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2

具有可调节偏转灵敏度的导管.pdf

  • 上传人:sha****007
  • 文档编号:6666943
  • 上传时间:2019-09-04
  • 格式:PDF
  • 页数:22
  • 大小:614.83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211638.9

    申请日:

    20090916

    公开号:

    CN101708130B

    公开日:

    2013121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18/14,A61M25/01

    主分类号:

    A61B18/14,A61M25/01

    申请人:

    韦伯斯特生物官能公司

    发明人:

    J·W·舒尔茨

    地址: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优先权:

    12/211,728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薛峰;刘华联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具有可调节偏转灵敏度的导管。具体地,公开了一种提供双向操纵并允许调节偏转灵敏度的导管,其包括导管主体、可偏转尖端部分及控制手柄,其中控制手柄具有适合于使用者操作的偏转部件、响应于偏转部件为使尖端部分偏转而牵引拉伸性牵拉部件的偏转组件,以及适合于对偏转部件的灵敏度进行调节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还相应地调节尖端部分偏转的最大程度。偏转组件包括一个可旋转滑轮臂及两个滑轮,以及具有凸轮装置的偏转灵敏度调节机构,所述凸轮装置改变滑轮之间的相隔距离。凸轮装置位于滑轮臂内部并且可由使用者通过偏转灵敏度旋钮进行旋转,从而为了在偏转部件用户界面中获得较大偏转灵敏度而增加相隔距离,或者为了获得较大的尖端偏转的最大程度而减小相隔距离。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双向导管,包括:导管主体;位于导管主体远端的可偏转尖端部分;拉伸性牵拉部件;和位于导管主体近端的控制手柄,该控制手柄具有:适合于使用者操作的偏转部件;响应于偏转部件为使尖端部分偏转而牵引拉伸性牵拉部件的偏转组件;和适于调节偏转部件的灵敏度以操作偏转部件的调节机构,其中偏转组件包括:适合于绕旋转轴线旋转的滑轮臂;和定位在横越旋转轴线的相对的位置上的两个滑轮,其中滑轮之间的间隔距离通过调节机构是可调节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其中调节机构相应地调节尖端部分偏转的最大程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其中通过各滑轮分别驱动各拉伸性牵拉部件以使尖端部分偏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其中调节机构包括适合作用于偏转组件的凸轮装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其中调节机构包括适合于改变间隔距离的凸轮装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其中每个拉伸性牵拉部件包括延伸穿过偏转组件的纤维部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进一步包括张力调节机构,该张力调节机构适合于使用者调节偏转部件的操作阻力。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管,其中凸轮装置位于偏转组件的滑轮臂内。 9.一种适合于双向偏转的导管,该导管包括:导管主体;位于导管主体远端的尖端部分;位于导管主体近端的控制手柄;和在尖端部分和控制手柄之间延伸的第一和第二拉伸性牵拉部件,其中控制手柄包括:具有绕轴线可旋转的滑轮臂的偏转组件,所述组件包括在横越所述轴线的相对的位置上的两个滑轮,为使尖端部分偏转每个拉伸性牵拉部件延伸穿过偏转组件并在各滑轮上拉紧;和偏转灵敏度调节机构,其包括适合于调节滑轮之间间隔距离的凸轮装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导管,其中控制手柄进一步包括偏转部件,该偏转部件适合于使用者操作以旋转滑轮臂从而使尖端部分偏转。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导管,其中间隔距离在用于较大灵敏度的最大间隔及用于较小灵敏度的最小间隔之间是可调节的。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导管,其中控制手柄进一步包括偏转张力机构,该偏转张力机构适合于使能够调节偏转组件对使用者偏转操作的阻力。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导管,其中每个拉伸性牵拉部件具有纤维部分,该纤维部分延伸穿过偏转组件。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导管,其中凸轮装置位于滑轮之间并且凸轮装置具有与滑轮接触的延伸部分,该延伸部分根据凸轮装置的旋转改变间隔距离。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导管,其中凸轮装置位于滑轮之间并且每个滑轮具有至少一个与凸轮装置接触的联动装置,从而凸轮装置的旋转改变间隔距离。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导管,其中滑轮被逆着彼此的间隔而偏置。 17.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导管,其中偏转组件及偏转灵敏度调节机构共享同一旋转轴线。 1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导管,其中偏转组件、偏转灵敏度调节机构及张力机构共享同一旋转轴线。 19.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导管,其中凸轮装置位于偏转组件内。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管,特别地涉及具有控制手柄的可偏转导管。

