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1780257 B (45)授权公告日 2011.06.08 CN 101780257 B *CN101780257B* (21)申请号 201010124392.4 (22)申请日 2010.03.16 A61K 36/9066(2006.01) A61P 19/02(2006.01) A61P 19/04(2006.01) A61P 29/00(2006.01) A61K 35/64(2006.01) A61K 35/36(2006.01) (73)专利权人 许明山 地址 271100 山东省莱芜市汶源东大街 008 号莱芜市中医医院疼痛科 (72)发明人 许。
2、明山 李海洲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 药, 其特征在于 : 它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 组成 : 防风 3-5, 炮附子 3-5, 炮山甲 2-4, 淫羊藿 3-5, 续断 4-6, 姜黄 3-5, 熟地黄 6-8.2, 补骨脂 4-6, 骨碎补 3-5, 制马钱子 0.3-0.5, 全蝎 2-4, 白芷 3-5, 肉桂 2-4, 白芍 4-6, 赤芍 4-6, 土鳖虫 3-5, 灸麻黄 1-3, 连翘 5-7, 牛膝 5-7, 黄柏 1-3, 苍术 2-4, 寻骨风 3-5, 透骨草 11-14。该治疗类 风湿。
3、性关节炎的中药, 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和体 征, 降低了 ESR 和 RF 滴度, 同时在治疗过程中, 未 发生医源性血管、 神经损伤事故, 也未见因药物引 起的不良反应, 安全可靠, 副作用小、 疗程短、 效果 好, 治疗费用低, 极大的缓解了患者的痛苦。 (51)Int.Cl. 审查员 周静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CN 101780257 B1/1 页 2 1.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 其特征在于 : 它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 成 : 防风3-5, 炮附子3-5, 炮山甲2-4, 淫羊藿3-5, 续断4-6, 。
4、姜黄3-5, 熟地黄 6-8.2, 补骨脂 4-6, 骨碎补 3-5, 制马钱子 0.3-0.5, 全蝎 2-4, 白芷 3-5, 肉桂 2-4, 白芍 4-6, 赤芍 4-6, 土鳖虫 3-5, 炙麻黄 1-3, 连翘 5-7, 牛膝 5-7, 黄柏 1-3, 苍术 2-4, 寻骨风 3-5, 透骨草 11-14。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 其特征在于 : 它由以下重 量中药原料组成 : 防风 10g, 炮附子 10g, 炮山甲 6g, 淫羊藿 9g, 续断 12g, 姜黄 10g, 熟地黄 18g, 补骨脂 12g, 骨碎补 10g, 制马钱子 1g, 。
5、全蝎 6g, 白芷 10g, 肉桂 6g, 白芍 12g, 赤芍 12g, 土鳖虫 10g, 炙麻黄 6 g, 连翘 15g, 牛膝 15g, 黄柏 6g, 苍术 6g, 寻骨风 10g, 透骨草 30g。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780257 B1/5 页 3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关节炎的中药, 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 药。 背景技术 0002 类风湿性关节炎又称类风湿 (RA), 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 病, 以慢性、 对称性、 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 属于自身免疫炎症性疾 病。该病好发。
