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喙尾琵甲规模化养殖方法.pdf

  • 上传人:大师****2
  • 文档编号:6696626
  • 上传时间:2019-09-05
  • 格式:PDF
  • 页数:9
  • 大小:360.53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160057.9

    申请日:

    20120522

    公开号:

    CN102630650B

    公开日:

    2014011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67/033,A23K1/18

    主分类号:

    A01K67/033,A23K1/18

    申请人: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发明人:

    赵敏,冯颖,陈晓鸣,何钊,孙龙

    地址:

    650224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白龙寺

    优先权:

    CN201210160057A

    专利代理机构: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徐玲菊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喙尾琵甲规模化养殖方法,包括成虫产卵,卵粒收集、分离及孵化,幼虫分龄,日常饲养至羽化,羽化成虫饲养至鞘翅硬化后,得到喙尾琵甲。本发明实现了喙尾琵甲的人工规模化养殖,繁殖稳定,产出比高,沙土作为幼虫的饲养基质和以土壤筛分龄,既利于幼虫的生长发育,又方便饲养管理,节省劳动量;分龄饲养和密度控制的方式减少了种类竞争,减少了操作环节,增加了成活率;静置处理技术,解决了幼虫化蛹的难题,提高了化蛹速度。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喙尾琵甲规模化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下列各步骤:(1)将捕获的喙尾琵甲成虫清洗后,放到沙粒上,放入精饲料和青饲料饲喂,让喙尾琵甲成虫产卵;(2)用6~24目筛将步骤(1)的虫卵从沙粒中筛分出来,于15~30℃下孵化出幼虫;(3)将步骤(2)的幼虫放在20~35目的细沙基质中,控制细沙基质厚度为0.2~3cm,饲养密度为1~6头/cm3,放入精饲料和蛋白质饲料,进行低龄幼虫的日常饲养;饲养15~25天后,以10~18目筛进行筛选,得筛上的中龄幼虫,其余幼虫继续进行低龄幼虫的饲养后再进行筛选;(4)将步骤(3)所得中龄幼虫放在下列饲养基质中:20~28目的细沙和占细沙质量的5~50%的中性或弱碱性土壤,并控制基质厚度为2~7cm,饲养密度为0.05~0.55头/cm3,放入精饲料、青饲料、蛋白质及矿物质饲料,进行中龄幼虫的日常饲养;饲养65~85天后,以6~10目筛进行筛选,得筛上的老熟幼虫,其余幼虫继续进行中龄幼虫的饲养后再进行筛选;(5)将步骤(4)所得老熟幼虫放在下列饲养基质中:20~28目的细沙和占细沙质量的5~50%的中性或弱碱性土壤,并控制基质厚度为3~7cm,饲养密度为0.001~0.05头/cm3或单只隔离饲养,放入精饲料和水,进行老熟幼虫的日常饲养;饲养10~40天,收集化蛹幼虫;(6)将步骤(5)的化蛹幼虫移至湿度大于80%的环境中,使其化蛹,得羽化的成虫;(7)将步骤(6)所得的羽化成虫集中饲养2~7天,至鞘翅硬化后,挑选强健的喙尾琵甲作为种虫,返回步骤(1)饲养,其余即为喙尾琵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喙尾琵甲规模化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捕获是:于夏秋季节傍晚投放香蕉、菠萝,用手或网兜或扫帚捕获正在取食的喙尾琵甲成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喙尾琵甲规模化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3)、(4)和(5)的精饲料是玉米粉、麦麸、面粉、秸秆粉、米糠中的一种或几种,并于75℃下烘烤1~3小时,进行消毒灭菌,其中精饲料的饲喂量分别如下:步骤(1)的成虫为:每100只喙尾琵甲成虫,每天饲喂10~90g;步骤(