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一种栽培金针菇用栽培瓶的瓶盖.pdf

  • 上传人:奻奴
  • 文档编号:6647140
  • 上传时间:2019-09-03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811.1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20179604.3

    申请日:

    20120425

    公开号:

    CN202635154U

    公开日:

    2013010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1/04

    主分类号:

    A01G1/04

    申请人:

    东莞香市菌业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邱桂根

    地址:

    523400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长坑村福民路55号东莞香市菌业科技有限公司

    优先权:

    CN201220179604U

    专利代理机构: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雷利平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菌栽培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栽培金针菇用栽培瓶的瓶盖,其结构包括面盖和环形底盖,环形底盖内设置环形过滤体,环形底盖外侧端面对应环形过滤体设置外侧呼吸口,外侧呼吸口由若干凸起间隔形成,面盖下部设有圆形下凸,面盖通过圆形下凸和凸起固接于环形底盖上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栽培金针菇用栽培瓶的瓶盖,保证菌丝生长所需要的呼吸量;保证空气经过海绵的过滤达到净化要求;保证菌丝培养过程中因空气污染的几率大大降低,而且设计构思巧妙,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栽培金针菇用栽培瓶的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面盖和环形底盖,所述环形底盖内设置环形过滤体,所述环形底盖外侧端面对应所述环形过滤体设置外侧呼吸口,所述外侧呼吸口由若干凸起间隔形成,所述面盖下部设有圆形下凸,所述面盖通过所述圆形下凸和所述凸起固接于所述环形底盖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栽培金针菇用栽培瓶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体为环形海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栽培金针菇用栽培瓶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呼吸口沿所述环形底盖外侧端面呈等间距分布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栽培金针菇用栽培瓶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底盖内侧端面对应所述环形过滤体设置若干内侧呼吸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栽培金针菇用栽培瓶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呼吸口为呈环形阵列排布的内侧呼吸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栽培金针菇用栽培瓶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上部设置卡凸,所述圆形下凸对应所述卡凸设置卡扣。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针菇栽培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栽培金针菇用栽培瓶的瓶盖。

    背景技术

    金针菇以其菌盖滑嫩、菌柄脆、营养丰富、味美适口而著称于世。目前,金针菇是世界上已达到工业化生产规模的食用菌之一。金针菇可在我国北方的寒冬季节栽培,在冬春季蔬菜淡季上市,价格高昂,因而生产效益较高。

    金针菇属于真菌的一种,其培养基在灭菌、接种过后,其菌丝生长培养阶段极易被各种细菌和霉菌侵入造成污染,一旦污染其菌丝生长将受到严重抑制,甚至萎缩死亡。因此,如何最大程度地预防细菌和霉菌污染菌丝,除了本身培养环境要达到要求之外,栽培瓶的瓶盖设计是否合理成了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目前,瓶栽金针菇瓶盖的使用分三种:一种是直接用牛皮纸将瓶口包裹起来再用橡皮筋绑紧;一种是单层塑料盖;还有一种是双层塑料夹牛皮纸盖和双层塑料夹海绵盖。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瓶栽金针菇瓶盖存在以下缺点:

    1、牛皮纸瓶盖:多采用人工手工操作,工作量大,一般只在小规模生产或母钟的制备才会使用到,并且容易损坏;

    2、单层塑料盖:多设计的与瓶口合盖后,有一定的松弛度,因要保证瓶内菌丝生长有一定的呼吸空隙。虽然和双层塑料盖相比,在制作成本上节约不少,但因为少了一个空气过滤夹层,在天气较热的夏天,被空气污染的几率大大增加。

    3、双层塑料夹牛皮纸盖:牛皮纸经过高温灭菌后,使用时间一长容易变脆损坏,更换起来极其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栽培金针菇用栽培瓶的瓶盖,其保证了菌丝生长所需要的呼吸量;保证空气经过海绵的过滤达到净化要求;保证菌丝培养过程中因空气污染的几率大大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栽培金针菇用栽培瓶的瓶盖,包括面盖和环形底盖,环形底盖内设置环形过滤体,环形底盖外侧端面对应环形过滤体设置外侧呼吸口,外侧呼吸口由若干凸起间隔形成,面盖下部设有圆形下凸,面盖通过圆形下凸和凸起固接于环形底盖上方。

    进一步,过滤体为环形海绵。

    进一步,外侧呼吸口沿环形底盖外侧端面呈等间距分布设置。

    进一步,环形底盖内侧端面对应环形过滤体设置若干内侧呼吸口。

    进一步,内侧呼吸口为呈环形阵列排布的若干内侧呼吸口。

    进一步,凸起上部设置卡凸,圆形下凸对应卡凸设置卡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栽培金针菇用栽培瓶的瓶盖,保证菌丝生长所需要的呼吸量;保证空气经过海绵的过滤达到净化要求;保证菌丝培养过程中因空气污染的机率大大降低,而且设计构思巧妙,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栽培金针菇用栽培瓶的瓶盖的底盖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栽培金针菇用栽培瓶的瓶盖的面盖底面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栽培金针菇用栽培瓶的瓶盖的底盖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包括有:

    1——面盖、

    2——环形底盖、

    3——外侧呼吸口、

    4——凸起、

    5——圆形下凸、

    6——环形海绵、

    7——内侧呼吸口。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栽培金针菇用栽培瓶的瓶盖,包括面盖1和环形底盖2,面盖1固接于环形底盖2上方,环形底盖2外侧端面设置呈环形阵列排布的若干外侧呼吸口3,使瓶盖各个方向进气均匀,外侧呼吸口3由若干凸起4间隔形成,环形底盖2内侧端面设置内侧圆形凸起,环形底盖2的外侧呼吸口3和内侧圆形凸起之间设置环形海绵6,环形海绵6用于过滤进入栽培瓶的空气。

    凸起4上部设置卡凸,面盖1下部设有圆形下凸5,圆形下凸5对应卡凸设置卡扣,面盖1扣在底盖上方,即可固定。

    栽培瓶内的金针菇通过瓶盖内的环形海绵6以及外侧呼吸口3呼吸栽培瓶外部的空气,从而保证空气经过环形海绵6的过滤达到净化要求。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相同之处不在赘述,其区别在于:

    环形底盖2内侧端面对应环形过滤体设置内侧还设置若干内侧呼吸口7,内侧呼吸口7为呈环形阵列排布的若干内侧呼吸口7,使瓶盖各个方向进气均匀。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一种 栽培 金针菇 瓶盖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栽培金针菇用栽培瓶的瓶盖.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64714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