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一种用于心包穿刺的穿刺针及引流装置.pdf

  • 上传人:e2
  • 文档编号:6715912
  • 上传时间:2019-09-05
  • 格式:PDF
  • 页数:11
  • 大小:454.0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113147.X

    申请日:

    20180205

    公开号:

    CN108095809A

    公开日:

    2018060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17/34,A61M1/00,A61M19/00

    主分类号:

    A61B17/34,A61M1/00,A61M19/00

    申请人:

    郑雪松

    发明人:

    郑雪松,于艳丽

    地址:

    262500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玲珑山南路4138号

    优先权:

    CN201810113147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栈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刘亚娟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心包穿刺的穿刺针及引流装置,包括穿刺装置、引流装置、输药装置、控制装置、超声探测装置和电源。穿刺装置包括针芯和套管,引流装置包括负压器、负压管、引流瓶、引流管,输药装置包括输药瓶一、输药瓶二、输药管一、输药管二,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接收器、触摸显示屏。接收器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引流管单向流量控制阀、微型吸泵一、流量控制阀一、微型吸泵二、流量控制阀二、接收器、触摸显示屏电性连接,超声探测装置与接收器连接。电源为引流管单向流量控制阀、微型吸泵一、流量控制阀一、微型吸泵二、流量控制阀二、触摸显示屏提供电源。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心包穿刺的穿刺针及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装置(1)、引流装置(2)、输药装置(3)、控制装置(4)、超声探测装置(5)和电源(6);所述穿刺装置(1)包括针芯(11)和套管(12),所述针芯(11)和套管(12)均为内部中空结构;所述引流装置(2)包括负压器(21)、负压管(22)、引流瓶(23)、引流管(24);所述输药装置(3)包括输药瓶一(31)、输药瓶二(32)、输药管一(33)、输药管二(34);所述控制装置(4)包括控制器(41)、接收器(42)、触摸显示屏(43);针芯(11)上设置有输药管接口(111),针芯(11)尾端连接有针芯栓座(112);所述套管(12)套设在针芯(11)外部,套管(12)顶端活动设置有固定吸盘(13),套管(12)上设置有回弹装置(14),所述固定吸盘(13)与套管(12)连接处设置有固定装置;套管(12)表面上下两侧均设置有6-12个引流孔(121),套管(12)上表面设置有开孔一(122),套管(12)下表面设置有开孔二(123);所述负压器(21)与所述引流瓶(23)通过所述负压管(22)连接,负压管(22)上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排气单向阀(220);引流瓶(23)通过所述引流管(24)连接在开孔二(123)上,引流管(24)上设置有引流管单向流量控制阀(240);所述输药瓶一(31)通过所述输药管一(33)连接在开孔一(122)上,输药瓶一(31)内部设置有金属球(35),所述金属球(35)上设置有通孔,金属球(35)与输药管一(33)连接,输药管一(33)上设置有微型吸泵一(330)和流量控制阀一(331);所述输药瓶二(32)通过所述输药管二(34)活动连接在输药管接口(111)上,输药管二(34)上设置有微型吸泵二(340)和流量控制阀二(341);所述控制器(41)设置在控制装置(4)内部,所述接收器(42)设置在控制装置(4)上,接收器(42)与控制器(41)连接,所述触摸屏(43)设置在控制装置(4)外侧面,控制器(41)与引流管单向流量控制阀(240)、微型吸泵一(330)、流量控制阀一(331)、微型吸泵二(340)、流量控制阀二(341)、接收器(42)、触摸显示屏(43)电性连接;所述超声探测装置(5)与接收器(42)连接,所述电源(6)为引流管单向流量控制阀(240)、微型吸泵一(330)、流量控制阀一(331)、微型吸泵二(340)、流量控制阀二(34)、触摸显示屏(43)、超声探测装置(5)提供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心包穿刺的穿刺针及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器(21)包括按压手柄(210)、密封板(211)、压簧(212)、负压腔(213);所述按压手柄(210)上端通过连杆与密封板(211)连接,密封板(211)在所述负压腔(213)内移动,所述压簧(212)套设在所述连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心包穿刺的穿刺针及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腔(213)内部设置有负压传感器(214),负压器(21)外表面上设置有负压显示器(215);所述负压传感器(214)通过弹性拉绳活动连接在负压腔(213)内表面,负压传感器(214)与接收器(42)连接,所述负压显示器(215)与控制器(4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心包穿刺的穿刺针及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2)后端设置有调节构件(15),所述调节构件(15)活动连接在套管(12)后端内部的卡槽内;调节构件(15)内部中空,且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151),所述针芯(11)尾端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151)相对应的外螺纹(152),所述外螺纹(152)与内螺纹(151)相嵌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心包穿刺的穿刺针及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瓶(23)外表面设置有刻度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心包穿刺的穿刺针及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2)表面上下两侧均设置有6-10个防堵凸起(124),所述防堵凸起(124)和所述引流孔(121)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心包穿刺的穿刺针及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吸盘(13)上设置有泄气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心包穿刺的穿刺针及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心包穿刺的穿刺针及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腔(213)内部设置有负压传感器(214),负压器(21)外表面上设置有负压显示器(215);负压腔(213)内表面设置有弹性拉绳,所述弹性拉绳另一端连接有所述负压传感器(214),负压传感器(214)与接收器(42)连接,所述负压显示器(215)与控制器(41)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心包穿刺的穿刺针及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心包是心脏外围包裹着的一层结缔组织膜结构。心包有两层结缔组织,外层为壁层心包,内层为脏层心包,两层心包之间的间隙即为心包腔。心包穿刺是借助穿刺针直接刺入心包腔的诊疗技术,常用于急性心包壤塞症治疗中的积液引流,同时也是心包积液化验取样和心包药物注射的主要手段。心包积液、胸腔积液及自发性气胸是医学临床常见疾病。在大多数情况下,为了明确诊断以及治疗,心包积液及胸腔积液必须进行穿刺检查及引流。自发性气胸根据脏层胸膜破裂的不同情况及其气胸发生后对胸腔内压力的影响,通常分为闭合性气胸、交通性气胸和张力性气胸。自发性气胸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以及外科治疗。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进行抽气或闭式引流,当患者肺功能比较差或者大量气胸时,尤其发生张力性气胸时,必须迅速开展有效的气胸闭式引流治疗。在多数情况下,气胸患者需要进行持续性胸腔闭式引流。另外,在少数情况下,若经水封瓶引流后未能使胸膜破口愈合,肺仍不能复张,可在引流管后加用负压吸引装置进行引流。