3)的低龄幼虫为:每100只低龄幼虫,每天饲喂5~70g;步骤(4)的中龄幼虫为:每100只中龄幼虫,每天饲喂40~400g;步骤(5)的老熟幼虫为:每100只老熟幼虫,每天饲喂30~200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喙尾琵甲规模化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喙尾琵甲成虫清洗是:用质量浓度为0.01~0.8%的高锰酸钾溶液,对捕获的喙尾琵甲成虫进行常规清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喙尾琵甲规模化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和(5)的饲养基质经过下列消毒处理:经太阳暴晒或在120℃下烘烤1~20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喙尾琵甲规模化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和(4)的蛋白质饲料为鱼粉、蚕蛹粉、虫粉中的一种或几种,并于75℃下烘烤1~3小时,进行消毒灭菌,其中蛋白质饲料的饲喂量分别如下:步骤(3)的低龄幼虫为:每100只低龄幼虫,每天饲喂1~10g;步骤(4)的中龄幼虫为:每100只中龄幼虫,每天饲喂5~50g。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喙尾琵甲规模化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和(4)的青饲料为白菜、包菜、杂草、树叶中的一种或几种,并用质量浓度为0.01~2%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0.5~5小时,之后用清水洗净,其中青饲料的饲喂量为:每100只喙尾琵甲成虫每3~5天饲喂50~400g;每100只中龄幼虫,每天饲喂20~200g。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喙尾琵甲规模化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的矿物质饲料为骨粉、磷酸氢钙中的一种或几种,并于75℃下烘烤1~3小时,进行消毒灭菌,其中矿物质饲料的饲喂量为:每100只中龄幼虫,每天饲喂1~10g。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喙尾琵甲规模化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4)和(5)的日常饲养是:饲养温度为18~28℃,饲养环境湿度为75~80%,饲养基质的湿度为5~15%,并每3~6个月更换饲养基质1次;在低温月份时,每间隔7~15天投喂食物一次,在高温月份时,每间隔3~10天投喂食物一次;精饲料傍晚投放,青饲料早晨投放。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喙尾琵甲规模化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的化蛹幼虫应轻轻移动,以免羽化的成虫畸形。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物的养殖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琵琶甲昆虫规模化养殖方法,属于昆虫繁育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喙尾琵甲,也称喙尾琵琶甲、云南琵琶甲,俗名臭虫、臭壳虫、臭壳子、高脚臭虫等,是昆虫纲鞘翅目拟步甲科的一种药用甲虫。喙尾琵甲的生活环境以泥瓦房为代表,大多聚集在村镇及房屋周边,人类生活环境为其成虫和幼虫的生存提供非常稳定的生活环境。成虫和幼虫多以散落、堆积和分解的粮食、农作物秸秆等为其主食,同时成虫亦在夜间外出活动时取食杂草、树叶等。该昆虫具有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和抗菌消炎作用,在云南民间,彝族、白族、苗族等民族用于治疗发烧、咳嗽、哮喘、胃炎、疥疮、肿瘤等疑难杂症,具有重大利用价值。喙尾琵甲腹部具有的一对防御腺含有大量的防御液,被认为是其具有药用价值的主要原因之一。喙尾琵甲的药用价值日益得到认可,民间需求及开发利用的需求都很大。

