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耳鼻喉科用喷药器.pdf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6684416
  • 上传时间:2019-09-04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385.26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430738.7

    申请日:

    20140729

    公开号:

    CN203971094U

    公开日:

    2014120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11/00,A61M31/00

    主分类号:

    A61M11/00,A61M31/00

    申请人:

    刘黎明

    发明人:

    刘黎明

    地址:

    274000 山东省巨野县巨野镇青年路107号

    优先权:

    CN201420430738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耳鼻喉科用喷药器。包括药液瓶、加压装置和喷药装置,所述药液瓶的瓶口上安装有瓶盖;所述药液瓶内腔的底部设有凹腔;所述加压装置包括加压气囊和加压管,所述加压管为垂直固定安装在瓶盖上的玻璃管,其顶端封闭,底端伸入到药液瓶内腔中,所述加压气囊连接在加压管上;所述喷药装置包括喷药管、导液软管和流量控制阀,所述喷药管一端穿过瓶盖伸入到药液瓶内腔中,与导液软管相连接,其另一端上固定安装有球状喷头;所述导液软管的底端连接有过滤球,所述过滤球设置在所述凹腔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省时省力、使用方便,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压力不足和喷出的药物雾化不好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耳鼻喉科用喷药器,包括药液瓶(1)、加压装置和喷药装置,所述药液瓶(1)的瓶口上密封安装有瓶盖(11),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瓶(1)的前侧外壁上设有波纹状凹槽(12);所述药液瓶(1)内腔的底部设有一凹腔(15),该凹腔(15)的截面为顶边窄、底边宽的梯形结构;所述加压装置包括加压气囊(3)和加压管(2),所述加压管(2)为垂直固定安装在瓶盖(11)上的玻璃管,其顶端封闭,底端伸入到药液瓶(1)内腔中,所述加压气囊(3)通过导气管连接在加压管(2)上,所述导气管上安装有单向阀(4);所述喷药装置包括喷药管(6)、导液软管(13)和流量控制阀(7),所述喷药管(6)为L形的玻璃管,其一端穿过瓶盖(11)伸入到药液瓶(1)内腔中,并与导液软管(13)相连接,其另一端上固定安装有球状喷头(9),所述球状喷头(9)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喷药孔(91);所述导液软管(13)的底端连接有过滤球(14),所述过滤球(14)设置在所述凹腔(15)内;所述流量控制阀(7)安装在喷药管(6)上,其底部设置有操作扳柄(10);所述瓶盖(11)上还安装有压力表(5);所述喷药管(6)上靠近球状喷头(9)的一端上安装有照明灯(8)。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耳鼻喉科用喷药器。

    背景技术

    临床上,针对耳鼻喉疾病患者的治疗主要是采用向耳道内、鼻腔内或咽喉 处这些较深的部位进行喷药,喷药器就是医院耳鼻喉科为病人喷药治疗的常用 器具。喷药器主要包括药液瓶、加压装置和喷药装置,通过加压装置向药液瓶 中加压,继而由喷药装置对患者的用药部位进行喷药。

    现有的喷药器,普遍存在压力不足和喷出的药物雾化不好的问题,在喷药 治疗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变换喷药器的角度,而且喷药器的导液管并不能保 证随时都是处在药液中,所以也就不能保证将药液全部地吸到喷射管中进行有 效的雾化和喷出,最终导致了喷雾治疗的效果不够理想。此外,由于耳鼻喉科 患者的用药部位一般是在耳道内、鼻腔内或咽喉处,给药部位深,光线暗,医 护人员很难看清给药的确切部位。再者,现有的喷药器在进行喷药时,需要医 护人员两只手同时配合操作,使用极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鼻喉科用喷药器,以解决上述的技术 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耳鼻喉科用喷药器,包括药液瓶、加压装置和喷药装置,所述药液瓶 的瓶口上密封安装有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瓶的前侧外壁上设有波纹状 凹槽;所述药液瓶内腔的底部设有一凹腔,该凹腔的截面为顶边窄、底边宽的 梯形结构;所述加压装置包括加压气囊和加压管,所述加压管为垂直固定安装 在瓶盖上的玻璃管,其顶端封闭,底端伸入到药液瓶内腔中,所述加压气囊通 过导气管连接在加压管上,所述导气管上安装有单向阀;所述喷药装置包括喷 药管、导液软管和流量控制阀,所述喷药管为L形的玻璃管,其一端穿过瓶盖 伸入到药液瓶内腔中,并与导液软管相连接,其另一端上固定安装有球状喷头, 所述球状喷头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喷药孔;所述导液软管的底端连接有过滤球, 所述过滤球设置在所述凹腔内;所述流量控制阀安装在喷药管上,其底部设置 有操作扳柄;所述瓶盖上还安装有压力表;所述喷药管上靠近球状喷头的一端 上安装有照明灯。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省时省力、 使用方便,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压力不足和喷出的药物雾化不好的问题。具体地 说,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药液瓶内腔的底部设有凹腔,导液软管的底端连接有过滤球,所述过滤 球设置在所述凹腔内,这样,可以确保将药液瓶中的药液被完全吸入到导液软 管中,并输送到喷药管中进行雾化和喷出;

    2、球状喷头上多个喷药孔的设计,能保证喷洒器单位时间内喷出的药液数 量多,药液与给药部位接触面积大,治疗效果好;

    3、照明灯的设计可便于医务人员看清患者的病变部位,进而实施精确喷洒;

    4、医护人员一只手就可以操作本使用新型完成喷药治疗,使用极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科用喷药器,包括药液瓶1、加压 装置和喷药装置。

    所述药液瓶1的瓶口上密封安装有瓶盖11,所述瓶盖11上安装有压力表5。 所述药液瓶1的前侧外壁上设有波纹状凹槽12。所述药液瓶1内腔的底部设有 一凹腔15,该凹腔15的截面为顶边窄、底边宽的梯形结构。

    所述加压装置包括加压气囊3和加压管2,所述加压管2为垂直固定安装在 瓶盖11上的玻璃管,其顶端封闭,底端伸入到药液瓶1内腔中,所述加压气囊 3通过导气管连接在加压管2上,所述导气管上安装有单向阀4。

    所述喷药装置包括喷药管6、导液软管13和流量控制阀7,所述喷药管6 为L形的玻璃管,其一端穿过瓶盖11伸入到药液瓶1内腔中,并与导液软管13 相连接,其另一端上固定安装有球状喷头9,所述球状喷头9上均匀分布有若干 个喷药孔91;所述导液软管13的底端连接有过滤球14,所述过滤球14设置在 所述凹腔15内;所述流量控制阀7安装在喷药管6上,其底部设置有操作扳柄 10;所述喷药管6上靠近球状喷头9的一端上安装有照明灯8。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喷药器进行配药治疗时,用一只手握住药液瓶。大拇 指挤压气囊3产生的高压气流,进入药液瓶1内腔,使药液瓶1中的药液通过 过滤球14和导液软管13进入喷射管6并雾化,通过食指扳动操作扳柄10,控 制流量控制阀7,使药液从球状喷头9喷出来。喷药过程中,无论怎样变换角 度,由于重力的作用,过滤球14总能停在凹腔15内,这样能确保将药液瓶1 中的药液被完全吸入到导液软管6中,通过球状喷头9将药液喷出。球状喷头9 上多个喷药孔91的设计,能保证喷洒器单位时间内喷出的药液数量多,药液与 给药部位接触面积大,治疗效果好。照明灯8可便于医务人员看清患者的病变 部位,进而实施精确喷洒。

    关 键  词:
    耳鼻喉科 用喷药器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耳鼻喉科用喷药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68441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