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大粒径种子的气力倾斜圆盘排种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适用于大粒径种子的气力倾斜圆盘排种器.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027690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7.03 CN 203027690 U *CN203027690U* (21)申请号 201220701147.X (22)申请日 2012.12.17 A01C 7/20(2006.01) A01C 9/00(2006.01) (73)专利权人 华中农业大学 地址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 1 号 (72)发明人 段红兵 廖庆喜 毛琼 黄海东 丁幼春 田波平 舒彩霞 黄梅 黄玠 (74)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代理人 张红兵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适用于大粒径种子的气。
2、力倾斜圆盘排种 器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中播种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大粒径种子的气力倾斜圆盘 排种器。 包括种箱、 进种量调节片、 清种装置、 种子 室壳体、 气室壳体、 排种轴、 排种盘、 第一密封圈、 第二密封圈、 第一种盘固定套和第二排种盘固定 套。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 以脱毒微型马铃薯 种薯为作业对象, 采用气吸式排种原理和排种盘 倾斜布置结构, 通过负压及排种盘提供的支持力 充种、 携种, 靠自身重力投种, 取代了原有易感染 病毒的切块种薯和机械式排种方式, 有效地减小 了风机的能耗, 减小对种薯的损伤, 能实现精量播 种, 为马铃薯的质量和产量提供了保障。
3、, 有助于提 高马铃薯生产的机械化水平。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027690 U CN 203027690 U *CN203027690U* 1/1 页 2 1. 一种适用于大粒径种子的气力倾斜圆盘排种器, 其特征包括 : 种箱 (1)、 进种量调节 片 (2)、 清种装置 (3)、 种子室壳体 (4)、 气室壳体 (5)、 排种轴 (6)、 排种盘 (7)、 第一密封圈 (10)、 第二密封圈 (11)、 第一排。
4、种盘固定套 (13) 和第二排种盘固定套 (14), 其中 : 所述的排种轴 (6) 与气室壳体 (5) 通过两个滚动轴承连接 ; 所述的排种盘 (7) 安装 于第一排种盘固定套 (13) 上 ; 所述的第二排种盘固定套 (14) 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于排种轴 (6) 上, 将排种盘 (7) 轴向紧压于第一排种盘固定套 (13) 和气室壳体 (5) 上 ; 所述的气室 壳体 (5) 上设有同轴但不同直径的第一环状槽 (22) 和第二环状槽 (23) ; 所述的第一密封 圈 (10) 安放于第二环状槽 (23) 内, 第二密封圈 (11) 安放于第一环状槽 (22) 内 ; 所述的第 一密封圈(10。
5、)、 第二密封圈(11)与气室壳体(5)和排种盘(7)之间构成一密闭的环状气室 (8) ; 所述的环状气室(8)上设有一负压进气口(9) ; 所述的种子室壳体(4)与气室壳体(5) 通过螺栓连接, 与排种盘 (7) 构成种子室 (21) ; 所述的种子室壳体 (4) 上设有进种口 (16) 和出种口(15) ; 所述的清种装置(3)与种子室壳体(4)通过螺纹连接固定 ; 所述的种箱(1) 由种箱基底 (19) 与种箱壁 (20) 焊合而成 ; 所述的进种量调节片 (2) 的内侧紧贴在种子室 壳体 (4) 外, 进种量调节片 (2) 的外侧与所述的种箱基底 (19) 贴合 ; 所述的种箱 (1)。
6、 和进 种量调节片 (2) 通过螺栓连接并与种子室壳体 (4) 固定。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大粒径种子的气力倾斜圆盘排种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排种 盘(7)为倾斜布置, 其倾斜角在3045间可调, 其作用是提高大粒径种子的排种性能。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027690 U 2 1/3 页 3 一种适用于大粒径种子的气力倾斜圆盘排种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中播种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大粒径种子气力 倾斜圆盘排种器。 背景技术 0002 大粒径种子是指颗粒直径大于 6mm 的种子, 脱毒微型马铃薯种子是其中的代表。 马铃薯是继玉米、 小麦和水稻之。