    根据对其分布区和生境的调查发现,喙尾琵甲主要分布在云南,同时也有部分分布在四川、贵州和广西。尽管喙尾琵甲主要分布在云南,但分布区域较为狭窄,自然资源量有限,同时,该昆虫具有的特殊生境——以民居及牲畜圈舍为栖息地,又使其分布极为特定和有限。尤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条件均发生了巨大改变,一方面,给以农村泥瓦房为主要生境的喙尾琵甲栖息地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另一方面,随着民间对该昆虫的药用热情的持续增长,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商贩对喙尾琵甲进行了高强度的捕捉,进而加急了喙尾琵甲资源的减少,尤其是其栖息生境的丧失和破碎化已经变得非常严重,让人担忧。目前,国内外均未见关于喙尾琵甲及琵甲族昆虫人工培育的报道,琵琶甲的药用价值的研究均是以收集到的野生资源来进行。因此探索喙尾琵甲的繁育方法和利用途径,实现这类宝贵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变得越来越紧迫。

    发明内容

    为改变喙尾琵甲的饲养现状,解决喙尾琵甲开发利用中的资源困难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喙尾琵甲规模化养殖方法。

    本发明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喙尾琵甲规模化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下列各步骤:

    (1)将捕获的喙尾琵甲成虫清洗后,放到沙粒上,放入精饲料和青饲料饲喂,让喙尾琵甲成虫产卵;

    (2)用6~24目筛将步骤(1)的虫卵从沙粒中筛分出来,于15~30℃下孵化出幼虫;

    (3)将步骤(2)的幼虫放在20~35目的细沙基质中,控制细沙基质厚度为0.2~3cm,饲养密度为1~6头/cm3,放入精饲料和蛋白质饲料,进行低龄幼虫的日常饲养;饲养15~25天后,以10~18目筛进行筛选,得筛上的中龄幼虫,其余幼虫继续进行低龄幼虫的饲养后再进行筛选;

    (4)将步骤(3)所得中龄幼虫放在下列饲养基质中:20~28目的细沙和占细沙质量的5~50%的中性或弱碱性土壤,并控制基质厚度为2~7cm,饲养密度为0.05~0.55头/cm3,放入精饲料、青饲料、蛋白质及矿物质饲料,进行中龄幼虫的日常饲养;饲养65~85天后,以6~10目筛进行筛选,得筛上的老熟幼虫,其余幼虫继续进行中龄幼虫的饲养后再进行筛选;

    (5)将步骤(4)所得老熟幼虫放在下列饲养基质中:20~28目的细沙和占细沙质量的5~50%的中性或弱碱性土壤,并控制基质厚度为3~7cm,饲养密度为0.001~0.05头/cm3或单只隔离饲养,放入精饲料和水,进行老熟幼虫的日常饲养;饲养10~40天,收集化蛹幼虫;

    (6)将步骤(5)的化蛹幼虫移至湿度大于80%的环境中,使其化蛹,得羽化的成虫;

    (7)将步骤(6)所得的羽化成虫集中饲养2~7天,至鞘翅硬化后,挑选强健的喙尾琵甲作为种虫,返回步骤(1)饲养,其余即为喙尾琵甲。

    所述步骤(1)的捕获是:于夏秋季节傍晚投放香蕉、菠萝类甜食,用手或网兜或扫帚捕获正在取食的喙尾琵甲成虫。

    所述步骤(1)、(3)、(4)和(5)的精饲料是玉米粉、麦麸、面粉、秸秆粉、米糠中的一种或几种,并于75℃下烘烤1~3小时,进行消毒灭菌,其中精饲料的饲喂量分别如下:步骤(1)的成虫为:每100只喙尾琵甲成虫,每天饲喂10~90g;步骤(3)的低龄幼虫为:每100只低龄幼虫,每天饲喂5~70g;步骤(4)的中龄幼虫为:每100只中龄幼虫,每天饲喂40~400g;步骤(5)的老熟幼虫为:每100只老熟幼虫,每天饲喂30~200g。

    所述步骤(1)的喙尾琵甲成虫清洗是:使用质量浓度为0.01~0.8%的高锰酸钾溶液,对捕获的喙尾琵甲成虫进行常规清洗。

    所述步骤(3)、(4)和(5)的饲养基质经过下列消毒处理:经太阳暴晒或在120℃下烘烤1~20h。

    所述步骤(3)和(4)的蛋白质饲料为鱼粉、蚕蛹粉、虫粉中的一种或几种,并于75℃下烘烤1~3小时,进行消毒灭菌,其中蛋白质饲料的饲喂量分别如下:步骤(3)的低龄幼虫为:每100只低龄幼虫,每天饲喂1~10g;步骤(4)的中龄幼虫为:每100只中龄幼虫,每天饲喂5~50g。