6、于手、 腕、 足等小关节, 反复发作, 呈对称性分布。早期有关节红、 肿、 热、 痛和 功能障碍, 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僵硬、 畸形, 并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缩, 极易致残, 根 据统计数据, 未经治疗的患者两年的致残率约为50。 目前, 西医的临床治疗多以非甾体类 抗炎药、 免疫抑制剂、 糖皮质激素等为主, 但这些药物副作用大, 患者多难以坚持治疗。 传统 医学认为,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的 “痹症” 范畴, 认为其病因病机为感受风、 寒、 湿邪, 痹 阻经络, 气血运行不畅, 致肌肉、 筋骨、 关节肿痛、 麻木、 关节畸形, 但目前还没有行之有效的 中药可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发明内。
7、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副作用小、 疗程短、 效果好, 治疗费用低的治疗类风湿 性关节炎的中药。 0004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该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 中药, 其特征在于 : 它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 : 防风 3-5, 炮附子 3-5, 炮山 甲 2-4, 淫羊藿 3-5, 续断 4-6, 姜黄 3-5, 熟地黄 6-8.2, 补骨脂 4-6, 骨碎补 3-5, 制马钱子 0.3-0.5, 全蝎 2-4, 白芷 3-5, 肉桂 2-4, 白芍 4-6, 赤芍 4-6, 土鳖虫 3-5, 炙麻黄 1-3, 连翘 5-7, 牛膝 5-7, 黄。
8、柏 1-3, 苍术 2-4, 寻骨风 3-5, 透骨草 11-14。 0005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原料最佳重量配比组成为 : 防风 10g, 炮附子 10g, 炮山甲 6g, 淫 羊藿 9g, 续断 12g, 姜黄 10g, 熟地黄 18g, 补骨脂 12g, 骨碎补 10g, 制马钱子 1g, 全蝎 6g, 白 芷10g, 肉桂6g, 白芍12g, 赤芍12g, 土鳖虫10g, 炙麻黄6, 连翘15g, 牛膝15g, 黄柏6g, 苍术 6g, 寻骨风 10g, 透骨草 30g。服用方法 : 将上述中药原料进行水煎服, 每日一剂, 分早、 晚二 次服用, 14 天一个疗程, 服用前必须加热至沸腾。
9、方可服用。停药 7 天, 继续下一个疗程的服 药, 期间, 必须检查肝肾功能, 以免发生马钱子中毒现象。连服个疗程。本发明配合小宽针 松解治疗同时进行, 效果更好。 0006 本发明的药理 : 类风湿性关节炎当属于中医学中 “痹症” 、“尪痹” 、“历节” 等范畴, 是由人体营卫失调, 风、 寒、 湿、 热邪侵入机体, 流注经脉, 留于关节、 肌肉、 筋骨, 进而阻塞经 络, 使气血运行不畅, 经脉阻滞, 不通则痛 ; 经络闭阻, 则关节肿胀, 病久成瘀, 而致血停为 瘀、 湿凝为痰, 痰瘀互结则关节畸形 ; 闭阻日久, 经久不愈伤及正气, 累及肝、 脾、 肾等脏腑。 该病本在肝、 脾、 肾,。
10、 标在经络、 筋肉、 关节, 病性虚实夹杂。治疗应以祛瘀通络、 清热宣痹为 说 明 书 CN 101780257 B2/5 页 4 主则, 兼顾补阴血、 益肝肾, 固本培元。方中土鳖虫、 姜黄、 炮山甲、 制马钱子、 牛膝祛瘀通络 为君药 ; 防风、 白芷温散风寒、 胜湿祛风止痛, 苍术、 寻骨风、 透骨草祛风湿、 通经络 ; 黄柏清 湿热、 泻虚火, 连翘清热解毒散结, 以上六味清热解表宣痹, 协助君药疏通痹塞经络为臣药 ; 炮附子、 肉桂回阳救逆、 温中散寒止痛 ; 全蝎镇惊熄风 ; 熟地、 白芍、 赤芍补血行血 ; 淫羊藿、 补骨脂、 骨碎补、 续断补肝肾、 续筋骨、 通经络、 祛风湿,。