    在实施心包、胸腔积液穿刺引流或气胸引流时,需要使用引流针插入心包或胸腔,目前临床还是使用钢质针进行有关引流,但是可能会出现由于肌肉组织堵塞针孔出现穿刺失败的现象。而在进行心包积液引流时,可能由于心包积液的引出或心脏的搏动,出现针尖损伤心脏诱发心脏电紊乱,甚至出现心搏骤停,或由于针尖损伤心脏血管诱发心包填塞。在胸腔积液穿刺引流或气胸引流时,胸腔积液或气体的不断引流,肺组织扩张,有可能导致针尖损伤肺泡而触发医源性气胸。临床上由于唯恐针尖对心脏或肺组织的损伤,常常只能提前结束相关的引流,使得心包积液、胸腔积液或气胸引流不彻底。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定位准确、穿刺成功率高的用于心包穿刺的穿刺针及引流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心包穿刺的穿刺针及引流装置,包括穿刺装置、引流装置、输药装置、控制装置、超声探测装置和电源。穿刺装置包括针芯和套管,针芯和套管均为内部中空结构;引流装置包括负压器、负压管、引流瓶、引流管;输药装置包括输药瓶一、输药瓶二、输药管一、输药管二;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接收器、触摸显示屏;针芯上设置有输药管接口,针芯尾端连接有针芯栓座;套管套设在针芯外部,套管顶端活动设置有固定吸盘,套管上设置有回弹装置,固定吸盘与套管连接处设置有固定装置;套管表面上下两侧均设置有9个引流孔,套管上表面设置有开孔一,套管下表面设置有开孔二;负压器与引流瓶通过负压管连接,负压管上连接有排气管,排气管上设置有排气单向阀;引流瓶通过引流管连接在开孔二上,引流管上设置有引流管单向流量控制阀;输药瓶一通过输药管一连接在开孔一上,输药瓶一内部设置有金属球,金属球上设置有通孔,金属球与输药管一连接,输药管一上设置有微型吸泵一和流量控制阀一;输药瓶二通过输药管二活动连接在输药管接口上,输药管二上设置有微型吸泵二和流量控制阀二;控制器设置在控制装置内部,接收器设置在控制装置上,接收器与控制器连接,触摸屏设置在控制装置外侧面,控制器与引流管单向流量控制阀、微型吸泵一、流量控制阀一、微型吸泵二、流量控制阀二、接收器、触摸显示屏电性连接;超声探测装置与接收器连接。电源为引流管单向流量控制阀、微型吸泵一、流量控制阀一、微型吸泵二、流量控制阀二、触摸显示屏、超声探测装置提供电源。

