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月经先期的中药经正汤.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月经先期的中药经正汤.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1884708 B (45)授权公告日 2012.02.29 CN 101884708 B *CN101884708B* (21)申请号 200910015345.3 (22)申请日 2009.05.16 A61K 36/889(2006.01) A61P 15/00(2006.01) A61K 35/36(2006.01) (73)专利权人 黄传玉 地址 276300 山东省沂南县历山路 50 号沂 南县人民医院 (72)发明人 黄传玉 谭振花 CN 1911316 A,2007.02.14, 胡文凤 . 益气固血汤治疗崩漏 62 例临床观 察 .中国医刊 .1。
2、997,( 第 06 期 ), 施顺清等 .“7702” 止血药的实验研究 .中 国中药杂志 .1983,( 第 02 期 ),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月经先期的中药经正汤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月经先期的中药经正 汤, 根据月经先期的发病机理和原因, 选择具有收 敛止血、 止血而不留瘀的中草药仙鹤草、 棕榈炭、 荆芥炭、 侧柏叶炭、 血余炭、 地榆科学配伍, 并根据 发病原因辩证施治, 气不摄血型加人参、 黄芪 ; 血 热内扰型加生地、 丹皮。经临床试用, 有效率达 100。证明经正汤治疗月经先期具有疗效确切, 使用方便, 价格低廉的特点, 非常适合基层医务人 员使用。 。
3、(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杨媛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CN 101884708 B1/1 页 2 1. 一种治疗月经先期的中药汤剂, 其特征在于该治疗月经先期的中药汤剂由下列重量 份的原料药制成 : 仙鹤草 25-35 份, 棕榈炭 8-12 份, 荆芥炭 4-8 份, 侧柏叶炭 8-12 份, 血余 炭 9-12 份, 地榆 12-18 份。 2. 一种治疗气不摄血型月经先期的中药汤剂, 其特征在于该治疗气不摄血型月经先期 的中药汤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 仙鹤草 25-35 份, 棕榈炭 8。
4、-12 份, 荆芥炭 4-8 份, 侧柏叶炭 8-12 份, 血余炭 9-12 份, 地榆 12-18 份、 人参 8-12 份, 黄芪 12-18 份。 3. 一种治疗血热内扰型月经先期的中药汤剂, 其特征在于该治疗血热内扰型月经先期 的中药汤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 仙鹤草 25-35 份, 棕榈炭 8-12 份, 荆芥炭 4-8 份, 侧柏叶炭 8-12 份, 血余炭 9-12 份, 地榆 12-18 份、 生地 10-15 份, 丹皮 7-11 份。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治疗月经先期的中药汤剂, 其特征在于该治疗月经先期 的中药汤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 仙鹤。
5、草30份, 棕榈炭10份, 荆芥炭6份, 侧柏叶炭 10 份, 血余炭 10 份, 地榆 15 份。 5.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治疗气不摄血型月经先期的中药汤剂, 其特征在于该治 疗气不摄血型月经先期的中药汤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 仙鹤草 30 份, 棕榈炭 10 份, 荆芥炭 6 份, 侧柏叶炭 10 份, 血余炭 10 份, 地榆 15 份、 人参 10 份、 黄芪 15 份。 6.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治疗血热内扰型月经先期的中药汤剂, 其特征在于仙鹤 草 30 份, 棕榈炭 10 份, 荆芥炭 6 份, 侧柏叶炭 10 份, 血余炭 10 份, 地榆 15 份、。
6、 生地 12 份, 丹皮 9 份。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884708 B1/3 页 3 一种治疗月经先期的中药经正汤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妇科用中药, 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妇女月经先期的中药汤剂。 背景技术 0002 月经先期是月经不调疾病中常见的其中一种, 所谓月经先期是指月经周期提前 7 天以上, 或是 1 月两潮者, 都称为 “月经先期” 。中医认为月经先期的发生主要是由气虚和血 热所致。因为气能摄血, 气虚则统摄无权, 冲任失固 ; 血热则热扰冲任, 血海不宁, 均可导致 月经提前而至。 0003 目前, 国内外治疗月经先期的方法较多, 西药疗法有芬必得、 消炎痛。
7、栓等, 中药主 要有六味地黄丸、 痛经丸等。但普遍存在治疗效果不理想、 费用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在治疗有经先期上的不足之处, 提供一种治疗月经先 期的中药经正汤, 根据月经先期的发病机理和原因, 选择收敛止血、 止血而不留瘀的中草药 科学配制, 经临床试用, 治疗效果好, 费用低。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治疗月经先期的中药经正汤由下列 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 仙鹤草 25-35 份, 棕榈炭 8-12 份, 荆芥炭 4-8 份, 侧柏叶炭 8-12 份, 血余炭 9-12 份, 地榆 12-18 份。加减 : 气不摄血型加人参 。