11、 为佐药 ; 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全 方合用, 具有祛瘀通络、 清热解表宣痹、 补阴血、 益肝肾, 固 本培元之功效。 0007 防风 : 辛、 甘, 微温。 归膀胱、 肺、 脾经。 功用主治 : 祛风解表, 胜湿止痛, 止痉, 止痒。 主治外感风寒, 偏正头痛, 风湿痹痛, 腹痛泄泻, 肠风下血, 破伤风, 小儿惊风, 风疹瘙痒, 疮 疡初起。 0008 炮附子 : 辛、 甘, 热, 有毒。归心、 肾、 脾经。功用主治 : 回阳救逆, 散寒除湿。主治阴 盛格阳, 大汗亡阳, 吐泻厥逆, 心腹冷痛, 冷痢, 脚气水肿, 风寒湿痹, 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 冷之疾。 0009 炮山甲 : 咸, 。
12、微寒, 归肝、 胃经。 功用主治 : 活血通经, 下乳, 消痈。 主治血瘀经闭, 癥 瘕, 风湿痹痛, 乳汁不下, 痈肿, 瘰疬。 0010 淫羊藿 : 辛、 甘, 温。归肾、 肝经。功用主治 : 补肾壮阳, 强筋健骨, 祛风除湿。主治 阳痿遗精, 虚冷不育, 尿频失禁, 肾虚喘咳, 腰膝酸软, 风湿痹痛, 半身不遂, 四肢不仁。 0011 续断 : 苦、 辛, 微温。归肝、 肾经。功用主治 : 补肝肾, 强筋骨, 调血脉, 止崩漏。主治 腰背酸痛, 肢节痿痹, 跌扑创伤, 损筋折骨, 胎动漏红, 血崩, 遗精, 带下, 痈疽疮肿。 0012 姜黄 : 苦、 辛, 温。 归脾、 肝经。 功用主。
13、治 : 破血行气, 通经止痛。 主治血瘀气滞诸证, 胸腹胁痛, 妇女痛经, 闭经, 产后瘀滞腹痛, 风湿痹痛, 跌打损伤, 痈肿, 诸疮癣初生时痛痒。 0013 熟地黄 : 甘, 温。归肝、 肾经。功用主治 : 补血滋阴, 益精填髓。主治血虚萎黄, 眩晕 心悸, 月经不调, 崩漏不止, 肝肾阴亏, 潮热盗汗, 遗精阳痿, 不孕不育, 腰膝酸软, 耳鸣耳聋, 头目昏花, 须发早白, 消渴, 便秘, 肾虚喘促。 0014 补骨脂 : 辛、 苦, 温。归肾、 脾经。功用主治 : 补肾助阳, 固精缩尿, 暖 脾止泻。主治 虚寒腰痛, 阳痿滑精, 遗尿, 尿频, 久泻, 虚喘, 白癜风, 斑秃, 银屑病。
14、。 0015 骨碎补 : 苦, 温。归肝、 肾经。功用主治 : 补肾强骨, 活血止痛。主治肾虚腰痛, 足膝 痿弱, 耳鸣耳聋, 牙痛, 久泄, 遗尿, 跌打骨折及斑秃。 0016 制马钱子 : 苦, 寒, 大毒。归肝、 脾经。功用主治 : 通络止痛, 散结解毒。主治风湿痹 痛, 肌肤麻木, 肢体瘫痪, 跌打损伤, 痈疽疮毒, 喉痹, 牙痛, 疠风, 顽癣, 恶性肿瘤疼痛。 0017 全蝎 : 咸、 辛, 平, 有毒。归肝经。功用主治 : 熄风止痉, 通络止痛, 攻毒散结。主治 小儿惊风抽搐, 癫痫, 中风半身不遂, 口眼 斜, 偏正头痛, 风湿顽痹, 破伤风, 瘰疬痰核, 风 疹肿毒。 001。
15、8 白芷 : 辛, 温。归肺、 脾、 胃经。功用主治 : 祛风除湿, 通窍止痛, 消肿排脓。主治感 冒头痛, 眉棱骨痛, 牙痛, 鼻塞, 鼻渊, 湿盛久泻, 赤白带下, 痈疽疮疡。 0019 肉桂 : 辛、 甘, 热。归肾、 脾、 心、 肝经。功用主治 : 补火助阳, 散寒止痛, 温经通脉。 主治肾阳不足, 命门火衰之畏寒肢冷, 腰膝疫软, 阳痿遗精, 小便不利或频数, 短气喘促, 浮 肿尿少诸证 ; 命门火衰, 火不归元, 戴阳、 格阳, 及上热下寒, 面赤足冷, 头晕耳鸣, 口舌糜烂 ; 脾肾虚寒, 腕腹冷痛, 食减便溏 ; 肾虚腰痛 ; 寒湿痹痛 ; 寒疝疼痛 ; 宫冷不孕, 痛经经闭,。
16、 产后 瘀滞腹痛 ; 阴疽流注, 或虚寒痈疡脓成不溃, 或溃后不敛。 说 明 书 CN 101780257 B3/5 页 5 0020 白芍 : 苦、 酸, 微寒。归肝、 脾经。功用主治 : 养血和营, 缓急止痛, 敛阴平肝。主治 血虚寒热, 脘腹疼痛, 胁痛, 肢体痉挛疼痛, 痛经, 月经不调, 崩漏, 自汗, 盗汗, 下痢泄泻, 头 痛眩晕。 0021 赤芍 : 苦, 微寒。归肝、 脾经。功用主治 : 清热凉血, 活血祛瘀。主治温毒发斑, 吐 血衄血, 肠风下血, 目赤肿痛, 痈肿疮疡, 闭经, 痛经, 崩带淋浊, 瘀滞胁痛, 疝瘕积聚, 跌扑损 伤。 0022 土鳖虫 : 咸, 寒 ; 。