    所述步骤(1)和(4)的青饲料为白菜、包菜、杂草、树叶中的一种或几种,并用质量浓度为0.01~2%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0.5~5小时,之后用清水洗净,其中青饲料的饲喂量为:每100只喙尾琵甲成虫每3~5天饲喂50~400g;每100只中龄幼虫,每天饲喂20~200g,视气温和空气湿度酌情增减。

    所述步骤(4)的矿物质饲料为骨粉、磷酸氢钙中的一种或几种,并于75℃下烘烤1~3小时,进行消毒灭菌,其中矿物质饲料的饲喂量为:每100只中龄幼虫,每天饲喂1~10g。

    所述步骤(3)、(4)和(5)的日常饲养是:饲养温度为18~28℃,饲养环境湿度为75~80%,饲养基质的湿度为5~15%,并每3~6个月更换饲养基质1次;在低温月份时,每间隔7~15天投喂食物一次,在高温月份时,每间隔3~10天投喂食物一次;精饲料傍晚投放,青饲料早晨投放。

    所述步骤(6)的化蛹幼虫应轻轻移动,以免羽化的成虫畸形。

    所述饲养中所使用的容器需灭菌,即通过太阳暴晒,或使用质量浓度为0.01~1%的高锰酸钾溶液或质量浓度为75%的乙醇进行消毒。

    本发明具下列优点和效果:本发明针对喙尾琵甲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发育规律,在长期室内饲养的基础上,制定了从产卵到化蛹完整的养殖技术。利用沙粒作为成虫产卵基质,提高了产卵量,并方便了虫卵收集、分离;利用沙土作为幼虫的饲养基质,同时通过分龄饲养,降低了种内竞争,节省了劳动力,且能获得质量好、数量多的标准化幼虫;通过密度控制和静置处理技术,提高了成活率和化蛹速度,解决了幼虫化蛹难的问题。通过本发明实现了喙尾琵甲的规模化人工养殖,且繁殖稳定,产出比较高,是一种科学、合理、有效的饲养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1)于夏秋季节傍晚投放香蕉、菠萝类甜食,用手捕获正在取食的喙尾琵甲成虫,将捕获的喙尾琵甲成虫用质量浓度为0.01%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常规清洗后,放到沙粒上,按每100只每天饲喂面粉和麦麸共10g,每3天饲喂白菜叶50g的量,放入饲料饲喂,让喙尾琵甲成虫产卵;

    (2)用6目的土壤筛将步骤(1)的虫卵从沙粒中筛分出来,于20℃下孵化出幼虫;

    (3)将步骤(2)的幼虫放在20目的细沙饲养基质中,该饲养基质是经太阳暴晒过的,控制基质厚度为0.2cm,饲养密度为1头/cm3,放入经75℃下烘烤3小时的面粉、麦麸和鱼粉,其中面粉和麦麸的饲喂量共为:每100只低龄幼虫,每天饲喂5g;鱼粉的饲喂量为:每100只低龄幼虫,每天饲喂1g;进行低龄幼虫的日常饲养:即在18℃温度、75%的环境湿度,5%的饲养基质湿度下进行饲养,且每3个月更换饲养基质1次;每间隔10天投喂食物一次,精饲料傍晚投放;饲养15天后,以10目的土壤筛进行筛选,得筛上的中龄幼虫,其余幼虫继续进行低龄幼虫的饲养后再进行筛选;