8、8-12 份, 黄芪 12-18 份 ; 血热内扰 型加生地 10-15 份, 丹皮 7-11 份。 0006 该治疗月经先期的中药经正汤由下列最佳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 仙鹤草 30 份, 棕 榈炭 10 份, 荆芥炭 6 份, 侧柏叶炭 10 份, 血余炭 10 份, 地榆 15 份。加减 : 气不摄血型加人 参 10 份, 黄芪 15 份 ; 血热内扰型加生地 12 份, 丹皮 9 份。 0007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按照常规中药汤剂的煎制方法制取。 0008 本发明所述中药经正汤, 切中月经先期发病机理, 方中仙鹤草味涩收敛, 功能 收敛止血, 无论寒热虚实, 皆可应用。 滇南本草谓 :“。
9、调治妇人月经或前或后, 红崩白 带-” , 药理研究认为, 仙鹤草醇浸膏能收缩周围血管, 有明显的促凝血作用。 棕榈炭药 性平和, 味苦而涩, 为收敛止血之要药, 药理研究证实棕榈子粉的醇提取物能收缩子宫, 并 有一定的凝血作用。 荆芥炭苦涩平和, 长于理血止血,滇南本草 谓 :“止女子暴崩-” , 研究显示其能使出凝血时间缩短 ; 侧柏叶为治各种出血之要药,名医别录 谓 “主吐血、 衄 血、 血痢 -” ; 血余炭有收敛止血之功, 且能消瘀, 有止血而不留瘀的特点, 研究认为本 品能明显缩短出凝血时间及血浆复钙时间 ; 地榆味苦性寒入血分, 其性下降, 又能收敛止 血。诸药合用共奏止血调经之。
10、功。 000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 0010 经临床治疗月经先期病人 84 例, 结果 : 治愈 66 例, 占 78.57 ; 好转 18 例, 占 21.43 ; 无效 0 例。证明经正汤治疗月经先期具有疗效确切, 使用方便, 价格低廉的特点, 非常适合基层医务人员使用。 说 明 书 CN 101884708 B2/3 页 4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实施例 1 : 0012 称取仙鹤草 32 克, 棕榈炭 8 克, 荆芥炭 8 克, 侧柏叶炭 9 克, 血余炭 11 克, 地榆 16 克。加减 : 气不摄血型加人参 9 克, 黄芪 16 克 ; 血热内扰型加生地 13 克, 丹皮 10。
11、 克。加水 按常规方法煎成汤剂。 0013 实施例 2 : 0014 称取仙鹤草 26 克, 棕榈炭 12 克, 荆芥炭 7 克, 侧柏叶炭 8 克, 血余炭 9 克, 地榆 12 克。加减 : 气不摄血型加人参 11 克, 黄芪 12 克 ; 血热内扰型加生地 10 克, 丹皮 8 克。加水 按常规方法煎成汤剂。 0015 临床资料 0016 1、 一般资料本组病人 84 例, 14 20 岁 3 例, 21 30 岁 54 例, 31 40 岁 23 例, 40 岁以上 4 例。病程 3 个月以上者 40 例, 半年以上者 36 例, 1 年以上 8 例。同时设对照组 76 例, 年龄最大。
12、 41 岁, 最小 14 岁, 病程最长 1 年, 最短 3 个月。两组在病情、 病程、 年龄等方 面均有可比性。 0017 2、 诊断标准 :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进行诊断。 具体如下 : 0018 2.1 月经周期提前 7 天以上, 甚至半月余一行, 连续 2 次以上。 0019 2.2 月经周期提前半月, 应与经间期出血、 青春期、 更年期月经先期相鉴别。 0020 3、 证候分类 0021 气不摄血 : 月经提前, 质稀色淡, 神疲乏力, 气短懒言, 小腹空坠, 纳少便溏。舌质 淡, 脉弱。 0022 血热内扰 : 月经提前, 量多, 色红质粘, 夹有小血。
13、块, 烦热口干, 尿黄便艰。舌质红, 苔黄, 脉滑数。 0023 两组病例分型诊断分布情况 例 ( ) 0024 0025 注 : 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05) 0026 4、 治疗方法 0027 观察组采用经正汤加减, 1 剂 / 日, 分 2 次煎服。 0028 5、 结果 0029 疗效标准 : 治愈 : 月经周期恢复正常能维持3个月以上。 好转 : 月经周期恢复正常, 但不能维持 3 个月以上。未愈 : 月经周期末见变化。 0030 本组病人 84 例, 临床治愈 58 例, 占 69.05; 显效 18 例, 占 21.43; 改善 8 例, 占 9.52, 无效 0 例。
14、, 总有效率 100。 0031 两组病例疗效对比 例 ( ) 0032 说 明 书 CN 101884708 B3/3 页 5 0033 注 : 与对照组比较疗效差异显著 (P 0.05) 0034 6、 典型病例 0035 病例 1 : 患者李某某, 女, 38 岁, 已婚, 于 2006 年 3 月 14 日初诊。初诊 : 月经先期半 年。现月经周期 7 8 天 /22 23 天, 量多, 色淡, 有血块, 如烂肉样, 经期腰腹疼痛, 乳房 胀痛, 少腹兼有坠胀感, 神倦乏力, 纳少 ; 末次月经 2006 年 2 月 27 日。带下多, 色黄。诊断 月经先期。予经正汤治疗。一疗程见效, 两疗程痊愈。随访三年未复发。 0036 病例 2 : 刘某, 女, 25 岁, 农民。2005 年 7 月 18 日就诊。月经先期 1 年。经过多方 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 诊断月经先期, 应用传统治疗方法治疗半年, 效果不佳。遂予经正 汤治疗。服药一疗程见效, 三疗程痊愈。 说 明 书 。