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纬高海拔地区旱地一年四熟的耕作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低纬高海拔地区旱地一年四熟的耕作方法.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46096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12.25 CN 103460963 A *CN103460963A* (21)申请号 201310438365.8 (22)申请日 2013.09.24 A01G 1/00(2006.01) (71)申请人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质量标准与检测 技术研究所 地址 650205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北京路 2238 号 (72)发明人 张建华 管俊娇 刘树森 李彦刚 杨加义 黄清梅 张惠 吕开洲 马芙蓉 丁燕 刘艳芳 杨晓洪 王江民 张鹏 (74)专利代理机构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 所 53113 代理人 康珉 (54。
2、) 发明名称 一种低纬高海拔地区旱地一年四熟的耕作方 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纬高海拔地区旱地一年四 熟的耕作方法, 该方法第一熟为马铃薯 ; 第二熟 为蔬菜 ; 第三熟为玉米 ; 第四熟为杂粮或蔬菜, 马 铃薯于上一年 12 月下旬至次年 1 月中旬播种 ; 第 二熟蔬菜于第三熟所述的玉米移栽时在玉米行 间播种 ; 第三熟玉米于第一熟马铃薯收获后即移 栽 ; 第四熟所述的杂粮或蔬菜于第二熟所述的蔬 菜收获后播种。本发明充分考虑了不同作物在时 间和空间上的交错和搭配, 采用适宜的耕作模式, 在低纬高海拔地区实现了一年四熟的高产高效耕 作方法, 获得了丰收, 提高了复种指数, 每亩收。
3、益 达 5300 元以上, 与该地区现有种植模式相比, 经 济收入提高41.666.87%, 为该地区农民的脱贫 致富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耕作技术模式。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460963 A CN 103460963 A *CN103460963A* 1/1 页 2 1. 一种低纬高海拔地区旱地一年四熟的耕作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1) 第一熟为马铃薯, 第一熟马铃薯于上一年 12 月下旬至次年 1 月中旬播种 ; (2) 第二熟为。
4、蔬菜, 第二熟蔬菜在第三熟所述的玉米移栽时播种, 与玉米间作 ; (3) 第三熟为玉米, 第三熟所述的玉米于第一熟马铃薯收获后即移栽 ; (4) 第四熟为杂粮或蔬菜, 第四熟所述的杂粮或蔬菜于第二熟所述的蔬菜收获后播种。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低纬高海拔地区旱地一年四熟的耕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步 骤 (2) 第二熟所述的蔬菜为萝卜, 步骤 (4) 第四熟所述的杂粮为荞麦、 所述的蔬菜为大白菜 或萝卜或黑子南瓜。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低纬高海拔地区旱地一年四熟的耕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步骤 (1) 第一熟马铃薯的株距 40cm, 行距 80cm, 每塘定苗 1 株 ;。
