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丘陵红壤旱地花生与木薯间作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丘陵红壤旱地花生与木薯间作方法.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224788 B (45)授权公告日 2013.06.05 CN 102224788 B *CN102224788B* (21)申请号 201110110970.3 (22)申请日 2011.04.29 A01G 1/00(2006.01) (73)专利权人 江西省红壤研究所 地址 331717 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张公镇江 西省红壤研究所 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72)发明人 黄欠如 秦江涛 熊春贵 徐小林 钟义军 叶川 孙永明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44223 代理人 喻尚威 CN 101310586 A,200。
2、8.11.26, 许瑞丽等 . 良好操作规范的木薯栽培技 术 .广东农业科学 .2009, 第 39-42 页 . 黄欠如等 . 丘陵红壤旱地花生套作木薯产量 效益分析 .江西农业学报 .2009, 第 43-45 页 . (54) 发明名称 一种丘陵红壤旱地花生与木薯间作方法 (57) 摘要 一种丘陵红壤旱地花生与木薯间作方法, 种植模式是木薯与花生的安全空间距离至少为 40cm, 花生与花生的安全空间距离至少为 40cm, 木薯与木薯的安全空间距离至少为 400cm, 且花 生、 木薯的比例为 (8.59.5) 1 ; 整地是在每年 12 月至翌年 1 月, 深翻土地越冬 ; 播种是花生、。
3、 木 薯同时播种, 适应期为 4 月 816 日, 花生穴播, 木 薯与地面倾斜 43 47播种。本发明增产增收 效果显著, 间作花生产量与纯作无明显差异, 而木 薯亩产约1吨 ; 产值增加20.3, 实现了能源作物 与油料作物的协调发展, 而且, 明显提高红壤旱地 的光能利用率, 辅助能转换效率也较花生纯作提 高 69.42。本发明适用范围为热带和亚热带地 区红壤旱地。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张彦伍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2224788 。
4、B CN 102224788 B *CN102224788B* 1/1 页 2 1. 一种丘陵红壤旱地花生与木薯间作方法, 包括种植模式即种植规格与要求、 品种选 择和栽培技术, 所述栽培技术包括选地、 整地、 施肥、 播种、 密植、 除草和追肥,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种植模式是木薯与花生的安全空间距离至少为 40cm, 花生与花生的安全空 间距离至少为 40cm, 木薯与木薯的安全空间距离至少为 400cm, 且花生、 木薯的比例为 (8.59.5) 1 ; 所述选地是选择中等或中等肥力偏上的红壤旱地 ; 所述整地是在每年 12 月至翌年 1 月, 深翻土地越冬 ; 所述施肥是深播时亩施石灰。
5、100150公斤 ; 花生、 木薯播种时, 亩散施尿素1215公斤、 氯化钾 1012 公斤、 钙镁磷肥 2426 公斤, 施肥过程中耙匀开沟 ; 所述播种是花生、 木薯同时播种, 适应期为 4 月 816 日, 花生穴播, 每穴播 2 粒种仁, 木 薯与地面倾斜 43 47播种。 2. 根据权利要求 1 的丘陵红壤旱地花生与木薯间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 花生、 木薯的比例为 9 1。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的丘陵红壤旱地花生与木薯间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密植是花生种植密度为 4013cm, 木薯种植密度为 40040cm。 4. 根据权利要求 3 的丘陵红壤旱地花生与木薯。
6、间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是 : 所述品种选择, 包括花生品种 : 赣花 3 号、 油油 52 号、 粤油 551、 唐油 4 号、 白沙 1016、 锦花 5 号、 大白沙和鲁花 12, 以及木薯品种 : 南植 199、 华南 8 号、 华南 205、 华南 124、 华南 6068、 华南 5 号、 华南 6 号、 新选 048 和辐选 01, 上述花生品种与木薯品种任意组配。 5. 根据权利要求 4 的丘陵红壤旱地花生与木薯间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除草是在播种后用浓度为 50% 的乙草胺按照 6575ml 亩用量对土壤作封闭处 理, 在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生长至有 35 叶时, 用浓度为。