    背景技术

    电极导管已普遍用于医疗实践多年。它们用于刺激并勘测心脏内的电活 动并消融异常电活动的位点。在使用中,电极导管插入在主静脉或动脉中,例 如股动脉,并且随后导入到所关注的心室中。在心脏内,对导管尖端的准确位 置及方向的控制能力很关键并且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导管有多大用处。

    已设计了双向导管,其可通过一根拉线在一个方向上偏转并通过第二根 拉线在同一平面内的相反方向上偏转。在这种构造中,拉线延伸进入相对的离 轴内腔,所述内腔位于导管的尖端部分内。从而尖端部分可在同一平面内的两 个方向上弯曲,拉线及与它们相关的内腔沿着尖端部分的直径定位。对于消融 导管,也在远端内设置有电极导线,并典型地使用附加内腔以容纳电极导线。 例如,美国专利No.6,210,407针对一种双向导管,其包括两根拉线及控制手柄, 该控制手柄具有至少两个在第一及第二位置之间可纵向运动的可运动部件。作 为另一个例子,美国专利No.6,171,277针对一种具有控制手柄的双向可操纵导 管,该控制手柄容纳了大致圆形的正齿轮及一对隔开的齿条齿轮。每个齿条齿 轮在第一及第二位置之间可纵向运动,由此,一个齿条齿轮的近端运动导致正 齿轮的旋转运动以及其他齿条齿轮相应的远端运动。同样,已知的美国专利 No.6,198,974是针对一种包括控制手柄的双向电极导管。在它们近端,两对拉线 附接于控制手柄中的可运动活塞。操作者通过使用固定地附接于每个活塞的可 滑动按钮来控制每个活塞。所选按钮的运动导致尖端部分偏转为大致平面的“U” 形或“S”形弯曲。另外,已知的美国专利No.5,891,088是针对一种具有非对称左 右弯曲构造的操纵组件。左右操纵线的近端可调整地附接于容纳在控制手柄中 的可旋转凸轮。可旋转凸轮具有第一及第二凸轮表面,该表面可彼此不同地构 造以实现不对称操纵。

    同样已知的是在导管尖端内提供较大程度偏转的控制手柄。例如,美国 专利No.7,377,906(在此以引用的方式并入其全部公开内容)通过使用滑轮而具 有增大的转动范围(throw capacity),拉线绕该滑轮行进以使得拉线与控制手柄 纵向轴线之间的偏移角最小,同时使得对于牵引拉线的滑轮所行进的任何给定 距离,该拉线的行进距离最大。在美国专利No.[57117]中介绍了合适的拉伸性牵 拉部件,在此也以引用的方式并入其全部公开内容。

    然而,期望提供一种控制手柄,正如不同用途和应用所需要的,允许使 用者对偏转的最大程度以及使用者操作时控制手柄的偏转灵敏度进行调节。

    发明内容

    一种提供双向操纵并允许对偏转灵敏度进行调节的导管,其包括导管主 体、可偏转尖端部分及控制手柄,其中控制手柄具有适合于使用者操作的偏转 部件、响应于偏转部件为使尖端部分偏转而牵引拉伸性牵拉部件的偏转组件, 以及适合于对偏转部件的灵敏度进行调节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还相应地调节 尖端部分偏转的最大程度。

