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一种治疗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的中药.pdf

  • 上传人:zhu****69
  • 文档编号:6677218
  • 上传时间:2019-09-04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279.56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59873.6

    申请日:

    20090707

    公开号:

    CN101940730B

    公开日:

    2012041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99,A61P31/00,A61P31/16,A61K33/06

    主分类号:

    A61K36/899,A61P31/00,A61P31/16,A61K33/06

    申请人:

    蔡伦

    发明人:

    蔡伦,李仁祥,蔡郴花

    地址:

    570216 海南省海口市南海大道168号海口保税区乙路

    优先权:

    CN200910159873A

    专利代理机构:

    海口兴南知识产权事务有限公司

    代理人:

    戴巨龙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的中药,按照配方(重量):由生石膏600-2400g;地黄90-300g;水牛角600-2400g;黄连30-180g;栀子50-150g;牡丹皮60-120g;黄芩30-150g;赤芍60-120g;玄参90-150g;知母60-120g;连翘60-150g;桔梗30-100g;甘草15-90g;淡竹叶60-100g制备而成。本发明是以栀子、牡丹皮、连翘、赤芍四味及生石膏、地黄、黄连、黄芩、玄参、知母、桔梗、淡竹叶、甘草九味滤液合并,浓缩,干燥,制成细粉;再通过与水牛角浓缩粉混匀,按常规的药品生产工艺,即可制成口服液或颗粒剂、片剂或胶囊剂等口服固体制剂。本发明疗效确切、使用安全、质量可控、服用方便,具有解热、解毒、拮抗血小板凝聚、降低血液粘度、抗炎、镇痛、镇静、抗菌、抗病毒、保肝、强心、利尿等药理作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A、取处方量600-2400g的水牛角,将水牛角制成浓缩粉,备用;B、取栀子50-150g、牡丹皮60-120g、连翘60-150g、赤芍60-120g四味,用6~10倍量的60~80%乙醇加热回流2~3次,每次1~2小时,将加热回流2-3次的提取液合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静置12小时,滤过,备用;C、取生石膏600-2400g,先煎半小时,再取地黄90-300g、黄连30-180g、黄芩30-150g、玄参90-150g、知母60-120g、桔梗30-100g、淡竹叶60-100g、甘草15-90g八味,加8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将加水煎煮2次的提取液合并,滤过,滤液浓缩成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80%,冷藏12~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备用;D、将处方量的栀子、牡丹皮、连翘、赤芍四味的滤液与生石膏、地黄、黄连、黄芩、玄参、知母、桔梗、淡竹叶、甘草九味滤液合并,浓缩,干燥,制成细粉;E、取水牛角浓缩粉与栀子、牡丹皮、连翘、赤芍四味与生石膏、地黄、黄连、黄芩、玄参、知母、桔梗、淡竹叶、甘草等九味的细粉混匀,加入适宜的矫味剂或甜味剂,按常规的药品生产工艺,即可制成口服液或颗粒剂;加入适宜的辅料,按常规的药品生产工艺,即可制成片剂或胶囊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属于一种古代中药《清瘟败毒饮》名方,及其根据现代科学技术而 发明的药物制剂,属于中药、天然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流行性急性 传染病的中药。

    背景技术

    清瘟败毒饮是清代著名温病学家余师愚所创制的名方,载于其所著的《疫疹 一得》一书中。“瘟”即瘟疫,亦称温疫。是感受自然界疫疠之气而引发的、多 种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的总称。清瘟败毒饮是综合《伤寒论》白虎汤、《外台秘要》 引《小品方》之犀角地黄汤、《外台秘要》引《崔氏方》之黄连解毒汤三方加减 而成,其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作用颇强。方中重用生石膏直清胃热。因胃是水 谷之海,十二经的气血皆禀于胃,所以胃热清则十二经之火自消。石膏配知母、 甘草是白虎汤法,有清热保津之功,加以连翘、竹叶,轻清宣透,驱热外达,可 以清透气分表里之热毒;再加黄芩、黄连、栀子(即黄连解毒汤法)通泄三焦, 可清泄气分上下之火邪。诸药合用,目的在大清气分之热。犀角(现时法规要求 用水牛角代替)、生地、赤芍、丹皮共用,为犀角地黄汤法,专于凉血解毒,养 阴化瘀,以清血分之热。以上三方合用,则气血两清的作用尤强。此外,玄参、 桔梗、甘草、连翘同用,还能清润咽喉,治咽于肿痛;竹叶、栀子同用则清心利 尿,导热下行。综合本方诸药的配伍,对疫毒火邪,充斥内外,气血两燔的证候, 确为有效的良方。目前对于乙脑、流脑、败血症、流行性出血热、禽流感、人流 感、产后高热等病见于上述气血两燔证候者,也常用本方治疗。据有关权威媒体 发布的信息称:甲型H1N1流感属中医“温湿病”范畴,与SARS中医防治的辨证 论治原理相近,抗击甲型H1N1流感疫情可以借鉴2003年中国抗击SARS疫情的 成功经验,抗击SARS疫情时,清瘟败毒饮就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发 明提供了一种疗效确切、使用安全、质量可控、服用方便、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 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的中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疗效确切、使用安全、质量可控、服用方便的清 瘟败毒中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的中药制剂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治疗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的中 药,按照配方(重量):由生石膏600-2400g;地黄90-300g;水牛角600-2400g; 黄连30-180g;栀子50-150g;牡丹皮60-120g;黄芩30-150g;赤芍60-120g; 玄参90-150g;知母60-120g;连翘60-150g;桔梗30-100g;甘草15-90g;淡 竹叶60-100g制备而成。