7、 40% 的盖草能按照 1213ml 亩用量 对杂草喷杀。 6. 根据权利要求 5 的丘陵红壤旱地花生与木薯间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是 : 所述追肥是在花生初花期每亩追施尿素35公斤、 氯化钾23公斤, 在花生终花期和下 针期分别喷施一次磷酸二氢钾在木薯苗期每亩追施尿素 58 公斤, 在木薯块根形成期每亩 追施氯化钾 57 公斤, 在木薯块根膨大期每亩追施氯化钾 46 公斤。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224788 B 2 1/3 页 3 一种丘陵红壤旱地花生与木薯间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旱地间作, 特别是涉及一种丘陵红壤旱地花生与木薯间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以间、。
8、 混、 套种为代表的多熟立体复合种植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提高 红壤复种指数, 多收一造经济作物, 对于高效利用有限的红壤旱地资源、 增加粮食总产, 具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0003 花生, 花生又名落花生、 长生果, 是豆科落花生属的一种, 拉丁学名 : Arachis hypogaea, 是一年生草本植物。从播种到开花为一个月多一点, 而花期长达两个多月。质 地疏松、 排水良好的黄砂壤土和红砂壤土都适宜栽培花生。木薯又名木番薯、 树薯, 是世 界三大薯类之一, 是大戟科木薯属的一种, 拉丁学名 : Manihot esculenta crantz(M. utilissima Po。
9、hl) , 是灌木状多年生作物。 年平均气温16以上, 无霜期8个月以上的地区 的土质疏松、 排水良好、 土层深厚、 有机质和钾素丰富的砂壤土都适宜栽培木薯。 0004 然而, 现有红壤旱地种植面积 6080% 是以纯作花生种植为主, 花生单作的资源利 用率低, 而木薯生长期又长, 两者的经济效益都比较差, 不利于区域粮食安全和产业发展。 长期以来广东省罗定市近万公顷旱坡地以单作木薯、 花生为主, 仅有少量木薯间作花生。 由 于种植模式选择不当, 种植技术不规范, 导致产量低, 效益差。至于在现有红壤旱地种植花 生的基础上, 通过间作木薯实现高效配置, 提高红壤复种指数, 至今尚未见有成熟或大。
10、面积 应用的报导。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 提供一种丘陵红壤旱地 花生与木薯间作方法。 0006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0007 这种丘陵红壤旱地花生与木薯间作方法, 包括种植模式选择即种植规格与要求、 品种选择和栽培技术, 所述栽培技术包括选地、 整地、 施肥、 播种、 密植、 除草和追肥。 0008 这种丘陵红壤旱地花生与木薯间作方法的特点是 : 0009 所述种植模式选择是红壤旱地花生、 木薯间作技术的关键, 选择木薯与花生的安 全空间距离至少为 40cm, 花生与花生的安全空间距离至少为 40cm, 木薯与木薯的安全。
11、空间 距离至少为 400cm, 且花生、 木薯的比例为 (8.59.5) 1, 以利于花生、 木薯都能得到良好 的协调发展, 花生比例过大, 会造成花生与木薯对肥料和光照等条件分配不均, 而木薯比例 过小, 又直接影响木薯的产量。 0010 优选的是, 花生、 木薯的比例为 9 1。 0011 上述种植模式选择是基于花生与木薯生长发育存在有良好的时间差。 木薯生长期 长 (260 290 天 ), 株行距较宽 ( 4m), 生育前期生长慢 (4 8 月 ), 封行迟。花生生长 期较短, 花生旺盛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与木薯旺盛生长期有明显的时间差, 木薯与 说 明 书 CN 10222478。
12、8 B 3 2/3 页 4 花生间作安全距离 40cm 时, 花生整个生长期受木薯影响较小。 0012 所述品种选择, 包括花生品种 : 赣花 3 号、 油油 52 号、 粤油 551、 唐油 4 号、 白沙 1016、 锦花 5 号、 大白沙和鲁花 12, 以及木薯品种 : 南植 199、 华南 8 号、 华南 205、 华南 124、 华南 6068、 华南 5 号、 华南 6 号、 新选 048 和辐选 01, 上述花生品种与木薯品种任意组配, 选 择依据品种在红壤地区的生长条件和产量情况。选择的花生品种具有以下共同的特点 : 生 育期适宜、 比较早熟、 株型紧凑、 结荚集中、 抗旱性较。
13、强、 较抗叶斑病、 理化指标符合绿色食 品花生要求。 选择的木薯品种具有以下共同的特点 : 直立性较好、 理化指标符合绿色食品木 薯要求。 0013 所述选地是选择中等或中等肥力偏上的红壤旱地。 0014 所述整地是在每年 12 月至翌年 1 月, 深翻土地越冬。 0015 所述施肥是深播时亩施石灰 100150 公斤 ; 花生、 木薯播种时, 亩散施尿素 1215 公斤、 氯化钾 1012 公斤、 钙镁磷肥 2426 公斤, 施肥过程中耙匀开沟。 0016 所述播种是花生、 木薯同时播种, 适应期为 4 月 816 日, 花生穴播, 每穴播 2 粒种 仁, 木薯与地面倾斜 43 47播种。 。
14、0017 所述密植是花生种植密度为 4013cm, 木薯种植密度为 40040cm。 0018 所述除草是在播种后用浓度为50%的乙草胺按照6575ml亩用量对土壤作封闭 处理, 在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生长至有 35 叶时, 用浓度为 40% 的盖草能按照 1213ml 亩用 量对杂草喷杀。 0019 所述追肥是在花生初花期每亩追施尿素35公斤、 氯化钾23公斤, 在花生终花期 和下针期分别喷施一次磷酸二氢钾在木薯苗期每亩追施尿素 58 公斤, 在木薯块根形成期 每亩追施氯化钾 57 公斤, 在木薯块根膨大期每亩追施氯化钾 46 公斤。 002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是 : 0021 本。
