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调节偏转灵敏度的导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有可调节偏转灵敏度的导管.pdf(22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1708130 B (45)授权公告日 2013.12.18 CN 101708130 B *CN101708130B* (21)申请号 200910211638.9 (22)申请日 2009.09.16 12/211,728 2008.09.16 US A61B 18/14(2006.01) A61M 25/01(2006.01) (73)专利权人 韦伯斯特生物官能公司 地址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72)发明人 JW舒尔茨 (74)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 司 72001 代理人 薛峰 刘华联 WO 94/26347 A1,1994.11.24,说。
2、明书第6页 第 3 行至第 10 页第 26 行及附图 1 2, 说明书摘 要 . US 2008/0103520 A1,2008.05.01, 全文 . (54) 发明名称 具有可调节偏转灵敏度的导管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具有可调节偏转灵敏度的导管。 具体地, 公开了一种提供双向操纵并允许调节偏 转灵敏度的导管, 其包括导管主体、 可偏转尖端部 分及控制手柄, 其中控制手柄具有适合于使用者 操作的偏转部件、 响应于偏转部件为使尖端部分 偏转而牵引拉伸性牵拉部件的偏转组件, 以及适 合于对偏转部件的灵敏度进行调节的调节机构。 调节机构还相应地调节尖端部分偏转的最大程 度。 偏转组件包括一。
3、个可旋转滑轮臂及两个滑轮, 以及具有凸轮装置的偏转灵敏度调节机构, 所述 凸轮装置改变滑轮之间的相隔距离。凸轮装置位 于滑轮臂内部并且可由使用者通过偏转灵敏度旋 钮进行旋转, 从而为了在偏转部件用户界面中获 得较大偏转灵敏度而增加相隔距离, 或者为了获 得较大的尖端偏转的最大程度而减小相隔距离。 (30)优先权数据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陈萌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7 页 附图 1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12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1708130 B CN 101708130 B。
4、 *CN101708130B* 1/2 页 2 1. 一种双向导管, 包括 : 导管主体 ; 位于导管主体远端的可偏转尖端部分 ; 拉伸性牵拉部件 ; 和 位于导管主体近端的控制手柄, 该控制手柄具有 : 适合于使用者操作的偏转部件 ; 响应于偏转部件为使尖端部分偏转而牵引拉伸性牵拉部件的偏转组件 ; 和 适于调节偏转部件的灵敏度以操作偏转部件的调节机构, 其中偏转组件包括 : 适合于绕旋转轴线旋转的滑轮臂 ; 和 定位在横越旋转轴线的相对的位置上的两个滑轮, 其中滑轮之间的间隔距离通过调节机构是可调节的。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导管, 其中调节机构相应地调节尖端部分偏转的最大程度。 3。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导管, 其中通过各滑轮分别驱动各拉伸性牵拉部件以使尖端部 分偏转。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导管, 其中调节机构包括适合作用于偏转组件的凸轮装置。