    (4)将步骤(3)所得中龄幼虫放在由20目的细沙和占细沙质量的5%的弱碱性土壤混合成的饲养基质中,控制基质厚度为2cm,饲养密度为0.05头/cm3,放入经75℃下烘烤3小时的面粉、麦麸、鱼粉和骨粉,其中面粉和麦麸的饲喂量共为:每100只中龄幼虫,每天饲喂5g;鱼粉的饲喂量为:每100只中龄幼虫,每天饲喂1g ;骨粉的饲喂量为:每100只中龄幼虫,每天饲喂1g;再放入经质量浓度为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小时的白菜和树叶,白菜和树叶的饲喂量为:每100只中龄幼虫,每天饲喂20g,进行中龄幼虫的日常饲养,日常饲养同步骤(3),只是白菜和树叶早晨投放;饲养65天后,以6目的土壤筛进行筛选,得筛上的老熟幼虫,其余幼虫继续进行中龄幼虫的饲养后再进行筛选; 

    (5)将步骤(4)所得老熟幼虫放在由20目的细沙和占细沙质量的30%的中性土壤的混合饲养基质中,控制基质厚度为3cm,饲养密度为0.001头/cm3,放入经75℃下烘烤3小时的面粉及水,其中面粉的饲喂量为:每100只老熟幼虫,每天饲喂30g,进行老熟幼虫的日常饲养,日常饲养同步骤(3);饲养10天,收集化蛹幼虫;

    (6)将步骤(5)的化蛹幼虫移至湿度90%的环境中,使其化蛹,得羽化的成虫;化蛹幼虫应轻轻移动,以免羽化的成虫畸形;

    (7)将步骤(6)所得的成虫集中饲养2天,待鞘翅硬化后,挑选强健的个体虫作为种虫,返回步骤(1)饲养,其余个体虫即为规模化养殖所得喙尾琵甲。

    实施例2

    (1)于夏秋季节傍晚投放香蕉、菠萝类甜食,用网兜捕获正在取食的喙尾琵甲成虫,将捕获的喙尾琵甲成虫用质量浓度为0.5%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常规清洗后,放到沙粒上,按每100只每天饲喂米糠和秸杆粉共50g,每5天饲喂白菜叶200g的量,放入饲料饲喂,让喙尾琵甲成虫产卵;

    (2)用15目的土壤筛将步骤(1)的虫卵从沙粒中筛分出来,于15℃下孵化出幼虫;

    (3)将步骤(2)的幼虫放在28目的细沙饲养基质中,该饲养基质先在120℃下烘烤10h以进行消毒,控制基质厚度为1cm,饲养密度为3头/cm3,放入经75℃下烘烤2小时的玉米粉、秸杆粉、蚕蛹粉和虫粉,其中玉米粉和秸杆粉的饲喂量共为:每100只低龄幼虫,每天饲喂40g;蚕蛹粉和虫粉的饲喂量共为:每100只低龄幼虫,每天饲喂5g;进行低龄幼虫的日常饲养:即在23℃温度、78%的环境湿度,10%的饲养基质湿度下进行饲养,且每4个月更换饲养基质1次;每间隔10天投喂食物一次,精饲料傍晚投放;饲养20天后,以16目的土壤筛进行筛选,得筛上的中龄幼虫,其余幼虫继续进行低龄幼虫的饲养后再进行筛选;

    (4)将步骤(3)所得中龄幼虫放在由24目的细沙和占细沙质量的25%的中性土壤混合成的饲养基质中,控制基质厚度为5cm,饲养密度为0.35头/cm3,放入经75℃下烘烤2小时的玉米粉、秸杆粉、虫粉和磷酸氢钙,其中玉米粉和秸杆粉的饲喂量共为:每100只中龄幼虫,每天饲喂250g;虫粉的饲喂量为:每100只中龄幼虫,每天饲喂30g;磷酸氢钙的饲喂量为:每100只中龄幼虫,每天饲喂5g;再放入经质量浓度为0.0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5小时的包菜和杂草,包菜和杂草的饲喂量共为:每100只中龄幼虫,每天饲喂100g,进行中龄幼虫的日常饲养,日常饲养同步骤(3),只是包菜和杂草早晨投放;饲养75天后,以8目的土壤筛进行筛选,得筛上的老熟幼虫,其余幼虫继续进行中龄幼虫的饲养后再进行筛选; 

