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平整田地表面的深松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能够平整田地表面的深松铲.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828276.3 (22)申请日 2016.08.03 (73)专利权人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地址 130124 吉林省长春市净月经济开发 区彩宇大街1363号 (72)发明人 闫伟平 边少锋 王立春 赵洪祥 谭国波 张丽华 方向前 孟祥盟 孙宁 李海 李春雨 时丰敏 于雷 刘春光 杨伟泽 张磊 李素琴 罗丙海 王立志 (74)专利代理机构 长春众益专利商标事务所 (普通合伙) 22211 代理人 赵正 (51)Int.Cl. A01B 13/08(2006.01) A。
2、01B 15/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能够平整田地表面的深松铲 (57)摘要 一种能够平整田地表面的深松铲, 属于农业 机械制造技术领域, 采用铲体、 固定座和铲头构 成, 铲体前端沿开有刀刃, 铲体的中间位置安装 有聚土板, 聚土板由板翼和连接板构成, 板翼向 下并且向外展, 连接板上有连接孔, 铲体上有一 排从上到下的调位孔, 铲体的两侧各有一个聚土 板, 两个聚土板板翼的前端间距大于尾端间距。 工作时, 通过连接孔及调位孔调整聚土板的高 度, 铲头对土地进行深耕, 铲体前端的刀刃能够 减小铲体前进的阻力, 聚土板将翻到沟两侧的表 土收拢回沟内, 从而使得耕地表面。
3、平整。 本实用 新型深松效率高, 土壤扰动大, 松土后表土平整。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页 附图2页 CN 205864968 U 2017.01.11 CN 205864968 U 1.一种能够平整田地表面的深松铲, 由铲体、 固定座和铲头构成, 其特征在于: 铲体前 端沿开有刀刃, 铲体的中间位置安装有聚土板, 聚土板由板翼和连接板构成, 板翼在连接板 底部, 板翼向下并且向外展, 连接板上有连接孔, 铲体上有一排从上到下的调位孔, 铲体的 两侧各有一个聚土板, 两个聚土板板翼的前端间距大于尾端间距。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864968 U 2 一种能够平整田地。
4、表面的深松铲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制造技术领域, 是一种用于松土的铲。 背景技术 0003 农田土壤深松技术是在土壤管理和农作物生产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应用技术。 深松 作为保护性耕作技术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 通过深松, 可以加深土壤的耕作层, 改善土壤的 透气率和透水性, 达到保水、 抗旱、 排水、 抗涝和保肥的目的。 根据作物生长的不同, 深松多 涉及不同深度、 不同幅度、 不同效果、 不同作物、 不同时间的整地作业。 现有土壤深松铲主要 由铲体、 固定座和铲头构成, 铲头安装在铲体底部, 固定座在铲体顶端, 工作时将固定座固 定在牵引机械的架体上, 铲头在土层。
5、下进行深耕。 这种深松铲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 结构复 杂, 拆装繁琐, 并且松土后土地上留有沟槽, 影响松土的效果。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公开一种能够平整田地表面的深松铲。 0005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采用铲体、 固定座和铲头构成能够平整田地表 面的深松铲, 铲体前端沿开有刀刃, 铲体的中间位置安装有聚土板, 聚土板由板翼和连接板 构成, 板翼在连接板底部, 板翼向下并且向外展, 连接板上有连接孔, 铲体上有一排从上到 下的调位孔, 将螺栓穿过连接孔及调位孔, 使得聚土板与铲体固定在一起, 铲体的两侧各有 一个聚土板, 两个聚土板板翼的前端间距大于尾端间。
6、距。 工作时, 通过连接孔及调位孔调整 聚土板的高度, 铲头对土地进行深耕, 铲体前端的刀刃能够减小铲体前进的阻力, 由于板翼 向外展, 并且两个聚土板板翼的前端间距大于尾端间距, 能够将翻到沟两侧的表土收拢回 沟内, 从而使得耕地表面平整。 0006 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 深松效率高, 土壤扰动大, 松土后表土平整。 0007 附图说明: 000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09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10 图3为图1的AA视图。 0011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本实用新型由铲体1、 固定座2和铲头3构成, 铲体1前端沿开有刀刃4, 铲体1的中间 位置安装有聚土板5, 聚土板5由板翼6和连接板7构成, 板翼6在连接板7底部, 板翼6向下并 且向外展, 连接板7上有连接孔8, 铲体1上有一排从上到下的调位孔9, 螺栓穿过连接孔8及 调位孔9, 通过螺栓使得聚土板5与铲体1固定在一起, 铲体1的两侧各有一个聚土板5, 两个 聚土板5板翼6的前端间距大于尾端间距。 说 明 书 1/1 页 3 CN 205864968 U 3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4 CN 205864968 U 4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5 CN 205864968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