    所述的一种治疗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的中药,该中药制剂步骤是:

    A、取处方量的水牛角,将水牛角制成浓缩粉,备用;

    B、取栀子、牡丹皮、连翘、赤芍四味,用6~10倍量的60~80%乙醇加 热回流2~3次,每次1~2小时,将加热回流2-3次的提取液合并,滤过,滤 液回收乙醇;静置12小时,滤过,备用;

    C、取生石膏,先煎半小时,再取地黄、黄连、黄芩、玄参、知母、桔梗、 淡竹叶、甘草八味,加8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将加水煎煮2次 的提取液合并,滤过,滤液浓缩成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80%,冷藏12~ 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备用;

    D、将处方量的栀子、牡丹皮、连翘、赤芍四味的滤液与生石膏、地黄、黄 连、黄芩、玄参、知母、桔梗、淡竹叶、甘草九味滤液合并,浓缩,干燥,制 成细粉;

    E、取水牛角浓缩粉与栀子、牡丹皮、连翘、赤芍四味与生石膏、地黄、 黄连、黄芩、玄参、知母、桔梗、淡竹叶、甘草等九味的细粉混匀,加入适宜 的矫味剂或甜味剂,按常规的药品生产工艺,即可制成口服液或颗粒剂、加 入适宜的辅料,按常规的药品生产工艺,即可制成片剂或胶囊剂等口服固体 制剂。

    本发明在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的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在出血热发热 期,运用清瘟败毒饮治疗流行性出血热32例,用药最短1天,最长5天,一般 3天进入少尿期。有显效21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3%.

    在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上,采用清温败毒饮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30 例,治愈21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疗效确切、使用安全、质量可控、服用方 便的临床常用药物。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复方制剂,主要具有 解热、解毒、拮抗血小板凝聚、降低血液粘度、抗炎、镇痛、镇静、抗菌、抗病 毒、保肝、强心、利尿等药理作用。此方治疗多种急性传染病和病毒性感染性疾 病,疗效显著,很少有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治疗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的中药,由生石膏600-2400g;地黄90-300g; 水牛角600-2400g;黄连30-180g;栀子50-150g;牡丹皮60-120g;黄芩30-150g; 赤芍60-120g;玄参90-150g;知母60-120g;连翘60-150g;桔梗30-100g;甘 草15-90g;淡竹叶60-100g制备而成。

    一种治疗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的中药制剂步骤是:

    A、取处方量的水牛角,将水牛角制成浓缩粉,备用。

    B、取栀子、牡丹皮、连翘、赤芍四味,用6~10倍量的60~80%乙醇加 热回流2~3次,每次1~2小时,将加热回流2-3次的提取液合并,滤过,滤 液回收乙醇;静置12小时,滤过,备用;

    C、取生石膏,先煎半小时,再取地黄、黄连、黄芩、玄参、知母、桔梗、 淡竹叶、甘草八味,加8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将,将加水煎煮2 次的提取液合并,滤过,滤液浓缩成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80%,冷藏 12~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备用;

    D、将处方量的栀子、牡丹皮、连翘、赤芍四味的滤液与生石膏、地黄、黄 连、黄芩、玄参、知母、桔梗、淡竹叶、甘草九味滤液合并,浓缩,干燥,制 成细粉;

    E、取水牛角浓缩粉与栀子、牡丹皮、连翘、赤芍四味与生石膏、地黄、 黄连、黄芩、玄参、知母、桔梗、淡竹叶、甘草等九味的细粉混匀,加入适宜 的矫味剂或甜味剂,按常规的药品生产工艺,即可制成口服液或颗粒剂、加 入适宜的辅料,按常规的药品生产工艺,即可制成片剂或胶囊剂等口服固体 制剂。

    实施例2

    一种治疗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的中药,由生石膏600g;地黄300g;水牛角 600g;黄连150g;栀子150g;牡丹皮100g;黄芩100g;赤芍100g;玄参150g; 知母100g;连翘150g;桔梗60g;甘草60g;淡竹叶60g制备而成。

