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备用地膜架的施肥覆膜机。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耕作技术的不断革新,在一些农业作物领域中,如黄烟、蔬菜、果树等技术领域,要同时进行施肥和覆膜,现有的施肥覆膜机在具体工作时,施肥与覆膜之间的协调性不好,工作内容较单一,尤其是覆膜机在施肥装置后面铺膜,完成之后再通过压膜轮压,覆土犁铲覆土盖膜,结构尺寸大,机具重心置后,机组工作时操作不方便,且覆膜装置的可调节性差,不同的耕地要用不同尺寸的施肥覆膜机来完成耕作,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施肥覆膜机的覆膜装置的可调节性差,不同的耕地要用不同尺寸的施肥覆膜机来完成耕作,成本较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备用地膜架的施肥覆膜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一种带有备用地膜架的施肥覆膜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前部设置有施肥装置,施肥装置下方设置有行走轮,施肥装置的后部设置有覆膜装置和培土装置,所述机架的中部设置有一横杆,横杆的后端设置有第二固定装置,第二固定装置上设置有备用地膜架,通过螺丝调整第二固定装置的松紧,对备用地膜架进行固定。
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包含至少两个孔。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地膜宽度可调节的施肥覆膜机,采用垄上双侧施肥覆膜作业方式,四轮拖拉机等机械车辆均可配套本实用新型使用,两人操作,可一次性完成施肥覆膜作业。整机结构紧凑合理、轻巧美观、省工、省时、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克服了目前使用的覆膜机的覆膜装置的可调节性差,不同的耕地要用不同尺寸的施肥覆膜机来完成耕作,成本较高,功能单一,体积大,转弯不便等缺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料斗的俯视图。
图4是螺旋拨料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链条连接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第二链条连接结构的俯视图。
图7是施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压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培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地膜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是机架;2是施肥装置;3是行走轮;4是覆膜装置;5是培土装置;6是三角升降架;7是料斗;8是出料口;9是螺旋拨料轴;10是拨料杆;11是转杆;12是调整丝轮;13是第一链条;14是螺杆;15是第一转盘;16是第二转盘;17是第二链条;18是转轴;19是封堵圆环;20是施肥器;21是滑杆;22是排肥舌;23是第一套筒;24是第二套筒;25是松土装置;26是横杆;27是开槽大犁;28是第一固定装置;29是开槽小犁2;30是备用地膜架;31是第二固定装置;32是固定螺丝;33是地膜架;34是横杆;35是固定孔;36是第三固定装置;37是压膜装置;38是第一压膜杆;39是第二压膜杆;40是压膜轮;41是培土犁;42是第三套筒;43是第四套筒;44是圆筒;45是第三链条;46是保护盖;47是第一竖直杆;48是第二竖直杆;49是地膜杆;50是固定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施肥覆膜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的前端设置有三角升降架6,三角升降架6后部设置有施肥装置2,下方设置有行走轮3,施肥装置2的后部设置有覆膜装置4和培土装置5。施肥覆膜机可通过三角升降架6,与四轮拖拉机等机械车辆配套使用。
所述施肥装置2包括料斗7,料斗7中部设置有螺旋拨料轴9,螺旋拨料轴9上设置有拨料杆10,料斗7底部设置有出料口8和调整出料口8大小的转杆11,转杆11一端设置有调整丝轮12,另一端与第一链条13相连接,在料斗7的前下方设置有一螺杆14,第一链条13的另一端与螺杆14端部的第一转盘15相连接,螺杆14上位于第一转盘15内侧的第二转盘16上设置有第二链条17,第二链条17的另一端与行走轮3的转轴18相连接,螺旋拨料轴9靠近第一转盘15的一端通过第三链条45与第一转盘15相连接,转杆11上与出料口8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封堵圆环19,在第一转盘15上方设置有一保护盖46。