    在一个更详细的实施例中,导管包括偏转组件以及偏转灵敏度调节机 构,偏转组件具有一个可旋转滑轮臂及两个滑轮,偏转灵敏度调节机构具有一 个改变滑轮之间相隔距离的凸轮装置。凸轮装置位于滑轮臂内部并且可由使用 者通过偏转灵敏度旋钮进行旋转,从而为了在偏转部件用户界面中获得较大偏 转灵敏度而增加相隔距离,或者为了获得更大的尖端偏转的最大程度而减小相 隔距离。凸轮装置与偏转组件的滑轮臂共享同一旋转轴线并且可由使用者通过 旋转偏转旋钮来对其进行操作。

    通过其实现偏转的拉伸性牵拉部件可包括纤维部分,该纤维部分接合于 偏转组件的滑轮以提高对于由尖端部分的重复偏转所产生弯曲应力的耐用性。

    导管还可包括偏转张力调节机构以允许使用者通过增加或减小对偏转 部件旋转的阻力而调节偏转部件的张力。

    本发明可用于单向及双向导管,而凸轮装置适合于提供偏转灵敏度及最 大偏转的不同范围。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同时一并考虑所附附图,将更好地理解本 发明的这些及其他的特征和优势,其中:

    图1为本发明导管的一个实施例的顶视图。

    图2A为控制手柄的半个壳体的一个实施例的顶视图,其中偏转组件位 于一个位置,在该位置一对滑轮之间的相隔距离为最大。

    图2B为图2的半个壳体的顶视图,其中相隔距离为最小。

    图3A-3C示出了偏转组件和拉线的一个实施例的各位置,分别是处于中 间位置、向右偏转及向左偏转。

    图4为偏转组件的一个组件、偏转臂及偏转灵敏度旋钮的一个实施例的 侧立面视图(未示出控制手柄壳体)。

    图4A为沿线A-A剖切的图4组件的剖视图。

    图4B为沿线B-B剖切的图4组件的剖视图,示出了控制手柄壳体。

    图4C为图4的组件的分解图。

    图5为偏转组件的一个组件、偏转臂及偏转灵敏度旋钮的一个备选实施 例的侧立面图(未示出控制手柄壳体)。

    图5A为沿线A-A剖切的图5组件的剖视图。

    图5B为沿线B-B剖切的图5组件的剖视图,示出了控制手柄壳体。 图5C为图5的组件的分解图。

    图6为偏转臂张力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具有可调整偏转灵敏度的可操纵双向导管10的一个实施例。 导管10包括伸长的、具有近端及远端的导管主体12,位于导管主体12远端的 尖端部分14,及位于导管主体12近端的控制手柄16。为了偏转可偏转部分14, 导管10具有牵拉部件,该牵拉部件从控制手柄延伸,穿过导管主体12并进入 可偏转部分14。牵拉部件的远端锚定在可偏转部分14中并且它们的近端锚定在 控制手柄中。通过操作控制手柄16上的偏转臂18实现牵拉部件相对于导管主 体12的纵向运动,该运动导致了尖端部分14的偏转。此外,控制手柄上包括 偏转灵敏度旋钮24以允许使用者调节最大偏转量以及偏转调节的灵敏度。

    参考图1、2A及2B,控制手柄16包括可由任何适合的刚性材料制成的 大致伸长的手柄壳体20。在所示实施例中,壳体包括由胶水、声波焊接或其它 适合的方法沿着围绕壳体的纵向外周接缝连接的两个相对的半壳体20a和20b。 控制手柄16包括偏转组件30,该偏转组件30响应于偏转臂18及偏转灵敏度旋 钮24以控制尖端部分14的偏转。

    在图2A和2B所示的实施例中,偏转组件30具有含一对滑轮34(例如, 开口轴承或嵌合轴承,snap bearing)的滑轮臂31,滑轮34作用于拉伸性牵拉部 件32以使尖端部分14偏转。偏转臂18与滑轮臂31可旋转地耦接使得使用者 使偏转臂旋转的同时也使滑轮臂旋转。由于依靠偏转臂18来旋转滑轮臂31,从 而一个滑轮牵引位于导管一侧的牵拉部件32以使远端部分14向那一侧偏转(图 3B及3C)从而使滑轮34从中间位置(图3A)移开,滑轮的牵引方向逆着该 牵拉部件32锚定的近端。