17、有小毒。归肝经。功用主治 : 破瘀血, 续筋骨。用于筋骨折伤, 瘀 血经闭, 症瘕痞块。 0023 炙麻黄 : 辛、 微苦, 温。归肺、 膀胱经。功用主治 : 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主治风寒表实证, 咳嗽气喘, 风水, 小便不利, 风湿痹痛, 肌肤不仁, 风疹瘙痒, 阴疽痰核。 0024 连翘 : 苦, 微寒。归肺、 心、 胆经。功用主治 : 清热解毒, 消肿散结。主治风热感冒, 温病, 热淋尿闭, 痈疽, 肿毒, 瘰疬, 瘿瘤, 喉痹。 0025 牛膝 : 苦、 酸, 平。归肝、 肾经。功用主治 : 补肝肾, 强筋骨, 活血通经, 引血下行, 利 尿通淋。主治腰膝疫痛, 下肢痿。
18、软。血滞经闭, 痛经, 产后血瘀腹痛, 癥瘕, 胞衣不下, 热淋, 血淋, 跌打损伤, 痈肿恶疮, 咽喉肿痛。 0026 黄柏 : 苦, 寒。归肾、 膀胱、 大肠经。功用主治 : 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主治湿热痢 疾、 泄泻、 黄疸, 梦遗、 淋浊、 带下, 骨蒸劳热, 痿躄, 以及口舌生疮, 目赤肿痛, 痈疽疮毒, 皮肤 湿疹。 0027 苍术 : 辛、 苦, 温。归脾、 胃、 肝经。功用主治 : 燥湿健脾, 祛风湿, 明目。主治湿困脾 胃, 倦怠嗜卧, 胸痞腹胀, 食欲不振, 呕吐泄泻, 痰饮, 湿肿, 表证夹湿, 头身重痛, 痹证湿盛, 肢节 痛重着, 痿躄, 夜盲。 0028 寻骨风 。
19、: 辛、 苦, 平。归肝经。功用主治 : 祛风除湿, 通络止痛。主治风湿痹痛, 肢体 麻木, 筋骨拘挛, 脘腹疼痛, 睾丸肿痛, 跌打伤痛, 乳痈。 0029 透骨草 : 辛, 温。 归肝、 肾经。 功用主治 : 祛风除湿, 舒筋活血, 散瘀消肿, 解毒止痛。 主治风湿痹痛, 筋骨挛缩, 寒湿脚气, 腰部扭伤, 瘫痪, 闭经, 阴囊湿疹, 疮疖肿毒。 0030 诊断标准 : ARA 1987 年 6 月第 51 届 ARA 会议修订的标准 : 0031 早起关节僵硬至少 1 小时 ( 6 周 ) ; 0032 3 个以上关节肿胀 ( 6 周 ) ; 0033 手关节或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肿胀。
20、 ( 6 周 ) ; 0034 对称性肿胀 ; 0035 手的 X 线改变 ; 0036 皮下结节 ; 0037 类风湿因子。 0038 如具备 4 项以上指标即可确诊。 0039 疗效判断标准 : 0040 近期控制 : 经治疗后受累关节肿痛消失, 关节功能改善或恢复正常, RF、 ESR 恢复 正常, 且停药后可维持 3 个月以上。 0041 显效 : 受累关节肿痛明显好转或消失, ESR、 RF 滴度降低, 或 ESR、 RF 已恢复正常, 但 关节肿痛尚未消失。 说 明 书 CN 101780257 B4/5 页 6 0042 有效 : 经治疗后受累关节疼痛或肿痛有好转。 0043 无。
21、效 : 经治疗 5 个疗程 ( 整个治疗过程 105 天以上 ), 受累关节肿痛无好转。 0044 临床治疗共 100 例, 近期控制 31 例, 近期控制率为 31, 显效 34 例, 显效率为 34, 有效 31 例, 总有效率 96。 004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 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和体征, 降低了ESR和RF滴度, 同时 在治疗过程中, 未发生医源性血管、 神经损伤事故, 也未见因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安全可 靠, 副作用小、 疗程短、 效果好, 治疗费用低, 极大的缓解了患者的痛苦。 具体实施方式 0046 实施例 1 0047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 由以下重量的中药。