    进一步的,负压器包括按压手柄、密封板、压簧、负压腔;按压手柄上端通过连杆与密封板连接,密封板在负压腔内移动,压簧套设在连杆上;为引流瓶提供持续负压,使得引流更加彻底。

    进一步的,负压腔内部设置有负压传感器,负压器外表面上设置有负压显示器;负压传感器通过弹性拉绳活动连接在压腔内表面,负压传感器与接收器连接,负压显示器与控制器连接,通过负压传感器和负压显示器,工作人员可以准确判断引流瓶内部负压情况,及时补充引流瓶内部负压。

    进一步的,回弹装置包括外壳、齿条、回弹杆、回弹卡簧;齿条对称设置在针芯外表面上下两侧;回弹杆通过销轴活动设置在外壳内部;回弹杆右端设置有贯穿套管的按压柱;回弹杆左端与齿条接触一侧设置有与齿条对应的卡齿;回弹杆左端背离齿条的一侧设置有回复弹簧;回弹卡簧套设在针芯上,位于齿条左端,当医护人员通过触摸显示屏观察到针芯刺穿患者皮肤到达患处时,通过回弹装置使针芯迅速回弹,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进一步的,套管后端设置有调节构件,调节构件活动连接在套管后端内部的卡槽内;调节构件内部中空,且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针芯尾端外表面设置有与内螺纹相对应的外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相嵌合,通过调剂构件,缓慢调节针芯刺入患者身体的速度,避免工作人员用力不当而对患者造成刺伤。

    进一步的,引流瓶外表面设置有刻度线,通过刻度线可以测量所引流积液的体积,判断患者的心包积液情况,能够更好的对患者下一步治疗进行诊断。

    进一步的,套管表面上下两侧均设置有8个防堵凸起,防堵凸起和引流孔间隔设置,防堵凸起可以防止患者肌肉组织堵塞引流孔,提高引流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

