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6

一种气力穴播排种装置.pdf

  • 上传人:e1
  • 文档编号:6718241
  • 上传时间:2019-09-05
  • 格式:PDF
  • 页数:16
  • 大小:875.67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61844.8

    申请日:

    20110906

    公开号:

    CN102349382B

    公开日:

    2013110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C7/20,A01C7/18

    主分类号:

    A01C7/20,A01C7/18

    申请人:

    华南农业大学

    发明人:

    罗锡文,张国忠,臧英,王在满,曾山,周志艳,资双飞

    地址:

    510642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483号

    优先权:

    CN201110261844A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林丽明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气力穴播排种装置。包括吸气罩壳、排种罩壳、排种轴及排种管,其中吸气罩壳与排种罩壳通过沿边贴合连接形成内部为空腔的壳体,排种管安装于排种罩壳下方,排种轴穿过吸气罩壳及排种罩壳中部的通孔,吸气罩壳与排种罩壳形成的空腔内设有吸种盘,吸种盘上设有吸种通孔,吸种盘套在排种轴上,排种轴带动吸种盘转动,吸气罩壳上设有通入负压气流的吸气口和通入正压气流吹气口,吸种盘上的吸种通孔先后通过吸气罩壳上的吸气口和吹气口。本发明通过气力取种和吹送种子,减少种子机械损伤,通过改变吸种盘上的吸种通孔的孔径大小和数量,可适应棉花、小麦、玉米、蔬菜和花卉等不同作物的精量穴播要求,显著降低排种器制造成本,扩大排种器使用范围,本发明设计巧妙,性能优良,方便实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气力穴播排种装置,包括吸气罩壳(1)、排种罩壳(15)、排种轴(6)及排种管(13),吸气罩壳(1)与排种罩壳(15)通过沿边贴合连接形成内部为空腔的壳体,排种管(13)安装于排种罩壳(15)下方,排种轴(6)穿过吸气罩壳(1)及排种罩壳(15)中部的通孔,其特征在于吸气罩壳(1)与排种罩壳(15)形成的空腔内设有吸种盘(11),吸种盘(11)上设有吸种通孔(21),吸种盘(11)套在排种轴(6)上,排种轴(6)带动吸种盘(11)转动,吸气罩壳(1)上设有通入负压气流的吸气口(101)和通入正压气流吹气口(102),吸种盘(11)上的吸种通孔(21)先后通过吸气罩壳(1)上的吸气口(101)和吹气口(102);所述的排种轴(6)上套有轴套(9),轴套(9)上设有凸缘,吸种盘(11)通过螺栓(4)固定在轴套(9)的凸缘上,轴套(9)通过键(7)与排种轴(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力穴播排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种盘(11)呈圆盘状,中部有中心通孔(111),沿吸种盘(11)圆周均匀分布有圆形沉孔(112),沉孔(112)底部有一直径小于沉孔(112)的圆形通孔(113);所述的沉孔(112)设有的磁环(3),磁环(3)吸附在吸种盘(11)上,所述的通孔(113)设有吸种片(2),吸种片(2)设有均匀分布的吸种通孔(21),吸种片(2)由可与磁环相吸附的材料制成,吸种片(2)底面与磁环(3)表面接触,依靠磁环(3)磁力被吸附于吸种盘(11)上的通孔(11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力穴播排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种盘(11)在设有通孔(113)一侧表面均匀设有与径向呈10°至15°夹角的 “L”形搅种齿(16),搅种齿(16)靠近通孔(113)的孔壁,搅种齿(16)的个数与通孔(113)的个数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力穴播排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种罩壳(15)上方设有清种装置(17),清种装置(17)由清种指(22),压缩弹簧(23)、螺栓(24)、辅助调节板(25)、主调节板(26)、调整螺栓(27)和清种座(28)组成;清种指(22)横截面直径小于或等于吸种通孔(21)的孔径,安装于辅助调节板(25)和主调节板(26)端部的螺纹孔中,清种指(22)在搅种齿(16)的拨动下可弹性振动;辅助调节板(25)通过螺钉及调整螺栓(27)安装于主调节板(26)上,辅助调节板(25)可沿主调节板(26)作水平方向移动,主调节板(26)通过调整螺栓(27)及螺栓(24)安装在清种座(28)内侧壁,压缩弹簧(23)套在螺栓(24)上,螺栓(24)一端与主调节板(26)连接,另一端与清种座(28)连接,主调节板(26)可沿其垂直方向上下移动,也可在压缩弹簧(22)作用下绕调整螺钉(27)在清种座(28)内侧壁转动;清种座(28)由透明材料制成,清种装置(17)通过清种座(28)固定在排种罩壳(15)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力穴播排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种罩壳(15)下方还装有卸种装置(19),卸种装置(19)由卸种座(22)和清种毛刷(20)组成,卸种座(22)内侧设有“L”型空腔,“L”型空腔安装有清种毛刷(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力穴播排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种罩壳(15)内部设有弧形凸筋(151),弧形凸筋(151)高度与排种罩壳(15)深度一致;排种罩壳(15)外部开有进种口(152),进种口(152)与底边为斜坡形的充种腔(153)相通,充种腔(153)开有可让搅种齿(16)通过的凹口(15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力穴播排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气罩壳(1)内壁设有1个马蹄形空腔(103)、1个圆形空腔(104)和2个腰圆形空腔(105);马蹄形空腔(103)、圆形空腔(104)和腰圆形空腔(105)的高度低于吸气罩壳(1)的深度,吸气口(101)位于马蹄形环腔(103)底部并与马蹄形环腔(103)相通,吹气口(102)位于圆形空腔(104)底部的中部并与圆形空腔(104)相通,每个腰圆形空腔(105)安装防堵毛刷(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力穴播排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气罩壳(1)和排种罩壳(15)中部通孔分别设有轴承(8),排种轴(6)通过轴承(8)安装在吸气罩壳(1)和排种罩壳(15)的中部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气力穴播排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气罩壳(1)和排种罩壳(15)的沿边设有密封垫(14),排种罩壳(15)外部上方安装有种箱(18),种箱(18)下端与进种口(152)相通;排种罩壳(15)下方还设有“L型”吹气管(12),吹气管(12)上端伸出排种罩壳(15)外部,下端伸入排种管(13)中。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属于农业机械中播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力穴播排种装置,属于排种器的改进技术。