    每个拉伸性牵拉部件32可为连接的或分段的牵拉部件,其具有多个串 联连接的拉伸性牵拉部件32。在图2A和2B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个牵拉部件 32具有远端拉线部分33和近端拉伸性纤维部分35使得拉线部分33从控制手柄 16延伸至可偏转部分14并且近端拉伸性纤维35接合于控制手柄16内的各个滑 轮34。在这种方式中,更柔韧的拉伸性纤维部分35与滑轮相互作用并承受在偏 转操作期间的重复弯曲和伸直。拉伸性纤维35因而保护拉线33避免其遭受滑 轮34导致的弯曲应力所引起的疲劳失效。

    每个拉线部分或拉线33由任何合适的金属制成,诸如不锈钢或镍钛诺 (Nitinol)。优选地,每个拉线33具有低摩擦涂层,诸如特氟隆涂层 等等。每个拉线33具有优选在大约0.006英寸至大约0.012英寸范围内的直径。 优选地,两根拉线33具有相同的直径。每个拉伸性纤维部分或拉伸性纤维35 可为高模量纤维材料,优选地具有基本在412-463ksi(2480-3200Mpa)范围内 的极限抗张强度,诸如高分子密度聚乙烯(例如SpectraTM或DyneemaTM),纺 芳纶纤维聚合物(spun para-aramid fiber polymer)(例如KevlarTM)或熔体纺液 晶聚合物纤维绳(melt spun liquid crystal fiber rope)(例如VectranTM),或高强度 陶瓷纤维(例如NextelTM)。在此使用的术语“纤维”与术语“纤维束”可互换, 因为拉伸性纤维可以是纺织或编织构造。在任何情况下,这些材料往往是柔韧 的,当用于缠绕接合于滑轮34及类似物时提供合适的耐用性,以在对导管尖端 进行偏转时获得更大的转动。此外,它们基本不可伸长,这增加了对控制手柄 操作的响应度,并且不具有磁性从而它们对MRI大致呈现为透明的。材料的低 密度会导致其对x射线机器大致透明。该材料还可以是绝缘的以避免短路。例 如,VectranTM具有高强度、高抗磨损性、为电绝缘体、不具有磁性、为聚合体 并且在持续负载条件下具有低延伸性。拉线33及拉伸性纤维35通过连接器36 彼此连接或固定,连接器36例如为由收缩管覆盖的轧花黄铜套圈(crimped brass ferrule)。

    牵拉部件32在其末端进入控制手柄16。伸长的间隔物40位于两个牵拉 部件32之间以限定朝滑轮臂31的相隔路径。拉线33之间的连接器36及牵拉 部件的拉伸性纤维35位于滑轮34的远端从而它们不会与偏转组件30发生干涉。 连接器36的近端、每个拉伸性纤维35围绕各滑轮34拉紧并在由各自的一对齿 条41限定的各通道38之间延伸。每个拉伸性纤维的近端包装在尺寸设置为可 装配在通道38内并在其内移动的模制部件或嵌条42中。嵌条42的近端为止动 件或夹子44,其沿着齿条41可调节地定位在一个的选定位置,例如,通过形成 在齿条41中的交齿及夹子44以可释放地锁定在选定位置,使其不能运动。夹 子44形成为使得各个拉伸性纤维35的每一个均可滑动穿过它们、低于或环绕 它们,但夹子阻止嵌条42向近端运动而通过它们。相应地,夹子44限制了嵌 条42的近端运动并作为拉伸性纤维35的近端的锚定物,以当它们每一个被偏 转组件30向近端牵拉时实现偏转。

    在两个半壳体20a和20b连接前控制手柄16的组装期间,夹子止动件 44选择性地定位在齿条41之间以获得在每个牵拉部件32中所需的张力。齿条 41的交齿及夹子止动件44允许在设置张力时进行微调。