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导管, 其中调节机构包括适合于改变间隔距离的凸轮装置。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导管, 其中每个拉伸性牵拉部件包括延伸穿过偏转组件的纤维 部分。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导管, 进一步包括张力调节机构, 该张力调节机构适合于使用 者调节偏转部件的操作阻力。 8.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导管, 其中凸轮装置位于偏转组件的滑轮臂内。 9. 一种适合于双向偏转的导管, 该导管包括 : 导管。
6、主体 ; 位于导管主体远端的尖端部分 ; 位于导管主体近端的控制手柄 ; 和 在尖端部分和控制手柄之间延伸的第一和第二拉伸性牵拉部件, 其中控制手柄包括 : 具有绕轴线可旋转的滑轮臂的偏转组件, 所述组件包括在横越所述轴线的相对的位置 上的两个滑轮, 为使尖端部分偏转每个拉伸性牵拉部件延伸穿过偏转组件并在各滑轮上拉 紧 ; 和 偏转灵敏度调节机构, 其包括适合于调节滑轮之间间隔距离的凸轮装置。 10. 如权利要求 9 所述的导管, 其中控制手柄进一步包括偏转部件, 该偏转部件适合于 使用者操作以旋转滑轮臂从而使尖端部分偏转。 11. 如权利要求 9 所述的导管, 其中间隔距离在用于较大灵敏度的。
7、最大间隔及用于较 小灵敏度的最小间隔之间是可调节的。 12. 如权利要求 9 所述的导管, 其中控制手柄进一步包括偏转张力机构, 该偏转张力机 构适合于使能够调节偏转组件对使用者偏转操作的阻力。 13. 如权利要求 9 所述的导管, 其中每个拉伸性牵拉部件具有纤维部分, 该纤维部分延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708130 B 2 2/2 页 3 伸穿过偏转组件。 14. 如权利要求 9 所述的导管, 其中凸轮装置位于滑轮之间并且凸轮装置具有与滑轮 接触的延伸部分, 该延伸部分根据凸轮装置的旋转改变间隔距离。 15. 如权利要求 9 所述的导管, 其中凸轮装置位于滑轮之间并且每个滑轮具有。
8、至少一 个与凸轮装置接触的联动装置, 从而凸轮装置的旋转改变间隔距离。 16. 如权利要求 9 所述的导管, 其中滑轮被逆着彼此的间隔而偏置。 17. 如权利要求 9 所述的导管, 其中偏转组件及偏转灵敏度调节机构共享同一旋转轴 线。 18. 如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导管, 其中偏转组件、 偏转灵敏度调节机构及张力机构共享 同一旋转轴线。 19. 如权利要求 9 所述的导管, 其中凸轮装置位于偏转组件内。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708130 B 3 1/7 页 4 具有可调节偏转灵敏度的导管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导管, 特别地涉及具有控制手柄的可偏转导管。 背景技术 000。
9、2 电极导管已普遍用于医疗实践多年。 它们用于刺激并勘测心脏内的电活动并消融 异常电活动的位点。在使用中, 电极导管插入在主静脉或动脉中, 例如股动脉, 并且随后导 入到所关注的心室中。在心脏内, 对导管尖端的准确位置及方向的控制能力很关键并且很 大程度上决定了导管有多大用处。 0003 已设计了双向导管, 其可通过一根拉线在一个方向上偏转并通过第二根拉线在同 一平面内的相反方向上偏转。在这种构造中, 拉线延伸进入相对的离轴内腔, 所述内腔位 于导管的尖端部分内。从而尖端部分可在同一平面内的两个方向上弯曲, 拉线及与它们相 关的内腔沿着尖端部分的直径定位。 对于消融导管, 也在远端内设置有电极。