    进一步的,固定吸盘上设置有泄气阀,当引流结束时,通过泄气阀排出固定吸盘内空气,医护人员可以快速将装置移除,对患者创口进行进一步处理,避免固定吸盘吸住患者皮肤,造成二次伤害。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为:接通外部电源,通过超声探测装置检测患者所需要穿刺的部位,并通过触摸显示屏显示患者身体内部组织结构,确定穿刺部位;将固定吸盘通过固定装置连接在针芯顶端,然后通过固定吸盘将穿刺装置固定在需要穿刺部位外部,通过调节构件调节针芯到达穿刺部位,输药瓶二通过输药管二连接至针芯,控制器控制微型吸泵二和流量控制阀二,对患者患处进行局部麻醉;通过回弹装置使针芯迅速回弹,脱离患者皮肤,松开固定吸盘上的固定装置,将套管置入患者需要引流部位,引流瓶通过引流管连接至套管,负压器为引流瓶提供负压,控制器控制引流管单向流量控制阀进行积液引流;输药瓶一通过输药管一连接至套管,控制器控制微型吸泵一和流量控制阀一,对患者患处进行药物治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超声探测装置准确检测患者患病部位,并通过触摸显示屏显示出来,避免穿刺针误伤患者血管以及其他器官,定位准确;固定吸盘将穿刺装置与患者皮肤紧密吸附,放置穿刺过程中穿刺装置移动,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通过针芯对患者患病部位进行局部麻醉,减轻患者的痛苦;套管上设置有防堵凸起,避免引流过程中肌肉组织堵塞引流孔,提高引流效果;回弹装置的设置,使得针芯在麻醉完成后,迅速脱离患者皮肤,防止针尖刺伤心脏以及其他身体器官;调节构件调节针芯缓慢进入患者患病部位,利于医护人员控制,避免误伤;全自动一体化的装置,大大缩短了穿刺引流的时间,提高了治疗效果,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负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回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调节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穿刺装置、11-针芯、111-输药管接口、112-针芯栓座、12-套管、121-引流孔、122-开孔一、123-开孔二、124-防堵凸起、13-固定吸盘、14-回弹装置、140-外壳、141-齿条、142-回弹杆、143-按压柱、144-卡齿、145-回复弹簧、146-回弹卡簧、15-调节构件、151-内螺纹、152-外螺纹、2-引流装置、21-负压器、210-按压手柄、211-密封板、212-压簧、213-负压腔、214-负压传感器、215-负压显示器、22-负压管、220-排气单向阀、23-引流瓶、24-引流管、240-引流管单向流量控制阀、3-输药装置、31-输药瓶一、32-输药瓶二、33-输药管一、330-微型吸泵一、331-流量控制阀一、34-输药管二、340-微型吸泵二、341-流量控制阀二、35-金属球、4-控制装置、41-控制器、42-接收器、43-触摸显示屏、5-超声探测装置、6-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图1-4及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实施例:如图1-4所示的一种用于心包穿刺的穿刺针及引流装置,包括穿刺装置1、引流装置2、输药装置3、控制装置4、超声探测装置5和电源6。穿刺装置1包括针芯11和套管12,针芯11和套管12均为内部中空结构,套管12后端设置有调节构件15,调节构件15活动连接在套管12后端内部的卡槽内,调节构件15内部中空,且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151,针芯11尾端外表面设置有与内螺纹151相对应的外螺纹142,外螺纹152与内螺纹151相嵌合,通过调节构件15,缓慢调节针芯11刺入患者身体的速度,避免工作人员用力不当而对患者造成刺伤;引流装置2包括负压器21、负压管22、引流瓶23、引流管24;输药装置3包括输药瓶一31、输药瓶二32、输药管一33、输药管二34;控制装置4包括控制器41、接收器42、触摸显示屏43;针芯11上设置有输药管接口111,针芯11尾端连接有针芯栓座112;套管12套设在针芯11外部,套管12顶端活动设置有固定吸盘13,固定吸盘13上设置有泄气阀,当引流结束时,通过泄气阀排出固定吸盘13内空气,医护人员可以快速将装置移除,对患者创口进行进一步处理,避免固定吸盘13吸住患者皮肤,造成二次伤害;套管12上设置有回弹装置14,回弹装置14包括外壳140、齿条141、回弹杆142、回弹卡簧146;齿条141对称设置在针芯11外表面上下两侧;回弹杆142通过销轴活动设置在外壳140内部;回弹杆142右端设置有贯穿套管12的按压柱143;回弹杆142左端与齿条141接触一侧设置有与齿条141对应的卡齿144;回弹杆142左端背离齿条141的一侧设置有回复弹簧145;回弹卡簧146套设在针芯11上,位于齿条141左端,当针芯11刺穿患者皮肤到达患处时,通过回弹装置14使针芯11迅速回弹,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固定吸盘13与套管12连接处设置有固定装置;套管12表面上下两侧均设置有9个引流孔121,套管12上表面设置有开孔一122,套管12下表面设置有开孔二123,套管12表面上下两侧均设置有8个防堵凸起124,防堵凸起124和引流孔121间隔设置,防堵凸起124可以防止患者肌肉组织堵塞引流孔121,提高引流效果,减轻患者痛苦;负压器21包括按压手柄210、密封板211、压簧212、负压腔213;按压手柄210上端通过连杆与密封板211连接,密封板211在负压腔213内移动,压簧212套设在连杆上,为引流瓶23提供持续负压,使得引流更加彻底,负压腔213内部设置有负压传感器214,负压器21外表面上设置有负压显示器215;负压传感器214通过弹性拉绳活动连接在压腔213内表面,负压传感器214与接收器42连接,负压显示器215与控制器41连接,通过负压传感器214和负压显示器215,工作人员可以准确的判断引流瓶23内部负压情况,及时补充引流瓶23内部负压;负压器21与引流瓶23通过负压管22连接,负压管22上连接有排气管,排气管上设置有排气单向阀220;引流瓶23通过引流管24连接在开孔二123上,引流瓶23外表面设置有刻度线,通过刻度线可以测量所引流积液的体积,判断患者的心包积液情况,能够更好的对患者下一步的治疗进行诊断,引流管24上设置有引流管单向流量控制阀240;输药瓶一31通过输药管一33连接在开孔一122上,输药瓶一31内部设置有金属球35,金属球35上设置有通孔,金属球35与输药管一33连接,输药管一33上设置有微型吸泵一330和流量控制阀一331;输药瓶二32通过输药管二34活动连接在输药管接口111上,输药管二34上设置有微型吸泵二340和流量控制阀二341;控制器41设置在控制装置4内部,接收器42设置在控制装置4上,接收器42与控制器41连接,触摸屏43设置在控制装置4外侧面,控制器41与引流管单向流量控制阀240、微型吸泵一330、流量控制阀一331、微型吸泵二340、流量控制阀二341、接收器42、触摸显示屏43电性连接;超声探测装置5与接收器42连接。电源6为流管单向流量控制阀240、微型吸泵一330、流量控制阀一331、微型吸泵二340、流量控制阀二341、触摸显示屏43、超声探测装置5提供电源。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为:接通外部电源6,通过超声探测装置5检测患者所需要穿刺的部位,并通过触摸显示屏43显示患者身体内部组织结构,确定穿刺部位;将固定吸盘13通过固定装置连接在针芯11顶端,然后通过固定吸盘13将穿刺装置1固定在需要穿刺部位外部,通过调节构件15调节针芯11到达穿刺部位,输药瓶二32通过输药管二34连接至针芯11,控制器41控制微型吸泵二340和流量控制阀二341,对患者患处进行局部麻醉;通过回弹装置14使针芯11迅速回弹,脱离患者皮肤,松开固定吸盘13上的固定装置,将套管12置入患者需要引流部位,引流瓶23通过引流管24连接至套管12,负压器21为引流瓶23提供负压,控制器41控制引流管单向流量控制阀240进行积液引流;输药瓶一31通过输药管一33连接至套管12,控制器41控制微型吸泵一330和流量控制阀一331,对患者患处进行药物治疗。

