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升降轮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可调节升降轮椅.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432730.8 (22)申请日 2017.04.24 (73)专利权人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镜湖新区梅山 曲屯151号 (72)发明人 吴立秀 赵彦程 姚灵聪 胡红钱 高奇峰 叶军 薛明瑞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1253 代理人 冯子玲 (51)Int.Cl. A61G 5/00(2006.01) A61G 5/1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可调节升降轮椅 (57)摘要 本实用新。
2、型公开一种可调节升降轮椅, 包括 轮椅支座、 车轮, 所述轮椅支座与升降装置相连, 升降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 第二支撑板, 第一支 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分别安装有第一升降杆、 第二升降杆、 第三升降杆、 第四升降杆, 第一升降 杆与第二升降杆交叉相连, 第三升降杆与第四升 降杆交叉相连, 第一升降杆与第三升降杆之间安 装有固定杆, 第一支撑板上安装有第一电动推 杆, 第一电动推杆与固定杆相连; 第二支撑板与 轮椅支座推板一侧旋转相连, 第二支撑板上安装 有第二电机推杆, 第二电机推杆与轮椅支座推板 另一侧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可调节升降轮 椅, 其不仅能够灵活调节座椅的高度, 而且能够 调。
3、整座椅的角度, 从而便于轮椅和床之间的转 移。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CN 207412322 U 2018.05.29 CN 207412322 U 1.一种可调节升降轮椅, 其特征在于: 包括轮椅支座 (1) 、 车轮 (2) , 所述车轮 (2) 与车轮 连接轴 (3) 相连, 所述轮椅支座 (1) 与升降装置相连,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 (11) 、 第 二支撑板 (12) , 所述第一支撑板 (11) 与第二支撑板 (12) 之间分别安装有第一升降杆 (13) 、 第二升降杆 (14) 、 第三升降杆 (15) 、 第四升降杆 (16) , 所述第一升降杆 (1。
4、3) 与第二升降杆 (14) 交叉相连, 所述第三升降杆 (15) 与第四升降杆 (16) 交叉相连, 所述第一升降杆 (13) 与 第三升降杆 (15) 之间安装有固定杆 (17) , 所述第一支撑板 (11) 上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 (18) , 所述第一电动推杆 (18) 与固定杆 (17) 相连; 所述第二支撑板 (12) 与轮椅支座推板 (21) 一侧旋转相连, 所述第二支撑板 (12) 上安装有第二电机推杆 (22) , 所述第二电机推杆 (22) 与轮椅支座推板 (21) 另一侧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升降轮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轮椅支座 (1) 与体感 控制器。
5、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升降轮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体感控制器包括壳体 (31) , 所述壳体 (31) 内分别安装有陀螺仪 (32) 、 控制器 (33) 、 报警器 (34) , 所述控制器 (33) 分别与陀螺仪 (32) 、 报警器 (34) 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升降轮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支撑板 (12) 上开 设有第二电机推杆存储凹槽 (23)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升降轮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支撑板 (12) 上分 别安装有第一连接凸块 (24) 、 第二连接凸块 (25) , 所述第一连接凸块 (24) 通过。
6、第一转轴 (26) 与轮椅支座推板 (21) 相连, 所述第二连接凸块 (25) 通过第二转轴 (27) 与第二电机推杆 (22) 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升降轮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板 (11) 上安 装有承重限位凸块 (19) 。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412322 U 2 一种可调节升降轮椅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节升降轮椅。 背景技术 0002 中国逐步步入老龄化社会, 老年人及残障人士数量越来越多, 考虑到残障人士的 活动范围大多仅限于轮椅和床, 他们需要转移到床上休息时大多需要家人的帮助, 但如今 家里的孩子。