7、后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 在当今社会生态退化、 可耕地面积 不断减少、 人口急剧增加的恶劣环境下, 发展马铃薯产业是保证我国粮食总产量的有效途 径。 我国已成为世界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国, 也是越来越重要的全球供应国, 但却不是马铃薯 产业强国, 与发达国家在马铃薯产业上的对比可知, 制约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一是种薯质量差造成马铃薯商品率低, 二是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水平低 ( 我国马铃薯机械化 生产水平仅为1, 发达国家已超过70)。 近年我国马铃薯种薯脱毒技术的研究取得了突 破性的进展, 脱毒马铃薯的生产已逐步进入商业化阶段, 这意味着制约我国马铃薯产业发 展的瓶颈之一种薯质量差的问题已得。
8、到解决。 0003 国内外现有马铃薯播种机具大都以易感染疫病的马铃薯切块种薯和整薯为作业 对象, 且多采用机械式排种方式, 更甚者, 国内很多地区仍采用人工或半人工作业方式。机 械式排种方式的摩擦和挤压会造成种薯表皮破损, 从而引起病毒感染, 使得种薯品质下降, 影响马铃薯的质量和产量 ; 人工或半人工作业方式严重浪费劳动力。马铃薯脱毒种薯的应 用已是大势所趋, 但若采用机械式排种方式造成种薯病毒感染, 脱毒种薯便失去脱毒意义。 气吸式排种方式对种子外形要求不高, 机械摩擦相对较小, 对种薯伤害较小, 符合外形个体 差异性大的脱毒微型马铃薯种植要求。 0004 本实用新型将气吸式排种原理应用在。
9、脱毒微型马铃薯这种大粒径种子的排种, 相 对于传统排种方式减小了对如脱毒微型马铃薯这种大粒径种子的损伤, 降低了大粒径种子 感染病毒的几率, 对提高如脱毒微型马铃薯这种大粒径种子机械化生产水平, 保证大粒径 种子高质量、 高产量,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大粒径种子的气力倾斜圆盘排种器, 这种气 力倾斜圆盘排种器目前主要是应用于脱毒微型马铃薯的精量播种。其采用气吸式排种原 理, 通过负压及排种盘提供的支持力充种、 携种, 靠自身重力投种, 实现精量播种, 减小对种 薯的损伤 ; 同时排种盘倾斜放置, 以减少气力式排种器所需的负压压力, 提高。
10、排种性能, 降 低气力系统功耗。 0006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 : 0007 一种适用于大粒径种子的气力倾斜圆盘排种器, 其包括 : 种箱 1、 进种量调节片 2、 清种装置 3、 种子室壳体 4、 气室壳体 5、 排种轴 6、 排种盘 7、 第一密封圈 10、 第二密封圈 11、 第一排种盘固定套 13 和第二排种盘固定套 14 ; 说 明 书 CN 203027690 U 3 2/3 页 4 0008 其中 : 0009 所述的排种轴 6 与气室壳体 5 通过两个滚动轴承连接 ; 所述的排种盘 7 安装于第 一排种盘固定套 13 上 ; 所述的第二排种盘固定套 14 通过螺纹连。
11、接固定于排种轴 6 上, 将 排种盘 7 轴向紧压于第一排种盘固定套 13 和气室壳体 5 上 ; 所述的气室壳体 5 上设有同 轴但不同直径的第一环状槽 22 和第二环状槽 23 ; 所述的第一密封圈 10 安放于第二环状槽 23 内, 第二密封圈 11 安放于第一环状槽 22 内 ; 所述的第一密封圈 10、 第二密封圈 11 与气 室壳体 5 和排种盘 7 之间构成一密闭的环状气室 8 ; 所述的环状气室 8 上设有一负压进气 口 9 ; 所述的种子室壳体 4 与气室壳体 5 通过螺栓连接, 与排种盘 7 构成种子室 21 ; 所述的 种子室壳体 4 上设有进种口 16 和出种口 15 。
12、; 所述的清种装置 3 与种子室壳体 4 通过螺纹 连接固定 ; 所述的种箱1由种箱基底19与种箱壁20焊合而成 ; 所述的进种量调节片2的内 侧紧贴在种子室壳体 4 外, 进种量调节片 2 的外侧与所述的种箱基底 19 贴合 ; 所述的种箱 1 和进种量调节片 2 通过螺栓连接并与种子室壳体 4 固定。 0010 为了提高大粒径种子的排种性能, 本实用新型对大粒径种子的气力倾斜圆盘排种 器采用排种盘倾斜放置的方式布置, 其倾斜角度在 30 45间可调。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 0012 1、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针对大粒径种子的气力倾斜圆盘排种器作业对象为大粒径 种子, 如脱毒微型。
13、马铃薯, 取代了原有易感染病毒的切块种薯, 为马铃薯的质量和产量提供 了保障。 0013 2、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针对大粒径种子的气力倾斜圆盘排种器, 采用气吸式原理, 能实现脱毒微型马铃薯的精量播种, 且减轻了机械式排种方式带来的伤种情况。 0014 3、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针对大粒径种子的气力倾斜圆盘排种器利用倾斜排种盘提 供支持力来减小型孔所需压力以及依靠脱毒微型马铃薯自身重力投种, 有效地减小了风机 的能耗。 附图说明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原理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6 图 1 : 是本实用新型的大粒径种子的气力倾斜圆盘排种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 图 2 : 是本实。
