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蓝根的抗病毒有效部位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涉及包 含板蓝根的抗病毒有效部位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板蓝根(Radix isatidis)别名靛青根、蓝靛根、靛根,系十字花科植物 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干燥根,作为常用的中药被收载于《中国 药典》第一部。其味苦性寒,入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 临床上多用于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小儿急性肝 炎、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咽炎、扁平疣、红眼病、泪囊炎、水痘等,是公认的 有较好抗病毒效果的少数中药之一,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现有的板蓝根制剂有各种口服制剂及板蓝根注射液,及其与其它中药制成 的复方口服制剂。《中国药典》(2000年版)记载的板蓝根制剂主要有板蓝根颗 粒、板蓝根茶,用于感冒、病毒性肝炎、咽喉肿痛等。板蓝根注射用于治疗腮 腺炎,角膜炎及其它病毒性疾病,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目前 的板蓝根注射液由于纯度不高、有效成份含量低,只能用于肌肉注射和穴位注 射,大大限制了板蓝根注射液的临床应用。目前还没有有效成份含量高、质量 稳定、生物利用度高可供静脉注射使用的板蓝根静脉注射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拟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 了板蓝根的抗病毒有效部位,采用特定的提取纯化工艺最大限度的保留有效成 分,除去有关杂质成分,提取并纯化了板蓝根的抗病毒有效部位,并研制开发 了新一代供静脉注射用的板蓝根静脉注射剂。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板蓝根抗病毒有效部位。
本发明还一个目的是提供含有板蓝根抗病毒有效部位的药物制剂。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板蓝根抗病毒有效部位,其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得:
(1)取板蓝根药材,加乙醇回流提取二次,过滤,得滤液A和药渣;
(2)药渣加水煎煮,滤过,得滤液B;
(3)合并滤液A和滤液B,回收乙醇,过滤得浓缩液C;
(4)取浓缩液C,加乙醇使含醇量为65-70%,冷藏,过滤,滤液用氨试液调 pH值至8.0~8.5,冷藏过滤;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得浓缩液D;
(5)取浓缩液D,过大孔吸附树脂,水洗树脂床至无茚三酮反应,收集流出液 和水洗液,得洗脱液E;再用醇洗树脂床至无色或颜色很浅,收集洗脱液,回收 乙醇至无醇味,浓缩,得浓缩液F;取洗脱液E,过聚醚砜膜,收集分子量100-10000 的部分得滤液G;
(6)取浓缩液F,加乙醇,静置,过滤,滤液过脱色树脂,收集洗脱液,回收 乙醇至无醇味,浓缩,得浓缩液H;
(7)合并滤液G和浓缩液H,冷藏过滤,滤液用碳酸钠溶液调pH值至7.0~ 7.5,加入针用活性炭,加热,滤过,滤液即为板蓝根抗病毒有效部位。
本发明的板蓝根抗病毒有效部位的制备工艺中的纯化步骤的主要特点是采 用大孔吸附树脂和脱色树脂联合纯化精制,同时采用膜过滤技术,最大限度地 保留了有效成分,除去有关杂质成分。
优选,本发明的板蓝根抗病毒有效部位,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得:
(1)取板蓝根药材,加4-8倍量40-65%乙醇回流提取二次,每次1-3小时, 过滤,得滤液A和药渣;
(2)药渣加5-7倍量水煎煮0.5-2小时,滤过,得滤液B;
(3)合并滤液A和滤液B,回收乙醇,过滤得浓缩液C;
(4)取浓缩液C,加乙醇使含醇量为65-70%,冷藏,过滤,滤液用氨试液调 pH值至8.0~8.5,冷藏过滤;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得浓缩液D;
(5)取浓缩液D,过大孔吸附树脂,水洗树脂床至无茚三酮反应,收集流出液 和水洗液,得洗脱液E;再用醇洗树脂床至无色或颜色很浅,收集洗脱液,回收 乙醇至无醇味,浓缩,得浓缩液F;取洗脱液E,过聚醚砜膜,收集分子量100-10000 的部分得滤液G;
(6)取浓缩液F,加2-4倍量乙醇,静置,过滤,滤液过脱色树脂,收集洗 脱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得浓缩液H;
(7)合并滤液G和浓缩液H,冷藏过滤,滤液用碳酸钠溶液调pH值至7.0~ 7.5,加入0.3-0.5%针用活性炭,加热,滤过,滤液即为板蓝根抗病毒有效部位。
上述制备工艺步骤(4)中使用的大孔吸附树脂包括D101、D21、AB-8等型 号的吸附树脂。所使用的脱色树脂包括ZTC-2,D30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抗病毒的药物制剂,其含有本发明所述的板蓝根抗病 毒有效部位和药用辅料。该药物制剂可以是各种剂型,包括注射剂、大容量注 射剂、冻干粉针剂,给药途经为静脉注射,药用辅料可以是临床上可接受的pH 调节剂诸如氢氧化钠、碳酸钠;渗透压调节剂诸如氯化钠;冷冻干燥赋形剂诸 如右旋糖酐、甘露醇、山梨醇、果糖或木醇糖;增溶剂及注射用水。