5、 5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收 获 ; 步骤 (2) 第二熟萝卜是在玉米宽行内播种 3 行萝卜, 其行距 30cm, 塘距 30cm, 每塘定苗 1 株, 播种后 45 天 -55 天收获 ; 步骤 (3) 第三熟玉米是在第一熟马铃薯收获前 18 天 22 天玉米育苗, 待马铃薯收获 后即按宽窄行移栽玉米苗, 其株距为 20cm, 宽行距 160cm, 窄行距 40cm, 每塘定苗 2 株, 密度 为 4500 株 / 亩, 10 月收获为第三熟 ; 步骤 (4) 第四熟 : 在步骤 (2) 第二熟萝卜收获后, 于 7 月下旬 -8 月上旬播种荞麦, 播种 荞麦是在玉米宽行内撒播荞麦, 行距为2。
6、0cm, 每亩用荞麦种子8-12千克 ; 或在步骤 (2) 第二 熟萝卜收获后, 于7月下旬-8月上旬在玉米宽行内穴播大白菜, 株行距20cm50cm, 每穴定 苗 2 株 ; 或在步骤 (2) 第二熟萝卜收获后, 于 7 月下旬 -8 月上旬在玉米宽行内穴播黑子南 瓜或萝卜, 行距 30cm, 塘距 30cm, 每塘定苗 1 株 ; 荞麦在 11 月中旬收获、 大白菜和萝卜在 10 月中旬收获, 黑子南瓜在 12 月中旬收获。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所述的低纬高海拔地区旱地一年四熟的耕作方法, 其特征 在于 : 以后每年均按照所述的一年四熟的耕作方法进行或相应轮作其它作物。。
7、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所述的低纬高海拔地区旱地一年四熟的耕作方法, 其特征 在于 : 所述的玉米为耐冷中早熟品种。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460963 A 2 1/4 页 3 一种低纬高海拔地区旱地一年四熟的耕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低纬高海拔地区旱地一年四熟的耕作 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低纬高海拔地区 (21 N 28 N, 海拔 2100 2400 米) 旱地种植粮食作 物, 一般存在着一年种植两季不足、 一季有余的情况, 复种指数较低, 每亩旱地的经济效益 极低, 甚至不足千元。马铃薯、 萝卜、 玉米、 。
8、荞麦是低纬高原山区人民的口粮、 经济收入和饲 料来源的主要作物。 该区旱地目前主要以单作的方式种植马铃薯、 玉米两季, 这样造成土地 的利用率和收益率极低。 合理的间套作模式能集约利用光、 热、 肥、 水等自然资源, 也是增加 农田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之一, 增强作物抵抗病虫害及抗倒伏能力, 提高单位土地面积 生产力。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我国低纬高海拔地区耕作制度上存在一年种植两季不足、 一 季有余, 复种指数较低, 每亩旱地的经济效益极低的缺点和不足, 提供一种能充分利用不同 类型作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错和搭配, 选择生育期相对较短、 品种相对耐荫蔽、 耐冷、 抗 病虫等。
9、特点, 集约利用我国低纬高海拔区的光、 热、 肥、 水等自然资源的一种低纬高海拔地 区旱地一年四熟的耕作方法, 以提高光、 热、 肥、 水等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高寒山区土地的 利用率和收益率。 0004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低纬高海拔地区旱地一年四熟的耕作 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0005 (1) 第一熟为马铃薯, 第一熟马铃薯于上一年 12 月下旬至次年 1 月中旬播种 ; 0006 (2) 第二熟为蔬菜, 第二熟蔬菜在第三熟所述的玉米移栽时播种, 与玉米间作 ; 0007 (3) 第三熟为玉米, 第三熟所述的玉米于第一熟马铃薯收获后即移栽 ; 0008 (4) 第四。
