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利用马尾松种子获取无菌苗的方法.pdf

  • 上传人:t****
  • 文档编号:6673568
  • 上传时间:2019-09-04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911.51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149982.6

    申请日:

    20130426

    公开号:

    CN103210845B

    公开日:

    2015010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H4/00

    主分类号:

    A01H4/00

    申请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发明人:

    谭健晖,陈虎,杨章旗

    地址:

    530002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邕武路23号

    优先权:

    CN201310149982A

    专利代理机构: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杨立华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马尾松种子获取无菌苗的方法,利用海绵良好的吸水和保水性能,将消毒后的马尾松种子放入其中培养10-20天即可获得生长健壮的无菌苗。应用本发明培养马尾松无菌苗,出苗时间明显缩短,苗木生长尤其是根系生长优于琼脂培养;同时简化了实验步骤,提高了培养效率;此外,由于海绵可重复利用且不产生废弃物,节约了育苗繁殖成本又保护了环境。本发明的无菌苗培育方法经济高效且操作简便,适用于马尾松的离体培养和转基因等生物技术的研究和生产,对马尾松的良种繁育和生物技术研究有重要意义。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利用马尾松种子获取无菌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培养基准备剪取长╳宽为3-5cm╳1-2cm海绵,将海绵充分吸水,将吸足水的海绵放入组培瓶内,扭紧瓶盖,于121℃灭菌锅下灭菌20min;<2>种子消毒采用0.1%升汞对种子进行消毒8-10min,无菌水冲洗4-5次;<3>接种在无菌条件下将步骤<2>消毒好的种子接种到步骤<1>的海绵培养基中;<4>培养将步骤<3>的组培瓶置于23-25℃条件下暗培养10-20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马尾松种子获取无菌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海绵折成直角贴瓶壁垂直放在组培瓶底,步骤<3>中种子接种到平行瓶底的海绵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马尾松种子获取无菌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贴壁高度0.5-1.5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马尾松种子获取无菌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5>诱导将步骤<4>中生长健壮,高3-7cm的无菌苗取出用于叶、茎和芽的增殖诱导或愈伤组织诱导,将其余不发芽的种子清理,海绵洗净晒干。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马尾松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马尾松种子获取无菌苗的方 法。

    背景技术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我国南方重要的脂材两用树种,它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 是我国林浆纸(板)、松脂和建筑等行业的主要原料树种。除木材和松脂两个大宗用途外, 马尾松全树均可利用,花粉、针叶和树皮富含抗氧化物质,可用作优良的抗衰老和抗氧化 保健品;松籽含油30%,可制造油漆、肥皂和润滑油;球果可提炼原油;松根可提取松焦 油,还能培养珍贵的中药材——茯苓。

    经过30多年的遗传改良研究,广西建成了马尾松优良种源—优良林分—采种母树林 —初级种子园—改良代种子园等多层次的良种基地,在推动马尾松良种化进程方面发挥了 重要作用。与其他用材树种相比,马尾松的无性繁殖难度较大,其中组织培养更加困难。 但由于植物的组织培养具有繁殖系数大、苗木生长整齐等优点,攻克松树组织培养技术一 直是世界育种学者的目标。传统的无菌苗培养多采用琼脂粉(条)培养基,需要经过琼脂 粉(条)加热溶解—灭菌—冷却凝结三个步骤,操作较为繁琐;另外,无菌苗培养由于存 在种子发芽率和污染等多种问题,无菌苗的成苗率一般只能达到5~20%,使80~95%的培 养基成为废弃物难以回收再利用而造成浪费;同时,琼脂的透气性较差,苗木生长尤其是 根系生长不够好。因此,寻找一种简单、经济和快捷的方法培养无菌苗是进行马尾松组织 培养以及基因工程等研究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易、经济高效的利用马尾松种子获取无菌 苗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利用马尾松种子获取无菌苗的方法, 以吸水海绵作为培养基。

    上述利用马尾松种子获取无菌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培养基准备

    剪取长╳宽为3-5cm╳1-2cm海绵,将海绵充分吸水,将吸足水的海绵放入组培瓶 内,扭紧瓶盖,于121℃灭菌锅下灭菌20min;

    <2>种子消毒

    采用0.1%升汞对种子进行消毒8-10min,无菌水冲洗4-5次;

    <3>接种

    在无菌条件下将步骤<2>消毒好的种子接种到步骤<1>的海绵培养基中;