10、导线, 并典型地 使用附加内腔以容纳电极导线。例如, 美国专利 No.6,210,407 针对一种双向导管, 其包括 两根拉线及控制手柄, 该控制手柄具有至少两个在第一及第二位置之间可纵向运动的可运 动部件。作为另一个例子, 美国专利 No.6,171,277 针对一种具有控制手柄的双向可操纵导 管, 该控制手柄容纳了大致圆形的正齿轮及一对隔开的齿条齿轮。每个齿条齿轮在第一及 第二位置之间可纵向运动, 由此, 一个齿条齿轮的近端运动导致正齿轮的旋转运动以及其 他齿条齿轮相应的远端运动。同样, 已知的美国专利 No.6,198,974 是针对一种包括控制手 柄的双向电极导管。在它们近端, 两对拉。
11、线附接于控制手柄中的可运动活塞。操作者通过 使用固定地附接于每个活塞的可滑动按钮来控制每个活塞。 所选按钮的运动导致尖端部分 偏转为大致平面的 “U” 形或 “S” 形弯曲。另外, 已知的美国专利 No.5,891,088 是针对一种 具有非对称左右弯曲构造的操纵组件。 左右操纵线的近端可调整地附接于容纳在控制手柄 中的可旋转凸轮。可旋转凸轮具有第一及第二凸轮表面, 该表面可彼此不同地构造以实现 不对称操纵。 0004 同样已知的是在导管尖端内提供较大程度偏转的控制手柄。例如, 美国专利 No.7,377,906( 在此以引用的方式并入其全部公开内容 ) 通过使用滑轮而具有增大的转动 范围 (。
12、throw capacity), 拉线绕该滑轮行进以使得拉线与控制手柄纵向轴线之间的偏移角 最小, 同时使得对于牵引拉线的滑轮所行进的任何给定距离, 该拉线的行进距离最大。 在美 国专利 No.57117 中介绍了合适的拉伸性牵拉部件, 在此也以引用的方式并入其全部公 开内容。 0005 然而, 期望提供一种控制手柄, 正如不同用途和应用所需要的, 允许使用者对偏转 的最大程度以及使用者操作时控制手柄的偏转灵敏度进行调节。 发明内容 0006 一种提供双向操纵并允许对偏转灵敏度进行调节的导管, 其包括导管主体、 可偏 转尖端部分及控制手柄, 其中控制手柄具有适合于使用者操作的偏转部件、 响应于。
13、偏转部 说 明 书 CN 101708130 B 4 2/7 页 5 件为使尖端部分偏转而牵引拉伸性牵拉部件的偏转组件, 以及适合于对偏转部件的灵敏度 进行调节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还相应地调节尖端部分偏转的最大程度。 0007 在一个更详细的实施例中, 导管包括偏转组件以及偏转灵敏度调节机构, 偏转组 件具有一个可旋转滑轮臂及两个滑轮, 偏转灵敏度调节机构具有一个改变滑轮之间相隔距 离的凸轮装置。凸轮装置位于滑轮臂内部并且可由使用者通过偏转灵敏度旋钮进行旋转, 从而为了在偏转部件用户界面中获得较大偏转灵敏度而增加相隔距离, 或者为了获得更大 的尖端偏转的最大程度而减小相隔距离。 凸轮装置与偏转。
14、组件的滑轮臂共享同一旋转轴线 并且可由使用者通过旋转偏转旋钮来对其进行操作。 0008 通过其实现偏转的拉伸性牵拉部件可包括纤维部分, 该纤维部分接合于偏转组件 的滑轮以提高对于由尖端部分的重复偏转所产生弯曲应力的耐用性。 0009 导管还可包括偏转张力调节机构以允许使用者通过增加或减小对偏转部件旋转 的阻力而调节偏转部件的张力。 0010 本发明可用于单向及双向导管, 而凸轮装置适合于提供偏转灵敏度及最大偏转的 不同范围。 附图说明 0011 通过参考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同时一并考虑所附附图, 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这 些及其他的特征和优势, 其中 : 0012 图 1 为本发明导管的一个实施例。
15、的顶视图。 0013 图 2A 为控制手柄的半个壳体的一个实施例的顶视图, 其中偏转组件位于一个位 置, 在该位置一对滑轮之间的相隔距离为最大。 0014 图 2B 为图 2 的半个壳体的顶视图, 其中相隔距离为最小。 0015 图 3A-3C 示出了偏转组件和拉线的一个实施例的各位置, 分别是处于中间位置、 向右偏转及向左偏转。 0016 图 4 为偏转组件的一个组件、 偏转臂及偏转灵敏度旋钮的一个实施例的侧立面视 图 ( 未示出控制手柄壳体 )。 0017 图 4A 为沿线 A-A 剖切的图 4 组件的剖视图。 0018 图 4B 为沿线 B-B 剖切的图 4 组件的剖视图, 示出了控制手。