10、熟为杂粮或蔬菜, 第四熟所述的杂粮或蔬菜于第二熟所述的蔬菜收获后 播种。 0009 步骤 (2) 第二熟所述的蔬菜可以为萝卜, 步骤 (4) 第四熟所述的杂粮可以为荞麦、 步骤 (4) 第四熟所述的蔬菜可以为大白菜或萝卜或黑子南瓜。 0010 步骤 (1) 第一熟为马铃薯是于上一年 12 月下旬至次年 1 月中旬播种, 株距 40cm, 行距 80cm, 每塘定苗 1 株 ; 5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收获, 生育期 155 天 -165 天 ; 0011 步骤 (2) 第二熟为萝卜是于马铃薯收获后即5月下旬至6月上旬移栽玉米时播种, 与玉米间作, 在玉米宽行内播种 3 行萝卜, 萝卜的行距 3。
11、0cm, 塘距 30cm, 每塘定苗 1 株, 播种 后 45 天 -55 天收获, 生育期 45-55 天 ; 0012 步骤 (3) 第三熟为玉米是在第一熟马铃薯收获前 18 天 22 天玉米育苗, 待马铃 薯收获后, 按宽窄行移栽玉米苗, 玉米苗的株距为 20cm, 宽行距 160cm, 窄行距 40cm, 每塘定 说 明 书 CN 103460963 A 3 2/4 页 4 苗 2 株, 密度为 4500 株 / 亩, 10 月收获为第三熟, 生育期 118 天 -125 天 ; 0013 步骤 (4) 第四熟 : 在步骤 (2) 第二熟萝卜收获后, 于 7 月下旬 -8 月上旬播种荞。
12、麦, 播种荞麦是在玉米宽行内撒播荞麦, 行距为20cm, 每亩用荞麦种子8-12千克 ; 或在步骤 (2) 第二熟萝卜收获后, 于7月下旬-8月上旬在玉米宽行内穴播大白菜, 株行距20cm50cm, 每 穴定苗 2 株 ; 或在步骤 (2) 第二熟萝卜收获后, 于 7 月下旬 -8 月上旬在玉米宽行内穴播黑 子南瓜或萝卜, 行距30cm, 塘距30cm, 每塘定苗1株 ; 荞麦在11月中旬收获、 生育期100-120 天 ; 大白菜和萝卜在 10 月中旬收获, 生育期 70-90 天 ; 黑子南瓜在 12 月中旬收获, 生育期 130-150 天。 0014 每年均可按照所述的一年四熟的耕作方。
13、法进行耕作, 或相应轮作适宜的其它作 物。 0015 所述的玉米选择耐冷中早熟品种为宜。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0017 本发明充分考虑了不同作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错和搭配, 选择生育期相对较 短、 耐冷性和耐荫蔽、 抗病虫等抗逆性较强的优良品种, 采用适宜的耕作模式, 在低纬高海 拔地区实现了一年四熟的高产高效耕作方法, 获得了丰收, 提高了复种指数。 采用本发明使 得我国低纬高海拔地区旱地每亩经济收益达到 5300 元人民币以上, 与该地区现有种植模 式相比, 经济收入提高 41.6% 66.87%, 产生了 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 有效地提高了低纬 高海拔高寒。
14、山区土地的利用率和收益率, 为该地区农民的脱贫致富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 耕作技术模式。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以下各实施例无特别说明的均按相应作 物的常规方法进行栽培管理。以下各实施例中玉米选用早熟紧凑型品种云瑞 88、 云瑞 999、 珍禾 99、 珍油玉 9 号或西辽, 这些品种生育期较短, 在 118 天 125 天之间。对照田种植方 法 : 周围非示范区常规播种, 一年两熟, 一熟为马铃薯, 一熟为玉米。 0019 实例 1 0020 本实施例在云南省南华县沙桥镇于栖么村 ( 海拔 2350 米, 纬度 25 N) 和会泽县 马路乡 (海拔 22。
15、60 米, 维度 27 N) 两个县内进行。种植面积共为 1150 亩。 0021 本发明种植方法 : 种植面积为 1150 亩, 其步骤如下 : 0022 (1) 第一熟马铃薯 : 2010 年 12 月下旬 2011 年 1 月中旬播种马铃薯, 株距 40cm, 行距 80cm, 每塘定苗 1 株, 于 2011 年 5 月中旬 6 月上旬实收马铃薯 4000kg, 生育期为 155-165 天, 为第一熟。销售价格 0.8 元 /kg, 折合亩产 3333kg, 亩收入 2666.4 元 ; 0023 (2) 第三熟玉米 : 玉米的宽窄行规划及移栽 : 在第一熟马铃薯收获前 10 20 。