    <4>培养

    将步骤<3>的组培瓶置于23-25℃条件下暗培养10-20天。

    步骤<1>中海绵平放在组培瓶底,步骤<3>中种子接种到海绵上表面。

    步骤<1>中海绵折成直角贴瓶壁垂直放在组培瓶底(海绵的含水率形成梯度变化,垂 直贴壁的含水率低于水平放置),步骤<3>中种子接种到平行瓶底的海绵上表面。

    海绵贴壁高度0.5-1.5cm。

    上述利用马尾松种子获取无菌苗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5>诱导

    将步骤<4>中生长健壮,高3-7cm的无菌苗取出用于叶、茎和芽的增殖诱导或愈伤组 织诱导,将其余不发芽的种子清理,海绵洗净晒干。

    针对目前无菌苗培养采用琼脂作为培养基存在的问题,发明人采用具有良好吸水和保 水性能的海绵作为培养基建立了利用马尾松种子获取无菌苗的方法,将消毒后的马尾松种 子放入吸水海绵中培养10-20天即可获得生长健壮的无菌苗。应用本发明培养马尾松无菌 苗,出苗时间明显缩短,苗木生长尤其是根系生长优于琼脂培养;同时简化了实验步骤, 提高了培养效率;此外,由于海绵可重复利用且不产生废弃物,节约了育苗繁殖成本又保 护了环境。本发明的无菌苗培育方法经济高效且操作简便,适用于马尾松的离体培养和转 基因等生物技术的研究和生产,对马尾松的良种繁育和生物技术研究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利用马尾松种子获取无菌苗的方法实施例1至3的参考状态图(海绵垂 直)。

    图2是本发明利用马尾松种子获取无菌苗的方法实施例4至5的参考状态图(海绵平 放)。

    图中:1组培瓶,2海绵,3种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1>培养基准备

    剪取长╳宽约为3cm╳2cm海绵,将海绵置于自来水中充分吸水,用镊子将吸足水 的海绵放入组培瓶内,如图1所示,海绵折成直角贴瓶壁(贴壁高度1cm)垂直放在组培 瓶底,扭紧瓶盖,于121℃灭菌锅下灭菌20min;

    <2>种子消毒

    流水冲洗5h,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0min,流水冲净,于超净工作台中采用0.1% 升汞对种子进行消毒8min,无菌水冲洗5次;

    <3>接种

    将步骤<2>消毒好的种子在超净工作台上接种到步骤<1>的海绵培养基中平行瓶底的 海绵上表面;

    <4>培养

    将步骤<3>的组培瓶置于24℃条件下暗培养15天;

    <5>诱导

    将步骤<4>中生长健壮,高约5.5cm的无菌苗取出用于芽的增殖诱导,将其余不发芽 或发霉的种子清理,海绵洗净晒干可重复利用。

    实施例2

    <1>培养基准备

    剪取长╳宽约为4.5cm╳2cm海绵,将海绵置于自来水中充分吸水,用镊子将吸足 水的海绵放入组培瓶内,海绵折成直角贴瓶壁(贴壁高度1.5cm)垂直放在组培瓶底,扭 紧瓶盖,于121℃灭菌锅下灭菌20min;

    <2>种子消毒

    流水冲洗6h,0.3%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min,流水冲净,于超净工作台中采用0.1% 升汞对种子进行消毒10min,无菌水冲洗4次;

    <3>接种

    将步骤<2>消毒好的种子在超净工作台上接种到步骤<1>的海绵培养基中平行瓶底的 海绵上表面;

    <4>培养

    将步骤<3>的组培瓶置于25℃条件下暗培养18天;

    <5>诱导

    将步骤<4>中生长健壮,高约7cm的无菌苗取出用于芽的增殖诱导,将其余不发芽或 发霉的种子清理,海绵洗净晒干可重复利用。

    实施例3

    <1>培养基准备

    剪取长╳宽约为2.8cm╳1.5cm海绵,将海绵置于自来水中充分吸水,用镊子将吸 足水的海绵放入组培瓶内,海绵折成直角贴瓶壁(贴壁高度0.8cm)垂直放在组培瓶底, 扭紧瓶盖,于121℃灭菌锅下灭菌20min;

    <2>种子消毒

    流水冲洗5h,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5min,流水冲净,于超净工作台中采用0.1% 升汞对种子进行消毒9min,无菌水冲洗5次;

    <3>接种

    将步骤<2>消毒好的种子在超净工作台上接种到步骤<1>的海绵培养基中平行瓶底的 海绵上表面;

    <4>培养

    将步骤<3>的组培瓶置于23℃条件下暗培养17天;