    (5)将步骤(4)所得老熟幼虫放在由25目的细沙和占细沙质量的30%的弱碱性土壤混合成的饲养基质中,控制基质厚度为5cm,饲养密度为0.03头/cm3,放入经75℃下烘烤2小时的玉米粉及水,其中玉米粉的饲喂量为:每100只老熟幼虫,每天饲喂100g,进行老熟幼虫的日常饲养,日常饲养同步骤(3);饲养30天,收集化蛹幼虫;

    (6)将步骤(5)的化蛹幼虫移至湿度85%的环境中,使其化蛹,得羽化的成虫;化蛹幼虫应轻轻移动,以免羽化的成虫畸形;

    (7)将步骤(6)所得的成虫集中饲养5天,待鞘翅硬化后,挑选强健的个体作为种虫,如步骤(1)的方式饲养,其余个体即为规模化养殖所得喙尾琵甲。

    实施例3

    (1)于夏秋季节傍晚投放香蕉、菠萝类甜食,用扫帚捕获正在取食的喙尾琵甲成虫,将捕获的喙尾琵甲成虫用质量浓度为0.8%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常规清洗后,放到沙粒上,按每100只每天饲喂米糠和玉米面共90g,每4天饲喂白菜叶400g的量,放入饲料饲喂,让喙尾琵甲成虫产卵;

    (2)用24目的土壤筛将步骤(1)的虫卵从沙粒中筛分出来,于30℃下孵化出幼虫;

    (3)将步骤(2)的幼虫放在35目的细沙饲养基质中,该饲养基质先在120℃下烘烤10h以进行消毒,控制基质厚度为3cm,饲养密度为6头/cm3,放入经75℃下烘烤1小时的米糠和虫粉,其中米糠的饲喂量:每100只低龄幼虫,每天饲喂70g;虫粉的饲喂量为:每100只低龄幼虫,每天饲喂10g;进行低龄幼虫的日常饲养:即在28℃温度、80%的环境湿度,15%的饲养基质湿度下进行饲养,且每6个月更换饲养基质1次;每间隔10天投喂食物一次;精饲料傍晚投放;饲养25天后,以18目的土壤筛进行筛选,得筛上的中龄幼虫,其余幼虫继续进行低龄幼虫的饲养后再进行筛选;

    (4)将步骤(3)所得中龄幼虫放在由28目的细沙和占细沙质量的50%的中性土壤混合成的饲养基质中,控制基质厚度为7cm,饲养密度为0.55头/cm3,放入经75℃下烘烤1小时的面粉、蚕蛹粉、虫粉和磷酸氢钙,其中面粉的饲喂量为:每100只中龄幼虫,每天饲喂400g;虫粉和蚕蛹粉的饲喂量共为:每100只中龄幼虫,每天饲喂50g;磷酸氢钙的饲喂量为:每100只中龄幼虫,每天饲喂10g;再放入经质量浓度为2%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0.5小时的包菜,包菜的饲喂量为:每100只中龄幼虫,每天饲喂200g,进行中龄幼虫的日常饲养,日常饲养同步骤(3),只是包菜早晨投放;饲养85天后,以10目的土壤筛进行筛选,得筛上的老熟幼虫,其余幼虫继续进行中龄幼虫的饲养后再进行筛选; 

    (5)将步骤(4)所得老熟幼虫放在由28目的细沙和占细沙质量的5%的弱碱性土壤混合成的饲养基质中,控制基质厚度为7cm,饲养密度为0.05头/cm3,放入充足的经75℃下烘烤1小时的麦麸、米糠及水,其中麦麸和米糠的饲喂量共为:每100只老熟幼虫,每天饲喂200g,进行老熟幼虫的日常饲养,日常饲养同步骤(3);饲养10天,收集化蛹幼虫;