15、发明方法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在确保花生高产稳产的情况下, 通过花生与木薯 间作比例为 (8.59.5) 1 的间作方式, 间作花生产量与纯作无明显差异 (p 0.05) , 而木 薯亩产量约1吨 ; 花生木薯间作区的产值相对花生纯作区也相应提高了372.1元亩, 产值 增加 20.3, 纯收入提高 24.9, 实现了能源作物与油料作物的协调发展, 而且, 明显提高 红壤旱地的光能利用率, 辅助能转换效率也较花生纯作提高69.42。 本发明适用范围为热 带和亚热带地区红壤旱地。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0023 具体实施方式一 0024 一种丘陵红壤旱地花。
16、生与木薯间作方法, 包括种植模式选择即种植规格与要求、 品种选择和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包括选地、 整地、 施肥、 播种、 密植、 除草和追肥。 0025 1) 种植模式选择 : 木薯与花生的安全空间距离为 40cm, 花生与花生的安全空间距 离 40cm, 木薯与木薯的安全空间距离至少为 400cm, 即花生、 木薯的比例为 9 1 ; 0026 2) 品种选择 : 选择花生品种 : 赣花 3 号、 木薯品种 : 南植 199 ; 0027 3) 选地 : 选择中等或中等肥力偏上的红壤旱地 ; 0028 4) 整地 : 在每年 12 月至翌年 1 月, 深翻土地越冬 ; 说 明 书 CN 10。
17、2224788 B 4 3/3 页 5 0029 5) 施肥 : 深播时亩施石灰 120 公斤。花生、 木薯播种时, 亩散施尿素 12 公斤、 氯化 钾 10 公斤、 钙镁磷肥 25 公斤, 施肥过程中耙匀开沟 ; 0030 6) 播种 : 花生、 木薯同时播种, 适应期为 4 月 816 日, 花生穴播, 每穴播 2 粒种仁, 木薯和地面倾斜 45播种 ; 0031 7) 密植 : 花生种植密度为 4013cm, 木薯种植密度为 40040cm ; 0032 8) 除草 : 在播种后用浓度为 50% 的乙草胺按照 70ml 亩用量对土壤作封闭处理, 在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生长至有 3 叶时, 用。
18、浓度为 40% 的盖草能按照 12.5ml 亩用量对杂草 喷杀 ; 0033 9) 追肥 : 在花生初花期每亩追施尿素 3 公斤、 氯化钾 2 公斤, 在花生终花期和下针 期分别喷施一次磷酸二氢钾在木薯苗期每亩追施尿素 5 公斤, 在木薯块根形成期每亩追施 氯化钾 6 公斤, 在木薯块根膨大期每亩追施氯化钾 5 公斤。 0034 具体实施方式二 0035 一种丘陵红壤旱地花生与木薯间作方法, 基本同具体实施方式一, 区别在于 : 0036 花生、 木薯的比例为 8.5 1 ; 0037 选择花生品种 : 油油 52 号、 木薯品种 : 华南 8 号 ; 木薯和地面倾斜 43播种 ; 0038 。
19、深播时亩施石灰 130 公斤。花生、 木薯播种时, 亩散施尿素 13 公斤 ; 0039 在播种后用浓度为50%的乙草胺按照75ml亩用量对土壤作封闭处理, 在一年生 禾本科杂草长到 4 叶时, 用浓度为 40% 的盖草能按照 11ml 亩用量对杂草喷杀 ; 0040 在花生初花期每亩追施尿素 4 公斤, 氯化钾 2.5 公斤, 在木薯苗期亩追尿素 6 公 斤, 在木薯块根形成期亩追氯化钾 5 公斤, 在木薯块根膨大期每亩追施氯化钾 6 公斤。 0041 具体实施方式三 0042 一种丘陵红壤旱地花生与木薯间作方法, 基本同具体实施方式一, 区别在于 : 0043 花生、 木薯的比例为 9.5。
20、 1 ; 0044 选择花生品种 : 粤油 551、 木薯品种 : 华南 205 ; 木薯和地面倾斜 47播种 ; 0045 深播时亩施石灰 140 公斤, 花生、 木薯播种时, 亩散施尿素 14 公斤、 氯化钾 12 公 斤 ; 0046 在播种后用浓度为50%的乙草胺按照65ml亩用量对土壤作封闭处理, 在一年生 禾本科杂草长到 5 叶时, 用浓度为 40% 的盖草能按照 13ml 亩用量对杂草喷杀 ; 0047 在花生初花期每亩追施尿素 4 公斤, 氯化钾 3 公斤, 在木薯苗期亩追尿素 6 公斤, 在木薯块根形成期亩追氯化钾 7 公斤, 在木薯块根膨大期每亩追施氯化钾 4 公斤。 0048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 不能认定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 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 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 都应当 视为属于本发明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102224788 B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