    正如所述的,每个牵拉部件32围绕偏转组件30的滑轮臂31的各滑轮 34拉紧从而偏转臂18的旋转导致一侧的滑轮34牵引其牵拉部件以使远端部分 14向那一侧偏转(图3B和3C)。此外,偏转组件30有利地允许使用者设置偏 转灵敏度并通过偏转灵敏度旋钮24调节偏转的最大程度。特别地,偏转灵敏度 旋钮24控制凸轮装置50,其允许偏转灵敏度随着偏转的最大程度的相应增加而 减小(图2A)或者偏转灵敏度随着偏转的最大程度的相应减小而增加(图2B)。 如下面所进一步描述的,凸轮装置50坐落于滑轮臂31内从而为滑轮设置选定 的相隔距离。

    如图4、4A-4C图示的实施例所更好地显示的那样,偏转组件30的滑轮 臂31具有中央的中心开口52,其由环形端部54a和54b限定。开口52的中心 限定了偏转组件30的旋转轴线53(也被称之为控制手柄的转动轴线)。环形端 部54a具有凹进处56,其与形成在偏转臂18的下侧的突出物57(图4B)互锁, 从而滑轮臂31旋转耦接于偏转臂18以对导管尖端部分14进行偏转。

    两个孔58位于滑轮臂31的相对的端部并且离中心开口52大致等距, 在每个孔58中坐落滑轮34。所述孔具有伸长的横截面从而凸轮装置50响应于 偏转灵敏度旋钮24能使滑轮34在孔内运动。使用者因而使用偏转旋钮24以在 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设置滑轮34的相隔距离。所述最大相隔距离(图2A)在 偏转臂18中提供减小的偏转灵敏度,而在尖端部分14中提供增大的偏转最大 程度。所述最小相隔距离(图2B)在偏转臂18中提供增大的偏转灵敏度,而 在尖端部分14中提供减小的偏转最大程度(图2B)。

    凸轮装置50位于滑轮臂31的空腔70内,空腔70形成有中断器(cutouts) 71以容纳凸轮装置的旋转。凸轮装置50具有中央开口60,其与滑轮臂31的开 口52对齐从而凸轮装置50及滑轮臂31具有共享的旋转轴线53。滑轮34卡扣 配合在滑轮臂31的孔58中。拉伸性牵拉部件32穿过滑轮臂31中的狭缝72及 凸轮装置50的狭缝74进入滑轮臂31,并缠绕在形成于各滑轮34中的凹槽27 周围。

    在图4、4A-4C图示的实施例中,凸轮装置50具有两个相对的、大致为 三角形的部分或翼61,其具有与邻近的滑轮34接触的外边缘62。外边缘62以 预定曲率倾斜从而凸轮装置50在旋转时将滑轮34以预定方式(以在旋钮24中 提供预定“触感”)推到最外面的位置(位置A)(图2A)或者允许滑轮在偏置 部件64施加的力下运动到最里面的位置(位置B)(图2B),偏置部件64诸如 为弹簧或弹性带。依据本发明,使用者经由偏置灵敏度旋钮24来旋转凸轮装置 50从而调节滑轮34的间隔距离。在图2A和2B的图示实施例中,以顺时针方 向旋转凸轮装置50增加了滑轮34之间的距离,而以逆时针方向旋转凸轮装置 50则减小了所述距离。当滑轮34设置在位置A时(图2A),随滑轮臂31的旋 转,滑轮经历了较大的活动半径,导致在尖端部分14中最大程度的导管偏转而 在偏转臂18中的最小偏转灵敏度。当滑轮34设置在位置B时(图2B),随滑 轮臂31的旋转,滑轮经历了较小的活动半径,导致在尖端部分14中最小程度 的导管偏转而在偏转臂18中的最大偏转灵敏度。当滑轮34设置在位置A和位 置B之间的某处时,滑轮所经历的活动半径使得在尖端部分14中提供较小程度 的偏转而在偏转臂18中提供较大的偏转灵敏度,或者相反。