    临床应用实例:发明人就职医院自2016年12月5日至2017年3月26日,共临床收入130名患者:①72名患者采用医院常规穿刺针进行穿刺及积液引流处理,58名患者采用本装置进行穿刺及积液引流处理;采用医院常规穿刺针进行穿刺及积液引流处理的72名患者在穿刺处理过程中,无法精确判断穿刺部位,均进行了第二次或第三次穿刺,采用本装置进行穿刺及积液引流处理的58名患者第一次就准确穿刺到患病部位;②69名患者采用医院常规穿刺针进行穿刺及积液引流处理,61名患者采用本装置进行穿刺及积液引流处理;采用医院常规穿刺针进行穿刺及积液引流处理的69名患者在积液引流过程中,出现人体肌肉组织堵塞引流管现象,导致引流中断,采用本装置进行积液引流处理的61名患者引流过程无中断,且一直持续到积液引流完毕,均未出现引流管堵塞现象;③48名患者采用医院常规穿刺针进行穿刺及积液引流处理,82名患者采用本装置进行穿刺及积液引流处理,采用医院常规穿刺针进行穿刺及积液引流处理的48名患者在穿刺过程中均不同程度出现穿刺针刺伤患者血管和其他器官现象,采用本装置进行穿刺及积液引流处理的82名患者在穿刺过程中均未出现此现象。

    综上所述,使用本发明对患者进行穿刺及积液引流,大大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而且不存在穿刺针误伤患者的现象,积液引流过程中患者肌肉组织不会堵塞引流管。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关 键  词:
    一种 用于 心包 穿刺 刺针 引流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用于心包穿刺的穿刺针及引流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71591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