施肥流量的调整:在螺杆14的第一转盘15外侧设置有调整顶丝,施肥覆膜状态下,调整顶丝拧紧,当需要调节施肥流量时,先将调整顶丝松开,调整螺杆14另一端的调整丝轮12,按顺时针方向转动,使螺杆14向调整顶丝的方向移动,这样,封堵圆环19会随着螺杆14向调整顶丝的方向移动,出料口8被封堵圆环19封堵的部分变小,出料口8增大,施肥量增大;反之,可将施肥量调小。调整后将调整顶丝锁紧,再把调整丝轮12反转半圈至不受力位置,以减少转动螺杆14与调整丝轮12的摩擦,最后锁紧调整丝轮12内侧的调整丝螺母压圈,将螺杆14固定,使其不再左右移动。
通过链条的连接,当施肥覆膜机被四轮拖拉机带动向前走时,行走轮3转动,带动转轴18转动,转轴18通过第二链条17带动螺杆14转动,螺杆14通过第一链条13带动转杆11转动,随着转杆11的转动,肥料通过出料口8流出,进入到施肥器20中。施肥覆膜机向前运行的越快,转杆11转动的越快,肥料流出的速度也就越快。同时,螺旋拨料轴9通过第三链条45与螺杆14相连接,螺杆14转动,带动螺旋拨料轴9的转动,使拨料杆10在料斗7内做圆周运动,不断地拨动肥料,使肥料保持松散,避免肥料堵塞出料口8。保护盖46用来保护第一链条13和第三链条45避免雨雪天气,因为链条遇水后易生锈,缩短链条的使用周期。
所述施肥装置2还包括施肥器20,在料斗7底部设置有至少两个滑杆21,施肥器20通过螺丝左右活动的套设于滑杆21上;所述施肥器20包括上部的排肥舌22,中间的第一套筒23和底部的第二套筒24,第二套筒24的底端设置有松土装置25。施肥器20套设于滑杆21上,将施肥器20的固定螺丝拧松后,施肥器20可沿滑杆21左右移动,这样施肥器20之间的宽度即可调整,以适应不同作物的不同垄宽。第二套筒24套设于第一套筒23内部,通过调节第二套筒24套设在第一套筒23内部的高度,可以调整施肥器的高度,即施肥的深度可以调节。
所述机架1的中部设置有一横杆26,横杆26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固定装置28,开槽大犁27套设于第一固定装置28中,通过螺丝进行固定。
调整开槽大犁27的高度:先将第一固定装置28的固定螺丝拧松,上下调整开槽大犁27,再将固定螺丝拧紧即可。开槽大犁27的主要作用是膜的中间位置开一个长条状的槽,使得雨雪水可以进入垄内,充分利用雨雪水资源。
所述机架1上位于横杆26的后端设置有开槽小犁29和备用地膜架30,机架1上焊接有包含至少两个孔的第二固定装置31,开槽小犁29和备用地膜架30通过螺丝固定在第二固定装置31的不同的孔中。
调整开槽小犁29和备用地膜架30的高度和宽度:先将第二固定装置31的固定螺丝拧松,上下或左右调整开槽小犁29和备用地膜架30,再将固定螺丝拧紧即可。开槽小犁29的主要作用是膜的两侧位置开一个长条状的槽,使得雨雪水可以进入垄内,充分利用雨雪水资源;备用地膜架30的主要作用是放置备用地膜,因为田地一般比较长,避免地膜用完后需要工作人员再去取地膜,浪费时间。
所述机架1上位于第二固定装置31后端设置有固定螺丝32,所述覆膜装置4包括地膜架33,地膜架33的上横杆34上设置有固定孔35,上横杆34一端与第一竖直杆47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竖直杆48连接,第二竖直杆48底端与地膜杆49连接;所述固定孔35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竖直杆47与第二竖直杆48之间设置有一固定横杆50,地膜架33通过固定螺丝32固定在机架1上。
调整地膜架33的宽度:先将固定螺丝32拧松,左右移动地膜架33,使用不同的固定孔35,即可达到调整地膜架33的宽度的目的。
所述机架1上位于固定螺丝32后端设置有包含至少一个孔的第三固定装置36,压膜装置37包括第一压膜杆38、第二压膜杆39和压膜轮40,第一压膜杆38和第二压膜杆39通过铁丝固定连接在一中间轴上,第二压膜杆39底端设置压膜轮40。
调整压膜装置37的宽度和高度:先将第三固定装置36的固定螺丝拧松,再左右或上下调整压膜装置37,即可达到调整压膜装置37的宽度和高度的目的。将第一压膜杆38和第二压膜杆39通过铁丝固定连接在一中间轴上,在遇到较坚硬的土块或其他物体时,第二压膜杆39会带动压膜轮40向上移动,绕过坚硬土块,以免压膜轮40一直推着土块向前移动,将地膜损坏。
所述机架1的最后端设置有第三套筒42和第四套筒43,第四套筒43的一端设置有一圆筒44,所述培土装置5的培土犁41套设于圆筒44中,并通过螺丝固定。
调整培土犁41的宽度、深度和角度:将第三套筒42外侧的固定螺丝拧松,左右调节第四套筒43,即可调整培土犁41的宽度;将圆筒44外侧的固定螺丝拧松,上下调整或左右转动培土犁41,即可调整培土犁41的工作深度和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将施肥覆膜机与四轮拖拉机连接,将肥料放入料斗7内,地膜放置在地膜架33上,备用地膜放置在备用地膜架30上,开启四轮拖拉机,使四轮拖拉机带动施肥覆膜机向前走。随着施肥覆膜机向前走,料斗7内的肥料通过出料口8进入施肥器20中,松土装置25伸入土壤深层,将肥料撒在土壤中;覆膜装置4将地膜覆盖到垄上,然后通过压膜轮40将地膜压住,以免风将地膜吹起来,紧接着,培土犁41将土壤培到地膜上,使土壤压住地膜。当下雨或者下雪时,可利用开槽大犁27和开槽小犁29在地膜上开槽,使雨雪水流入地垄中,储存雨雪水资
源,以达到灌溉的目的。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