LB(含抗性)培养基中,在220rpm,37℃摇床中过夜培养;

    8)取出过夜培养的菌液,对已经混浊的菌液进行质粒提取(天根质粒DNA小提试剂盒);

    9)提取后的质粒可直接用于构建慢病毒包装。

    慢病毒载体构建和包装

    1)在200μLReduced Serum Medium中加入转染试剂(PEI Max,或Lipofectamine 2000),轻轻混匀,简短离心;(DNAμg:转染试剂μl=1:0.5~1:5)

    2)在200μlReduced Serum Medium中加入目的基因质粒1μg、包装质粒(慢病毒常用pMD2.G(Addgene,12259)0.5μg和psPAX2(Addgene,12260)0.75μg),轻轻混匀,简短离心;

    3)将1)和2)体系轻轻混匀,简短离心,室温孵育20min;

    4)将混合体系滴加到6孔板中,轻轻混匀。

    5)转染6h后,换新鲜培养基;

    6)转染后48-72h收获含病毒的上清,3000rpm离心10min,去除沉淀,并用0.45μm的滤膜过滤;

    7)过滤后的病毒可立即用于感染或-80℃贮存。

    Western blot分析

    1)制胶

    根据目的蛋白大小选择需要的分离胶浓度,一般8%-10%的分离胶可满足大部分实验需求。

    2)蛋白提取

    细胞用适量RIPA(50mM Tris-HCl PH7.4,150mM NaCl,1%Triton X-100or NP-40,1%Sodium deoxycholate,0.1%SDS,1mM EDTA,使用前加蛋白酶或磷酸酶抑制剂)冰上裂解10-30min,超声会提高蛋白提取效率;4℃,12000×g离心10min,上清即为总蛋白;采用BCA Protein Assay Kit进行蛋白定量,取30-50μg总蛋白进行Western blot分析。

    3)上样及电泳

    保证上样量及上样体积一致,恒压电泳,上层胶采用80-90V,下层胶采用100V。

    4)转膜

    配制转膜液,提前预冷;PVDF膜使用前用甲醇浸泡1-2min;转膜,胶在负极侧,膜在正极侧,海绵、滤纸提前浸泡。(注意事项:胶要平铺均匀,不可拉伸;转膜过程中保证胶泡在缓冲液中;胶与膜之间不能有气泡。)

    5)封闭

    5%脱脂奶粉(in TBST)于震荡摇床室温封闭1h。

    6)一抗孵育

    4℃孵育过夜。

    7)二抗(北京博奥龙免疫技术有限公司,BF03008/BF03008X)孵育

    一抗孵育后膜用TBST洗3遍,每次5min,加一定比例二抗(in TBST)室温孵育1h。(根据抗体的特异性选择是否用5%脱脂奶粉(in TBST)稀释二抗)

    8)显影

    9)利用Bio-Rad Chemi Doc XRS+凝胶成像系统检测目的条带。

    油红O染色

    1)细胞固定:细胞用PBS洗涤2-3次,去除死细胞,加入300μl 4%多聚甲醛固定20min;

    2)加入1×PBS洗涤2次后,加入60%异丙醇漂洗10s,弃去异丙醇,晾干;

    3)每孔加入500μl油红O染色1min;

    4)加入PBS洗涤2-3次,去除背景的红色,在显微镜下观察,拍照。

    【实施例1】DUSP12过表达对肝细胞脂肪堆积的影响

    构建过表达DUSP12的慢病毒表达载体,转染HEK-293T细胞,包装慢病毒,感染L02细胞构建过表达DUSP12的稳定细胞株(pHAGE-DUSP12),同时过表达空载体作为对照组(pHAGE组),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稳定细胞株是否高表达DUSP12;表达成功的L02细胞种板,分为4组,即pHAGE对照组,pHAGE-DUSP12对照组,pHAGE实验组,pHAGE-DUSP12实验组。待细胞贴壁后,实验组加入棕榈酸酯(PA,终浓度0.4mM)和油酸(OA,0.8mM)刺激,同时对照组加入同等量的BSA,16h后进行油红O染色。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如图1所示,感染过表达DUSP12慢病毒的L02细胞株DUSP12的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空载对照组。油红O染色结果如图2所示,BSA处理细胞时,对照组和DUSP12过表达组细胞均无明显着色,而当加入PA刺激后,与对照组相比,DUSP12过表达组细胞被油红O染色的细胞数目及着色程度显著减弱。

    上述结果表明DUSP12过表达能够抑制PA及OA刺激导致肝细胞脂质沉积,DUSP12在肝脏脂肪变性的病理过程中起着保护作用,以DUSP12作为靶点可能为脂肪性肝损伤这类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序列表

    <110> 武汉大学

    <120> 双特异性磷酸酶12在制备治疗脂肪肝及相关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160> 2

    <170> SIPOSequenceListing 1.0

    <210> 1

    <211> 41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1

    tcgggtttaa acggatccat gttggaggct ccgggcccga g 41

    <210> 2

    <211> 43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2

    gggccctcta gactcgagtc atatttttcc tgtttgtgat ccc 43

    关 键  词:
    特异性 磷酸酶 12 制备 治疗 脂肪肝 相关 疾病 药物 中的 应用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双特异性磷酸酶12在制备治疗脂肪肝及相关疾病药物中的应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71928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