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育秧大棚自动摆盘装置.pdf

  • 上传人:1520****312
  • 文档编号:6668766
  • 上传时间:2019-09-04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536.80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143000.2

    申请日:

    20130424

    公开号:

    CN103190307B

    公开日:

    2014120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9/10

    主分类号:

    A01G9/10

    申请人:

    东北农业大学

    发明人:

    冯江,马静龙,王小涵,于丽宝,张佳鑫

    地址:

    15003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木材街59号

    优先权:

    CN201310143000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育秧大棚自动摆盘装置属于农业机械;在第一传送带总成后端内侧部处配装第二传送带总成,移送机械手与第一、二传送带总成相互配合的配装在第一、二传送带总成之间,侧挡板和第一限位板分别配装在第一传送带总成上,第二限位板和自动推盘总成分别配装在第二传送带总成上,在第二传送带总成尾部两侧分别配装滚柱式传送台,衔接板配装在滚柱传送台与第二传送带总成之间,L型限位板配装在左、右侧的滚柱式传送台上,在滚柱式传送台下方后部配装导轨,盛装秧盘移动车和配装摆盘机械手的摆盘机械手移动车配装在导轨上;本装置结构新颖合理,自动化程度和作业效率高,作业质量好,节约劳动力。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育秧大棚自动摆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传送带总成(1)后端内侧部相互平行地配装第二传送带总成(5),移送机械手(4)配装在第一传送带总成(1)后部内侧与第二传送带总成(5)前端之间部位处,且所述的移送机械手(4)与第一、二传送带总成(1、5)相互配合,在第一传送带总成(1)后部外侧部和尾端部上分别安装侧挡板(2)和第一限位板(3),第二限位板(7)配装在第二传送带总成(5)尾端部上,在第二传送带总成(5)尾部上方配装自动推盘总成(6),在第二传送带总成(5)尾部左、右两侧分别配装滚柱式传送台(8),两块衔接板(9)分别配装在左、右两侧的滚柱传送台(8)内端部与第二传送带总成(5)左、右尾侧部之间,L型限位板(10)配装在左、右侧的滚柱式传送台(8)前端和外侧部上,在滚柱式传送台(8)下方后部配装导轨(11),盛装秧盘移动车(12)和摆盘机械手移动车(13)依次相互平行地配装在导轨(11)上,所述盛装秧盘移动车(12)位于滚柱式传送台(8)与摆盘机械手移动车(13)之间,摆盘机械手(14)安装在摆盘机械手移动车(13)上,所述摆盘机械手(14)与盛装秧盘移动车(12)相互配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农业机械,主要涉及水稻育秧秧盘在育秧大棚内的自动摆放装置。

    背景技术

    水稻工厂化育秧是水稻栽植机械化的内容之一,是水稻移栽前期的重要环节,是移栽机械化的基础。在育秧环节中,平地、摆盘、播种、覆土等是关键,盘式育秧是水稻工厂化育秧主要类型之一,而目前水稻在大棚内育秧摆盘作业仍以人工为主,在育秧种植季节,需要大量劳动力,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作业成本高,并且温室大棚内高温、高湿、劳动环境差,温室工作人员工作空间有限,特别是农业人口少的地区,集中劳动力缺乏问题突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设计提供一种育秧大棚自动摆盘装置,达到摆盘作业质量好、作业效率高、降低作业成本、节约劳动力的目的。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第一传送带总成后端内侧部相互平行地配装第二传送带总成,移送机械手配装在第一传送带总成后部内侧与第二传送带总成前端之间部位处,且所述的移送机械手与第一、二传送带总成相互配合,在第一传送带总成后部外侧部和尾端部上分别安装侧挡板和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配装在第二传送带总成尾端部上,在第二传送带总成尾部上方配装自动推盘总成,在第二传送带总成尾部左、右两侧分别配装滚柱式传送台,两块衔接板分别配装在左、右两侧的滚柱传送台内端部与第二传送带总成左、右尾侧部之间,L型限位板配装在左、右侧的滚柱式传送台前端和外侧部上,在滚柱式传送台下方后部配装导轨,盛装秧盘移动车和摆盘机械手移动车依次相互平行地配装在导轨上,所述盛装秧盘移动车位于滚柱式传送台与摆盘机械手移动车之间,摆盘机械手安装在摆盘机械手移动车上,所述摆盘机械手与盛装秧盘移动车相互配合,至此构成育秧大棚自动摆盘装置。