    背景技术

    有关资料统计表明:我国水稻常年种植面积约3000万hm2,占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的28%左右;稻谷年总产量约1.9亿t,占全国粮食总产的40%;全国人均稻谷消费量为136.9公斤。优质、高产、高效、可持续地发展水稻生产并加快其产业化步伐,确保粮食安全供给已成为我国长期的重要战略决策。直播与移栽是两种最主要的水稻种植方式。机械直播因具有作业效率高,节本省工,操作简便等优势,日益受到农民欢迎。我国新培育的杂交水稻品种繁多,种植区域广,种植面积已占水稻总种植面积的50%以上。现有水稻机械式排种器多为型孔轮式和外槽轮式。如发明专利(授权号:CN278595C)中提出了一种水稻直播机专用播种器,可沿轴向移动内外调节爪,从而调整窝眼长度和数量,实现水稻条播和穴播;其缺点为每穴排种量粒数不可准确控制,排种变异系数较大,对种子存在机械损伤。现有机械播种技术均难以准确控制穴粒数、空穴率偏高、播种量偏大、增加了的杂交稻种子成本、增加了后期农艺管理工作量和成本,难以充分发挥杂交水稻最佳生产潜力,难以满足当前农业生产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精量播种并减少对种子机械损伤的气力穴播排种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气力穴播排种装置,包括吸气罩壳、排种罩壳、排种轴及排种管,其中吸气罩壳与排种罩壳通过沿边贴合连接形成内部为空腔的壳体,排种管安装于排种罩壳下方,排种轴穿过吸气罩壳及排种罩壳中部的通孔,吸气罩壳与排种罩壳形成的空腔内设有吸种盘,吸种盘上设有吸种通孔,吸种盘套在排种轴上,排种轴带动吸种盘转动,吸气罩壳上设有通入负压气流的吸气口和通入正压气流吹气口,吸种盘上的吸种通孔先后通过吸气罩壳上的吸气口和吹气口。