16、天玉 米集中育苗, 待马铃薯收获后, 即 (及时) 进行宽窄行规范化和移栽, 窄行行距为 40cm, 宽行 行距为 160cm, 株距 20cm, 每塘定苗 2 株, 密度为 4500 株 / 亩, 生育期 118-125 天。2011 年 10 月上旬收获玉米干籽粒 1405kg, 为第三熟, 折合亩产 662.4kg, 按 2.2 元 /kg 计, 亩收入 1457.2 元。 0024 (3) 第二熟萝卜 : 在移栽玉米苗时, 在玉米宽行内播种 3 行萝卜, 萝卜的行距 30cm, 塘距 30cm, 每塘定苗 1 株, 播种后 45 天 -55 天开始采收, 实收商品萝卜 2500kg, 。
17、为第二熟, 说 明 书 CN 103460963 A 4 3/4 页 5 生育期 45-55 天, 销售价格 0.4 元 /kg, 折合亩产 2083kg, 亩收入 833.2 元 ; 0025 (4) 第四熟萝卜 : 在第二熟萝卜收获后, 于 2011 年 8 月上旬, 在玉米宽行内播种 3 行萝卜, 萝卜的行距30cm, 塘距30cm, 每塘定苗1株, 10月中旬开始采收, 生育期70天, 实收 商品萝卜 1800kg, 为第四熟, 销售价格 0.25 元 /kg, 折合亩产 1500kg, 亩收入 375 元。 0026 本实施例一年四熟间套作每亩收入可达 5331.8 元, 与对照种植。
18、方法亩收入 3766.4 元相比, 亩增收 1565.4 元, 增收幅度达到 41.6%, 极大的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效益。 0027 实例 2 0028 (1) 第一熟马铃薯 : 2010 年 12 月下旬 2011 年 1 月中旬播种马铃薯, 株距 40cm, 行距 80cm, 每塘定苗 1 株, 于 2011 年 5 月中旬 6 月上旬实收马铃薯 3865kg, 生育期为 155-165 天, 为第一熟。销售价格 0.8 元 /kg, 折合亩产 3300kg, 亩收入 2640 元 ; 0029 (2) 第三熟玉米的宽窄行规划及移栽 : 在第一熟马铃薯收获前1020天玉米集中 育苗, 待马铃。
19、薯收获后, 即 (及时) 进行宽窄行规范化和移栽, 窄行行距为 40cm, 宽行行距为 160cm, 塘距 20cm, 每塘定苗 2 株, 密度为 4500 株 / 亩, 生育期 118-125 天。2011 年 10 月上 旬收获玉米干籽粒 1385kg, 为第三熟, 折合亩产 650.3kg, 按 2.2 元 /kg 计, 亩收入 1430.66 元。 0030 (3) 第二熟萝卜 : 在移栽玉米苗时, 在玉米宽行内播种 3 行萝卜, 萝卜的行距 30cm, 塘距 30cm, 每塘定苗 1 株, 播种后 45 天 -55 天开始采收, 实收商品萝卜 2600kg, 为第二熟, 生育期 45。
20、-55 天, 销售价格 0.4 元 /kg, 折合亩产 2103kg, 亩收入 841.2 元 ; 0031 (4) 第四熟荞麦 : 在第二熟萝卜收获后, 2011 年 8 月上旬, 在玉米宽行内播种 4 行 荞麦, 行距20cm, 每亩播种量8千克, 11月中旬收获, 折合亩实收荞麦干籽110kg, 为第四熟, 生育期 100 天, 销售价格 5.50 元 /kg, 亩收入 605 元。 0032 本实施例一年四熟间套作每亩收入可达 5516.86 元, 与对照种植方法亩收入 3766.4 元相比, 亩增收 1750.46 元, 增收幅度达到 46.48%。 0033 实例 3 0034 (。
21、1) 第一熟马铃薯 : 2010 年 12 月下旬 2011 年 1 月中旬播种马铃薯, 株距 40cm, 行距 80cm, 每塘定苗 1 株, 于 2011 年 5 月中旬 6 月上旬实收马铃薯 3935kg, 生育期为 155-165 天, 为第一熟。销售价格 0.8 元 /kg, 折合亩产 3315kg, 亩收入 2652 元 ; 0035 (2) 第三熟玉米的宽窄行规划及移栽 : 在第一熟马铃薯收获前1020天玉米集中 育苗, 待马铃薯收获后, 即 (及时) 进行宽窄行规范化和移栽, 窄行行距 为 40cm, 宽行行距为 160cm, 塘距 20cm, 每塘定苗 2 株, 密度为 45。