本发明包含板蓝根抗病毒有效部位的注射剂的制备方法为:
取本发明制得的板蓝根抗病毒有效部位,加临床上可接受的药用辅料诸如 甘露醇,并加注射用水,用碳酸钠溶液(10%)调pH值至7.0-7.5,冷藏过夜,精 滤,灌封,100℃流通蒸汽灭菌,即得。注射剂的规格为2~10m1,每2-10ml 相当于原药材1g。用法:一日三次,每次1-3支。
本发明包含板蓝根抗病毒有效部位的大容量注射液的制备方法为:
取本发明制得的板蓝根抗病毒有效部位,加等渗调节剂、甘露醇和注射用 水,用(10%)碳酸钠溶液调pH值至7.0~7.5,冷藏过夜,精滤,灌装于输液瓶 中,100℃流通蒸汽灭菌30分钟,即得。该大容量注射剂的规格为100~500ml, 每100-500ml相当于原药材1g。
本发明包含板蓝根抗病毒有效部位的冻干粉针剂的制备方法为:
取板蓝根抗病毒有效部位,加山梨醇、右旋糖酐等临床上可接受的冻干粉 针赋形剂为支撑材料,再加注射用水,用(10%)碳酸钠溶液调pH值至7.0~7.5, 冷藏过夜,精滤,灌装于西林瓶中,按冻干曲线冷冻干燥即得。冻干粉针剂的 规格为200~600mg,每200-600mg相当于原药材1g。
板蓝根的主要化学成分有:靛苷(indican)、靛蓝(indigo)、靛玉红 (indirubin)、菘蓝苷B(isatanB)、尿苷(uridine)、次黄嘌呤(hypoxanthine)、 尿嘧啶(uracil)、水杨酸(salicylicacid)、青黛酮(qingdainone)、胡萝卜 苷(daucosterol)、腺苷(adenosine)、芥子苷、β-谷甾醇、棕榈酸、蔗糖、 多种氨基酸(精氨酸、脯氨酸、酪氨酸、缬氨酸、γ-氨基丁酸等)、多糖、 epigoitrin以及α-羟基-3-丁烯基-硫氰化物,此外尚含有抗革兰氏阴性或阳性 细菌的抑菌物质等。
板蓝根的主要药理作用
《本草纲目》记载:板蓝根主治“时气头痛、火热口疮、热病发斑、热毒下 痢、喉痹、丹毒、黄疸、痄腮……”。现代实验证明板蓝根有以下药理活性:
(1)抗病毒作用。板蓝根对肝炎病毒(HBV及HAV)、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 感病毒、腮腺炎病毒、乙型脑炎病毒、肾病出血热病毒(HFRSV)、单疱病毒 (HSV-2)、人巨细胞病毒(HCMV)、柯萨奇病毒(CVB3)均有抑制作用。
(2)抗菌作用。板蓝根水浸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枯草杆菌、 八联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甲型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脑膜 炎双球菌均有抑制作用,抑菌有效成分为色胺酮等一些化学方法尚未阐明的吲 哚类衍生物。
(3)抗内毒素作用。板蓝根注射液经鲎试验法、家兔热原检查法[4]研究证明 有灭活内毒素作用。据报道苯甲酸、水杨酸、2-氨基苯甲酸、丁香酸在体外具 有抗内毒素的活性。
(4)免疫调节作用。板蓝根多糖(HP)对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及 细胞免疫均能起到一定促进作用。腹腔注射板蓝根多糖25~100mg/kg可显著增 强二硝基氯苯及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小鼠的迟发型过敏反应。
(5)保肝作用。板蓝根中的氨基酸可以降低血氨、影响中枢传递介质,纠正 肝功能低下造成的氨基酸失横,还有趋脂作用,对部分肝脏疾病具有直接治疗 作用。据有关报道,用精氨酸治疗114例病毒性肝炎谷丙转胺酶异常的病人, 总有效率为92.98%,临床痊愈和基本痊愈率为72.81%,其中急性病毒性肝炎的 有效率为100%,且用于治疗期间未发现任何副作用。
(6)抗肿瘤作用。50%板蓝根注射液对小鼠Friend红白血病细胞3CL-8有体 外杀伤作用,但腹腔注射本品对3CL-8红白血病细胞无杀伤作用。脂溶性板蓝根 提取物——板蓝根二酮B对肝癌BEL-7402细胞、卵巢癌A2780细胞具有较强的 体外杀伤能力,其半数抑制量分别为8.2μg/ml和7.8μg/ml。
本发明的板蓝根提取纯化工艺保留了板蓝根有效成分氨基酸、结合型氨基 酸、腺苷、尿苷以及包括丁香酸在内的各种有机酸,达到了最大限度的保留了 有效成分,除去有关杂质成分的目的,使固体物中可测成分达到80%以上。由本 发明提取纯化工艺制备的板蓝根抗病毒有效部位其抗病毒作用确切,质量稳定, 安全性好,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对流感、病毒性肝炎、上呼吸道感染、腮 腺炎,角膜炎及其它病毒性疾病均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主要药效学试验:
本发明对含有板蓝根抗病毒有效部位的注射剂进行了抗内毒素、保肝等方面 的研究,部分研究结果表明:
(1)板蓝根注射液抗内毒素活性试验采用家兔致热法。受试组按1g药材/kg 给药,模型组注射内毒素后1h、2h、3h的体温变化分别为1.13±0.047℃、1.20 ±0.082℃、1.67±0.050℃,受试组为0.87±0.050℃、0.60±0.080℃、0.067 ±0.21℃。受试组家兔的体温均低于模型组,与其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板蓝根注射液可显著抑制家兔发热,具有抗内毒素活性。