16、柄壳体。 0019 图 4C 为图 4 的组件的分解图。 0020 图 5 为偏转组件的一个组件、 偏转臂及偏转灵敏度旋钮的一个备选实施例的侧立 面图 ( 未示出控制手柄壳体 )。 0021 图 5A 为沿线 A-A 剖切的图 5 组件的剖视图。 0022 图 5B 为沿线 B-B 剖切的图 5 组件的剖视图, 示出了控制手柄壳体。图 5C 为图 5 的组件的分解图。 0023 图 6 为偏转臂张力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图 1 示出具有可调整偏转灵敏度的可操纵双向导管 10 的一个实施例。导管 10 包 括伸长的、 具有近端及远端的导管主体 12, 位于导管主体 。
17、12 远端的尖端部分 14, 及位于导 说 明 书 CN 101708130 B 5 3/7 页 6 管主体 12 近端的控制手柄 16。为了偏转可偏转部分 14, 导管 10 具有牵拉部件, 该牵拉部 件从控制手柄延伸, 穿过导管主体12并进入可偏转部分14。 牵拉部件的远端锚定在可偏转 部分 14 中并且它们的近端锚定在控制手柄中。通过操作控制手柄 16 上的偏转臂 18 实现 牵拉部件相对于导管主体 12 的纵向运动, 该运动导致了尖端部分 14 的偏转。此外, 控制手 柄上包括偏转灵敏度旋钮 24 以允许使用者调节最大偏转量以及偏转调节的灵敏度。 0025 参考图 1、 2A 及 2B。
18、, 控制手柄 16 包括可由任何适合的刚性材料制成的大致伸长的 手柄壳体20。 在所示实施例中, 壳体包括由胶水、 声波焊接或其它适合的方法沿着围绕壳体 的纵向外周接缝连接的两个相对的半壳体 20a 和 20b。控制手柄 16 包括偏转组件 30, 该偏 转组件 30 响应于偏转臂 18 及偏转灵敏度旋钮 24 以控制尖端部分 14 的偏转。 0026 在图 2A 和 2B 所示的实施例中, 偏转组件 30 具有含一对滑轮 34( 例如, 开口轴承 或嵌合轴承, snap bearing) 的滑轮臂 31, 滑轮 34 作用于拉伸性牵拉部件 32 以使尖端部分 14 偏转。偏转臂 18 与滑轮。
19、臂 31 可旋转地耦接使得使用者使偏转臂旋转的同时也使滑轮 臂旋转。由于依靠偏转臂 18 来旋转滑轮臂 31, 从而一个滑轮牵引位于导管一侧的牵拉部 件 32 以使远端部分 14 向那一侧偏转 ( 图 3B 及 3C) 从而使滑轮 34 从中间位置 ( 图 3A) 移 开, 滑轮的牵引方向逆着该牵拉部件 32 锚定的近端。 0027 每个拉伸性牵拉部件 32 可为连接的或分段的牵拉部件, 其具有多个串联连接的 拉伸性牵拉部件 32。在图 2A 和 2B 所示的实施例中, 每个牵拉部件 32 具有远端拉线部分 33和近端拉伸性纤维部分35使得拉线部分33从控制手柄16延伸至可偏转部分14并且近 。
20、端拉伸性纤维 35 接合于控制手柄 16 内的各个滑轮 34。在这种方式中, 更柔韧的拉伸性纤 维部分 35 与滑轮相互作用并承受在偏转操作期间的重复弯曲和伸直。拉伸性纤维 35 因而 保护拉线 33 避免其遭受滑轮 34 导致的弯曲应力所引起的疲劳失效。 0028 每个拉线部分或拉线 33 由任何合适的金属制成, 诸如不锈钢或镍钛诺 (Nitinol)。优选地, 每个拉线33具有低摩擦涂层, 诸如特氟隆涂层等等。每个拉 线 33 具有优选在大约 0.006 英寸至大约 0.012 英寸范围内的直径。优选地, 两根拉线 33 具有相同的直径。每个拉伸性纤维部分或拉伸性纤维 35 可为高模量纤维。
21、材料, 优选地具有 基本在 412-463ksi(2480-3200Mpa) 范围内的极限抗张强度, 诸如高分子密度聚乙烯 ( 例 如 SpectraTM或 DyneemaTM), 纺芳纶纤维聚合物 (spun para-aramid fiber polymer)( 例 如KevlarTM)或熔体纺液晶聚合物纤维绳(melt spun liquid crystal fiber rope)(例如 VectranTM), 或高强度陶瓷纤维 ( 例如 NextelTM)。在此使用的术语 “纤维” 与术语 “纤维束” 可互换, 因为拉伸性纤维可以是纺织或编织构造。在任何情况下, 这些材料往往是柔韧的,。