    <5>诱导

    将步骤<4>中生长健壮,高约6.8cm的无菌苗取出用于芽的增殖诱导,将其余不发芽 或发霉的种子清理,海绵洗净晒干可重复利用。

    实施例4

    <1>培养基准备

    剪取长╳宽约为2.3cm╳1.5cm海绵,将海绵置于自来水中充分吸水,用镊子将吸 足水的海绵放入组培瓶内,如图2所示,海绵平放在组培瓶底,扭紧瓶盖,于121℃灭菌 锅下灭菌20min;

    <2>种子消毒

    流水冲洗5.5h,0.4%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8min,流水冲净,于超净工作台中采用0.1% 升汞对种子进行消毒11min,无菌水冲洗5次;

    <3>接种

    将步骤<2>消毒好的种子在超净工作台上接种到步骤<1>的海绵上表面;

    <4>培养

    将步骤<3>的组培瓶置于23℃条件下暗培养20天;

    <5>诱导

    将步骤<4>中生长健壮,高约6.0cm的无菌苗取出用于芽的增殖诱导,将其余不发芽 或发霉的种子清理,海绵洗净晒干可重复利用。

    实施例5

    <1>培养基准备

    剪取长╳宽约为3.0cm╳1.7cm海绵,将海绵置于自来水中充分吸水,用镊子将吸 足水的海绵放入组培瓶内,海绵平放在组培瓶底,扭紧瓶盖,于121℃灭菌锅下灭菌20min; <2>种子消毒

    流水冲洗4h,0.4%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0min,流水冲净,于超净工作台中采用0.1% 升汞对种子进行消毒9min,无菌水冲洗4次;

    <3>接种

    将步骤<2>消毒好的种子在超净工作台上接种到步骤<1>的海绵上表面;

    <4>培养

    将步骤<3>的组培瓶置于25℃条件下暗培养20天;

    <5>诱导

    将步骤<4>中生长健壮,高约5.8cm的无菌苗取出用于芽的增殖诱导,将其余不发芽 或发霉的种子清理,海绵洗净晒干可重复利用。

    对照例

    <1>培养基准备

    称取7g/升琼脂条,将琼脂条剪碎或用粉碎机打碎,加适量水边搅拌边加热溶解,溶 解完成用烧杯定容至1升,充分拌匀,趁热倒入培养瓶中,每瓶30-40mL,扭紧瓶盖,于 121℃灭菌锅下灭菌20min,自然冷却至凝结;

    <2>种子消毒

    流水冲洗4.5h,0.2%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5min,流水冲净,于超净工作台中用0.1% 升汞对种子进行消毒9min,无菌水冲洗5次;

    <3>接种

    将步骤<2>消毒好的种子在超净工作台上接种到步骤<1>的琼脂培养基中;

    <4>培养

    将步骤<3>的组培瓶放置于25℃条件下暗培养45天;

    <5>诱导

    将步骤<4>中生长健壮,高约5.6cm的无菌苗取出进行芽增殖诱导,将其余不发芽或 发霉种子的培养瓶放入灭菌锅中加热使琼脂溶解,将琼脂倒入废液盆中集中丢弃。

    表1无菌苗培养效果比较表

    结论:从表1可见,应用本方法处理的实施例1至5,萌发率为20~25%,苗高为5.5~ 7.0cm,培养时间为15~20天,生长健壮;对照例中,萌发率只有15%,苗高为5.6cm, 培养时间为45天,生长较弱,实施例与对照的萌发率和苗高大体相近,实施例略高;在 培养时间和生长状况上本发明实施例均优于对照例。

    其中实施例1~3和实施例4~5的萌发率、苗芽高和生长状况3个方面没有显著的差 异,但在培养时间上实施例1~3优于实施例4~5。所以实施例1~3中的海绵折成直角贴 瓶壁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

    实施例1~5的培养时间平均为18天,明显优于对照例的45天,培养时间缩短30天 左右,具有明显优势。实施例1~5的生长状况优于对照例,原因在于海绵的透气性好于 琼脂,导致在海绵培养基上生长的无菌苗根系发达,苗木生长健壮。由于植物组织培养需 在24h控温23-25℃,8h人工光照条件下进行,培养时间缩短30天不仅能有效节约生产 成本还能加快组培苗的生产周期,同时,实施例中的海绵可以重复利用且不产生废弃物, 从而保护了环境。

    关 键  词:
    利用 马尾松 种子 获取 菌苗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利用马尾松种子获取无菌苗的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67356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