    一种治疗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的中药制剂步骤是:

    A、取处方量的水牛角,将水牛角制成浓缩粉,备用。

    B、取栀子、牡丹皮、连翘、赤芍四味,用6~10倍量的60~80%乙醇加 热回流2~3次,每次1~2小时,将加热回流2-3次的提取液合并,滤过,滤 液回收乙醇;静置12小时,滤过,备用;

    C、取生石膏,先煎半小时,再取地黄、黄连、黄芩、玄参、知母、桔梗、 淡竹叶、甘草八味,加8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将,将加水煎煮2 次的提取液合并,滤过,滤液浓缩成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80%,冷藏 12~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备用;

    D、将处方量的栀子、牡丹皮、连翘、赤芍四味的滤液与生石膏、地黄、黄 连、黄芩、玄参、知母、桔梗、淡竹叶、甘草九味滤液合并,浓缩,干燥,制 成细粉;

    E、取水牛角浓缩粉与栀子、牡丹皮、连翘、赤芍四味与生石膏、地黄、 黄连、黄芩、玄参、知母、桔梗、淡竹叶、甘草等九味的细粉混匀,加入适宜 的矫味剂或甜味剂,按常规的药品生产工艺,即可制成口服液或颗粒剂、加 入适宜的辅料,按常规的药品生产工艺,即可制成片剂或胶囊剂等口服固体 制剂。

    实施例3

    一种治疗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的中药,由生石膏2400g;地黄300g;水牛角 2400g;黄连180g;栀子150g;牡丹皮120g;黄芩150g;赤芍120g;玄参150g; 知母120g;连翘150g;桔梗100g;甘草90g;淡竹叶100g制备而成。

    一种治疗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的中药制剂步骤是:

    A、取处方量的水牛角,将水牛角制成浓缩粉,备用。

    B、取栀子、牡丹皮、连翘、赤芍四味,用6~10倍量的60~80%乙醇加 热回流2~3次,每次1~2小时,将加热回流2-3次的提取液合并,滤过,滤 液回收乙醇;静置12小时,滤过,备用;

    C、取生石膏,先煎半小时,再取地黄、黄连、黄芩、玄参、知母、桔梗、 淡竹叶、甘草八味,加8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将,将加水煎煮2 次的提取液合并,滤过,滤液浓缩成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80%,冷藏 12~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备用;

    D、将处方量的栀子、牡丹皮、连翘、赤芍四味的滤液与生石膏、地黄、黄 连、黄芩、玄参、知母、桔梗、淡竹叶、甘草九味滤液合并,浓缩,干燥,制 成细粉;

    E、取水牛角浓缩粉与栀子、牡丹皮、连翘、赤芍四味与生石膏、地黄、 黄连、黄芩、玄参、知母、桔梗、淡竹叶、甘草等九味的细粉混匀,加入适宜 的矫味剂或甜味剂,按常规的药品生产工艺,即可制成口服液或颗粒剂、加 入适宜的辅料,按常规的药品生产工艺,即可制成片剂或胶囊剂等口服固体 制剂。

    实施例四

    一种治疗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的中药,由生石膏1000g;地黄100g;水牛角 1000g;黄连100g;栀子100g;牡丹皮100g;黄芩80g;赤芍100g;玄参150g; 知母100g;连翘150g;桔梗50g;甘草80g;淡竹叶80g制备而成。

    一种治疗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的中药制剂步骤是:

    A、取处方量的水牛角,将水牛角制成浓缩粉,备用。

    B、取栀子、牡丹皮、连翘、赤芍四味,用6~10倍量的60~80%乙醇加 热回流2~3次,每次1~2小时,将加热回流2-3次的提取液合并,滤过,滤 液回收乙醇;静置12小时,滤过,备用;

    C、取生石膏,先煎半小时,再取地黄、黄连、黄芩、玄参、知母、桔梗、 淡竹叶、甘草八味,加8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将,将加水煎煮2 次的提取液合并,滤过,滤液浓缩成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80%,冷藏 12~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备用;

    D、将处方量的栀子、牡丹皮、连翘、赤芍四味的滤液与生石膏、地黄、黄 连、黄芩、玄参、知母、桔梗、淡竹叶、甘草九味滤液合并,浓缩,干燥,制 成细粉;

    E、取水牛角浓缩粉与栀子、牡丹皮、连翘、赤芍四味与生石膏、地黄、黄 连、黄芩、玄参、知母、桔梗、淡竹叶、甘草等九味的细粉混匀,加入适宜的 矫味剂或甜味剂,按常规的药品生产工艺,即可制成口服液或颗粒剂、加入 适宜的辅料,按常规的药品生产工艺,即可制成片剂或胶囊剂等口服固体制 剂。

    关 键  词:
    一种 治疗 流行性 急性 传染病 中药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治疗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的中药.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67721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