22、 当用于缠绕接合于滑轮 34 及类似物时提供合适的耐用性, 以在对导管尖端进行偏转时获 得更大的转动。此外, 它们基本不可伸长, 这增加了对控制手柄操作的响应度, 并且不具有 磁性从而它们对 MRI 大致呈现为透明的。材料的低密度会导致其对 x 射线机器大致透明。 该材料还可以是绝缘的以避免短路。例如, VectranTM具有高强度、 高抗磨损性、 为电绝缘 体、 不具有磁性、 为聚合体并且在持续负载条件下具有低延伸性。拉线 33 及拉伸性纤维 35 通过连接器 36 彼此连接或固定, 连接器 36 例如为由收缩管覆盖的轧花黄铜套圈 (crimped brassferrule)。 0029 牵。
23、拉部件 32 在其末端进入控制手柄 16。伸长的间隔物 40 位于两个牵拉部件 32 之间以限定朝滑轮臂 31 的相隔路径。拉线 33 之间的连接器 36 及牵拉部件的拉伸性纤维 说 明 书 CN 101708130 B 6 4/7 页 7 35 位于滑轮 34 的远端从而它们不会与偏转组件 30 发生干涉。连接器 36 的近端、 每个拉 伸性纤维 35 围绕各滑轮 34 拉紧并在由各自的一对齿条 41 限定的各通道 38 之间延伸。每 个拉伸性纤维的近端包装在尺寸设置为可装配在通道 38 内并在其内移动的模制部件或嵌 条 42 中。嵌条 42 的近端为止动件或夹子 44, 其沿着齿条 41 。
24、可调节地定位在一个的选定位 置, 例如, 通过形成在齿条 41 中的交齿及夹子 44 以可释放地锁定在选定位置, 使其不能运 动。夹子 44 形成为使得各个拉伸性纤维 35 的每一个均可滑动穿过它们、 低于或环绕它们, 但夹子阻止嵌条 42 向近端运动而通过它们。相应地, 夹子 44 限制了嵌条 42 的近端运动并 作为拉伸性纤维 35 的近端的锚定物, 以当它们每一个被偏转组件 30 向近端牵拉时实现偏 转。 0030 在两个半壳体 20a 和 20b 连接前控制手柄 16 的组装期间, 夹子止动件 44 选择性 地定位在齿条 41 之间以获得在每个牵拉部件 32 中所需的张力。齿条 41 。
25、的交齿及夹子止 动件 44 允许在设置张力时进行微调。 0031 正如所述的, 每个牵拉部件32围绕偏转组件30的滑轮臂31的各滑轮34拉紧从而 偏转臂 18 的旋转导致一侧的滑轮 34 牵引其牵拉部件以使远端部分 14 向那一侧偏转 ( 图 3B和3C)。 此外, 偏转组件30有利地允许使用者设置偏转灵敏度并通过偏转灵敏度旋钮24 调节偏转的最大程度。特别地, 偏转灵敏度旋钮 24 控制凸轮装置 50, 其允许偏转灵敏度随 着偏转的最大程度的相应增加而减小(图2A)或者偏转灵敏度随着偏转的最大程度的相应 减小而增加 ( 图 2B)。如下面所进一步描述的, 凸轮装置 50 坐落于滑轮臂 31 。
26、内从而为滑轮 设置选定的相隔距离。 0032 如图 4、 4A-4C 图示的实施例所更好地显示的那样, 偏转组件 30 的滑轮臂 31 具有 中央的中心开口 52, 其由环形端部 54a 和 54b 限定。开口 52 的中心限定了偏转组件 30 的 旋转轴线 53( 也被称之为控制手柄的转动轴线 )。环形端部 54a 具有凹进处 56, 其与形成 在偏转臂 18 的下侧的突出物 57( 图 4B) 互锁, 从而滑轮臂 31 旋转耦接于偏转臂 18 以对导 管尖端部分 14 进行偏转。 0033 两个孔58位于滑轮臂31的相对的端部并且离中心开口52大致等距, 在每个孔58 中坐落滑轮34。 所。
27、述孔具有伸长的横截面从而凸轮装置50响应于偏转灵敏度旋钮24能使 滑轮 34 在孔内运动。使用者因而使用偏转旋钮 24 以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设置滑轮 34 的相隔距离。所述最大相隔距离 ( 图 2A) 在偏转臂 18 中提供减小的偏转灵敏度, 而在尖端 部分 14 中提供增大的偏转最大程度。所述最小相隔距离 ( 图 2B) 在偏转臂 18 中提供增大 的偏转灵敏度, 而在尖端部分 14 中提供减小的偏转最大程度 ( 图 2B)。 0034 凸轮装置 50 位于滑轮臂 31 的空腔 70 内, 空腔 70 形成有中断器 (cutouts)71 以 容纳凸轮装置的旋转。凸轮装置 50 具有中央开。