    进一步地,上述的排种轴上套有轴套,轴套上设有凸缘,吸种盘通过螺栓固定在轴套的凸缘上,轴套通过键与排种轴连接。

    上述吸种盘呈圆盘状,中部有中心通孔,沿吸种盘圆周均匀分布有圆形沉孔,沉孔底部有一直径小于沉孔的圆形通孔;为了方便更换吸种片,上述的沉孔设有的磁环,磁环吸附在吸种盘上,所述的通孔设有吸种片,吸种片设有均匀分布的吸种通孔,吸种片由可与磁环相吸附的材料制成,吸种片底面与磁环表面接触,依靠磁环磁力被吸附于吸种盘上的通孔内。

    上述吸种盘在设有通孔一侧表面设有与径向呈10°至15°夹角的均匀“L”形搅种齿,搅种齿靠近通孔的孔壁,搅种齿的个数与通孔的个数一致。

    本方案中,搅种齿可将充种腔的种子搅松并提升至吸种通孔附近,便于吸种通孔吸附种子;吸种片通过磁环的磁力吸附在吸种盘的通孔内,如果需要更换吸种片,仅需要克服磁力便可以将其从吸种盘的通孔拆卸下来,安装时也只需把新的吸种片放在通孔中,磁环通过磁力会自动把吸种片固定。

    上述排种罩壳上方设有清种装置,清种装置由清种指,压缩弹簧、螺栓、辅助调节板、主调节板、调整螺栓和清种座组成;清种指横截面直径小于或等于吸种通孔的孔径,安装于辅助调节板和主调节板端部的螺纹孔中,清种指在搅种齿的拨动下可弹性振动;辅助调节板通过螺钉及调整螺栓安装于主调节板上,辅助调节板可沿主调节板作水平方向移动,主调节板通过调整螺栓及螺栓安装在清种座内侧壁,压缩弹簧套在螺栓上,螺栓一端与主调节板连接,另一端与清种座连接,主调节板可沿其垂直方向上下移动,也可在压缩弹簧作用下绕调整螺钉在清种座内侧壁转动;清种座由透明材料制成,清种装置通过清种座固定在排种罩壳上。

    本方案中,清种指靠近吸种通孔的圆周。当吸种盘旋转时,在搅种齿的拨动下,清种指产生弹性振动,可将每个吸种通孔周围吸附的多余的种子清除掉,保证每吸孔吸附1-2粒种子。当发现清种指磨损或疲劳破坏时,可将清种座的安装螺栓拧松,将清种装置取出,更换清种指即可。清种座由透明材料制成,方便观察清种效果。

    进一步地,上述排种罩壳下方还装有卸种装置,卸种装置由卸种座和清种毛刷组成,卸种座内侧设有“L”型空腔,“L”型空腔安装有清种毛刷,清种毛刷可以防止充种腔内的种子从排种管漏出,影响每穴排种粒数。

    进一步地,上述排种罩壳内部设有弧形凸筋,弧形凸筋高度与排种罩壳深度一致;排种罩壳外部开有进种口,进种口与底边为斜坡形的充种腔相通,充种腔开有可让搅种齿通过的凹口。

    进一步地,上述吸气罩壳内壁设有1个马蹄形空腔、1个圆形空腔和2个腰圆形空腔;马蹄形空腔、圆形空腔和腰圆形空腔的高度低于吸气罩壳的深度,吸气口位于马蹄形环腔底部并与马蹄形环腔相通,吹气口位于圆形空腔底部的中部并与圆形空腔相通,每个腰圆形空腔安装防堵毛刷。 