(2)通过板蓝根注射液对四氯化碳所致肝损伤小鼠谷丙转氨酶(SGPT)的影 响来研究了板蓝根注射液的保肝作用。模型组酶活力单位为262.55±26.17,空 白组为55.82±10.74,受试组1.3g药材/kg与2.6g药材/kg给药后的酶活力 单位分别为229.52±42.98、213.00±55.77,与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板蓝根注射液对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实施例是为了进一步举例描述本发明,而不是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注射液
取板蓝根1000g,加6倍量6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过滤,药 渣加5倍量水煎煮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约1000ml,滤过,滤 液加乙醇使含醇量为65%,冷藏24小时过滤,滤液用氨试液调pH值至8.5,冷 藏过滤;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至约1000ml,过D-101大孔吸附树脂, 水洗约2倍树脂床体积至无茚三酮反应,收集流出液和水洗液,过聚醚砜膜, 收集分子量100-10000的流出液;再用70%乙醇洗5~6个树脂床体积至无色或颜 色很浅,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后加3倍量乙醇,冷藏放置24 小时,过滤,滤液过ZTC-2脱色树脂,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 与上述流出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约900ml,冷藏过滤,滤液用10%碳酸钠溶液调 pH值至7.0,加入0.3%针用活性炭,加热0.5小时,滤过。滤液加20g甘露醇, 并加注射用水至2000ml,用10%碳酸钠溶液调pH值至7.0~7.5,冷藏过夜,微 孔滤膜过滤,熔封于2ml安瓿中,100℃流通蒸汽灭菌30分钟,即得。
实施例2:大容量注射液
取板蓝根1000g,加6倍量6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过滤,药 渣加5倍量水煎煮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约1000ml,滤过,滤 液加乙醇使含醇量为65%,冷藏24小时过滤,滤液用氨试液调pH值至8.5,冷 藏过滤;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至约1000ml,过D-101大孔吸附树脂, 水洗约2倍树脂床体积至无茚三酮反应,收集流出液和水洗液,过聚醚砜膜, 收集分子量100-10000的流出液;再用70%乙醇洗5~6个树脂床体积至无色或颜 色很浅,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后加3倍量乙醇,冷藏放置24 小时,过滤,滤液过ZTC-2脱色树脂,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 与上述流出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约900ml,冷藏过滤,滤液用10%碳酸钠溶液调 pH值至7.0,加入0.3%针用活性炭,加热0.5小时,滤过。滤液加650g氯化钠 和20g甘露醇,再加注射用水至全量100000ml,用10%碳酸钠溶液调pH值至7.0, 冷藏过夜,精滤,灌装于100ml输液瓶中,100℃流通蒸汽灭菌30分钟,即得。
实施例3:冻干粉针
取板蓝根1000g,加6倍量6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过滤,药 渣加5倍量水煎煮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约1000ml,滤过,滤 液加乙醇使含醇量为65%,冷藏24小时过滤,滤液用氨试液调pH值至8.5,冷 藏过滤;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至约1000ml,过D-101大孔吸附树脂, 水洗约2倍树脂床体积至无茚三酮反应,收集流出液和水洗液,过聚醚砜膜, 收集分子量100-10000的流出液;再用70%乙醇洗5~6个树脂床体积至无色或颜 色很浅,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后加3倍量乙醇,冷藏放置24 小时,过滤,滤液过ZTC-2脱色树脂,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 与上述流出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约900ml,冷藏过滤,滤液用10%碳酸钠溶液调 pH值至7.0,加入0.3%针用活性炭,加热0.5小时,滤过。滤液加180g右旋糖 酐和40g甘露醇,再加注射用水至全量2500ml,微孔滤膜过滤,分装于西林瓶 中,每瓶装量为2.5ml。冻干条件:预冻温度-50℃,预冻时间3小时;升华温 度-25℃,升华时间10小时;第一次干燥温度20℃,干燥时间4小时;第二次 干燥温度40℃,干燥时间6~8小时,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