28、口 60, 其与滑轮臂 31 的开口 52 对齐从而 凸轮装置 50 及滑轮臂 31 具有共享的旋转轴线 53。滑轮 34 卡扣配合在滑轮臂 31 的孔 58 中。拉伸性牵拉部件 32 穿过滑轮臂 31 中的狭缝 72 及凸轮装置 50 的狭缝 74 进入滑轮臂 31, 并缠绕在形成于各滑轮 34 中的凹槽 27 周围。 0035 在图 4、 4A-4C 图示的实施例中, 凸轮装置 50 具有两个相对的、 大致为三角形的部 分或翼 61, 其具有与邻近的滑轮 34 接触的外边缘 62。外边缘 62 以预定曲率倾斜从而凸轮 装置 50 在旋转时将滑轮 34 以预定方式 ( 以在旋钮 24 中提供。
29、预定 “触感” ) 推到最外面的 位置 ( 位置 A)( 图 2A) 或者允许滑轮在偏置部件 64 施加的力下运动到最里面的位置 ( 位 说 明 书 CN 101708130 B 7 5/7 页 8 置B)(图2B), 偏置部件64诸如为弹簧或弹性带。 依据本发明, 使用者经由偏置灵敏度旋钮 24 来旋转凸轮装置 50 从而调节滑轮 34 的间隔距离。在图 2A 和 2B 的图示实施例中, 以顺 时针方向旋转凸轮装置 50 增加了滑轮 34 之间的距离, 而以逆时针方向旋转凸轮装置 50 则 减小了所述距离。当滑轮 34 设置在位置 A 时 ( 图 2A), 随滑轮臂 31 的旋转, 滑轮经历。
30、了较 大的活动半径, 导致在尖端部分 14 中最大程度的导管偏转而在偏转臂 18 中的最小偏转灵 敏度。当滑轮 34 设置在位置 B 时 ( 图 2B), 随滑轮臂 31 的旋转, 滑轮经历了较小的活动半 径, 导致在尖端部分 14 中最小程度的导管偏转而在偏转臂 18 中的最大偏转灵敏度。当滑 轮 34 设置在位置 A 和位置 B 之间的某处时, 滑轮所经历的活动半径使得在尖端部分 14 中 提供较小程度的偏转而在偏转臂 18 中提供较大的偏转灵敏度, 或者相反。 0036 通过互锁形成物 56 和 57 旋转耦接于滑轮臂 31 的偏转臂 18 具有中央开口 19, 该 开口 19 同样与滑。
31、轮臂 31 和凸轮装置 50 的开口 52 及 60 对齐而共享相同的旋转轴线 53。 偏转臂具有两个圆形端部 21, 其每一个具有摩擦诱导表面 23, 用于操作者旋转偏转臂以偏 转导管尖端 24。 0037 偏转灵敏度旋钮 24 的转柄 25 延伸进入开口 19、 52 和 60 中。该转柄具有较长、 较 厚的近端部分 27 及较短、 较薄的远端部分 29。近端的转柄部分 27 延伸到凸轮装置 50 的开 口 60 中, 在那里转柄的远端尖端上的凸起 63 与凸轮装置的开口 60 内的颈状部 91 卡扣配 合或以其他方式接合, 从而将偏转灵敏度旋钮 24 锁定于凸轮装置 50 并因此锁定于偏。
32、转组 件30。 形成在远端转柄部分29上的两个径向相对的突出物或键95收容在形成于凸轮装置 50 中的凹口 93 中从而将旋钮 24 对齐并旋转耦接于凸轮装置 50。相应地, 偏转灵敏度旋钮 24的旋转使凸轮装置50旋转, 用于设置滑轮34之间的间隔距离以及它们绕转动轴线53的 活动半径。 0038 为了保持旋钮 24 相对于偏转臂 18 的位置或设置, 在旋钮和偏转臂之间的接触面 上形成摩擦诱导表面 96( 例如具有棘爪 ), 如旋钮及偏转臂的接口表面。备选地, 摩擦诱导 表面可形成在转柄 25 上和 / 或滑轮臂 31 的开口 52 的内表面上。在任何情况下, 摩擦诱导 表面能够使偏转灵敏。