    通过互锁形成物56和57旋转耦接于滑轮臂31的偏转臂18具有中央开 口19,该开口19同样与滑轮臂31和凸轮装置50的开口52及60对齐而共享相 同的旋转轴线53。偏转臂具有两个圆形端部21,其每一个具有摩擦诱导表面23, 用于操作者旋转偏转臂以偏转导管尖端24。

    偏转灵敏度旋钮24的转柄25延伸进入开口19、52和60中。该转柄具 有较长、较厚的近端部分27及较短、较薄的远端部分29。近端的转柄部分27 延伸到凸轮装置50的开口60中,在那里转柄的远端尖端上的凸起63与凸轮装 置的开口60内的颈状部91卡扣配合或以其他方式接合,从而将偏转灵敏度旋 钮24锁定于凸轮装置50并因此锁定于偏转组件30。形成在远端转柄部分29 上的两个径向相对的突出物或键95收容在形成于凸轮装置50中的凹口93中从 而将旋钮24对齐并旋转耦接于凸轮装置50。相应地,偏转灵敏度旋钮24的旋 转使凸轮装置50旋转,用于设置滑轮34之间的间隔距离以及它们绕转动轴线 53的活动半径。

    为了保持旋钮24相对于偏转臂18的位置或设置,在旋钮和偏转臂之间 的接触面上形成摩擦诱导表面96(例如具有棘爪),如旋钮及偏转臂的接口表面。 备选地,摩擦诱导表面可形成在转柄25上和/或滑轮臂31的开口52的内表面上。 在任何情况下,摩擦诱导表面能够使偏转灵敏度旋钮24保持在由使用者选择的 位置上并在使用者旋转偏转臂18以偏转导管尖端14时保持在该位置。

    在图5、5A-5C的备选实施例中,偏转组件30’具有凸轮装置50’及滑轮 34’,凸轮装置50’具有含螺旋角部的大致矩形形状,滑轮34’具有联动装置37, 联动装置37的端部枢转附接于凸轮装置50’相对的角部。随着凸轮装置的旋转, 该角部运动以拉或推联动装置37,从而将滑轮34’定位在孔58’中最远位置和最 近位置之间。因此,以相似的方式,随着滑轮臂31’响应于偏转灵敏度旋钮24’ 的设置而旋转,滑轮34’经历不同的活动半径。

    凸轮装置50’容纳在滑轮臂31’的空腔70’中,形成空腔70’是为了容纳凸 轮装置在滑轮臂中的旋转。滑轮34’插入在滑轮臂的孔58’中,该孔的尺寸设置 为适配于联动装置37。正如其他实施例那样,在滑轮臂31’中提供狭缝72使得 拉伸性牵拉部件32能缠绕在每个滑轮34’的凹槽27周围。

    偏转臂18及滑轮臂31’同样地通过分别位于偏转臂18及滑轮臂31’中的 互锁形成物56和57而旋转耦接。并且,偏转灵敏度旋钮24的转柄25’延伸进 入偏转臂18及滑轮臂31’的开口19及52中。转柄25具有近端部分27,而对准 叉头43从近端部分27延伸穿过凸轮装置50’的狭缝开口60’(图5C),在狭缝 开口60’处对准叉头43固定到开口60’的边缘以为了旋转耦接而将旋钮24’和凸 轮装置50’对齐并锁定。相应地,偏转灵敏度旋钮24’的旋转使凸轮装置50’旋转, 用于设置滑轮34’之间的间隔距离以及它们绕转动轴线53的活动半径。同样地, 在旋钮24’和偏转臂18之间的接触面上可形成摩擦诱导表面96(例如具有棘爪)。