    (6)将步骤(5)的化蛹幼虫移至湿度82%的环境中,使其化蛹,得羽化的成虫;化蛹幼虫应轻轻移动,以免羽化的成虫畸形;

    (7)将步骤(6)所得的成虫集中饲养2天,待鞘翅硬化后,挑选强健的个体作为种虫,如步骤(1)的方式饲养,其余个体即为规模化养殖所得喙尾琵甲。

    实施例4

    (1)于夏秋季节傍晚投放香蕉、菠萝类甜食,用手捕获正在取食的喙尾琵甲成虫,将捕获的喙尾琵甲成虫用质量浓度为0.6%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常规清洗后,放到沙粒上,按每100只每天饲喂麦麸40g,每5天饲喂白菜叶400g的量,放入饲料饲喂,让喙尾琵甲成虫产卵;

    (2)用18目的土壤筛将步骤(1)的虫卵从沙粒中筛分出来,于20℃下孵化出幼虫;

    (3)将步骤(2)的幼虫放在28目的细沙饲养基质中,该饲养基质先在120℃下烘烤1h以进行消毒,控制基质厚度为3cm,饲养密度为4头/cm3,放入经75℃下烘烤1小时的秸秆粉和虫粉,其中秸秆粉的饲喂量为:每100只低龄幼虫,每天饲喂20g;虫粉的饲喂量为:每100只低龄幼虫,每天饲喂4g;进行低龄幼虫的日常饲养:即在24℃温度、76%的环境湿度,12%的饲养基质湿度下进行饲养,且每3个月更换饲养基质1次;在低温月份每间隔15天投喂食物一次,在高温月份每间隔10天投喂食物一次;精饲料傍晚投放;饲养15天后,以10目的土壤筛进行筛选,得筛上的中龄幼虫,其余幼虫继续进行低龄幼虫的饲养后再进行筛选;

    (4)将步骤(3)所得中龄幼虫放在20目的细沙以及占细沙质量的50%的弱碱性土壤的饲养基质中,控制基质厚度为6cm,饲养密度为0.55头/cm3,放入经75℃下烘烤2小时的面粉、秸杆粉、蚕蛹粉、骨粉和磷酸氢钙,其中面粉和秸秆粉的饲喂量共为:每100只中龄幼虫,每天饲喂80g;蚕蛹粉和的饲喂量为:每100只中龄幼虫,每天饲喂20g;骨粉和磷酸氢钙的饲喂量共为:每100只中龄幼虫,每天饲喂5g;再放入经质量浓度为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小时的白菜和包菜,白菜和包菜的饲喂量共为:每100只中龄幼虫,每天饲喂100g,进行中龄幼虫的日常饲养,日常饲养同步骤(3),只是白菜和包菜早晨投放;饲养80天后,以8目的土壤筛进行筛选,得筛上的老熟幼虫,其余幼虫继续进行中龄幼虫的饲养后再进行筛选; 

    (5)将步骤(4)所得老熟幼虫放在20目的细沙以及占细沙质量的30%的中性土壤的饲养基质中,控制基质厚度为6cm,单只隔离饲养,放入经75℃下烘烤1小时的面粉、米糠及水,其中面粉和米糠的饲喂量共为:每100只老熟幼虫,每天饲喂120g,进行老熟幼虫的日常饲养,日常饲养同步骤(3);饲养30天,收集化蛹幼虫;

    (6)将步骤(5)的化蛹幼虫移至湿度93%的环境中,使其化蛹,得羽化的成虫;化蛹幼虫应轻轻移动,以免羽化的成虫畸形;

    (7)将步骤(6)所得的成虫集中饲养6天,待鞘翅硬化后,挑选强健的个体作为种虫,如步骤(1)的方式饲养,其余个体即为规模化养殖所得喙尾琵甲。

    关 键  词:
    喙尾琵甲 规模化 养殖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喙尾琵甲规模化养殖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69662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