7、等成员都因工作繁忙, 无法周全得照顾到他们。 同时有许多意外事故都是由于 残障人士反应不及时, 操作不到位造成, 而且周围又没人, 从而不能及时救助, 造成不可挽 回的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升降轮椅, 其不仅能够灵活调节座椅的高 度, 而且能够调整座椅的角度, 从而便于轮椅和床之间的转移, 且操作方便, 结构牢固。 0004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5 一种可调节升降轮椅, 包括轮椅支座、 车轮, 所述车轮与车轮连接轴相连, 所述轮 椅支座与升降装置相连,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 第二支撑板, 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 二。
8、支撑板之间分别安装有第一升降杆、 第二升降杆、 第三升降杆、 第四升降杆, 所述第一升 降杆与第二升降杆交叉相连, 所述第三升降杆与第四升降杆交叉相连, 所述第一升降杆与 第三升降杆之间安装有固定杆, 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 所述第一电动推 杆与固定杆相连; 所述第二支撑板与轮椅支座推板一侧旋转相连, 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安装 有第二电机推杆, 所述第二电机推杆与轮椅支座推板另一侧相连。 0006 所述轮椅支座与体感控制器相连。 0007 所述体感控制器包括壳体, 所述壳体内分别安装有陀螺仪、 控制器、 报警器, 所述 控制器分别与陀螺仪、 报警器相连。 0008 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开。
9、设有第二电机推杆存储凹槽。 0009 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分别安装有第一连接凸块、 第二连接凸块, 所述第一连接凸块 通过第一转轴与轮椅支座推板相连, 所述第二连接凸块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二电机推杆相 连。 0010 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安装有承重限位凸块。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种可调节升降轮椅, 其不仅能够灵活调节座椅的高 度, 而且能够调整座椅的角度, 从而便于轮椅和床之间的转移, 且操作方便, 结构牢固。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体感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 1/2 页 3。
10、 CN 207412322 U 3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实施例1 0016 如图1、 图2、 图3所示一种可调节升降轮椅, 包括轮椅支座1、 车轮2, 所述车轮2与车 轮连接轴3相连, 所述轮椅支座1与升降装置相连,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11、 第二支 撑板12, 所述第一支撑板11与第二支撑板12之间分别安装有第一升降杆13、 第二升降杆14、 第三升降杆15、 第四升降杆16, 所述第一升降杆13与第二升降杆14交叉相连, 所述第三升降 杆15与第四升降杆16交叉相连, 所述第一升降杆13与第三升降杆15之间安装有固定杆17, 所述第一支撑板11上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18, 所述第。
11、一电动推杆18与固定杆17相连; 所述 第二支撑板12与轮椅支座推板21一侧旋转相连, 所述第二支撑板12上安装有第二电机推杆 22, 所述第二电机推杆22与轮椅支座推板21另一侧相连。 0017 所述轮椅支座1与体感控制器相连。 0018 所述体感控制器包括壳体31, 所述壳体31内分别安装有陀螺仪32、 控制器33、 报警 器34, 所述控制器33分别与陀螺仪32、 报警器34相连。 0019 所述第二支撑板12上开设有第二电机推杆存储凹槽23。 0020 所述第二支撑板12上分别安装有第一连接凸块24、 第二连接凸块25, 所述第一连 接凸块24通过第一转轴26与轮椅支座推板21相连, 。
12、所述第二连接凸块25通过第二转轴27与 第二电机推杆22相连。 0021 所述第一支撑板11上安装有承重限位凸块19。 承重支撑凸块19的设置在第一升降 杆13、 第二升降杆14、 第三升降杆15、 第四升降杆16未调节高度时承受第二支撑板12的重 量, 避免第二支撑板12的重量压损升降杆。 0022 本实施例所述的可调节升降轮椅在使用时, 升降装置安装在轮椅支座1下部, 分为 两层, 下层为上下升降装置, 上层为左右倾斜升降装置。 第一升降杆13、 第二升降杆14、 第三 升降杆15、 第四升降杆16上下升降装置用于调节轮椅座椅的高度, 通过第一电动推杆18推 动固定杆17从而调节上下升降装。
13、置的高度, 使其和床持平。 轮椅需要在床的左侧进行升降, 轮椅支座推板21左右倾斜升降装置可以向右侧倾斜, 通过第二电机推杆22推动轮椅支座推 板21, 倾斜最大角度为35 , 使用户的重心尽量向床倾斜, 方便用户能自行转移到床上。 0023 体感控制器的设置通过陀螺仪32感应轮椅支座1的倾斜角度, 若控制器33内检测 到陀螺仪32感应到的倾斜角度超过预定值时, 可通过报警器34发出报警信号。 从而避免轮 椅支座1出现翻到等情况时周围没有人救助, 造成不可避免的损伤。 0024 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调节升降轮椅, 其不仅能够灵活调节座椅的高度, 而且能够调 整座椅的角度, 从而便于轮椅和床之间的转移, 且操作方便, 结构牢固。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7412322 U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5 CN 207412322 U 5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6 CN 207412322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