    对于任一个前述实施例,控制手柄16还包括偏转臂张力调节机构100, 其安装在半壳体20b上以与安装在半壳体20a上的偏转臂18和偏转灵敏度旋钮 24相对。图6的张力调节机构的图示实施例包括调节转盘101、盖帽102、张力 螺丝103、摩擦螺母80及垫圈81。使用者旋转转盘101以通过逆着垫圈81压 缩或释放滑轮臂31而调节偏转臂18旋转运动的紧密度或张力。摩擦螺母80位 于滑轮臂31的中心开口52的一端。在凸轮装置50和旋钮24与滑轮臂组装在 一起之前,摩擦螺母80放置在滑轮臂的开口52中。沿着开口52具有一个较小 的内圆周用于形成颈状部82,摩擦螺母的头部83紧邻该颈状部82从而具有六 角形横截面的螺母端部85延伸到环形端部54之外。半壳体20b提供具有匹配 的六角形横截面的孔115以接收端部85。

    通过张力螺丝103将盖帽102固定到半壳体20b上以及将半壳体20b固 定到半壳体20a上,张力螺丝103的端部插入穿过盖帽中的开口105并旋入到 摩擦螺母80的暴露端部95中。转盘101通过两个叉头111与盖帽102固定, 叉头111延伸穿过盖帽中的孔106和107以到达形成于底托半壳体20b外部的 弯曲狭缝109中。叉头旋转耦接于转盘101及盖帽102(弯曲狭缝109引导并限 制转盘绕转动轴线的旋转)。盖帽102中具有六角形横截面的凹进处113接收张 力螺丝103的头部从而将盖帽旋转耦接于张力螺丝103。盖帽中的环状形成物 110将张力螺丝103密封在通向开口105的孔106中。因此,通过旋转转盘101, 张力螺丝103能进入摩擦螺母80或从其中撤出,以使在垫圈81处滑轮臂31与 半壳体20b内部之间的接触变紧或变松。

    在使用中,使用者旋转偏转灵敏度旋钮24以设置偏转臂18的偏转灵敏 度,以及相应地设置导管尖端部分14偏转的最大程度。当具有较大的偏转灵敏 度时,尽管减小了尖端部分14偏转的最大程度,偏转臂18对使用者的旋转操 作仍然较为敏感,。也就是说,当具有较大的滑轮间隔距离时,偏转组件对于偏 转臂的旋转较为敏感,因而尖端偏转对于偏转臂的旋转也较为敏感。因此,尖 端偏转需要较小的偏转臂旋转量。

    相反,具有较小的偏转灵敏度时,相当的尖端偏转需要较多的偏转臂旋 转量,因为尽管增加了尖端部分14偏转的最大程度,偏转臂18对使用者的旋 转操作仍然较不敏感。也就是说,当具有较小的滑轮间隔时,偏转组件对于偏 转臂的旋转较不敏感,因而尖端偏转对于偏转臂的旋转也较不敏感。

    使用者还可旋转转盘101以设置偏转臂18的张力。当具有较大张力时, 旋转阻力较大并且因此需要较大的力以旋转偏转臂18。当具有较小张力时,旋 转阻力较小并且因此需要较小的力以旋转偏转臂。为了使尖端部分偏转到导管 一侧,使用者将偏转臂18旋转到该侧。为了使尖端部分偏转到另一侧,使用者 将偏转臂18旋转到那一侧。可以按照任何次序进行上述调节的任何一个,并且 无论导管如所需或期望地在患者身体内部或外部。

    已参考本发明目前优选的实施例介绍了前面的描述。该发明所属领域及 技术的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对所述结构进行改造和变化,而不有意脱离本发明 的原理、精神和范围。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 例中描述或图示的特征可根据需要或期望结合到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此 外,凸轮装置可具有适合与滑轮相互作用以改变滑轮间隔距离的其他实施例。

    相应地,前面的描述不应当被理解为仅仅有关于附图中所描述的及所图 示的那些确切的结构,而应当被理解为符合并支持随附权利要求,所述权利要 求将具有它们最全面及合理的范围。

    关 键  词:
    具有 调节 偏转 灵敏度 导管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具有可调节偏转灵敏度的导管.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66694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