33、度旋钮24保持在由使用者选择的位置上并在使用者旋转偏转臂18以 偏转导管尖端 14 时保持在该位置。 0039 在图 5、 5A-5C 的备选实施例中, 偏转组件 30 具有凸轮装置 50 及滑轮 34 , 凸轮 装置 50 具有含螺旋角部的大致矩形形状, 滑轮 34 具有联动装置 37, 联动装置 37 的端部 枢转附接于凸轮装置 50 相对的角部。随着凸轮装置的旋转, 该角部运动以拉或推联动装 置 37, 从而将滑轮 34 定位在孔 58 中最远位置和最近位置之间。因此, 以相似的方式, 随 着滑轮臂 31 响应于偏转灵敏度旋钮 24 的设置而旋转, 滑轮 34 经历不同的活动半径。 00。
34、40 凸轮装置 50 容纳在滑轮臂 31 的空腔 70 中, 形成空腔 70 是为了容纳凸轮装 置在滑轮臂中的旋转。滑轮 34 插入在滑轮臂的孔 58 中, 该孔的尺寸设置为适配于联动 装置 37。正如其他实施例那样, 在滑轮臂 31 中提供狭缝 72 使得拉伸性牵拉部件 32 能缠 绕在每个滑轮 34 的凹槽 27 周围。 0041 偏转臂 18 及滑轮臂 31 同样地通过分别位于偏转臂 18 及滑轮臂 31 中的互锁形 成物 56 和 57 而旋转耦接。并且, 偏转灵敏度旋钮 24 的转柄 25 延伸进入偏转臂 18 及滑 轮臂 31 的开口 19 及 52 中。转柄 25 具有近端部分 。
35、27, 而对准叉头 43 从近端部分 27 延伸 穿过凸轮装置 50 的狭缝开口 60 ( 图 5C), 在狭缝开口 60 处对准叉头 43 固定到开口 60 说 明 书 CN 101708130 B 8 6/7 页 9 的边缘以为了旋转耦接而将旋钮 24 和凸轮装置 50 对齐并锁定。相应地, 偏转灵敏度旋 钮 24 的旋转使凸轮装置 50 旋转, 用于设置滑轮 34 之间的间隔距离以及它们绕转动轴 线 53 的活动半径。同样地, 在旋钮 24 和偏转臂 18 之间的接触面上可形成摩擦诱导表面 96( 例如具有棘爪 )。 0042 对于任一个前述实施例, 控制手柄 16 还包括偏转臂张力调节。
36、机构 100, 其安装在 半壳体 20b 上以与安装在半壳体 20a 上的偏转臂 18 和偏转灵敏度旋钮 24 相对。图 6 的张 力调节机构的图示实施例包括调节转盘 101、 盖帽 102、 张力螺丝 103、 摩擦螺母 80 及垫圈 81。使用者旋转转盘 101 以通过逆着垫圈 81 压缩或释放滑轮臂 31 而调节偏转臂 18 旋转 运动的紧密度或张力。摩擦螺母 80 位于滑轮臂 31 的中心开口 52 的一端。在凸轮装置 50 和旋钮 24 与滑轮臂组装在一起之前, 摩擦螺母 80 放置在滑轮臂的开口 52 中。沿着开口 52 具有一个较小的内圆周用于形成颈状部 82, 摩擦螺母的头部 。
37、83 紧邻该颈状部 82 从而具有 六角形横截面的螺母端部 85 延伸到环形端部 54 之外。半壳体 20b 提供具有匹配的六角形 横截面的孔 115 以接收端部 85。 0043 通过张力螺丝 103 将盖帽 102 固定到半壳体 20b 上以及将半壳体 20b 固定到半壳 体 20a 上, 张力螺丝 103 的端部插入穿过盖帽中的开口 105 并旋入到摩擦螺母 80 的暴露端 部 95 中。转盘 101 通过两个叉头 111 与盖帽 102 固定, 叉头 111 延伸穿过盖帽中的孔 106 和 107 以到达形成于底托半壳体 20b 外部的弯曲狭缝 109 中。叉头旋转耦接于转盘 101 。
38、及 盖帽 102( 弯曲狭缝 109 引导并限制转盘绕转动轴线的旋转 )。盖帽 102 中具有六角形横 截面的凹进处 113 接收张力螺丝 103 的头部从而将盖帽旋转耦接于张力螺丝 103。盖帽中 的环状形成物 110 将张力螺丝 103 密封在通向开口 105 的孔 106 中。因此, 通过旋转转盘 101, 张力螺丝 103 能进入摩擦螺母 80 或从其中撤出, 以使在垫圈 81 处滑轮臂 31 与半壳体 20b 内部之间的接触变紧或变松。 0044 在使用中, 使用者旋转偏转灵敏度旋钮24以设置偏转臂18的偏转灵敏度, 以及相 应地设置导管尖端部分 14 偏转的最大程度。当具有较大的偏。