22、00 株 / 亩, 生育期 118-125 天。2011 年 10 月上 旬收获玉米干籽粒 1415kg, 为第三熟, 折合亩产 664.8kg, 按 2.2 元 /kg 计, 亩收入 1462.56 元。 0036 (3) 第二熟萝卜 : 在移栽玉米苗时, 在玉米宽行内播种 3 行萝卜, 萝卜的行距 30cm, 塘距 30cm, 每塘定苗 1 株, 播种后 45 天 -55 天开始采收, 实收商品萝卜 2489kg, 为第二熟, 生育期 45-55 天, 销售价格 0.4 元 /kg, 折合亩产 2086kg, 亩收入 834.4 元 ; 0037 (4) 第四熟大白菜 : 在第二熟萝卜收获。
23、后, 于 2011 年 8 月上旬, 在玉米宽行内播种 2 行大白菜, 行距 50cm, 塘距 20cm(即株距) , 每塘定苗 2 株, 10 月中旬收获, 生育期 70 天, 折合亩实收大白菜 3340kg, 为第四熟, 销售价格 0.40 元 /kg, 亩收入 1336 元。 0038 本实施例一年四熟间套作每亩收入可达 6284.96 元, 与对照种植方法亩收入 说 明 书 CN 103460963 A 5 4/4 页 6 3766.4 元相比, 亩增收 2518.56 元, 增收幅度达到 66.87%。 0039 实例 4 0040 (1) 第一熟马铃薯 : 2010 年 12 月下。
24、旬 2011 年 1 月中旬播种马铃薯, 株距 40cm, 行距 80cm, 每塘定苗 1 株, 于 2011 年 5 月中旬 6 月上旬实收马铃薯 4015kg, 生育期为 155-165 天, 为第一熟。销售价格 0.8 元 /kg, 折合亩产 3341kg, 亩收入 2672.8 元 ; 0041 (2) 第三熟玉米的宽窄行规划及移栽 : 在第一熟马铃薯收获前1020天玉米集中 育苗, 待马铃薯收获后, 即 (及时) 进行宽窄行规范化和移栽, 窄行行距为 40cm, 宽行行距为 160cm, 塘距 20cm, 每塘定苗 2 株, 密度为 4500 株 / 亩, 生育期 118-125 天。
25、。2011 年 10 月上 旬收获玉米干籽粒 1405kg, 为第三熟, 折合亩产 656.8kg, 按 2.2 元 /kg 计, 亩收入 1444.96 元。 0042 (3) 第二熟萝卜 : 在移栽玉米苗时, 在玉米宽行内播种 3 行萝卜, 萝卜的行距 30cm, 塘距 30cm, 每塘定苗 1 株, 播种后 45 天 -55 天开始采收, 实收商品萝卜 2493kg, 为第二熟, 生育期 45-55 天, 销售价格 0.4 元 /kg, 折合亩产 2093kg, 亩收入 837.2 元 ; 0043 (4) 第四熟黑子南瓜 : 在第二熟萝卜收获后, 于 2011 年 8 月上旬, 在玉米。
26、宽行内播 种 3 行黑子南瓜, 黑子南瓜的行距 30cm, 塘距 30cm, 每塘定苗 1 株, 12 月中旬收获, 生育期 130 天, 折合亩实收黑子南瓜籽 29kg, 为第四熟, 销售价格 28 元 /kg, 亩收入 812 元。 0044 本实施例一年四熟间套作每亩收入可达 5766.96 元, 与对照种植方法亩收入 3766.4 元相比, 亩增收 2000.56 元, 增收幅度达到 53.12%。 0045 本发明充分考虑了不同作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错和搭配, 选择生育期较短、 耐 冷性和耐荫蔽、 抗逆性较强的优良品种。 采用 (1) 马铃薯后种玉米, 间作萝卜, 萝卜后再种植 萝卜。
27、, 或 (2) 马铃薯后种玉米, 间作萝卜, 萝卜后再种植荞麦, 或 (3) 马铃薯后种玉米, 间作 萝卜, 萝卜后再种植大白菜, 或 (4) 马铃薯后种玉米, 间作萝卜, 萝卜后再种植黑子南瓜等四 种模式, 在海拔2400米左右的低纬高海拔高寒山区实现了一年四熟的高产高效耕作方法。 0046 通过2010年至-2011年使用本发明的耕作方法的重复试验示范, 使得位于低纬高 海拔高原试验区旱地每亩经济收益达到5331.8元6284.96元人民币, 使得低纬高海拔山 区旱地每亩收入比常规方法提高 41.6% 66.87%, 有效地提高了我国低纬高海拔山区旱地 复种指数、 土地的利用率和收益率, 为该区人民的脱贫致富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耕作技 术模式。 说 明 书 CN 103460963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