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隔离防护层的卫生巾.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隔离防护层的卫生巾.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021473.5 (22)申请日 2017.08.16 (73)专利权人 杭州川田卫生用品有限公司 地址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经济开 发区泰极路3号 (72)发明人 周平 (51)Int.Cl. A61F 13/472(2006.01) A61F 13/475(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带隔离防护层的卫生巾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隔离防护层的卫 生巾, 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纯棉水刺无 纺布面层、 纳米银抑菌芯片、 抑菌无纺。
2、布隔离层、 导流层、 吸收芯体和防漏透气底膜, 巾身左右两 侧端设有护翼, 巾身的前后端相互对称延伸扩展 为扇形结构, 所述抑菌无纺布隔离层设有粉状艾 叶提取物, 所述导流层呈外凸式布置在所述吸收 芯体的中部, 所述纯棉水刺无纺布面层与所述防 漏透气底膜周封形成360度压花隔边, 所述纯棉 水刺无纺布面层上设有长椭圆形压缩槽、 半弧形 压缩槽、 微弧形压缩槽和防侧漏阻流槽, 两条所 述微弧形压缩槽和两条所述防侧漏阻流槽依次 间隔对称设置在所述长椭圆形压缩槽的左右两 侧端的外侧, 两条半弧形压缩槽对称设置在所述 长椭圆形压缩槽的前后端的内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72。
3、36912 U 2018.04.17 CN 207236912 U 1.带隔离防护层的卫生巾, 其特征是: 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纯棉水刺无纺布 面层、 纳米银抑菌芯片、 抑菌无纺布隔离层、 导流层、 吸收芯体和防漏透气底膜, 巾身左右两 侧端设有护翼, 巾身的前后端相互对称延伸扩展为扇形结构, 所述抑菌无纺布隔离层设有 粉状艾叶提取物, 所述导流层呈外凸式布置在所述吸收芯体的中部, 所述纯棉水刺无纺布 面层与所述防漏透气底膜周封形成360度压花隔边, 所述纯棉水刺无纺布面层上设有长椭 圆形压缩槽、 半弧形压缩槽、 微弧形压缩槽和防侧漏阻流槽, 两条所述微弧形压缩槽和两条 所述防侧漏阻流槽。
4、依次间隔对称设置在所述长椭圆形压缩槽的左右两侧端的外侧, 两条半 弧形压缩槽对称设置在所述长椭圆形压缩槽的前后端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隔离防护层的卫生巾, 其特征是: 所述抑菌无纺布隔离层均 布设有若干微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隔离防护层的卫生巾, 其特征是: 所述防漏透气底膜通过背 胶粘接有离型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隔离防护层的卫生巾, 其特征是: 所述导流层为ES纤维热风 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隔离防护层的卫生巾, 其特征是: 所述纯棉水刺无纺布面层 上设有矩阵型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隔离防护层的卫生巾, 其特征是: 所述吸收芯体包括内。
5、侧的 绒毛浆层和外侧的吸水纸层, 绒毛浆层内设有高分子吸水树脂颗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隔离防护层的卫生巾, 其特征是: 所述半弧形压缩槽的曲率 半径小于所述微弧形压缩槽的曲率半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隔离防护层的卫生巾, 其特征是: 压花隔边的宽度为5mm。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236912 U 2 带隔离防护层的卫生巾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巾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带隔离防护层的卫生巾。 背景技术 0002 女性处于月经期抵抗力很差, 不注意调护就会引起身体的各种不当。 在早些年专 家统计, 使用不合格的卫生巾, 有38的人会。
6、患上严重的妇科疾病; 73的女性会在经期感 到局部皮肤瘙痒、 烧灼、 灼痛; 80左右的女性还会出现高烧、 头痛、 腹痛等症状。 其原因是 女性盆腔、 子宫、 宫颈体外环境都是相通的, 这样的结构使女性的生殖系统容易遭受外界致 病物的侵袭。 尤其月经期间, 生殖器官的抵抗力下降, 比平时更加脆弱, 如果使用了不合标 准的卫生巾, 就容易发生感染。 经血中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也因此成为细菌大肆滋生的 “培 养基” 。 一项实验表明, 普通卫生巾连续使用2小时后, 表层细菌总数可达每平方厘米107个。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隔离防护层。
7、 的卫生巾, 其通过增设隔离防护层, 具有自净抑菌功能, 蓬松透气巾身, 柔软舒适, 吸收量 大, 360度压花隔边有效防止侧漏。 0004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使上述技术问题得以解决。 0005 带隔离防护层的卫生巾, 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纯棉水刺无纺布面层、 纳 米银抑菌芯片、 抑菌无纺布隔离层、 导流层、 吸收芯体和防漏透气底膜, 巾身左右两侧端设 有护翼, 巾身的前后端相互对称延伸扩展为扇形结构, 所述抑菌无纺布隔离层设有粉状艾 叶提取物, 所述导流层呈外凸式布置在所述吸收芯体的中部, 所述纯棉水刺无纺布面层与 所述防漏透气底膜周封形成360度压花隔边, 所述纯棉水刺无纺。