39、转灵敏度时, 尽管减小了尖端 部分 14 偏转的最大程度, 偏转臂 18 对使用者的旋转操作仍然较为敏感, 。也就是说, 当具 有较大的滑轮间隔距离时, 偏转组件对于偏转臂的旋转较为敏感, 因而尖端偏转对于偏转 臂的旋转也较为敏感。因此, 尖端偏转需要较小的偏转臂旋转量。 0045 相反, 具有较小的偏转灵敏度时, 相当的尖端偏转需要较多的偏转臂旋转量, 因为 尽管增加了尖端部分14偏转的最大程度, 偏转臂18对使用者的旋转操作仍然较不敏感。 也 就是说, 当具有较小的滑轮间隔时, 偏转组件对于偏转臂的旋转较不敏感, 因而尖端偏转对 于偏转臂的旋转也较不敏感。 0046 使用者还可旋转转盘 1。
40、01 以设置偏转臂 18 的张力。当具有较大张力时, 旋转阻力 较大并且因此需要较大的力以旋转偏转臂 18。当具有较小张力时, 旋转阻力较小并且因此 需要较小的力以旋转偏转臂。为了使尖端部分偏转到导管一侧, 使用者将偏转臂 18 旋转到 该侧。为了使尖端部分偏转到另一侧, 使用者将偏转臂 18 旋转到那一侧。可以按照任何次 序进行上述调节的任何一个, 并且无论导管如所需或期望地在患者身体内部或外部。 0047 已参考本发明目前优选的实施例介绍了前面的描述。 该发明所属领域及技术的技 术人员将意识到可对所述结构进行改造和变化, 而不有意脱离本发明的原理、 精神和范围。 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
41、地,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描述或图示的特征可根据需要 说 明 书 CN 101708130 B 9 7/7 页 10 或期望结合到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此外, 凸轮装置可具有适合与滑轮相互作用以改 变滑轮间隔距离的其他实施例。 0048 相应地, 前面的描述不应当被理解为仅仅有关于附图中所描述的及所图示的那些 确切的结构, 而应当被理解为符合并支持随附权利要求, 所述权利要求将具有它们最全面 及合理的范围。 说 明 书 CN 101708130 B 10 1/12 页 11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708130 B 11 2/12 页 12 图 2A 说 明 书 附 图 C。
42、N 101708130 B 12 3/12 页 13 图 2B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708130 B 13 4/12 页 1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708130 B 14 5/12 页 15 图 3C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708130 B 15 6/12 页 16 图 4 图 4A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708130 B 16 7/12 页 17 图 4B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708130 B 17 8/12 页 18 图 4C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708130 B 18 9/12 页 19 图 5 图 5A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708130 B 19 10/12 页 20 图 5B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708130 B 20 11/12 页 21 图 5C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708130 B 21 12/12 页 22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708130 B 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