    本发明创造采用机械手和自动推盘相结合摆盘机构,通过利用传送带上的限位装置和机械手的高精度和可编程的创新点满足了秧盘摆放的农艺要求,具有结构设计新颖合理、自动化程度高、作业质量好、作业效率高、劳动强度小、节约劳动力的特点,可充分满足和适应秧盘摆放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育秧大棚自动摆盘装置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件号说明:1、第一传送带总成 2侧挡板 3、第一限位板 4、移送机械手 5、第二传送带总成 6、自动推盘总成 7、第二限位板 8、滚柱式传送台 9、衔接板 10、L型限位板 11、导轨 12、盛装秧盘移动车13、摆盘机械手移动车 14摆盘机械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创造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一种育秧大棚自动摆盘装置,在第一传送带总成1后端内侧部相互平行地配装第二传送带总成5,移送机械手4配装在第一传送带总成1后部内侧与第二传送带总成5前端之间部位处,且所述的移送机械手4与第一、二传送带总成1、5相互配合,在第一传送带总成1后部外侧部和尾端部上分别安装侧挡板2和第一限位板3,第二限位板7配装在第二传送带总成5尾端部上,在第二传送带总成5尾部上方配装自动推盘总成6,在第二传送带总成5尾部左、右两侧分别配装滚柱式传送台8,两块衔接板9分别配装在左、右两侧的滚柱传送台8内端部与第二传送带总成5左、右尾侧部之间,L型限位板10配装在左、右侧的滚柱式传送台8前端和外侧部上,在滚柱式传送台8下方后部配装导轨11,盛装秧盘移动车12和摆盘机械手移动车13依次相互平行地配装在导轨11上,所述盛装秧盘移动车12位于滚柱式传送台8与摆盘机械手移动车13之间,摆盘机械手14安装在摆盘机械手移动车13上,所述摆盘机械手14与盛装秧盘移动车12相互配合。

    作业过程如下:第一传送带总成1传送育秧的秧盘,当运输到尾部由第一限位板3和侧挡板2限位,移送机械手4拾取秧盘,摆放到第二传送带总成5上,重复此动作,当秧盘在第二传送带总成5上起摞达到5盘时,第二传送带总成5运作,使一摞秧盘运出移送机械手4工作范围,第二传送带总成5停止运作,当一摞秧盘运输到第二限位板7处时,自动推盘总成6运作推或拉秧盘,使秧盘运输到左右两侧的滚柱式传送台8上,重复上述运作,当秧盘到达L型限位板10处时,盛装秧盘移动车12和摆盘机械手移动车13在导轨11上移动,盛装秧盘移动车12运动到滚柱式传送台8下,摆盘机械手移动车13上的摆盘机械手14拾取滚柱式传送台8上的秧盘摞,盛装秧盘移动车12和摆盘机械手移动车13移动,当盛装秧盘移动车12从滚柱式传送台8下方移出后,摆盘机械手14将秧盘摞放到盛装秧盘移动车12上,盛装秧盘移动车12停止运动,摆盘机械手14从顶层开始逐层拾取秧盘摞上的秧盘,摆盘机械手移动车13继续移动至两车间距在摆盘机械手14工作范围内,摆盘机械手14将秧盘摆放到育秧大棚内的土地上,重复上述动作使秧盘摆放满秧棚。 

    关 键  词:
    育秧 大棚 自动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育秧大棚自动摆盘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66876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