8、布面层上设有长椭圆形压 缩槽、 半弧形压缩槽、 微弧形压缩槽和防侧漏阻流槽, 两条所述微弧形压缩槽和两条所述防 侧漏阻流槽依次间隔对称设置在所述长椭圆形压缩槽的左右两侧端的外侧, 两条半弧形压 缩槽对称设置在所述长椭圆形压缩槽的前后端的内侧。 0006 作为优选, 所述抑菌无纺布隔离层均布设有若干微孔。 0007 作为优选, 所述防漏透气底膜通过背胶粘接有离型纸。 0008 作为优选, 所述导流层为ES纤维热风布。 0009 作为优选, 所述纯棉水刺无纺布面层上设有矩阵型凸起。 0010 作为优选, 所述吸收芯体包括内侧的绒毛浆层和外侧的吸水纸层, 绒毛浆层内设 有高分子吸水树脂颗粒。 001。
9、1 作为优选, 所述半弧形压缩槽的曲率半径小于所述微弧形压缩槽的曲率半径。 0012 作为优选, 压花隔边的宽度为5mm。 00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4 1.通过抑菌无纺布隔离层对大肠杆菌、 白色珠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的抑菌率可 达到99以上, 平均的菌落总数小于10个, 较强的自净抑菌功能, 有效的阻止细菌滋生, 远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7236912 U 3 离细菌侵扰, 起到良好的安全保护作用。 0015 2.面层下增设有纳米银抑菌芯片, 基于物理性抗菌、 消炎和除异味作用, 大大提高 了持久抑菌功效, 符合经期女性的生理健康需求。 0016 3.巾身结构。
10、蓬松透气, 吸收芯体吸收量大, 360度压花隔边有效防止侧漏, 独特设 计的长椭圆形压缩槽、 半弧形压缩槽、 微弧形压缩槽和防侧漏阻流槽起到良好的引流吸收 及阻流防漏作用, 同时, 有效的增加了巾身结构强度, 有效提高耐扭曲性。 附图说明 0017 结合以下附图旨在便于描述较佳实施例, 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 制。 0018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中: 1-压花隔边, 2-长椭圆形压缩槽, 3-半弧形压缩槽, 4-微弧形压缩槽, 5-防侧 漏阻流槽, 6-护翼, 7-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 下面结合附图中给出的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
11、实施例对 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1 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带隔离防护层的卫生巾, 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 纯棉水刺无纺布面层、 纳米银抑菌芯片、 抑菌无纺布隔离层、 导流层、 吸收芯体和防漏透气 底膜, 所述防漏透气底膜通过背胶粘接有离型纸, 巾身左右两侧端设有护翼6, 巾身的前后 端相互对称延伸扩展为扇形结构, 贴合人体曲线, 跟随身体运动灵活, 提高防外漏功能。 所 述抑菌无纺布隔离层采用浸染有抑菌功能液的无纺布, 在所述抑菌无纺布隔离层设有粉状 艾叶提取物, 可以在所述抑菌无纺布隔离层上均布设置若干微孔, 以便于分散嵌入粉状艾 叶提取物, 并可以在抑菌无纺布隔离层的上层设。
12、置包覆层, 可采用吸水纸或无尘纸。 所述导 流层呈外凸式布置在所述吸收芯体的中部, 所述导流层可以采用ES纤维热风布。 作为一种 实施方式, 所述吸收芯体包括内侧的绒毛浆层和外侧的吸水纸层, 绒毛浆层内设有高分子 吸水树脂颗粒, 吸收量大, 具有良好的瞬间吸收性。 所述纯棉水刺无纺布面层与所述防漏透 气底膜周封形成360度压花隔边1, 有效防止外漏, 兼顾考虑制作工艺性和防漏功能, 优选将 所述压花隔边1的宽度设置为5mm。 所述纯棉水刺无纺布面层上设有长椭圆形压缩槽2、 半弧 形压缩槽3、 微弧形压缩槽4和防侧漏阻流槽5, 两条所述微弧形压缩槽4和两条所述防侧漏 阻流槽5依次间隔对称设置在所。
13、述长椭圆形压缩槽2的左右两侧端的外侧, 与护翼6配合形 成良好的导流及防侧漏功能。 两条半弧形压缩槽3对称设置在所述长椭圆形压缩槽2的前后 端的内侧, 形成双重引流、 导流功能, 促进均匀吸收, 隔离经血活动范围, 防止前漏和后漏。 作为特殊结构的设计, 如图中所述, 所述半弧形压缩槽3的曲率半径小于所述微弧形压缩槽 4的曲率半径。 进一步, 在所述纯棉水刺无纺布面层上设置矩阵型凸起7, 能够使卫生巾更加 贴合肌肤, 触感舒适, 跟随身体运动灵活, 改善穿着的舒适性。 0022 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若干技术术语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 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 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以上所述的较佳的实施方式, 基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 能够获知的公知技术或者采用现有技术中所能够等效替换的各种变形及更改的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7236912 U 4 凡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技术构思,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7236912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7236912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