    进一步地,上述吸气罩壳和排种罩壳中部通孔分别设有轴承,排种轴通过轴承安装在吸气罩壳和排种罩壳的中部。

    上述吸气罩壳和排种罩壳的沿边设有密封垫,排种罩壳外部上方安装有种箱,种箱下端与进种口相通;排种罩壳下方还设有“L型”吹气管,吹气管上端伸出排种罩壳外部,下端伸入排种管中。排种罩壳下方的吹气管中通有正压气流,可对排种管中的种子进行吹送,致使种子更好贴近泥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调整弹性清种指位置,实现清种效果的快速调整,并且清种座及清种指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可及时观察清种效果。 

    2、通过改变吸种片上吸种通孔的孔径大小以适应水稻和其他作物品种的变化;通过改变吸种片吸种通孔的分布形状,实现每穴种子分布范围的变化和穴距的变化;通过更换吸种片,实现排种量和每穴种子粒数的调整。

    3、采用负压气流吸取种子,再通过正压气流吹除吸种片上的种子,避免种子被机械损伤,造成浪费种子和影响种子的生长,同时可保证种子与吸种盘分离彻底、准确落入导种管中,控制种子分布范围;正压气流还可吹去吸种片吸孔中杂物,防止吸孔堵塞。

    4、吸种盘上的吸种片表面具有磁性,对种子有磁化作用,对种子在田间的发芽具有促进作用。

    本发明可显著降低排种器制造成本,扩大排种器使用范围,是一种设计巧妙,性能优良,方便实用的气力穴播排种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后视图。

    图3为本发明A-A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吸气罩壳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吸气罩壳B-B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吸气罩壳C-C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排种罩壳主视图。

    图8为本发明排种罩壳D-D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排种罩壳F-F剖视右视图。

    图10为本发明排种罩壳F-F剖视左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吸种盘主视图。

    图12为本发明磁环主视图。

    图13为本发明磁环剖视图。

    图14为本发明吸种片主视图。

    图15为本发明吸种片剖视图。

    图16为本发明吸种盘及搅种齿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清种装置的主视图。

    图18为本发明清种装置的E-E剖视图。

    图19为本发明清种装置的后视图。

    图20为本发明卸种装置的主视图。

    图21为本发明卸种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的结构如图1至图21所示。

    实施例1

    本发明的气力穴播排种装置,包括吸气罩壳1、排种罩壳15、排种轴6、吸种盘11、清种装置17、种箱18、卸种装置19及排种管13,其中吸气罩壳1与排种罩壳15通过沿边贴合连接形成内部为空腔的壳体,排种管13安装于排种罩壳15下方,排种轴6穿过吸气罩壳1及排种罩壳15中部的通孔,吸气罩壳1和排种罩壳15中部通孔分别设有轴承8,排种轴6通过轴承8安装在吸气罩壳1和排种罩壳15的中部通孔,吸气罩壳1与排种罩壳15形成的空腔内设有吸种盘11,吸种盘11呈圆盘状,中部有中心通孔111,吸种盘11上均匀设有吸种通孔21,吸种盘11在排种罩壳15侧的表面均匀设有与径向呈10°至15°夹角的 “L”形搅种齿16,搅种齿16设在吸种通孔21正下方附近。本实施例搅种齿16用塑料制成,以减少对种子的损伤。

    本实施例中,排种轴6上套有轴套9,轴套9上设有凸缘,吸种盘11通过螺栓4固定在轴套9的凸缘上,轴套9通过键7与排种轴6连接。

    本实施例中,排种罩壳15内部设有弧形凸筋151,弧形凸筋151高度与排种罩壳15深度一致;排种罩壳15外部开有进种口152,进种口152与底边为斜坡形的充种腔153相通,充种腔153开有可让搅种齿16通过的凹口154。

    所述的吸气罩壳1内壁设有1个马蹄形空腔103、1个圆形空腔104和2个腰圆形空腔105;马蹄形空腔103、圆形空腔104和腰圆形空腔105的高度低于吸气罩壳1的深度,吸气口101位于马蹄形环腔103底部并与马蹄形环腔103相通,吹气口102位于圆形空腔104底部的中部并与圆形空腔104相通,每个腰圆形空腔105安装防堵毛刷5,防堵毛刷5位于吸种通孔21分布的圆周位置。当吸种盘11吸附的种子转至防堵毛刷5所对应的位置时,防堵毛刷5的梳毛深入吸种通孔21中,对吸种通孔21进行梳刷清理,在正压气流和防堵毛刷5的联合作用下,及时清除吸种通孔21中的种子和杂物,有效防止杂物防止堵塞吸种通孔21。