14、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8 图 3 : 是本实用新型的大粒径种子的气力倾斜圆盘排种器的主视图。 0019 图 4 : 是图 3 的剖视图。 0020 图中编号 : 1- 种箱 ; 2- 进种量调节片 ; 3- 清种装置 ; 4- 种子室壳体 ; 5- 气室壳 体 ; 6- 排种轴 ; 7- 排种盘 ; 8- 环状气室 ; 9- 负压进气口 ; 10- 第一密封圈 ; 11- 第二密封圈 ; 12- 卡簧 ; 13- 第一排种盘固定套 ; 14- 第二排种盘固定套 ; 15- 出种口 ; 16- 进种口 ; 17- 清 种片 ; 18- 连接螺杆 ; 19- 种箱基底 ; 20- 种。
15、箱壁 ; 21- 种子 ; 22- 第一环状槽 ; 23- 第二环状 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的说明。 0022 实施例 1 说 明 书 CN 203027690 U 4 3/3 页 5 0023 参照图1至图4, 一种适用于大粒径种子的气力倾斜圆盘排种器, 由种箱1、 进种量 调节片2、 清种装置3、 种子室壳体4、 气室壳体5、 排种轴6、 排种盘7、 第一密封圈10、 第二密 封圈 11、 第一种盘固定套 13、 第二排种盘固定套 14 构成。 0024 其中 : 所述的排种轴 6 与气室壳体 5 通过两个滚动轴承连接 ; 其中一个滚动轴承 轴向通。
16、过气室壳体 5 和排种轴 6 的轴肩定位, 另一个滚动轴承通过排种轴 6 的轴肩和卡簧 12 定位 ; 所述的第一排种盘固定套 13 紧贴在卡簧 12 上 ; 所述的排种轴 6 与第一排种盘固 定套 13 通过平键连接。排种盘 7 安装于第一排种盘固定套 13 上。所述的第二排种盘固定 套 14 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于排种轴 6 上, 将排种盘 7 轴向紧压于第一排种盘固定套 13 和气 室壳体 5 上。气室壳体 5 上设有同轴但不同直径的第一环状槽 22 和第二环状槽 23, 第一密 封圈 10 安放于第二环状槽 23 内, 第二密封圈 11 安放于第一环状槽 22 内。所述的第一密 封圈 10。
17、、 第二密封圈 11 与气室壳体 5 和排种盘 7 之间构成一密闭的环状气室 8。环状气室 8 上设有一负压进气口 9 ; 所述的种子室壳体 4 与气室壳体 5 通过螺栓连接 ; 所述的种子室 21 由种子室壳体 4 和排种盘 7 构成 ; 所述的种子室壳体 4 上设有进种口 16 和出种口 15, 所 述的清种装置 3 由清种片 17 和连接螺杆 18 焊合而成, 清种装置 3 与种子室壳体 4 通过螺 纹连接固定 ; 所述的种箱 1 由种箱基底 19 与种箱壁 20 焊合而成。所述的进种量调节片 2 内侧紧贴在种子室壳体 4 外, 进种量调节片 2 外侧与所述的种箱基底 19 贴合, 所述。
18、的种箱 1 和进种量调节片 2 通过螺栓连接且与种子室壳体 4 固定。 0025 为了提高大粒径种子的排种性能, 本实用新型对气力圆盘排种器的排种盘放置方 式设计 为倾斜布置, 其倾斜角度在 30 45间可调。 0026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 : 0027 输入动力带动排种轴 6 和排种盘 7 一起旋转, 大粒径种子在重力作用下由种箱 1 进入种子室 21 中。风机气压出口与排种器负压进气口 9 通过软管连接, 拖拉机为风机提供 动力, 在风机作用下, 环状气室 8 形成负压。在负压和倾斜排种盘 7 的作用下, 种子室 21 中 的种子因同时受负压作用力、 自身重力以及排种盘 7 提供的支持。
19、力和排种盘 7 与种子间的 摩擦力, 使其吸附在排种盘7的型孔上并随排种盘7一起转动, 当吸种的型孔运行离开环状 气室 8 时, 吸附在型孔上的大粒径种子瞬间失去负压作用力, 因受自身重力作用而经出种 口 15 排出。 0028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 当理解, 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同等替换, 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 的精神和范围, 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中。 说 明 书 CN 203027690 U 5 1/3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27690 U 6 2/3 页 7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27690 U 7 3/3 页 8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27690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