22、原料药组成 : 防风 10g, 炮附 子 10g, 炮山甲 6g, 淫羊藿 9g, 续断 12g, 姜黄 10g, 熟地黄 18g, 补骨脂 12g, 骨碎补 10g, 制马 钱子 1g, 全蝎 6g, 白芷 10g, 肉桂 6g, 白芍 12g, 赤芍 12g, 土鳖虫 10g, 炙麻黄 6, 连翘 15g, 牛 膝 15g, 黄柏 6g, 苍术 6g, 寻骨风 10g, 透骨草 30g。 0048 用本实施例临床治疗共 50 例, 近期控制 17 例, 近期控制率为 34, 显效 17 例, 显 效率为 34, 有效 14 例, 总有效率 96。 0049 典型病例 0050 患者赵 xx。
23、, 男, 42 岁, 莱芜市莱城区人, 农民。因长期在南方打工住地潮湿, 出现全 身多处关节痛, 尤其以手指发凉, 皮肤苍白无血色, 时有麻木。 四肢大小关节均肿大变形, 关 节局部发热, 酸胀, 有灼热。 夜间疼痛加重, 怕风, 有时出现呈游走性痛, 四肢末端发凉, 气短 倦怠, 双臂不能向外伸展抬高, 双肘仅能伸展 120 度。各指间关节间隙明显变窄, 双侧骶髂 关节融合, 腕、 膝、 踝关节及足趾关节, 均呈对称性疼痛。化验 : 血沉 42mm/h, RF 阳性, X 线 示 : 骨质稀疏明显, 诊断为 “类风湿性关节炎 I 期” , 采用本发明治疗, 水煎服, 每天 1 剂, 分 2 。
24、次服用。同时对肿痛关节处给予小宽针松解治疗, 取关节两侧的关节囊肿胀疼痛最明显处 定点, 选 3-5 处施术, 20 天后行第二次松解术, 总共 5 次松解治疗, 上述症状逐渐减轻, 面色 红润, 关节活动自如, 两臂可上举过头, 肘关节伸展明显改善。治疗半年后临床症状基本控 制, 随访 1 年未复发。 0051 实施例 2 0052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 由以下重量的中药原料药组成 : 防风 11g, 炮附 子 9g, 炮山甲 7g, 淫羊藿 10g, 续断 11g, 姜黄 10g, 熟地黄 17g, 补骨脂 13g, 骨碎补 9g, 制马 钱子 1g, 全蝎 6g, 白芷 11g。
25、, 肉桂 6g, 白芍 11g, 赤芍 13g, 土鳖虫 9g, 炙麻黄 7g, 连翘 14g, 牛 膝 15g, 黄柏 7g, 苍术 7g, 寻骨风 17g, 透骨草 27g。 0053 用本实施例临床治疗共 50 例, 近期控制 14 例, 近期控制率为 28, 显效 17 例, 显 效率为 34, 有效 17 例, 总有效率 96。 0054 典型病例 0055 患者李 x, 女, 15 岁, 2006 年 9 月 2 日就诊。患者面色苍白, 四肢关节刺痛, 晨起十 指、 手腕关节僵硬 1 小时左右, 双手中指、 右膝关节肿胀, 右肘、 双膝关节疼痛, 右前臂不能 伸直、 内旋伴肌肉萎缩。
26、, 双膝只能屈曲 100 度左右, 行走时左下肢呈拖步态。胃纳尚可, 大便 干结, 偶有心慌, 舌红、 苔薄, 脉细数。实验室检查 : 抗 “0” 815u、 ESR 58mm/h、 RF 强阳性, X 线 说 明 书 CN 101780257 B5/5 页 7 示 : 骨质稀疏明显, 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辨证为尪痹 ( 湿热郁结 )。采用本发明治 疗, 水煎服, 每天 1 剂, 分 2 次服用。同时对疼痛关节处给予小宽针松解治疗, 每次松解 3-5 个治疗点, 松解术方法同上。小宽针治疗后立刻止痛, 关节活动有所恢复, 治疗 3 个月后上 述症状逐渐减轻, 面色红润, 活动自如, 两臂可上举过头, 肘关节伸展明显改善。5 个月后临 床症状基本控制, 复查 : 抗 “0” 588u、 RF 弱阳性。6 个月后复查, 抗 “0” 476u, 患者已无晨僵, 右膝外侧稍有发热, 无肿痛, 右肘关节比以前灵活, 可稍微内旋, 双膝关节屈伸稍有不利, 但 无疼痛, 精神状态良好, 面色红润, 无不适。 说 明 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