    本实施例中,排种罩壳15上方设有清种装置17,清种装置17由清种指22,压缩弹簧23、螺栓24、辅助调节板25、主调节板26、调整螺栓27和清种座28组成;清种指22指为尼龙棒或外包有薄壁金属管的橡胶棒,横截面直径小于或等于吸种通孔21的孔径,安装于辅助调节板25和主调节板26端部的螺纹孔中,清种指22在搅种齿16的拨动下可弹性振动;辅助调节板25通过螺钉及调整螺栓27安装于主调节板26上,辅助调节板25可沿主调节板26作水平方向移动,主调节板26通过调整螺栓27及螺栓24安装在清种座28内侧壁,压缩弹簧23套在螺栓24上,螺栓24一端与主调节板26连接,另一端与清种座28连接,主调节板26可沿其垂直方向上下移动,也可在压缩弹簧22作用下绕调整螺钉27在清种座28内侧壁转动;清种座28由有机玻璃制成,清种装置17由清种座28通过螺钉或螺栓固定在排种罩壳15上。

    本实施例中,排种罩壳15下方还装有卸种装置19,卸种装置19由卸种座22和清种毛刷20组成,卸种座22内侧设有“L”型空腔,“L”型空腔安装有清种毛刷20。“L”型长边的毛刷可以阻挡充种腔153上的种子掉到卸种装置19内,短边的毛刷可以防止卸种装置19内的种子从排种管13掉落,另外,清种毛刷20也可以清除吸种通孔21上的杂物,保证吸种通孔21在进入充种腔153之前畅通。

    为了使吸气罩壳1和排种罩壳15更好的贴合,吸气罩壳1和排种罩壳15的沿边设有密封垫14;

    本实施例中,排种罩壳15外部上方安装有种箱18,种箱18下端与进种口152相通;排种罩壳15下方还设有“L型”吹气管12,吹气管12上端伸出排种罩壳15外部,下端伸入排种管13中。

    本发明工作时,从排种罩壳15外侧的种箱18中充入种子至充种腔153,通过外部动力驱动排种轴6,排种轴6带动安装于轴套9上的吸种盘11旋转,吸种盘11表面的搅种齿16搅动堆积于充种腔153并紧贴吸种盘的种子,并提升至吸种通孔21附近,便于吸种通孔21吸附种子。同时,从吸气罩壳1上方的吸气口101中通入负压气流,致使吸气罩壳1内马蹄形空腔103内气压低于大气压,从而将排种罩壳15内的种子吸附在吸种盘11上的吸种通孔21上,种子随吸种盘11旋转,吸种通孔21吸附的种子旋转至离开马蹄形空腔103的位置,在吸气罩壳1下方的吹气口102通有正压气流,使圆形空腔104中的气压高于大气压,从而将吸种通孔21吸附的种子吹入排种管13中并落至地表,由于吹气管12中也通有正压气流,可对排种管中的种子进行吹送,致使种子更好贴入泥土。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1类似,其区别在于,吸种盘11圆周均匀分布有圆形沉孔112,沉孔112底部有一直径小于沉孔112的圆形通孔113;所述的沉孔112设有的磁环3,磁环3吸附在吸种盘11上,所述的通孔113设有吸种片2,吸种片2设有均匀分布的吸种通孔21,吸种片2由可与磁环相吸附的材料制成,吸种片2底面与磁环3表面接触,依靠磁环3磁力被吸附于吸种盘11上的通孔113内。

    本实施例中,吸种盘11在设有通孔113一侧表面均匀设有与径向呈10°至15°夹角的 “L”形搅种齿16,搅种齿16靠近通孔113的孔壁,搅种齿16的个数与通孔113的个数一致。

    本实施例的的工作方式与实施例1类似。

    关 键  词:
    一种 气力 穴播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气力穴播排种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71824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